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31438发布日期:2021-05-21 08:4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



背景技术:

副车架安装衬套是用于将悬架与车身连接的部件。副车架安装衬套应通过在加速、制动和操纵过程中将悬架上的负载快速传递到车身来增强响应能力。此外,副车架安装衬套应通过在正常恒定速度行驶过程中隔离悬架的振动来改善噪声、振动和不平顺性(noise,vibrationandharshness,nvh)性能。

但是,由橡胶制成的安装衬套的特性(刚度/阻尼)可能无法同时改善这两种功能。这是因为对于响应性刚度/阻尼应该大,但是对于隔离(nvh)性能刚度/阻尼应该小。

为了克服这种矛盾的性能,使用了仅在特定频率下增加阻尼的液压衬套,但是复杂的结构导致成本增加和现场索赔增加。

在背景技术中描述的内容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公开的背景,并且可以包括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先前未知的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以改善nvh性能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详细的实施方式涉及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其可通过保持横向刚度特性同时提高隔振率来改善nvh性能。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改善nvh性能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其改进了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从而增强了对悬架的操纵响应性,并增强了隔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包括外壳,在外壳中沿长度方向形成的第一桥,在外壳中沿长度方向形成的第二桥。第一内壳位于第一桥的中心,且第二内壳位于第二桥的中心。

此外,外壳可以是其中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椭圆管形式。

此外,在外壳的内周面中,可以在与外壳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相邻的部分与第一桥之间形成第一侧面空间,在外壳的内周面中,可以在与外壳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相邻的部分与第二桥之间形成第二侧面空间,并且,可以在第一桥和第二桥之间形成间隙。

此外,第一侧面空间和第二侧面空间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并且,间隙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一侧面空间的尺寸或第二侧面空间的尺寸。

此外,在外壳的内周面中,可以在与外壳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相邻的部分设置加强橡胶。

此外,可以在第一桥和第二桥中形成安装孔,以使第一内壳或第二内壳位于其中心,安装孔的内周面的中心部可以是朝向安装孔的轴心呈圆形突出的形状,并且,安装孔的内周面的两个端部可以是平坦的形状。

此外,用于将第一桥与第二桥连接的橡胶桥可以位于间隙中,并且,该橡胶桥可以与安装孔的中心部连接。

此外,可以在第一桥和第二桥之间设置橡胶桥,该橡胶桥可以位于连接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的线上,并且橡胶桥可以不接触外壳的内周面。

此外,当车身和副车架彼此连接时,可以将彼此不同的下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的一侧,从而使固定到车身的螺栓穿过。

此外,第一桥和第二桥的刚度可以彼此相同。

此外,可以在外壳中附加地形成一个或多个桥,并且可以将内壳定位在附加的桥的中心。

此外,形成在外壳中的桥的刚度可以彼此相同。

此外,可以在外壳的内周面中设置具有环状的橡胶构件,并且第一桥和第二桥的端部可以连接至橡胶构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改善nvh性能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具有以下特征:形成外壳,使得宽度方向的长度比长度方向的长度长,外壳中提供了两个或多个内壳,在外壳上形成有用于固定两个或多个内壳的两个或多个桥,并且两个或多个桥的刚度彼此相同。

根据如上所述配置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改善nvh性能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可以在外壳中嵌入两个或多个内壳和两个或多个桥,从而增强操纵响应性并且还增强了隔振。

此外,即使与形成在常规外壳中的桥的刚度相比,嵌入外壳中的两个或多个桥中的每一个的刚度降低到1/(2+n),可以产生相同的悬架横向刚度。此外,随着桥的刚度降低,隔振率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改善nvh性能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的示例图。

图2是示出设置在图1中的副车架安装衬套中的外壳的示例图。

图3和图4是图1中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的平面图。

图5和图6是示出图1中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的内壳之间的间隔不恒定的情况的示例图。

图7是示出通过图1中的副车架安装衬套连接了车身和副车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橡胶刚度和隔振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改善nvh性能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改善nvh性能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具有以下特征:形成外壳100,使得宽度方向(d1)的长度比长度方向(d2)的长度长,外壳100中提供了两个或多个内壳200,在外壳100中形成有用于固定两个或多个内壳200的两个或多个桥400、500,并且两个或多个桥400、500的刚度彼此相同。

如图1至图7所示,在实施方式中,在外壳100中设置有两个内壳200,并且在其中也总共设置了两个桥400、500。与所示内容不同,两个或多个内壳200也可以以相等的间隔定位在外壳100中。

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00以其中宽度方向(d1)的长度大于垂直于宽度方向(d1)的长度方向(d2)的长度的椭圆管形式形成。外壳100的下端部形成有盘状的用于增加与下板(p)的接触面积的翼部。翼部也可以是法兰或垫圈。外壳100由钢材制成。

