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73648发布日期:2020-10-09 22:09阅读:1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卡丁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卡丁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卡丁车开始从竞技型卡丁车逐渐向娱乐型卡丁车扩散,各种门类的卡丁车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的商圈、景区及娱乐场所普及。虽然绝大多数燃油的娱乐型卡丁车能够保证运营方的运营效率,但是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必须在享受驾驶乐趣的同时必须忍受刺鼻的汽油味、方向盘力过大、动力性差以及乘坐舒适型差等问题。同样的,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电动卡丁车还是简单的油改电模式,虽然能够为消费者解决动力性以及汽油味的问题,但还是无法解决方向盘力过大,乘坐舒适性差的问题并且还会因为电动卡丁车充电的问题影响运营方的运营效率,所以目前卡丁车的方案无法满足消费者和运营方的述求。

综上所述,现有的卡丁车具有以下缺点:

1.现有燃油卡丁车室内场地运营会产生因发动机燃烧产生的刺激气体,成员长期闻该种气体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等情况;

2、现有卡丁车具有方向盘力过大,乘坐不舒适等问题;

3、现有电动卡丁车具有充电慢导致的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

4、现有卡丁车因为电气系统问题导致需要过多增加营业成本问题;

5、现有电动卡丁车因为电机问题而导致没有驾驶激烈感,导致玩家驾驶体验差;

6、先有卡丁车无设计低压报警线路等保证用电安全的电路原件

7、现有卡丁车无调速器,只有两速或者三速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其通过合理设计的转向系统、单横臂悬架系统和定时限速系统,单横臂悬架系统能够保证四轮独立的运动,其中减震器能够有效隔离路面的颠簸,减少车身的垂向运动,提高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转向系统可以调节不同的方向盘位置,满足不同身高、体重的坐姿,提高车辆的人机交互性;合理设计的车轮四轮定位参数,能大幅降低驾驶者操作方向盘所需的力;电池快换系统能够满足车辆在10s内快速更换动力电池,在解决燃油车带来的污染的同时提高卡丁车的运营效率;定时限速系统具有三速可调,能够满足不同年龄驾驶者对速度的要求,并且能够在车辆行驶一定时间后自动降速,无需赛道工作人员提醒,减少场地运营方的工作人员,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其设有调速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无极调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其解决了传统卡丁车方向盘力矩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其解决了传动电动卡丁车因电池充电问题运营效率低的问题和现有卡丁车因电池使用过而导致可能带来的电池安全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解决了因为电气系统的设计而导致卡丁车馆营运人员成本投入过大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包括单横臂悬架系统、转向系统、电池快换系统、定时限速系统和调速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单横臂悬架系统包括前悬装置和后悬装置,所述前悬装置通过前悬单横臂和前减震器分别与车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后悬装置通过后悬单横臂和后减震器分别与所述车架主体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管柱、转向管柱和转向拉杆,所述方向盘沿着所述转向管柱移动并且所述转向管柱通过所述管柱调节所述方向盘的角度,所述转向拉杆与所述转向管柱连接;

所述电池快换系统的快换电池通过接插件公端与所述车架主体的接插件母端电性连接(为设置于所述车架主体的电机提供电能),所述电池快换系统通过电压报警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所述快换电池的电压状态(用于及时更换所述快换电池,提供所述快换电池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所述定时限速系统包括第一电机控制电路和断电延时电路,所述第一电机控制电路通过断电延时电路进行赛道计时和断电换速;

所述调速控制系统包括第二电机控制电路和无极调速电路,所述第二电机控制电路通过无极调速电路进行无极调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悬单横臂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与所述车架主体固定连接(螺纹连接,此时所述前悬装置只有一个绕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旋转的自由度),所述前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前悬单横臂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前减震器远离所述前悬单横臂的一端通过第三安装孔与所述车架主体固定连接;

所述后悬单横臂通过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与所述车架主体固定连接(螺纹连接,此时所述后悬装置只有一个绕所述第四安装孔和所述第五安装孔旋转的自由度),所述后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后悬单横臂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后减震器远离所述后悬单横臂的一端通过第六安装孔与所述车架主体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压报警控制系统包括电源电路、电压调节电路、dc转换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和蜂鸣器,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包括电位器r1,所述电源电路的正极通过空气开关s1与所述电位器r1的1管脚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电路为所述dc转换电路提供12v电源并且所述dc转换电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一端(12v端)和所述蜂鸣器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电位器r1的2管脚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in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nc端与所述蜂鸣器的负极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dc转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断电延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电机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dc转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断电延时电路包括定时器、汽车继电器、拨档三速开关,所述定时器的正极接入所述定时器的内部的继电器的公共端,所述定时器的内部的继电器的常开端接入所述汽车继电器的线圈,所述汽车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机控制电路的高速端接所述汽车继电器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机控制电路的低速端接所述汽车继电器的另一端;

所述定时器的负极与自复位开关s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复位开关s3远离所述定时器的一端与所述拨档三速开关的一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断电延时电路之间连接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为空气开关s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极调速电路包括电位器r2和电位器r3,所述电位器r2的1管脚与设置于所述车架主体的加速踏板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位器r2的3管脚与所述第二电机控制电路的一端(input)电性连接,所述电位器r2的2管脚和所述电位器r3的2管脚电性连接并且所述电位器r3的3管脚接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架主体包括防滚架、电机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电机控制电路均设置于所述电机控制器)、防撞支架、座椅、制动踏板、制动油泵、加速踏板和电机,其中:

