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及其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4702发布日期:2020-09-25 18:3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及其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一种推动婴儿的便利用品。由于刚出生的婴儿骨架尚未足够强健,不适合长时间维持坐姿,因此有时婴儿车也需要承载提篮供较小的婴儿在里面躺睡;因此,需要一种既可睡躺又可乘坐的两用婴儿车。

常用的可将提篮转换成座椅的机构,通常是利用拉链来缩短提篮底片与上围的距离,从而达到转换乘坐模式的目的,然而,拉链容易咬住侧片的织布,在操作的便利性及结构强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良空间。

还有的通过采用齿轮结构旋转,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通过联动旋转组件连接实现角度调节,结构简单,调节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包括:上座位调节组件及设置于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下方的下靠背调节组件,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连接;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包括靠背部和座位部,

所述靠背部和座位部通过联动旋转组件连接;

所述联动旋转组件包括座位侧部件、旋转部件、靠背连接件、座位连接件;

所述座位侧部件上设置有绕第一转轴旋转的所述旋转部件;

所述旋转部件上靠近所述靠背部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靠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靠背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靠背部连接;

所述旋转部件上靠近所述座位部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座位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座位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转轴与所述座位部连接;

旋转所述靠背部角度,带动所述靠背连接件旋转,所述靠背连接件带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所述旋转部件旋转带动所述座位连接件旋转,从而带动与所述座位连接件连接的所述座位部转动,实现座位部和靠背部的角度调节。

优选的,所述靠背部通过第五转轴与所述座位侧部件连接,所述座位部通过第六转轴与所述座位侧部件连接。

优选的,座位侧部件呈倒t字型片状结构,包括水平臂及垂直臂,所述水平臂两端分别与所述靠背部和座位部旋转连接,所述垂直臂中部与所述旋转部件连接,所述垂直臂的上部自由端与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部件、靠背连接件、座位连接件设置为片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座位侧部件上靠近所述靠背部设置有若干个限位部件,所述靠背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件配合的可延伸和收缩的锁定部件,转动所述靠背部,所述锁定部件延伸卡入一限位部件实现锁止,阻止所述靠背部进一步转动,收缩所述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解除锁止,所述靠背部可转动至另一限位部件实现锁止

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件为设置于所述座位侧部件上的限位凹槽,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弹性部以及靠背拉杆,所述弹性部卡设于所述靠背部,所述靠背拉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伸入所述靠背部与所述弹性部抵接并且所述弯折部卡设与所述限位凹槽实现锁止,拉动所述靠背拉杆,带动所述弯折部滑出所述限位凹槽,所述弯折部带动所述弹性部收缩,此时,所述靠背部解除锁止,所述靠背部可转动至另一限位凹槽,所述弹性部的弹性力推动所述弯折部伸入所述限位凹槽实现锁止。

优选的,所述靠背部为u型的靠背管,所述靠背管上设置有长孔供所述弯折部插入连接,所述弹性部为弹簧,所述弹簧卡设于所述靠背管内靠近长孔处,所述弯折部插入所述长孔并与所述弹簧抵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件为两个,一个用于所述靠背部水平方向锁止,实现提篮状态,一个实现所述靠背部倾斜方向锁止,实现座位状态。

优选的,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与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的连接部件包括销钉连接、或者弹性卡勾连接。

一种婴儿车,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联动旋转组件实现靠背部和座位部角度的调节,以实现提篮、座位之间相互转换;联动旋转组件通过相互转动连接的座位侧部件、旋转部件、靠背连接件、座位连接件,实现靠背部转动而带动座位部转动,实现调节,调节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后期使用者维修也较方便。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的座位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的提篮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拆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拆分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下靠背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上座位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拆分示意图;

图8为联动旋转组件示意图;

图9为联动旋转组件调整至水平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联动旋转组件调整至倾斜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参见图1-6,包括:上座位调节组件1及设置于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1下方的下靠背调节组件2,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1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2连接;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2包括靠背部205和座位部206,

所述靠背部205和座位部206通过联动旋转组件连接;

所述联动旋转组件包括座位侧部件201、旋转部件202、靠背连接件203、座位连接件204;

所述座位侧部件201上设置有绕第一转轴211旋转的所述旋转部件;

所述旋转部件202上靠近所述靠背部205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212与所述靠背连接件203的一端连接,所述靠背连接件203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213与所述靠背部205连接;

所述旋转部件202上靠近所述座位部206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214与所述座位连接件204的一端连接,所述座位连接件204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转轴215与所述座位部206连接;

