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3413发布日期:2020-11-10 18:3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车身侧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身侧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与车辆的腰线相比在车辆上方由加强件(加强部件)来加强中柱的构造。中柱是使中柱内构件和中柱外构件通过凸缘彼此配合而接合、并沿上下延伸而将下方的下纵梁和上方的车顶侧梁相连的支柱。尤其在车辆的上部,中柱外构件与车顶侧梁的外侧接合,中柱内构件与车顶侧梁的内侧接合。另外,加强件设于中柱的内部并与中柱内构件接合。在此,上下、内外、前后以车身或驾驶时的驾驶员为基准。另外,腰线(beltline;waistline)是使车身的侧车窗下端部沿横向延伸的线条,并是沿着车门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车身下部的上端线,且是将车身上部和车身下部在车窗的位置划分的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118366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1484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与中柱的腰线相比成为下方的部位(称为腰线下部)为了支承前后侧门而使截面粗大且结实,但与腰线相比成为上方的部位(称为腰线上部)为了轻量化以及确保前后侧门的视野,使其截面细窄。当侧碰撞载荷输入至中柱的腰线下部时,相对于强度以及刚性高的腰线下部,腰线上部的上端部(车顶侧梁结合部)以及下端部(腰线对应部分)成为支点,如三点折曲那样地,使腰线上部的中央部向内侧(室内侧)变形的应力起作用。该应力由加强件支承,由此传递至中柱内构件,向将中柱内构件从车顶侧梁剥离的方向作用。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项而做出的,课题为提供如下的车身侧部构造,其能够实现中柱的轻量化,并且能够恰当防止由侧碰撞载荷导致的中柱的变形以及从车顶侧梁的剥离。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具有:在车辆的上方且在侧方沿该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车顶侧梁;从所述车顶侧梁向所述车辆的下方延伸的、作为中柱外构件以及中柱内构件的组装体的中柱;和在所述中柱的内部沿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件,所述车身侧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具有与所述中柱的高度方向中间部相比设于上方的加强件上部,所述加强件上部的上端部对于所述车顶侧梁从车宽方向外侧结合,所述加强件上部具有沿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并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谷部,所述谷部随着从所述加强件上部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趋向上下方向中间部而凹陷程度变深。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沿着加强件的长边方向延伸并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谷部以在中柱的三点折曲中最应加强的腰线上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处最深的方式设置,不需要随着趋向上端部以及下端部而逐渐加强,因此通过以设定得浅的方式向室内侧突出,能够使加强件小型化并实现中柱的轻量化以及高刚性化。另外,能够恰当防止由侧碰撞载荷导致的中柱的变形以及从车顶侧梁的剥离。而且,作用于加强件的应力成为将车顶侧梁向外侧推压的传递路径(由压缩载荷传递),能够恰当防止由侧碰撞载荷导致的加强件的剥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的图,是从车内的后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2是与图1的谷部对应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的图,是从车内的后侧观察将中柱内构件以及中柱外构件拆除后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iv部放大图。

图5是图2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图2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图2的vii-vii线剖视图。

图8是图2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图2的ix-ix线剖视图。

图10是图2的x-x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身侧部构造

2下纵梁

3底板面板

5车顶侧梁

7车顶拱形件

8中柱(柱)

10车顶拱形件连接托架

60中柱内构件

61内壁部(车宽方向内壁部)

61a连结部

61b、61c侧壁

61d、61e谷壁部

70中柱外构件

71外壁部(车宽方向外壁部)

80加强件

80u加强件上部(加强件80中成为腰线上部的部位)

80l腰线下部(加强件80中成为腰线下部的部位)

80a上端部的上部

80b上端部的下部

81壁部

81a山壁部(峰部)

81b、81c连结壁部(腿部)

81d、81e谷部

a1最深部

a2、a3渐变部

bl腰线(高度方向中间部)

g粘接剂(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以将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适用于车辆(例如,汽车)中左侧的中柱周围的构造的情况为例,一边适当参照附图一边说明。对于同一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表示上下、前后、左右(车宽方向)等方向的用语以车辆的乘员(驾驶者)为基准。

