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6488发布日期:2021-01-05 17:3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无轨陆用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滑板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注重环保绿色出行,公交出行,地铁出行的同时。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满足用户的短距离出行需求。各种滑板车代步装置不断的诞生。

现有技术中,滑板车结构笨重,复杂,滑板车中的大板直接与后轮连接,用户在使用时,双脚踩着大板,以保持身体平衡。

但是,当路面不平或路面出现斜坡时,用户双脚踩着大板在骑行过程中容易站立不稳,导致用户骑行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路面不平或路面出现斜坡时,用户双脚踩着大板在骑行过程中容易站立不稳,导致用户骑行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车头组件、连杆组件、前轮、后轮、脚踏组件、后平叉和后叉连接件,所述脚踏组件包括:大板和后踏板;

所述车头组件与所述连杆组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前轮与所述连杆组件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侧端与所述大板的前部固定连接;

所述后叉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大板的后部,且通过所述后平叉与所述后轮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后踏板固定在所述大板的后部,且,所述后踏板的踏面与所述大板的踏面之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钝角。

可选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立杆和折叠连杆;所述立杆的上端为所述连杆组件的上端,所述立杆的下端为所述连杆组件的下端,所述折叠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杆上的预设位置,所述预设位置为所述立杆的侧部朝向所述大板的踏面,且靠近所述前轮的位置;

所述折叠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大板前端。

可选的,所述滑板车还包括:折叠头座和折叠连接轴,所述折叠头座的下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大板的前端上,所述折叠头座的上部通过所述折叠连接轴与所述折叠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折叠头座的上部设置折叠固定销,通过拉簧与所述折叠连接轴固定连接;

所述折叠头座的前部设置有橡胶调节块,所述橡胶调节块通过固定连接轴与所述折叠头座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滑板车还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后叉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平叉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后叉连接件的前部嵌入并固定在所述大板的后部断面,所述后叉连接件的后部通过所述后平叉与所述后轮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后叉连接件的后部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后平叉的前部固定连接,所述后平叉的后部与所述后轮的轮轴连接。

可选的,所述后轮的轮轴与所述后平叉的固定位置的外部还固定有电机。

可选的,设置于所述后轮的轮轴上的两组所述后平叉之间还通过加强轴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滑板车还包括:光源和导光组件,所述大板的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光源和所述导光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导光组件的入光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滑板车,该滑板车包括:车头组件、连杆组件、前轮、后轮、脚踏组件、后平叉和后叉连接件,脚踏组件包括:大板和后踏板;车头组件与连杆组件的上端固定连接,前轮与连杆组件的下部固定连接,连杆组件的侧端与大板的前部固定连接;后叉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大板的后部,且通过后平叉与后轮固定连接;其中,后踏板固定在大板的后部,且,后踏板的踏面与大板的踏面之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预设角度为钝角。通过将后踏板的踏面与大板的踏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为钝角,该后踏板的踏面在用户骑行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个稳固的支撑点,无论在什么样的路面用户骑行时都可以站稳,提高了滑板车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板车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板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后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滑板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板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车头组件-101;连杆组件-102;立杆-1021;第一形状管-10211;第二形状管-10212;立杆连接件-10213;折叠连杆-1022;折叠拉手1023;前轮-103;后轮-104;大板-1051;后踏板-1052;后平叉-106;后叉连接件-107;折叠头座-108;橡胶调节块-1081;折叠连接轴-109;限位槽-110;折叠固定销-111;减震器-112;前叉总成-113;前挡泥板-114;防尘套-115;导光组件-1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该滑板车包括:车头组件101、连杆组件102、前轮103、后轮104、脚踏组件、后平叉106和后叉连接件107,踏板组件包括:大板1051和后踏板1052。

车头组件101与连杆组件102的上端固定连接,前轮103与连杆组件102的下部固定连接,连杆组件102的侧端与大板1051的前部固定连接;后叉连接件107固定连接在大板1051的后部,且通过后平叉106与后轮104固定连接。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滑板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后叉连接件107固定连接在大板1051的后部,后平叉106分别与后叉连接件107和后轮104连接,使得滑板车的大板1051与后轮104之间的组装方式更加灵活,提高了滑板车的车身强度。

