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罩、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总成以及汽车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3414发布日期:2020-10-13 09:3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罩、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总成以及汽车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罩、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总成以及汽车起重机。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比如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等的发动机罩的两侧往往会布置很多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的进气和排气系统、蓄电池以及油箱等等,整个结构非常紧凑。为了对发动机罩下方的部件进行检修,需要打开发动机罩的罩盖,而现有的发动机罩盖的开启是往发动机罩的两侧开启,这种结构在设计时需要在发动机罩的两侧专门预留出罩盖的开启所需的空间,而且还需要留出供工作人员站立的区域,对车辆的整体布局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此外发动机罩两侧的排气系统的排气管在工作时温度很高,工作人员在开启罩盖时存在被排气管烫伤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发动机罩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发动机罩的罩盖开启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罩、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总成以及汽车起重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罩,所述发动机罩包括罩体部和设置在所述罩体部上方的罩盖部,所述罩盖部包括多块可拆卸地安装在罩体部上的盖板,多块所述盖板沿具有所述发动机罩的车辆的车头到车尾的方向依次排列,其中多块所述盖板中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盖板铰接连接以使两个相邻的所述盖板中的至少一者能够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发动机罩在发动机或者其他部件进行检修时,仅需要打开检修部位对应的盖板即可,其中可以通过直接拆除盖板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利用盖板的铰接连接掀开盖板,且盖板的转动掀开方式为从车头到车尾的方向掀开或者从车尾到车头的方向掀开,避免了盖板向车的两侧掀开,从而避免对设置在发动机罩两侧的发动机排气系统造成干涉,同时也杜绝了由于开启发动机罩的动作而被排气系统的排气管烫到的现象发生。

可选地,所述罩盖部包括沿具有所述发动机罩的车辆的车头到车尾的方向依次排列的前盖板、中盖板和后盖板,其中所述中盖板和所述后盖板铰接连接以使所述中盖板能够绕所述后盖板转动。

可选地,所述中盖板能够转动到贴合于所述后盖板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后盖板远离所述中盖板的一侧铰接于所述罩体部以使所述后盖板能够绕所述罩体部转动。

可选地,当所述中盖板绕所述后盖板转动,且所述后盖板绕所述罩体部转动时,所述中盖板远离于所述后盖板的一侧能够支撑在所述发动机罩周围的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前盖板和所述中盖板铰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盖板为矩形。

可选地,所述铰接连接的铰接轴线垂直于沿具有所述发动机罩的车辆的车头到车尾的方向延伸的直线。

可选地,所述罩盖部螺栓连接所述罩体部。

可选地,所述罩盖部上设置有拉手。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总成,所述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总成包括主体部和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罩,所述发动机罩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所述汽车起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罩或者如上所述的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总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示出的发动机罩的正视图;

图3是图1示出的发动机罩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的中盖板绕后盖板转动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的中盖板支撑在发动机罩周围的表面上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的中盖板支撑在发动机罩周围的表面上且前盖板、后盖板、中盖板共同形成框体的示意图;

图9-图11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的盖板支撑在发动机罩周围的表面上的3种不同形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罩体部11-盖板12-拉手13-螺栓14-铰链

21-前盖板22-中盖板23-后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罩,如图1-图5所示,所述发动机罩包括罩体部10和设置在所述罩体部10上方的罩盖部,所述罩盖部包括多块可拆卸地安装在罩体部10上的盖板11,多块所述盖板11沿具有所述发动机罩的车辆的车头到车尾的方向依次排列,其中多块所述盖板11中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盖板11铰接连接以使两个相邻的所述盖板11中的至少一者能够转动。

本申请提供的发动机罩在发动机或者其他部件进行检修时,仅需要打开检修部位对应的盖板11即可,其中可以通过直接拆除盖板11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利用盖板11的铰接连接掀开盖板,且盖板11的转动掀开方式为从车头到车尾的方向掀开或者从车尾到车头的方向掀开,避免了盖板向车的两侧掀开,提高了布局的紧凑性,且避免对设置在发动机罩两侧的发动机排气系统造成干涉,同时也杜绝了由于开启发动机罩的动作而被排气系统的排气管烫到的现象发生。