<车身侧部构造>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1具有下纵梁2、底板面板3、横梁4、车顶侧梁5、车顶面板6、车顶拱形件7、中柱8、座椅安装托架9、和车顶拱形件连接托架10。

<下纵梁>

下纵梁2是在车辆的下端部且在车宽方向端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金属制骨架部件。下纵梁2在正视时呈大致矩形状的闭合截面。下纵梁2通过使构成该下纵梁2的车宽方向内部的下纵梁内构件20、和构成该下纵梁2的车宽方向外部的下纵梁外构件30组合而形成。

《下纵梁内构件》

下纵梁内构件20一体具有沿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内壁部(车宽方向内壁部)21、从内壁部21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下壁部22、和从内壁部21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上壁部23。另外,下纵梁内构件20一体具有从下壁部2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24、和从上壁部23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25。

《下纵梁外构件》

下纵梁外构件30一体具有沿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外壁部(车宽方向外壁部)31、从外壁部31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下壁部32、和从外壁部31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上壁部33。另外,下纵梁外构件30一体具有从下壁部32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34、和从上壁部33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35。

凸缘部24以及凸缘部34通过焊接等相互接合。凸缘部25以及凸缘部35通过焊接等相互接合。此外,下纵梁2也可以构成为,与后述的中柱8同样地,具有作为夹设在下纵梁内构件20以及下纵梁外构件30之间的加强部件的加强件。

<底板面板>

底板面板3架设在左右一对的下纵梁2、2之间,是构成车辆的地面的部件。底板面板3的车宽方向端部相对于下纵梁内构件20中的内壁部21的车宽方向内表面而通过焊接等接合。

<横梁>

横梁4是架设在左右一对的下纵梁2、2之间的金属制骨架部件。横梁4作为单体而在侧视时呈在下侧具有开口的大致コ字截面形状,与底板面板3协作而在侧视时呈大致矩形状的闭合截面。

横梁4一体具有沿前后方向且车宽方向延伸的上壁部、从上壁部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前壁部、和从上壁部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后壁部。另外,横梁4一体具有从前壁部的下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和从后壁部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

横梁4的前后一对的凸缘部通过焊接等与底板面板3的上表面接合。横梁4的车宽方向端部通过焊接等与下纵梁内构件20中的内壁部21的车宽方向内表面接合。

<车顶侧梁>

车顶侧梁5是在车辆的上方且在侧方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金属制骨架部件。车顶侧梁5在正视时呈大致矩形状的闭合截面。车顶侧梁5通过使构成该车顶侧梁5的车宽方向内部的车顶侧梁内构件40、和构成该车顶侧梁5的车宽方向外部的车顶侧梁外构件50组合而形成。

《车顶侧梁内构件》

车顶侧梁内构件40一体具有沿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内壁部(车宽方向内壁部)41、和从内壁部41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下壁部42。另外,车顶侧梁内构件40一体具有从下壁部4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44、和从内壁部41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凸缘部45。凸缘部45的一部分以与后述的车顶侧梁外构件50的凸缘部55相比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车顶侧梁外构件》

车顶侧梁外构件50一体具有沿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外壁部(车宽方向外壁部)51、从外壁部51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下壁部52、和从外壁部51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上壁部53。另外,车顶侧梁外构件50一体具有从下壁部52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54、和从上壁部53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凸缘部55。

凸缘部44以及凸缘部54通过焊接等相互接合。凸缘部45以及凸缘部55通过焊接等相互接合。此外,车顶侧梁5也可以构成为,与后述的中柱8同样地,具有作为夹设在车顶侧梁内构件40以及车顶侧梁外构件50之间的加强部件的加强件。

<车顶面板>

车顶面板6架设在左右一对的车顶侧梁5、5之间,是构成车辆的车顶面的金属制板状部件。车顶面板6构成车辆的外表面(蒙皮)。

<车顶拱形件>

车顶拱形件7是架设在左右一对的车顶侧梁5、5之间的金属制骨架部件。车顶拱形件7作为单体而在侧视时呈在上侧具有开口的大致コ字截面形状,与车顶面板6协作而在侧视时呈大致矩形状的闭合截面。车顶拱形件7一体具有向前后方向且车宽方向延伸的下壁部、从下壁部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前壁部、和从下壁部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后壁部。另外,车顶拱形件7一体具有从前壁部的上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和从后壁部的上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