后平叉106与后叉连接件107和后轮104连接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和不可拆卸中的任一方式实现,下述以可拆卸连接方式为例,对后平叉106与后叉连接件107和后轮104之间的连接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可选的,如图2所示,后叉连接件107的后部通过连接轴与后平叉106的前部固定连接,后平叉106的后部与后轮104的轮轴连接。

例如:后平叉106的前部与后叉连接件107的后部之间连接可以通过在后平叉106的前部与后叉连接件107的后部分别设置螺纹孔,通过螺母和垫片实现对后平叉106和后叉连接件107的固定;后平叉106与后轮104之间进行固定时,可以通过在后平叉106的后部上设置螺纹孔,通过后轮104的轮轴穿过螺纹孔进行固定。

后踏板1052固定在大板1051的后部,且,后踏板1052的踏面与大板1051的踏面之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预设角度为钝角。用户在使用滑板车时,可以双手扶着车头组件101,两只脚分别踩在大板1051的踏面和后踏板1052的踏面上,后踏板1052的踏面在用户骑行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点,使得用户无论在什么样的路面上进行骑行时,均可以站稳保持身体平衡,从而避免骑行过程中因无法站稳而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当用户骑行的路面为斜上坡时,用户双脚踩在大板1051,由于重力的因素,使得用户身体向后移,导致双脚在大板1051上滑动,进而存在安全隐患。此时,若用户两只脚分别踩在大板1051和后踏板1052时,后踏板1052可以作为一个支撑点,避免用户站立不稳而存在安全隐患。

后踏板1052固定在大板1051的后部,后踏板1052与大板1051的后部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和不可拆卸连接中的任一方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可拆卸连接方式为例,当后踏板1052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收到损坏时,用户可以对将受到损坏的后踏板1052进行拆卸更换为新的后踏板1052,避免后踏板1052损坏时用户无法更换,影响用户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增加了滑板车的使用寿命。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板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选的,后踏板1052还可以通过后叉连接件107固定在大板1051上。后踏板1052和后叉连接件107之间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不可拆卸连接和可拆卸连接中的任一方式实现,下述以后踏板1052和后叉连接件107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后踏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和图4,踏板上和后叉连接件107上可以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将后踏板1052与后叉连接件107进行固定时,可以通过螺栓穿过后踏板1052和后叉连接件107上设置的螺纹孔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滑板车,该滑板车包括:车头组件、连杆组件、前轮、后轮、脚踏组件、后平叉和后叉连接件,脚踏组件包括:大板和后踏板;车头组件与连杆组件的上端固定连接,前轮与连杆组件的下部固定连接,连杆组件的侧端与大板的前部固定连接;后叉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大板的后部,且通过后平叉与后轮固定连接;其中,后踏板固定在大板的后部,且,后踏板的踏面与大板的踏面之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预设角度为钝角。通过将后踏板的踏面与大板的踏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为钝角,该后踏板的踏面在用户骑行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个稳固的支撑点,无论在什么样的路面用户骑行时都可以站稳。

可选的,连杆组件102包括:立杆和折叠连杆1022;立杆的上端为连杆组件102的上端,立杆的下端为连杆组件102的下端,折叠连杆10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立杆上的预设位置。

其中,预设位置为立杆的侧部朝向大板1051的踏面,且靠近前轮103的位置;折叠连杆10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大板1051前端。

折叠连杆1022的一端采用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立杆的预设位置,折叠连杆1022的另一端可以采用可活动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大板1051的前端,用户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活动折叠连杆1022与大板1051固定的一端,调节大板1051与折叠连杆1022之间的角度,进而使得滑板车处于折叠状态,减少滑板车的占用空间,便于用户收纳。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滑板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选的,立杆可以由第一形状管10211和第二形状管10212组成,当第一形状管10211和第二形状管10212的形状不同时,需要通过设置立杆连接件10213将第一形状管10211和第二形状管10212进行连接。