嵌入外壳100中的内壳200由塑料、钢等制成。固定在车身或副车架上的钢材的螺栓(b)穿过内壳200。内壳200被制造成具有即使接触螺栓(b)也不会损坏的强度和刚度。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内壳201和第二内壳202位于外壳100中。第一内壳201和第二内壳202沿着外壳100的宽度方向(d1)以相等的间隔布置。

橡胶基部300以环状的方式形成在外壳100的内周面上。第一桥400和第二桥500沿着外壳100的长度方向(d2)形成。第一桥400和第二桥500的两端与橡胶基部300连接。第一内壳202位于第一桥400的中心。第二内壳202位于第二桥500的中心。

在外壳100的内周面中,与外壳100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相邻的部分与第一桥400之间形成第一侧面空间(s1)。在外壳100的内周面中,与外壳100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相邻的部分与第二桥500之间形成第二侧面空间(s2)。在第一桥400和第二桥500之间形成间隙(s3)。

第一侧面空间(s1)和第二侧面空间(s2)具有相同的尺寸。间隙(s3)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一侧面空间(s1)的尺寸或第二侧面空间(s2)的尺寸。

在外壳100的内周面中,在宽度方向上与外壳100的两端部相邻的两个部分设有加强橡胶(e)。

第一桥400和第二桥500形成有安装孔(h),第一内壳201或第二内壳202位于安装孔(h)中。安装孔(h)的内周面的中心部是朝向其轴心呈圆形突出的形状。安装孔(h)的内周面的两端部是平坦的形状。

同时,由于第一桥400和第二桥500彼此不接触,存在第一内壳201和第二内壳202的中心与设计位置相比从外壳100向内偏斜或从外壳100向外偏斜的情况。在这种偏斜的情况下,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在车辆或副车架上的螺栓(b)之间的间隔以及第一内壳201和第二内壳202之间的间隔彼此不同,且因此,螺栓(b)不能插入第一内壳201或第二内壳202中。

考虑到这一点,如图4所示,可以在第一桥400和第二桥500之间设置橡胶桥600。橡胶桥600位于间隙(s1)中以连接第一桥400和第二桥500。橡胶桥600与安装孔(h)的中心部连接。橡胶桥600位于将第一内壳201的中心与第二内壳202的中心连接的线上。橡胶桥600不接触外壳100的内周面,即橡胶基部300。

如图7所示,当车身和副车架彼此连接时,彼此不同的下板(p)分别布置在第一内壳201和第二内壳202的一侧,使得固定在车身上的螺栓(b)穿过。当下板(p)以彼此分离的状态位于第一内壳201或第二内壳202的下方时,通过第一内壳201或第二内壳202移动到下板(p)的横向力被分散。此外,由于每个下板(p)与第一内壳201或第二内壳202彼此连接,所以从副车架向车身移动的振动被分散。

以下方程式1和2表示在外壳中已嵌入一个内壳和一个桥的情况下,处理负荷(fy)、桥的位移(y)和桥的刚度(ks)之间的关系。在以下等式2中,fy/y表示悬架的横向刚度。

等式1

fy=ks*y

等式2

fy/y=ks

以下等式3和4表示在外壳中嵌入了两个内壳和两个桥的情况下,处理负荷(handlingload)(fy)、桥的位移(y)和桥的刚度(ks/2)之间的关系。在以下等式4中,fy/y表示悬架的横向刚度。

等式3

fy=(ks/2+ks/2)*y=ks*y

等式4

fy/y=ks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壳200和桥400、500被嵌入外壳100中,则由于处理负荷而产生的外力被分散到两个或多个桥400、500,使得即使将桥400、500的刚度减小到1/2或1/(2+n),也可以产生与在外壳中嵌入一个内壳和一个桥的情况相同的悬架横向刚度。

同时,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与在外壳100中设置一个刚度为(ks)的桥的隔振率情况相比,已经在外壳100中设置了具有(ks/2)的刚度的两个桥400、500的情况的隔振率增大很多。

也就是说,如上所述,不仅在副车架中产生的振动被分散以到达桥400、500,而且桥400、500的刚度降低以提高隔振率,从而与在外壳100中嵌入一个桥的情况相比,减少了从副车架传递到车身的振动噪声。

根据如上所述配置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改善nvh性能的副车架安装衬套结构,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内壳200和两个或多个桥400、500嵌入外壳100中,从而增强了操纵响应性,并且还增强了振动隔离。

此外,即使与形成在常规外壳中的桥的刚度相比,嵌入外壳100中的两个或多个桥400、500的每个的刚度减小到1/(2+n),可以产生相同的悬架横向刚度。此外,随着桥的刚度降低,隔振率增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