车顶拱形件7的前后一对的凸缘部通过胶泥密封剂(masticsealer)等与车顶面板6的上表面接合。

<中柱>

中柱8是沿上下方向延伸并架设在下纵梁2以及车顶侧梁5之间的金属制骨架部件。中柱8(后述的中柱内构件60以及中柱外构件70的组装体)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状的闭合截面。中柱8的前后方向宽度在与腰线bl相比的上方(以下,称为腰线上部),为了确保视野而设定得比较小,在与腰线bl相比的下方(以下,称为腰线下部),为了安装车门而设定得比较大。中柱8通过使构成该中柱8的车宽方向内部的中柱内构件60、构成该中柱8的车宽方向外部的中柱外构件70、和为了加强而配置于内部的加强件80组合而形成。

《中柱内构件》

中柱内构件60一体具有沿前后方向且上下方向延伸的内壁部(车宽方向内壁部)61、从内壁部61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前壁部62、和从内壁部61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后壁部63。另外,中柱内构件60一体具有从前壁部6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64、和从后壁部63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65。

内壁部61一体具有前后方向中间部的连结部61a、形成从连结部61a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谷部(槽部)的侧壁61b、和形成从连结部61a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谷部(槽部)的侧壁61c。另外,内壁部61一体具有从侧壁61b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的谷壁部61d、和从侧壁61c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谷壁部61e。也就是说,前后一对的谷壁部61d、61e相对于连结部61a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谷壁部61d的前端部与前壁部62相连,谷壁部61e的后端部与后壁部63相连。

在内壁部61形成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孔部60a。该孔部60a以中柱内构件60的轻量化为目的。在内壁部61的下端部形成有比孔部60a大的孔部60b。该孔部60b用于在中柱8的内部空间收容安全带用的卷收器。

在内壁部61的上端部以在前后一对的谷壁部61d、61e之间向外侧鼓出的方式由连结部61a和前后一对的侧壁61b、61c构成的槽部随着趋向车辆上部而朝向谷壁部61d、61e,并通过使侧壁61b、61c逐渐消失而收束,连结部61a与前后一对的谷壁部61d、61e相连。

中柱内构件60的内壁部61在正视时呈向车宽方向外侧为凸的弯曲(曲线)形状。具体地,中柱内构件60的内壁部61随着从该内壁部61的上端部趋向后述的腰线bl,而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与腰线bl相比在下方,沿垂直方向延伸。这是为了宽敞得确保车室空间。

《中柱外构件》

中柱外构件70一体具有沿前后方向且上下方向延伸的外壁部(车宽方向外壁部)71、从外壁部71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前壁部72、和从外壁部71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后壁部73。

另外,中柱外构件70一体具有从前壁部72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74、和从后壁部73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75。

《加强件》

加强件80是夹设在中柱内构件60以及中柱外构件70之间的金属制的加强部件。如图3所示,加强件80一体具有沿前后方向且上下方向延伸的壁部81、从壁部81的前端部延伸设置的前壁部82、和壁部81的后端部延伸设置的后壁部83。另外,加强件80一体具有从前壁部82的顶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84、和从后壁部83的顶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85。

凸缘部64、凸缘部74以及凸缘部84具有使至少两个以上的部件通过焊接等接合的接合部。该接合部设于沿着凸缘部64、74、84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部位。凸缘部65、凸缘部75以及凸缘部85具有使至少两个以上的部件通过焊接等接合的接合部。该接合部设于沿着凸缘部65、75、85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部位。

中柱内构件60的内壁部61的下端部由凸缘部25以及凸缘部35夹持。中柱外构件70中的外壁部71的下端部以及加强件80中的壁部81的下端部相对于下纵梁外构件30中的外壁部31的车宽方向外表面通过焊接等而接合。加强件80中的前壁部82以及后壁部83的下端部相对于下纵梁外构件30中的上壁部33的上表面通过焊接等而接合。加强件80中的凸缘部84、85的下端部相对于下纵梁外构件30中的凸缘部35的车宽方向外表面通过焊接等而接合。中柱外构件70中的外壁部71的上端部通过与车顶侧梁5一体成形而与该车顶侧梁5相连。该车顶侧梁5以从车宽方向外侧以及上方覆盖的方式折曲形成,相对于车顶面板6通过焊接等而接合。