例如:第一形状管10211为腰形扁管,第二形状管10212为异形圆管时,由于第一形状管10211和第二形状管10212的断面形状差别比较大,直接连接会不顺,导致外形突兀不美观,因此可以通过设置一立杆连接件10213将第一形状管10211与第二形状管10212进行连接。

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第一形状管10211的下部加工一刀,车头组件101上的刹车线和控制线束连接至滑板车车体的后部,这样破坏了外观的完整性,使得外观不协调。通过增加立杆连接件方便车头组件101上的刹车线和控制线束通过立杆连接件可以平顺的过渡至立杆中,进一步提高了滑板车外观的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立杆连接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选择具体材质,例如:立杆连接件可以为塑料材质或金属材质,当为塑料材质时,生产加工较为容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立杆连接件的具体材质不作限定。

可选的,车头组件101包括:把手,把手位于第一形状管10211的上方,把手与第一形状管10211可以通过锁扣组件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可以提高把手与第一形状管10211连接的稳固性。

下述提供一具体示例,折叠连杆1022另一端采用可活动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大板1051的前端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板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选的,滑板车还包括:折叠头座108和折叠连接轴109,折叠头座108的下部固定设置在大板1051的前端上,折叠头座108的上部通过折叠连接轴109与折叠连杆10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具体地,折叠头座108的下部固定设置在大板1051的前端上,折叠头座108的上部通过折叠连接轴109与折叠连杆10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通过活动折叠连接轴109,可以调节折叠连杆1022与大板1051之间的角度,进一步实现对滑板车的折叠。

其中,折叠头座108为一体式折叠头座108,采用金属材质,通过cnc(一种由程序控制的自动化机床,chinanetcom)加工而成,折叠头座108具体选择材质时,可以以强度和轻度作为衡量标准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折叠头座108的材质可以为铝型材质。现有技术中折叠头座108采用分体式压铸件,固定在大板1051的上表面,无论是材质本身的强度,还是连接关系均不理想。通过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头座108与大板1051的连接方式,增加了折叠头座108与大板1051的连接强度。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头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可选的,折叠头座108上还可以设置限位槽110。通过限位槽110对折叠连杆1022与大板1051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下述通过一具体示例,对折叠连杆1022与大板1051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过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参考图6-图7可选的,折叠头座108的上部设置折叠固定销111,通过拉簧与折叠连接轴109固定连接;折叠头座108的前部设置有橡胶调节块1081,橡胶调节块1081通过固定连接轴与折叠头座108固定连接。

具体地,折叠头座108的上部设置折叠固定销111,通过拉簧与折叠连接轴109固定连接,用户可以手动调节折叠固定销111位于折叠头座108上的限位槽110中,以实现调节折叠连杆1022与大板1051之间的夹角,进而使得滑板车可以处于不同的状态。

下述以3个限位槽110为例,3个限位槽110可以分别设置在折叠头座108的不同位置,3个限位槽110包括: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当折叠固定销111处于第一限位槽时,滑板车处于正常状态;当折叠固定销111处于第二限位槽时,滑板车处于半折叠状态;当折叠固定销111处于第三限位槽时,滑板车处于折叠状态。上述只是以3个限位槽110为例,在实际应用中限位槽110的个数可以灵活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限位槽110的个数不作限定。

如图6所示,折叠固定销111处于不同限位槽110时,可以通过折叠连杆1022上的拉杆销旋转卡入,与折叠头座108前部设置的橡胶调节块1081形成稳固的结构,橡胶调节块对折叠连杆的活动范围起到一定的限定作用。

折叠头座上还可以设置螺钉,用户通过调节螺钉调节橡胶调节块的位置,进而调节橡胶调节块与折叠连杆之间的间隙,进一步通过橡胶调节块固定折叠连杆,避免折叠连杆前后晃动不稳,影响用户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固定橡胶块与折叠头座的螺钉可以为紧定螺定,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螺钉,具体使用的螺钉类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螺钉的类型不作限定。