所述防滚架位于所述车架主体靠近所述后悬装置的一侧,所述电机控制器位于所述防滚架的下方,所述防撞支架沿着所述车架主体的四周设置,所述座椅设置于所述车架主体的中间,所述车架主体位于所述前悬装置和所述后悬装置之间,所述制动踏板和所述加速踏板分别位于所述转向拉杆的两侧,所述制动油泵位于所述制动踏板的一侧并且所述快换电池位于所述加速踏板和所述制动踏板之间,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一侧并且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前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后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电池快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电压报警控制系统电路图。

图7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定时限速系统电路图。

图8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调速控制系统电路图。

附图标记包括:1、防滚架;2、电机控制器;3、防撞支架;4、后悬装置;5、座椅;6、前悬装置;7、前悬单横臂;8、制动踏板;9、制动油泵;10、快换电池;11、加速踏板;12、转向系统;13、车架主体;14、电机;15、前减震器;16、前转向节;17、后悬单横臂;18、后减震器;19、转向拉杆;20、转向管柱;21、方向盘;22、管柱;111、第一安装孔;112、第二安装孔;113、第三安装孔;211、第四安装孔;212、第五安装孔;213、第六安装孔;411、接插件公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参见附图的图1,图1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前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后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电池快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电压报警控制系统电路图,图7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定时限速系统电路图,图8是发明的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的调速控制系统电路图。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注意,本发明所涉及的电位器、继电器等可被视为现有技术。

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四轮卡丁车,包括单横臂悬架系统、转向系统、电池快换系统、定时限速系统和调速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单横臂悬架系统包括前悬装置6和后悬装置4,所述前悬装置6通过前悬单横臂7和前减震器15分别与车架主体13固定连接,所述后悬装置4通过后悬单横臂17和后减震器18分别与所述车架主体13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21、管柱22、转向管柱20和转向拉杆19,所述方向盘21沿着所述转向管柱20移动并且所述转向管柱20通过所述管柱22调节所述方向盘21的角度(以满足不同乘员的坐姿需求),所述转向拉杆19与所述转向管柱20连接;

所述电池快换系统的快换电池10通过接插件公端411与所述车架主体13的接插件母端(未示出)电性连接(为设置于所述车架主体10的电机14提供电能,电池快换系统能够满足车辆电池在10s快速更换电池并且不会在车辆行驶中发生接插件脱开的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所述电池快换系统通过电压报警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所述快换电池的电压状态(用于及时更换所述快换电池,提供所述快换电池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所述定时限速系统包括第一电机控制电路和断电延时电路,所述第一电机控制电路通过断电延时电路进行赛道计时和断电换速(具有效率高、安全性能好和方便操作等优点);

所述调速控制系统包括第二电机控制电路和无极调速电路,所述第二电机控制电路通过无极调速电路进行无极调速。

具体的是,所述前悬单横臂7通过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与所述车架主体13固定连接(螺纹连接,此时所述前悬装置6只有一个绕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12旋转的自由度),所述前减震器15的一端与所述前悬单横臂7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前减震器15远离所述前悬单横臂7的一端通过第三安装孔113与所述车架主体13固定连接,所述前悬单横臂靠近所述前减震器的一端还连接有前转向节16;

所述后悬单横臂17通过第四安装孔211和第五安装孔212与所述车架主体13固定连接(螺纹连接,此时所述后悬装置4只有一个绕所述第四安装孔211和所述第五安装孔212旋转的自由度),所述后减震器18的一端与所述后悬单横臂17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后减震器18远离所述后悬单横臂17的一端通过第六安装孔213与所述车架主体13固定连接。

更具体的是,所述电压报警控制系统包括电源电路、电压调节电路、dc转换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和蜂鸣器,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包括电位器r1,所述电源电路的正极通过空气开关s1与所述电位器r1的1管脚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电路为所述dc转换电路提供12v电源并且所述dc转换电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一端(12v端)和所述蜂鸣器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电位器r1的2管脚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in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nc端与所述蜂鸣器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位器r1的3管脚和所述电源电路的负极均与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gnd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内部设有继电器,继电器的com端接地。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电机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dc转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断电延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电机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dc转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断电延时电路包括定时器、汽车继电器、拨档三速开关,所述定时器的正极接入所述定时器的内部的继电器的公共端,所述定时器的内部的继电器的常开端接入所述汽车继电器的线圈,所述汽车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机控制电路的高速端接所述汽车继电器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机控制电路的低速端接所述汽车继电器的另一端;

所述定时器的负极与自复位开关s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复位开关s3远离所述定时器的一端与所述拨档三速开关的一端电性连接。

更进一步的是,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断电延时电路之间连接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为空气开关s2。

优选地,所述无极调速电路包括电位器r2和电位器r3,所述电位器r2的1管脚与设置于所述车架主体的加速踏板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位器r2的3管脚与所述第二电机控制电路的一端(input)电性连接,所述电位器r2的2管脚和所述电位器r3的2管脚电性连接并且所述电位器r3的3管脚接地,加速踏板三根信号线接入第二电机控制电路,调速控制系统,起目的在于提供可变换速度。

优选地,所述车架主体13包括防滚架1、电机控制器2(所述第一电机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电机控制电路均设置于所述电机控制器)、防撞支架3、座椅5、制动踏板8、制动油泵9、加速踏板11和电机14,其中:

所述防滚架1位于所述车架主体13靠近所述后悬装置4的一侧,所述电机控制器2位于所述防滚架1的下方,所述防撞支架3沿着所述车架主体13的四周设置,所述座椅5设置于所述车架主体13的中间,所述车架主体13位于所述前悬装置6和所述后悬装置4之间,所述制动踏板8和所述加速踏板11分别位于所述转向拉杆19的两侧,所述制动油泵9位于所述制动踏板8的一侧并且所述快换电池10位于所述加速踏板11和所述制动踏板8之间,所述电机14位于所述电机控制器2的一侧并且所述电机14与所述电机控制器2电性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的电位器、继电器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发明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发明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