《加强件的上端部》

如图4所示,加强件80的上端部不具有沿前后方向且上下方向延伸的壁部81中的后述的谷部81d、81e。也就是说,加强件80的上端部中,随着与连结壁部81b以及前壁部82一同构成的槽部趋向车辆的上部,连结壁部81b以及前壁部82朝着凸缘部84逐渐消失,由此谷部81d收束,谷部81d与凸缘部84成为一个面。另外,加强件80的上端部中,随着与连结壁部81c以及后壁部83一同构成的槽部趋向车辆的上部,连结壁部81c以及后壁部83朝着凸缘部85逐渐消失,由此谷部81e收束,谷部81e与凸缘部85成为一个面。

加强件80的上端部的上部80a相对于车顶侧梁外构件50中的外壁部51的车宽方向外表面通过焊接等而接合。加强件80的上端部的下部80b相对于车顶侧梁内构件40中的凸缘部44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以及车顶侧梁外构件50中的凸缘部54的车宽方向外表面通过焊接等而接合。

这样,加强件80使该加强件80的上端部相对于车顶侧梁5从车宽方向外侧结合,因此在侧碰撞载荷输入至中柱8的情况下,侧碰撞载荷从加强件80以车顶侧梁5的顺序沿压缩方向传递,由此基于加强件80与车顶侧梁5的焊接等实现的接合难以剥离。

《加强件的形状(与腰线相比的上方)》

如图5至图8所示,加强件80在该加强件80的腰线上部(与腰线bl相比的上方。将加强件80中成为腰线上部的部位称为加强件上部80u),在俯视时呈大致w字形状。

壁部81一体具有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山壁部(峰部)81a、从山壁部81a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连结壁部(腿部)81b、和从山壁部81a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连结壁部(腿部)81c。另外,壁部81一体具有从连结壁部81b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的谷部81d、和从连结壁部81c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谷部81e。也就是说,山壁部81a相对于前后一对的谷部81d、81e而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前后一对的谷部81d、81e相对于山壁部81a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

谷部81d的前端部与前壁部82相连,谷部81e的后端部与后壁部83相连。

山壁部81a与中柱外构件70中的外壁部71的车宽方向内表面对峙(优选为,抵接)。

前后一对的谷部81d、81e至少形成在加强件80的腰线上部(与腰线bl相比的上方)与上端部(附近)之间,在加强件80的腰线bl以及上端部中,向山壁部81a侧收束(参照上端部中的图5)。前后一对的谷部81d、81e在加强件80的腰线bl以及上端部之间的高度处,构成最深的最深部a1(参照图7)。另外,前后一对的谷部81d、81e构成随着从最深部a1趋向加强件80的腰线bl以及上端部而车宽方向上的凹陷逐渐变浅的渐变部a2、a3(参照图6以及图8)。

如图7所示,前后一对的谷部81d、81e在最深部a1中,相对于中柱内构件60的内壁部61通过粘接剂(粘接层)g而粘接、结合。

当谷部81d、81e以及谷壁部61d、61e相互紧密接触时,多余的粘接剂g从紧密接触部被挤出而向周边的空隙移动,由此粘接剂g越过谷部81d、81e以及谷壁部61d、61e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交叉的折曲部(弯曲棱线部),将连结壁部81b与侧壁61b、前壁部82与前壁部62、连结壁部81c与侧壁61c、和后壁部83与后壁部62相互粘接(参照图7)。

粘接剂g是构造用粘接剂,优选为高韧性型或高粘度型。在高韧性型的情况下,粘接剂g适当地防止由车身的扭曲等造成的粘接剂的破裂,能够提高粘接的持续性。在高粘度型的情况下,粘接剂g即使在涂覆于谷部81d、81e那样地鼓出的部位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该粘接剂g的垂落。

