一种胶片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0441发布日期:2020-06-23 21:1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片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路板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片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工厂或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生产、办公等业务管理自动化,是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综合性技术,涉及电子计算机、通信系统与控制等学科。一般采用由多台具有高速处理大量信息能力的计算机和各种终端组成的局部网络。现代已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研制出决策支持系统(dss),为高层管理人员决策提供备选的方案。对社会的影响自动化是新的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方式将产生深远影响。生产过程自动化和办公室自动化可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率和工作效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保证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加速社会的产业结构的变革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目前电路板生产中胶片清洗收料主要靠人工操作,随着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生产线逐渐向无人化方向发展。

胶片在覆铜板和线路板,特别是多层板的生产过程当中,主要用于使铜箔、钢板、基板之间隔离,确保其表面不磨擦、刮花,降低覆铜板、钢板、基板三者之间的刮花率,是生产高精密度pcb不可缺少的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频率有一定的管控,到一定的频次需要做清洗处理再次循环使用,为减少人员搬运,提升作业效率,需要一种收胶片自动收集装置,便于经过清洗后的胶片自动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片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对不同厚度胶片采取自动收料,减少人工和搬运到周转台车,并可以对不同尺寸和厚度的胶片自动收料;改变了原有的人工搬运收料的方法,实现自动化收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胶片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依次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收集部,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收集部,所述第二收集部的一侧对称延伸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的一端与第二收集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与第二收集部之间具有70-110°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与第二收集部之间具有90°的夹角,确保胶片笔直落下。

通过此设置,通过第一收集部将从清洗流水线出来的胶片挡在收集装置内,通过第二收集部进行叠放收集,可以避免胶片从收集装置移出,并可以有效提高收胶片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与第一支撑杆的连接角度为35-5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收集部与第三支撑杆的连接角度为45-6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与第一支撑杆的连接角度为46°;所述第二收集部与第三支撑杆的连接角度为53°。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可以实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实现对胶片的有效收集,并可以有效提高收胶片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在远离第二收集部的一侧设有推车把手,便于实现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方对称设有滚轮,便于运送收集的胶片。

采用本实用新型对胶片收集的流程为:胶片上料、水洗、烘干、自动收料周转、线上使用,其中,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收料周转。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不同厚度胶片采取自动收料,减少人工和搬运到周转台车,并可以依照不同尺寸和厚度的胶片实现自动收料。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有的人工搬运收料的方法,实现自动化收料。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以下经济效益:

传统的人工收胶片方法,需要浪费人工搬运,搬运浪费时间,且还存在擦花品质隐患,以一家每月大约生产12.6万平米的企业计算,搬运需要浪费2个员工大约4天时间,因人工收料胶片延迟送入生产线,胶片洁净度未达标造成内层内短,阻焊外短报废约0.2%,且可提升生产效率。

采用本实用新型自动化收胶片后,每月可节省人工成本:2人*4天/30天*6000元/月=1600元;每月可降低擦花报废成本:100000㎡*500元/㎡*0.1%=10万元;每月总可节省公司成本:1600元+10000元=10.16万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胶片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两侧依次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收集部5,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收集部6,所述第二收集部的一侧对称延伸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的一端与第二收集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与第二收集部之间具有90°的夹角,确保胶片笔直落下。

通过此设置,通过第一收集部将从清洗流水线出来的胶片挡在收集装置内,通过第二收集部进行叠放收集,可以避免胶片从收集装置移出,并可以有效提高收胶片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与第一支撑杆的连接角度为46°;所述第二收集部与第三支撑杆的连接角度为53°。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可以实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实现对胶片的有效收集,并可以有效提高收胶片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在远离第二收集部的一侧设有推车把手8,便于实现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方对称设有滚轮9,便于运送收集的胶片。

实施例2

一种胶片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两侧依次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收集部5,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收集部6,所述第二收集部的一侧对称延伸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的一端与第二收集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与第二收集部之间具有100°的夹角。

通过此设置,通过第一收集部将从清洗流水线出来的胶片挡在收集装置内,通过第二收集部进行叠放收集,可以避免胶片从收集装置移出,并可以有效提高收胶片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与第一支撑杆的连接角度为38°。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收集部与第三支撑杆的连接角度为48°。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可以实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实现对胶片的有效收集,并可以有效提高收胶片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在远离第二收集部的一侧设有推车把手8,便于实现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方对称设有滚轮9,便于运送收集的胶片。

实施例3

一种胶片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两侧依次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收集部5,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收集部6,所述第二收集部的一侧对称延伸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的一端与第二收集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与第二收集部之间具有80°的夹角。

通过此设置,通过第一收集部将从清洗流水线出来的胶片挡在收集装置内,通过第二收集部进行叠放收集,可以避免胶片从收集装置移出,并可以有效提高收胶片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与第一支撑杆的连接角度为43°。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收集部与第三支撑杆的连接角度为58°。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可以实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实现对胶片的有效收集,并可以有效提高收胶片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部在远离第二收集部的一侧设有推车把手8,便于实现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方对称设有滚轮9,便于运送收集的胶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