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转向角度的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5928发布日期:2020-08-21 15:08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转向角度的头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转向角度的头管。



背景技术:

玩具车既可为儿童带来很多乐趣,也可以增加锻炼,深为儿童喜爱。目前的市面上的无脚踏儿童玩具车(无脚踏溜溜车的等),通常是在头管内设置固定的限位销,如此防止车头360度旋转。但是此种设计的儿童玩具车,车头活动范围太大,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手臂力量较小,经常会出现急转向等不易控制的情况,此时就容易造成意外摔倒,在儿童玩耍时具有极高的安全隐患。

另外,现有技术的儿童玩具车,专转向角度范围固定,对于不同年龄层的儿童没有区分,使得儿童玩具车适用范围降低,如果车头转向范围可调,则可根据儿童年龄由小到大逐步调大车头转动角度,逐步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调节转向角度的头管,不仅能够避免紧急转向时意外摔倒,而且能够控制车头转向角度范围,提高玩具车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转向角度的头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转向角度的头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管体侧壁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位于所述管体的下端,所述弧形槽内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均位于所述管体内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块上一体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弧形槽位于所述管体外侧,所述螺栓位于所述管体外侧的一端上旋接有螺母。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宽度均大于所述弧形槽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弧形槽垂直于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弧形槽的圆心角为0-180度。

优选地,所述弧形槽的中部设有分隔杆,所述分隔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槽两侧一体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分隔杆的左侧,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分隔杆的右侧。

优选地,所述弧形槽的外侧设有刻度,所述刻度以所述分隔杆为起点向所述弧形槽的两端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弧形槽与第一限位块以及第二限位块相配合的设计,能够在弧形槽限定的范围任意调节头管限位的角度,取代现有技术的固定角度;从而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限制车头转动的角度范围,提高玩具车的适用性和安全性,避免急转向造成的意外摔倒;分隔杆的设置,将弧形槽一分为二,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根据刻度指示,调整到相对于分隔杆两侧对称的位置,保证在通过调节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调整转向角度范围的同时,能够使车头左右转向角度相同,避免一侧转动角度大,一侧转动角度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转向角度的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转向角度的头管一实施例的连接限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转向角度的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转向角度的头管一实施例的连接限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转向角度的头管,包括管体1,管体1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管体1侧壁的弧形槽2,弧形槽2位于管体1的下端,弧形槽2内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4,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结构相同,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均位于管体1内侧且紧贴管体1内侧壁。

在一实施例中,弧形槽2用于给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提供滑动轨道,第一限位块3以及第二限位块4通过调节在弧形槽2内的位置,控制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两者之间的弧形槽2段所对应的圆心角,通过控制圆心角的大小,能够控制车头转动角度的范围,即,将360减去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之间的弧形槽2段对应的圆心角度,即为车头可转动的角度范围。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头管主要应用场景为:头管下方套装转向限位件6,转向限位件6内穿设有立管7,立管7上焊接有转向限位片8,转向限位片8位于转向限位件6下方,转向限位片8上设有限位挡块9,限位挡块9垂直于转向限位片8并竖直朝上,转向限位件6内具有供限位挡块9转动的环形槽10以及对应与弧形槽2的长度相同的限位槽11,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位于限位槽11内,限位挡块9位于环形槽10内,限位槽11与环形槽10部分重叠,限位槽11的宽度大于环形槽10的宽度。其中,立管7与车把手焊接在一起。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通过在调节弧形槽2内调整位置,然后再限位槽11内活动对应的位置,锁紧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4,确定转向的角度范围。在车头需要转向时,转动车把手,带动立管7旋转,立管7转动带动转向限位片8旋转,转向限位片8带动限位挡块9在环形槽10内转动,限位挡块9向左侧旋转到与第二限位块4相抵,即为左转的最大角度,限位挡块9向右侧旋转到与第一限位块3相抵,即为右转的最大角度,通过调节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4在弧形槽2内的相对位置,即可实现转向角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年龄层儿童的需求。

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第一限位块3上一体连接有螺栓12,螺栓12的一端穿过弧形槽2位于管体1外侧,螺栓12位于管体1外侧的一端上旋接有螺母13。螺栓12与螺母13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在头管外侧调节第一限位块3以及第二限位块4在弧形槽2内的相对位置。具体操作时,旋松螺母13,使对应的限位块松动,然后推动螺栓12在弧形槽2内滑动,螺栓12带动对应的限位块做相应的移动,在调整到预定位置后,旋紧螺母13,即能将对应的限位块锁紧固定,起到限位的效果。

优选地,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的宽度均大于弧形槽2的宽度。能确保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始终位于头管内部,避免从弧形槽2处脱出头管。

优选地,弧形槽2垂直于管体1的延伸方向,保证弧形槽2的延伸方向为头管的轴向,即弧形槽2对应的圆心在头管的中心轴上,此时,保证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在弧形槽2内调节时,能调节对应圆心角的大小,从而调整转动角度的大小,若弧形槽2为平行于管体1的延伸方向,则起不到调节角度大小的作用。

优选地,弧形槽2的圆心角为0-180度。较大的角度调节范围,能够适用于不同儿童的需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平衡能力差,可以将圆心角调整的相对较大的位置,即,将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分别尽量向弧形槽2的两端调节,此时能保证车头转向的角度较小,能有效避免急转向导致的侧摔。对于相对大一点的儿童,平衡能力有所提高,可以适当调小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之间的弧形槽2对应的圆心角,即调小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之间的距离,从而把车头转动的角度范围调大,适应转弯需求。

优选地,弧形槽2的中部设有分隔杆5,分隔杆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弧形槽2两侧一体连接,第一限位块3位于分隔杆5的左侧,第二限位块4位于分隔杆5的右侧。在一实施例中,分隔杆5对应车头为正向时所在位置,即分隔杆5在车头未转动时与车把垂直,与车架在同一平面。分隔杆5的设置,能够将弧形槽2等分为两段,且能在弧形槽2中部限定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的活动轨迹,即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均不能超过分隔杆5,且分隔杆5能给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的调节提供参照,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在调节时做到二者相对于分隔杆5的距离相等,从而能够使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两侧的限位角度相同,保证车头向两侧的转动角度相同,避免一边转动角度大一边转动角度小导致的转向不适应,造成意外。

如图1所示,优选地,弧形槽2的外侧设有刻度14,刻度14以分隔杆5为起点向弧形槽2的两端延伸。刻度14可以为角度刻度14,从而可以知道具体调整限位的角度,从而知道车头向一侧转向的最大角度(车头向一侧转向的最大角度=180-分隔杆5一侧的刻度14对应的角度),刻度14的设置,能够为第一限位块3与第二限位块4的调节提供角度依据,是的使得限位角度调节更加精确。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转向角度的头管,利用弧形槽与第一限位块以及第二限位块相配合的设计,能够在弧形槽限定的范围任意调节头管限位的角度,取代现有技术的固定角度;从而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限制车头转动的角度范围,提高玩具车的适用性和安全性,避免急转向造成的意外摔倒;分隔杆的设置,将弧形槽一分为二,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根据刻度指示,调整到相对于分隔杆两侧对称的位置,保证在通过调节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调整转向角度范围的同时,能够使车头左右转向角度相同,避免一侧转动角度大,一侧转动角度小。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