《加强件的形状(与腰线相比的下方)》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加强件80在腰线下部(与腰线bl相比的下方。将加强件80中成为腰线下部的部位称为加强件下部80l),在俯视时呈大致帽子形状。也就是说,连结壁部81b、81c彼此离开,并且谷部81d、81e使车宽方向上的凹陷逐渐变浅,原本是连结壁部81b、81c的部位构成将壁部81(山壁部81a)和凸缘部84、85相连的前壁部82以及后壁部83。

如图9所示,在加强件80的壁部(车宽方向内壁部)81以及后壁部83设有车载部件(螺母)12,在中柱外构件70的外壁部71以及后壁部73的至少一方,结合(例如,基于螺栓紧固的固定)有车载部件(例如,车门铰链用的托架等)11。

连结壁部81b、81c的板厚优选为,比山壁部81a以及谷部81d、81e的至少一方的板厚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壁部81b、81c的板厚比谷部81d、81e板厚大。

<座椅安装托架>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座椅安装托架9是供车室内的座椅安装的托架,且是对在正视时由横梁4的车宽方向端部以及下纵梁内构件20构成的角落部进行加强的金属制骨架部件。

座椅安装托架9在侧视时呈在下侧具有开口的大致コ字截面形状,且在俯视时呈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开口的大致コ字截面形状。座椅安装托架9的下端部相对于横梁4通过焊接等接合,座椅安装托架9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相对于下纵梁内构件20通过焊接等接合。

<车顶拱形件连接托架>

车顶拱形件连接托架10是将中柱内构件60与车顶拱形件7连接的托架,且是对在正视时由车顶拱形件7的车宽方向端部以及中柱内构件60构成的角落部进行加强的金属制骨架部件。车顶拱形件连接托架10在侧视时呈在上侧具有开口的大致コ字截面形状,且在俯视时呈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开口的大致コ字截面形状。车顶拱形件连接托架10的上端部通过焊接等与车顶拱形件7接合,托架10的车宽方向外端部通过焊接等与中柱内构件60的上端部接合。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构造1具有:在车辆的上方且在侧方沿该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车顶侧梁5;从上述车顶侧梁5向上述车辆的下方延伸的、作为中柱外构件70以及中柱内构件60的组装体的中柱8;和在上述中柱8的内部沿上述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件80,上述车身侧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上述加强件80具有与上述中柱8的高度方向中间部相比设于上方的加强件上部80u,上述加强件上部80u的上端部对于上述车顶侧梁5从车宽方向外侧结合,上述加强件上部80u具有沿上述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并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谷部81d、81e,上述谷部81d、81e随着从上述加强件上部80u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趋向上下方向中间部而凹陷程度变深。

因此,车身侧部构造1中,沿着加强件80的长边方向延伸并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谷部81d、81d以在中柱8的三点折曲中最应加强的腰线上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处最深的方式设置,不需要随着趋向上端部以及下端部而逐渐加强,因此通过以设定得浅的方式向室内侧突出,能够使加强件80小型化并实现中柱8的轻量化以及高刚性化。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1能够恰当防止由侧碰撞载荷导致的中柱8的变形以及从车顶侧梁5的剥离。

而且,车身侧部构造1中,作用于加强件80的应力成为将车顶侧梁5向外侧推压的传递路径(由压缩载荷传递),能够恰当防止由侧碰撞载荷导致的加强件80的剥离。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上述高度方向中间部是上述车辆的腰线bl。

因此,车身侧部构造1能够使中柱8的腰线上部在前后方向上变窄来进行视野确保,并且能够使中柱8的腰线下部在前后方向上变粗来恰当进行车门安装。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上述加强件上部80u具有:前后一对的上述谷部81d、81e;和在前后一对的上述谷部81d、81e之间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的峰部(山壁部81a),上述谷部81d、81e在上述加强件上部80u的上端部向上述峰部侧收束,上述加强件上部80u的上端部与上述车顶侧梁5的车宽方向外壁部(外壁部51)结合。

