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重汽车后纵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6192发布日期:2021-02-23 15:0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承重汽车后纵梁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承重汽车后纵梁。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后纵梁是汽车后备箱下的最重要的承载构件,对于车辆的承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汽车后纵梁的断面形状有很多,例如:槽型、箱型和z字型等,传统的汽车后纵梁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0003]
1、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汽车后纵梁的承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汽车后纵梁本体的钢材材质,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汽车为了降低成本都需要对车体进行减重处理,这就导致汽车后纵梁的材质厚度不足导致其强度不高;
[0004]
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汽车后纵梁在车辆发生撞击时其吸收冲击力的能力有限,导致乘客受伤严重,难以满足保护乘客生命安全的功能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承重汽车后纵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承重汽车后纵梁,包括后纵梁本体,所述后纵梁本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对称倾斜安装有分别与后纵梁本体的内腔顶部和底部相连接的第一承重杆,左右两组所述第一承重杆相互远离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与后纵梁本体的内腔侧壁相连接的第三承重杆,上下两组所述第一承重杆相互靠近一侧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承重杆。
[0007]
优选的,上述一种高承重汽车后纵梁中,所述后纵梁本体的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卸力机构,上下两组所述第二卸力机构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卸力框,所述卸力框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承重架。
[0008]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在车辆发生撞击时快速吸收撞击的冲击力进而保护乘客。
[0009]
优选的,上述一种高承重汽车后纵梁中,左右两组所述第二卸力机构相互远离的一侧远离卸力框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金属杆,左右两组所述第二卸力机构相互远离的一侧靠近卸力框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金属杆,左右两组所述第一活动金属杆的顶部通过铰接轴与第二活动金属杆底部转动连接并转动连接有第一卸力机构,左右两组所述第一卸力机构相互远离的一侧与第四承重杆侧壁相固定。
[0010]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在车辆发生撞击时快速吸收撞击的冲击力进而保护乘客。
[0011]
优选的,上述一种高承重汽车后纵梁中,所述第二卸力机构包括第二卸力内杆、第二卸力外管和第二卸力弹簧,左右两组所述第二卸力外管分别固定安装在卸力框的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端,左右两组所述第二卸力外管的内腔靠近卸力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卸
力弹簧,左右两组所述第二卸力弹簧远离卸力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贯穿第二卸力外管并与后纵梁本体的内腔顶部和底部相固定的第二卸力内杆。
[0012]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在车辆发生撞击时快速吸收撞击的冲击力进而保护乘客。
[0013]
优选的,上述一种高承重汽车后纵梁中,所述第一卸力机构包括第一卸力内杆、第一卸力外管和第一卸力弹簧,四组所述第一卸力外管均通过铰接轴与第一活动金属杆和第二活动金属杆转动连接,四组所述第一卸力外管的内腔靠近卸力框的一侧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卸力弹簧,四组所述第一卸力弹簧远离卸力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贯穿第一卸力外管并与第四承重杆相连接的第一卸力内杆。
[0014]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在车辆发生撞击时快速吸收撞击的冲击力进而保护乘客。
[0015]
优选的,上述一种高承重汽车后纵梁中,所述后纵梁本体的外壁涂布有防锈涂层,所述后纵梁本体的底部的四周位置处均开设有贯穿后纵梁本体底部的安装冲孔。
[0016]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安装拆卸和防止锈蚀。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