本申请提供的发动机罩可以用在汽车起重机和混凝土泵车等工程机械中,其中对于常见的汽车起重机的结构来说,发动机的位置在发动机罩的中后方,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结构,沿起重机的车头到车尾的方向依次排列有矩形的前盖板21、中盖板22和后盖板23,发动机所在的位置对应于中盖板22和后盖板23所覆盖的区域,中冷器和风扇对应于前盖板21所覆盖的区域,前盖板21、中盖板22和后盖板23均通过螺栓13安装于罩体部10,中冷器和风扇相对于发动机仅需要偶尔维修,检修和维修次数远远少于发动机,在维修时可以将前盖板21整体拆除。

中盖板22和后盖板23相邻的一侧通过铰链14形成铰接连接,使得中盖板22在移除相应的螺栓连接之后能够转动,从而暴露中盖板22所覆盖的区域;在移除后盖板23和罩体部10之间的螺栓连接之后,可以将中盖板22转动到其贴合在后盖板23上的位置,再将中盖板22和后盖板23共同转动,从而暴露中盖板22和后盖板23所覆盖的区域。在发动机需要维修养护时,可以首先仅移除中盖板22和罩体部10的螺栓连接,观察是否能够维修到所需检修的位置,如果不能,可以继续移除后盖板23和罩体部10之间的螺栓连接,从而暴露中盖板22和后盖板23所覆盖的区域即可。

图6示出了中盖板22绕后盖板23转动的示意图,在图6示出的状态中,中盖板22遮盖的区域能够被暴露出来。其中,为了便于固定中盖板22而方便操作人员作业,中盖板22可以转动到贴合后盖板23的位置。图7示出了当中盖板22绕后盖板23转动,且后盖板23绕罩体部10转动的示意图,同样为了便于固定打开的盖板,中盖板22的远离后盖板23的一端能够支撑在发动机罩周围的表面上,另一方面这种支撑形式也不会占用发动机罩周围的过多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发动机罩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布置位置灵活地配置罩盖以及配置罩盖的安装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方便对发动机的检修。因此还可以提供一种较为通用的技术方案,参考图4所示的结构,前盖板21通过铰链14连接中盖板22,在使用时移除前盖板21和罩体部10之间的螺栓连接即可掀开前盖板21从而暴露前盖板21的区域,之后可以根据选择通过相应的操作继续掀开中盖板22以及后盖板23。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由于前盖板21和中盖板22通过铰链连接,可以相应减少前盖板21和罩体部10之间的螺栓连接的螺栓数量。

在图8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前盖板21、中盖板22和后盖板23能够绕同一方向转动从而共同打开,使得前盖板21的一端支撑在发动机罩周围的表面上,且前盖板21、中盖板22和后盖板23能够共同形成框形的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盖板的数量也不限于上述的3个,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更多个盖板,比如在一些发动机罩的罩盖部的尺寸较大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所示的结构,罩盖部包括6块盖板11,在图中靠左侧的3块盖板铰接在一起,图中靠右侧的3块盖板铰接在一起,左侧的3块盖板能够向左侧掀开,而右侧的3块盖板能够向右侧掀开,在进行检修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打开对应的盖板。

如图9-图11所示,多块盖板11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打开,且最末端的盖板能够支撑在发动机罩周围的表面上,图9和图10中各有两块盖板11向图中的左侧和右侧打开,且在图9中盖板11和发动机罩周围的表面呈角度倾斜设置,而在图10中盖板11垂直于发动机罩周围的表面。在图11中,各有3块盖板11向图中的左侧和右侧打开并支撑在发动机罩周围的表面上,且在打开状态形成框形的结构。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盖板11优选为矩形,且盖板11之间铰接连接的铰接直线垂直于从起重机的车头到车尾方向延伸的直线,使得盖板11在掀开时不会产生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最大可能地避免对发动机罩的两侧的部件造成干涉,且给人员留出了在两侧行走的空间,更加便捷。

为了便于移除盖板11或者拉动盖板11使其转动,如图4所示,盖板11上可以设置有拉手12,其中可以在盖板11上设置有一对拉手,从而便于施力且使得盖板11被拉动时受力平衡。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总成,所述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总成包括主体部和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罩,所述发动机罩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该汽车起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罩或者如上所述的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总成。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