因此,车身侧部构造1通过使峰部81a以及谷部81d、81e形成于中柱8的车宽方向的整个宽度,能够更恰当地支承侧碰撞载荷。该峰部81a能够恰当地将侧碰撞载荷从加强件80的上端部向车顶侧梁5传递,并且通过在该峰部81a的前后形成一对谷部81d、81e,能够例如在前后宽度狭的腰线上部,使加强件80的截面增加为中柱8的整个截面。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上述加强件上部80u的上端部的上部80a与上述车顶侧梁5的车宽方向外壁部结合,上述加强件上部80u的上端部的下部80b与从上述车顶侧梁5的下壁部42、52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44、54结合。

因此,车身侧部构造1通过使谷部81d、81e在加强件上部80u的上端部向峰部81a侧收束,能够将加强件80相对于凸缘部44、54的结合面积确保得大,能够将加强件80与车顶侧梁5牢固地结合。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上述加强件80具有将上述峰部和前后一对的上述谷部相连的前后一对的腿部(连结壁部81b、81c)。

因此,车身侧部构造1例如通过使腿部的板厚大于峰部81a以及谷部81d、81e的至少一方的板厚,能够提高腿部相对于侧碰撞载荷的的刚性以及强度,并且通过使峰部81a以及谷部81d、81e的至少一方薄于腿部,能够实现侧碰撞性能以及轻量化。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上述中柱8的上述车宽方向内壁部(内壁部61)在正视时呈向车宽方向外侧为凸的弯曲形状,上述加强件80的前后一对的上述谷部和上述中柱8的上述车宽方向内壁部通过粘接而结合。

因此,车身侧部构造1当组装时使弯曲形状与谷部抵接时,使多余的粘接剂g向渐变部a2、a3释放,由此能够不会影响部件分布地,将中柱8的车宽方向内壁部与加强件80可靠且牢固地结合。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1使加强件80的向内侧的凸形状的顶点与中柱内构件60的向外侧的凸形状的顶点粘接,由此能够将通过滚动(rollover)向车顶侧梁5输入的载荷经由加强件80分散至中柱外构件70以及中柱内构件60。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上述中柱8的上述车宽方向内壁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前后一对的谷壁部61d、61e,上述加强件80的前后一对的上述谷部和上述中柱8的前后一对的上述谷壁部61d、61e通过粘接而结合。

因此,车身侧部构造1能够将加强件80的谷部和中柱8的谷壁部61d、61e容易地组装,通过粘接结合进一步提高加强件80的加强效果,即使为中柱8的截面细窄的构造,也能够实现侧碰撞性能的提高。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车辆的上端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车顶拱形件7,上述中柱8的上述车宽方向内壁部(谷壁部)在上述车顶侧梁5的车宽方向内侧(经由车顶拱形件连接托架10)与上述车顶拱形件7结合。

因此,车身侧部构造1通过将由滚动来自车顶侧梁5的输入载荷从加强件80向中柱内构件60的谷壁部(车宽方向内壁部)传递,能够提高车辆的强度以及刚性。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车辆的下方且在侧方沿该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纵梁2,上述中柱8的下端部与上述下纵梁2结合,上述加强件80从上述中柱8的上端部直到上述下纵梁2连续,上述谷部从上述加强件上部80u的上下方向中间部朝向上述高度方向中间部而向上述峰部侧收束。

因此,车身侧部构造1能够容易地制造呈在上下方向上形状不同的截面形状的加强件80,具体地,该加强件80在与高度方向中间部相比的上方(例如,腰线上部)呈大致w字截面形状,在与高度方向中间部相比的下方(例如,腰线下部)呈大致帽子截面形状,能够与中柱8的截面恰当地对应。

另外,车身侧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上述峰部81a形成到上述加强件80的与上述高度方向中间部相比设于下方的加强件下部80l,在上述加强件下部80l的上述峰部81a,结合有上述中柱8的上述车宽方向外壁部,并且在与上述车宽方向外壁部的结合部位固定有车载部件12。

因此,车身侧部构造1通过车载部件11能够提高中柱8的截面强度(对于使截面变形的载荷的强度)。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适当变形。例如,中柱8的高度方向中间部不限定于腰线bl,只要谷部81d、81e的最深部a1处于腰线bl与中柱8的上端部之间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即可。另外,加强件80的谷部可以为一个。另外,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不限定于车辆的中柱,也能够适用于车辆的后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