第一、通过第一承重杆、第二承重杆、第三承重杆和第四承重杆组成若干个直角三角形结构,进而在后纵梁本体的材质固定的情况下提高后纵梁本体的可承受荷载值进行提高其结构强度,便于承重荷载更大的作用;
[0019]
第二、当该车辆发生撞击时,后纵梁本体受力并将其传递给第二卸力机构将力分为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上的分力,其中上下方向上的分力传递给卸力框并在承重架的作用下提高卸力框的结构强度进而承受更大的荷载,左右方向上的分力传递给第一卸力机构从而提高其弹性势能量进而便于在车辆发生撞击时快速吸收撞击产生的冲击力,减少其对乘客的冲击力作用,便于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纵梁本体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第一承重杆;2、第二承重杆;3、第三承重杆;4、后纵梁本体;5、安装冲孔;6、第一卸力机构;601、第一卸力内杆;602、第一卸力外管;603、第一卸力弹簧;7、承重架;8、防锈涂层;9、第四承重杆;10、卸力框;11、第一活动金属杆;12、第二活动金属杆;13、第二卸力机构;1301、第二卸力内杆;1302、第二卸力外管;1303、第二卸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承重汽车后纵梁,包括后纵梁本体4,后纵梁本体4的内腔左右两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对称倾斜安装有分别与后纵梁本体
4的内腔顶部和底部相连接的第一承重杆1,后纵梁本体4的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卸力机构13,上下两组第二卸力机构1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卸力框10,卸力框10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承重架7,左右两组第二卸力机构13相互远离的一侧远离卸力框10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金属杆12,左右两组第二卸力机构13相互远离的一侧靠近卸力框10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金属杆11,左右两组第一活动金属杆11的顶部通过铰接轴与第二活动金属杆12底部转动连接并转动连接有第一卸力机构6,左右两组第一卸力机构6相互远离的一侧与第四承重杆9侧壁相固定,第二卸力机构13包括第二卸力内杆1301、第二卸力外管1302和第二卸力弹簧1303,左右两组第二卸力外管1302分别固定安装在卸力框10的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端,左右两组第二卸力外管1302的内腔靠近卸力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卸力弹簧1303,左右两组第二卸力弹簧1303远离卸力框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贯穿第二卸力外管1302并与后纵梁本体4的内腔顶部和底部相固定的第二卸力内杆1301,第一卸力机构6包括第一卸力内杆601、第一卸力外管602和第一卸力弹簧603,四组第一卸力外管602均通过铰接轴与第一活动金属杆11和第二活动金属杆12转动连接,四组第一卸力外管602的内腔靠近卸力框10的一侧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卸力弹簧603,四组第一卸力弹簧603远离卸力框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贯穿第一卸力外管602并与第四承重杆9相连接的第一卸力内杆601,后纵梁本体4的外壁涂布有防锈涂层8,后纵梁本体4的底部的四周位置处均开设有贯穿后纵梁本体4底部的安装冲孔5,左右两组第一承重杆1相互远离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与后纵梁本体4的内腔侧壁相连接的第三承重杆3,上下两组第一承重杆1相互靠近一侧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承重杆2。
[0025]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承重汽车后纵梁时,先通过安装冲孔5将该高承重汽车后纵梁安装固定在适当位置,在第一承重杆1、第二承重杆2、第三承重杆3和第四承重杆9的作用下组成若干个直角三角形结构,进而在后纵梁本体4的材质固定的情况下提高后纵梁本体4的可承受荷载值进行提高其结构强度,便于承重荷载更大的作用,当该车辆发生撞击时,后纵梁本体4受力并将其传递给第二卸力机构13,第二卸力内杆1301在第二卸力外管1302的内腔中向卸力框10一侧发生微小的移动进而压缩第二卸力弹簧1303产生小范围的形变进而提高其弹性势能量并将力分为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上的分力,其中上下方向上的分力传递给卸力框10并在承重架7的作用下提高卸力框10的结构强度进而承受更大的荷载,左右方向上的分力带动第一活动金属杆11和第二活动金属杆12转动从而压缩第一卸力机构6,第一卸力外管602受力并向第四承重杆9一侧移动使得第一卸力内杆601在第一卸力外管602内腔中发生相对移动压缩第一卸力弹簧603形变提高其弹性势能量进而便于在车辆发生撞击时快速吸收撞击产生的冲击力,减少其对乘客的冲击力作用,便于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在防锈涂层8的作用下有效避免该高承重汽车后纵梁发生锈蚀,进而避免其因发生锈蚀而造成其结构强度下降从而保证其承重作用,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0026]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