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挡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2035发布日期:2020-12-11 15:1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挡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零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挡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二轮车出行的便利,导致了二轮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但是二轮车使用便捷的同时,有着难以适应恶劣天气的缺点;在寒冷的冬季,拂面吹过的风温度极低,容易使人感冒;在炎热的夏季,行驶过程中的灰尘及容易使驾驶员眯眼或吸入口鼻中,影响驾驶员正常驾驶二轮车,因此衍生出了二轮车挡风板,其能够遮挡风、灰尘,得到了广大消费者普遍接受。

公告号为cn2060870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多功能遮阳雨棚。包括挡风板和遮阳雨棚,挡风板竖直设于电动车车头前上方,遮阳雨棚设于电动车上方且从车头延展至车尾,遮阳雨棚内侧面中间沿车身纵向设有两条平行的套条,套条内穿设有竖向撑杆,竖向撑杆位于车头一端插设于挡风板的支架的顶端中空处,竖向撑杆另一端缝锁于遮阳雨棚内。挡风板中部开设有通风窗,通风窗上铰接有活动门,活动门与挡风板之间设有支撑杆支撑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电动车多功能遮阳雨棚的挡风板采用硬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并竖直设置于电动车车头前上方,以便为电动车挡风与灰尘,但是该挡风板拆卸后,体积较大,且不可折叠,并不方便拆卸收纳,使用者将挡风板拆卸后随车收纳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挡风装置,其具有方便收纳且收纳后节约空间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所述挡风装置包括采用柔性透明材料制成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内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电动车车头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风板与电动车的车头可拆卸连接,在不需要使用挡风板时,便可将挡风板从电动车的车头处拆卸,由于挡风板为透明且具有柔性的材料,拆卸后的挡风板便能够卷曲后折叠收纳,该电动车挡风装置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硬质透明塑料具有便携性的同时,收纳后空间占用更小,能够随车收纳。

优选的,所述挡风装置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杆以及支撑杆,所述固定杆可拆卸连接于电动车的车头,且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挡风装置还具有固定杆以及支撑杆,固定杆可拆卸安装于电动车的车头位置,支撑杆与固定杆可拆卸连接,挡风板通过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支撑杆上,以此完成对挡风板的固定,挡风板、支撑杆以及固定杆均为可拆卸连接,拆卸后的挡风板、支撑杆以及固定杆均能随车携带,使得该挡风装置兼具实用与便携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支撑部对称设置于所述电动车的车头,且两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加强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部设置有两根,且对称设置于电动车的车头位置,以便更好的将挡风板固定在支撑杆上,由于挡风板本身具有柔性的特点,车辆在向行驶过程中,挡风板受风力影响容易弯曲,因而在两支撑杆之间设置加强杆,增加挡风板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安装条,且所述安装条与所述挡风板固定连接并形成有安装孔一,所述安装条套设于所述支撑杆外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选用安装条,安装条套接在支撑杆上,方便挡风板的拆装。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所述挡风板材质相同的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与所述挡风板固定连接并形成有安装孔二,所述安装片套设于所述支撑杆外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选用与挡风板材质相同的安装片,使得连接部的取材更方便。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挡风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环套设于所述支撑杆外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选用安装环,使得连接部的结构更简单,且节省材料。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v形弹片,所述v形弹片的弹珠能够突出于所述固定孔并对所述支撑杆限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下端设置v形弹片,v形弹片安装在支撑杆内,支撑杆携带v形弹片伸入固定杆内,且v形弹片的弹珠突出于固定孔内并将支撑杆与固定杆固定,实现支撑杆与固定杆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设置有若干,且若干所述固定孔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固定孔的设置,且若干固定孔的中心轴线平行,使得支撑杆的高度能够轴向调节,进而调节位于支撑杆上挡风板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挡风板的外侧上方设置有魔术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风板的外端设置有魔术贴,使得挡风板搭配其他挡雨篷支架使用时,魔术贴可以对雨篷支架上的雨篷进行固定,提高了该挡风装置的兼容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向外侧呈弯曲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向外侧弯曲,增加了驾驶室的空间,避免挡风板安装在支撑杆上后影响车辆转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该挡风装置方便收纳且收纳后节约空间;

2.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底;

3.结构新颖,方便携带且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安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安装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支撑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挡风板;11、连接部;111、安装条;1111、安装孔一;112、安装片;1121、安装孔二;113、安装环;1131、加强条;12、魔术贴;2、支撑部;21、固定杆;211、固定孔;22、支撑杆;221、v形弹片;222、弹珠;223、安装槽;224、定位孔;3、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挡风板的内侧为朝向电动车的一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动车挡风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挡风装置包括采用柔性透明材料制成的挡风板1,挡风板1的外侧上方设置有魔术贴12,优选的,挡风板1的下端延伸至电动车前轮挡泥板上方,挡风板1的内侧设置有连接部11,连接部11与电动车的车头可拆卸连接。

挡风装置还包括支撑部2,支撑部2包括固定杆21以及支撑杆22,优选的,固定杆21以及支撑杆22均为空心管,固定杆21可拆卸连接于电动车的车头,且固定杆21与支撑杆22可拆卸连接,支撑杆22与连接部11可拆卸连接。支撑部2设置有两个,两支撑部2对称设置于电动车的车头,且两支撑杆22之间连接有加强杆3,优选的,两支撑杆22上端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供加强杆3安装的安装槽223。

连接部11包括安装条111,且安装条111与挡风板1通过缝制固定连接并形成有安装孔一1111,安装条111通过安装孔一1111套设于支撑杆22外部。连接部11可以是与挡风板1材质相同的安装片112,安装片112与挡风板1通过粘接或缝制固定连接,并形成有安装孔二1121,安装片112通过安装孔二1121套设于支撑杆22外部。连接部11也可以是若干安装环113,安装环113与挡风板1通过粘接或缝制固定连接,且安装环113套设于支撑杆22外部,且在挡风板上设置有加强条1131,加强条1131对应安装环113设置,以增强挡风板1的强度,避免挡风板1下滑堆叠在支撑杆22下端。

固定杆21向外侧呈弯曲状,固定杆21的上端开设有若干固定孔211,且若干固定孔211沿支撑杆2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于固定杆21上;支撑杆22的下端设置有v形弹片221,优选的,支撑杆22的下端设置有对v形弹片221上的弹珠222定位的定位孔224,v形弹片221可以是普通的单头v形弹片,v形弹片221上的弹珠222能够突出于固定孔211并对支撑杆22限位。

一种电动车挡风装置的工作原理:

该电动车挡风装置的组装:将两固定杆21螺纹固定于电动车的后视镜安装座上,在将两支撑杆22内均安装v形弹片221,并将两支撑杆22插接于固定杆内,使得弹珠222位于定位孔224以及固定孔211内实现可拆卸连接,支撑部2安装完成;再将带有安装条111的挡风板1通过安装孔一1111套接于支撑杆22上,且带有魔术贴12的一端朝上放置,之后将加强杆3连接于两支撑杆22之间,该电动车挡风装置安装完成。

通过v形弹片221与固定孔211的固定位置调节支撑杆22的高度,从而实现调节挡风板1的高度。

不需要使用该电动车挡风装置时,挡风板1从支撑杆22上抽离,拆卸后的挡风板1可以折叠成空间占用较小的块状或条状,再将支撑杆22从固定杆21上拆卸,固定杆21的体积较小,因而将固定杆21保留在电动车的后视镜安装座上,并不会影响车辆的驾驶,将拆卸后的固定杆21与折叠后的挡风板1放置于电动车的储物箱内,该电动车挡风装置拆卸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