可选的,如图6所示,折叠连杆1022的内部还可以设置折叠拉手1023,折叠拉手1023分别与折叠连接轴109连接和折叠固定销111连接,通过折叠拉手1023带动折叠固定销111处于折叠头座108上的限位槽110上进行限位,进而使得滑板车可以处于不同的状态。

用户可以通过拉住折叠拉手1023,即可实现对滑板车处于不同的状态进行调节,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如图3所示,可选的,滑板车还包括:减震器112;减震器112的一端与后叉连接件107固定连接,减震器112的另一端与后平叉106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滑板车还可以包括减震器112,通过将减震器112的一端与后叉连接件107固定连接,减震器112的另一端与后平叉106固定连接,减震器112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改善滑板车的行驶平顺性。

其中,减震器112的固定方式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和不可拆卸连接中任一方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可拆卸连接方式为例,例如:减震器112的两端分别与后叉连接件107和后平叉106可以通过螺栓固定。

可选的,后叉连接件107的前部嵌入并固定在大板1051的后部断面,后叉连接件107的后部通过后平叉106与后轮104固定连接。

具体地,后叉连接件107的前部嵌入可以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大板1051的后部断面,使得后叉连接件107与大板1051可以形成一个整体,以提高大板1051后部连接节点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滑板车整体的稳定性。

其中,固定件可以为螺栓,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固定件,本实用新型对固定件的类型不作限定。

可选的,后轮104的轮轴与后平叉106的固定位置的外部还固定有电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板车可以是电动滑板车或者其他类型的滑板车,当滑板车为电动滑板车时电机为滑板车提供行驶的动力,电机可以固定设置在后轮104的轮轴与后平叉106的固定位置。

可选的,设置于后轮104的轮轴上的两组后平叉106之间还通过加强轴固定连接。

具体地,后轮104的轮轴上的两组后平叉106之间通过加强轴进行固定连接,两组后平叉106、后叉连接件107以及加强轴可以组成一个封闭的结构,提高了后叉连接件107的后部整体的连接节点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滑板车整体的稳定性。

其中,设置于后轮104的轮轴上的两组后平叉106中任一组后平叉106上还设置有挡泥板安装支架,在挡泥板安装支架上可以设置后挡泥板,避免路面上的泥沙带入后轮104,影响滑板车的行驶。

可选的,后平叉106的材质为铝型材质。

其中,后平叉106材质可以为铝型材质,通过cnc机加工而成,具有种类轻,强度好等特点。

可选的,大板1051的后部还设置有脚撑,当用户停止骑行时,可以通过脚撑固定滑板车。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可选的,前轮103与连杆组件102的下部之间还设置有前叉总成113,前叉总成113的上部还设置有防尘套115,前叉总成113的下部还设置有前档泥板。

其中,前叉总成113的上部还设置有防尘套115可以避免在滑板车行驶时,灰尘通过前轮103带入到连杆组件102的下部;通过前叉组成连接前轮103和连杆组件102,可以进一步提高前轮103与连杆组件102之间的稳固性;通过设置挡泥板避免路面的泥沙带入到前轮103中影响滑板车的正常行驶。

可选的,参考图8,滑板车还包括:光源和导光组件116,大板的侧面设置有凹槽,光源和导光组件116均设置于凹槽内,且光源的出光面朝向导光组件116的入光面。

以光源为猫眼灯,导光组件116为亚克力导光棒为例,对光源和导光组件116的具体设置进行示例的解释说明。

例如:在大板的两侧面通过cnc加工出凹槽,凹槽中放置亚克力导光棒,亚克力导光棒的一端可以通过螺丝从凹槽的底部进行固定,亚克力导光棒的另一端可以固定猫眼灯,使得猫眼灯和亚克力导光棒均设置于凹槽内,猫眼灯的出光面朝向亚克力导光棒的入光面。猫眼灯灯光照射在亚克力导光棒上,灯光透过亚克力导光棒可以提示周围的车辆与行人,使得夜晚骑行更安全。灯光透过亚克力导光棒还可以营造出一种炫酷的灯光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滑板车的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光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猫眼灯,导光组件116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亚克力导光棒。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