旋转所述靠背部205角度,带动所述靠背连接件203旋转,所述靠背连接件203带动所述旋转部件202旋转,所述旋转部件202旋转带动所述座位连接件204旋转,从而带动与所述座位连接件204连接的所述座位部206转动,实现座位部205和靠背部206的角度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部206通过第五转轴215与所述座位侧部件201连接,所述座位部205通过第六转轴216与所述座位侧部件连接。

进一步的,座位侧部件201呈倒t字型片状结构,包括水平臂2011及垂直臂2012,所述水平臂2011两端分别与所述靠背部206和座位部205旋转连接,所述垂直臂2012中部与所述旋转部件202连接,所述垂直臂2012的上部自由端与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连接。根据各个转轴的安装孔位,将座位侧部件201设置为倒t字型片状结构,相较于

旋转部件202、靠背连接件203、座位连接件204设置为片状结构。

座位侧部件201、旋转部件202、靠背连接件203、座位连接件204可以是片状结构,也可以是其它非片状形状,但是片状可以节约座位的宽度。其材质可以是金属材质,如铁,也可以是非金属材质,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座位侧部件201上靠近所述靠背部205设置有若干个限位部件,所述靠背部205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件配合的可延伸和收缩的锁定部件,转动所述靠背部205,所述锁定部件延伸卡入一限位部件实现锁止,阻止所述靠背部205进一步转动,收缩所述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解除锁止,所述靠背部205可转动至另一限位部件实现锁止。

进一步的,参见图7、图8,所述限位部件为设置于所述座位侧部件201上的限位凹槽2013,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弹性部302以及靠背拉杆301,所述弹性部302卡设于所述靠背部205,所述靠背拉杆301的自由端设置有弯折部303,所述弯折部303伸入所述靠背部205与所述弹性部302抵接并且所述弯折部303卡设与所述限位凹槽2013实现锁止,拉动所述靠背拉杆301,带动所述弯折部303滑出所述限位凹槽2013,所述弯折部303带动所述弹性部302收缩,此时,所述靠背部205解除锁止,所述靠背部205可转动至另一限位凹槽2013,所述弹性部302的弹性力推动所述弯折部303伸入所述限位凹槽2013实现锁止。其中,所述靠背拉杆301的自由端设置有弯折部303,如图7中弯折部是另外设置一横杆与所述靠背拉杆301连接,所述横杆作为所述弯折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弯折部303也可以是靠背拉杆301自身弯折形成,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件为两个,一个用于所述靠背部水平方向锁止,实现提篮状态,一个实现所述靠背部倾斜方向锁止,实现座位状态。限位凹槽2013设置有两个,一个限位卡槽2013a设置于水平方向,用于靠背部205水平方向锁止,实现提篮状态,另一个限位卡槽2013b设置于倾斜方向,用于所述靠背部205倾斜方向锁止,实现座位状态。

具体的,参见图9-图10,所述靠背部205为u型的靠背管,所述靠背管上设置有长孔2051供所述弯折部303插入连接并将靠背管固定在座位侧部件上,使靠背管不能活动,同时,弯折部可在长孔内滑动并与限位部件配合实现解锁或者再次锁定,所述弹性部302为弹簧,所述弹簧卡设于所述靠背管内靠近长孔2051处,所述弯折部插入所述长孔并与所述弹簧抵接。

下面对提篮、座位状态的转换进行介绍。联动旋转组件在水平锁止时,即处于提篮状态,拉动所述靠背拉杆301,带动所述弯折部303在所述长孔2051内朝向滑出限位凹槽2013a的方向滑动,同时所述弯折部303滑动时带动所述弹性部302收缩,弯折部303滑动至被长孔的边缘限制,弯折部303滑出所述限位凹槽2013a,此时,所述靠背部205解除锁止,所述靠背部205可转动至另一限位凹槽2013b的开口处,停止拉动所述靠背拉杆301,所述弹性部302伸展的弹性力推动所述弯折部303伸入所述限位凹槽2013b实现锁止,使得联动旋转组件在倾斜锁止,即处于座位状态。当然,为了确保将所述靠背部205转动时准确停止在至另一限位凹槽2013b的开口处,可以在座位侧部件201上靠近限位凹槽2013b的开口处设置凸出的阻挡部2014,靠背部205转动至2013b的开口处后,阻挡部2014可阻止靠背部205进一步转动。同理,反向转动,可以实现从座位状态转变为提篮状态,此处不再展开。

进一步的,所述上座位调节组件1与所述下靠背调节组件2的连接部件包括销钉连接、或者弹性卡勾连接,或者其他的现有连接方式,此处不做限制。

此外,在下靠背调节组件2通过所述联动旋转组件调整角度时,上座位调节组件1也可相应的旋转调整角度,从而使角度在提篮及座位之间变换,上座位调节组件1旋转调节角度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此处不再展开。

实施例2

一种婴儿车,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换角度的提篮座位。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