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小型电动机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0707发布日期:2021-02-27 12:1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小型电动机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动力设备检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单人操作完成电动机挂靠的搬运工具车。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化工企业扩容增产,电动机已成为生产装置区不间断连续运行的主要设备。在这些电动机的日常维护、故障维修中,搬运工作难以避免。对于37kw以下的中小型电动机,其在设计上一般不配备电动葫芦,搬运需依靠人力。中小型电动机分布在生产装置区内不同工段位置上,约占电动机总量的40%-60%,受工艺管线交错、设备布置密集等因素的影响,机动车辆无法进入生产装置区装卸电动机,一般是在2-6人共同协作下,将需要维修的电动机搬运到生产装置区外的车辆停放位置,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仅凭人力搬运也容易对电动机设备本身及人身安全造成意外损害。
[0003]
中国专利cn202911755u公开了一种自卸人力货车,利用与车体框架及其底部的支撑板分别连接的拉杆框架,仅由一人操作即可以完成对所搬运货物的卸载,但是其在装载货物时还是需要完全依靠人力完成。中国专利cn208344240u公开了一种温室简易运输车,利用两个挂钩将物料框连接于前、后支架之间,在以滚轮为支点抬起物料框承载的物料时仍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中国专利cn209079938u公开了一种可搬货板车,利用可以转动的把手以及挂钩,可以将物体搬离地面并落于车板上,但操作过程需要在车板侧面进行操作,一旦物体脱离地面,就需要车把完全承重,面对重量较大的物体,至少需要两个人同时转动把手,因此,并不能有效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小型电动机搬运装置。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
该电动机搬运装置包括u型支撑座以及设置在u型支撑座内的具有一定强度(以便供电动机挂靠)的格栅网,所述格栅网与u型支撑座的封闭端相连,u型支撑座的封闭端设置有可沿竖向(例如,当u型支撑座直立情况下)悬置的滚动底盘。
[0007]
优选的,所述u型支撑座为平面框架体,格栅网固定在u型支撑座所在平面内。
[0008]
优选的,所述u型支撑座包括第一推拉杆体、第二推拉杆体(推拉杆体可形成扶手)以及第一支撑杆体,第一推拉杆体、第二推拉杆体分别并行间隔排列于格栅网两侧,第一支撑杆体分别与第一推拉杆体、第二推拉杆体和格栅网相连,第一推拉杆体及第二推拉杆体的一端(指更靠近与第一支撑杆体的连接位置的一端)与格栅网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杆体两侧。
[0009]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搬运装置还包括与第一支撑杆体并行间隔排列的若干个第二支撑杆体;格栅网与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推拉杆体、第二推拉杆体的第二支撑杆体相连,或者,格栅网通过位于其(指该格栅网)两侧的第二支撑杆体分别与第一推拉杆体和第二推拉
杆体相连。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拉杆体、第二推拉杆体、第一支撑杆体以及第二支撑杆体采用镀锌钢管或钛钢管制成。
[0011]
优选的,所述格栅网上设置有勾连位置可调的吊钩。
[0012]
优选的,所述滚动底盘包括滚动轴以及通过滚动轴设置在u型支撑座的封闭端的外侧的滚动体,滚动轴设置在u型支撑座所在平面外(例如,滚动轴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杆体连接固定)。
[0013]
优选的,所述滚动体选自密封性轴承。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5]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机搬运装置,利用u型支撑座的封闭端精确固定支点位置,利用格栅网的悬挂作用分担阻力,因而能够更有效的运用杠杆原理,便捷的将电动机挂靠在装置下部,并借助滚动底盘实现电动机的承载移动,不仅结构紧凑、使用灵活简便,而且具备以下优点:
[0016]
1)使电动机搬运实现单人操作,并且显著减少了搬运工作的人力消耗、节省人力成本。
[0017]
2)减少人员伤害和设备搬运损害几率,有助于提高检修安全性。
[0018]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u型支撑座采用空心杆体制成,可以有效降低装置重量,方便使用。
[0019]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密封性轴承作为滚动体,一方面,可以使滚动底盘的承载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运输途中轴承因进入杂物而造成的卡塞;从而降低故障率。
[0020]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可借助第一、第二推拉杆体竖立放置装置,从而节省装置的储存空间。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实施例1中的电动机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0022]
图2为实施例1中的电动机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0023]
图3为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实施例2中的电动机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0025]
图中:1.扶手;2.吊钩;3.滚动轴;4.轴承;5.格栅网;6.加强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7]
实施例1
[0028]
本实施例的电动机搬运装置包括由扶手1、滚动轴3、轴承4、格栅网5及加强撑6组装而成的轻便省力的搬运手车,具体制作流程如下:
[0029]
1)制作车体主框架:截取长1.5米的dn20镀锌钢管两段,作为两根扶手1;截取长50cm的dn20镀锌钢管两段,作为两个加强撑6;依照图1,将两个加强撑6焊接于两根扶手1之
间,从而形成车体主框架;车体主框架中,一个加强撑6横向(即与两根扶手1垂直)支撑于距离两根扶手1同一端约40cm的位置处,另一个加强撑6横向支撑于靠近两根扶手1的另一端的位置处(由于该加强撑6与两根扶手1拼装为u字型结构,故将该加强撑6称为底部加强撑)。
[0030]
2)截取长1m、宽20cm的格栅网5一片(格栅网又名钢格板,采用碳钢制作,也可以采用不锈钢制作),格栅网5中单个网格长为10cm;依照图1,将格栅网5通过两个加强撑6焊接在车体主框架中间,格栅网5与其两侧的扶手1间距相等(约15cm)。
[0031]
3)截取长65cm的dn40钢管一段作为滚动轴3;依照图1,将该滚动轴3与靠近扶手1端部的加强撑6(底部加强撑)并排焊接,使其固定在车体主框架底部(参见图2),并确保左、右两侧(即横向)向车体主框架外伸出的长度相等。
[0032]
4)将两个轴承4(例如,6210-2z深沟球轴承)的内圈分别焊接在滚动轴3两端(向外伸出至两根扶手的外侧)作为车轮,车体主框架竖立放置于地面时,轴承4外圈处于与地面接近但不接触的悬空状态。
[0033]
5)依照图3,用钢筋弯制成s型的吊钩2,该吊钩2可以连接在格栅网5中相邻网格的交界处,从而可以将电动机挂靠在格栅网5上。
[0034]
上述电动机搬运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0035]
以搬运一台重58kg的4kw电动机为例,将搬运手车推动至一紧贴地面放置的电动机的一侧,调整搬运手车与地面的角度,以便将吊钩2分别可靠的连接在格栅网5中的合适位置以及电动机的机壳(机壳具有吊环)上。以搬运手车下侧抵紧电动机的同时,对扶手1向下施力,即可将电动机挂靠在搬运手车(挂靠位置中部为格栅网)上,然后推动搬运手车,实现对电动机的搬运。
[0036]
实施例2
[0037]
参见图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可以适当延长格栅网5长度,以便为挂靠重量更大(体积通常也会更大)的电动机提供充足的空间。但同时,为了保证格栅网5的支撑强度,加强撑6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不变或适当缩小(相对于实施例1),故需要增加加强撑6总数,并分别焊接在格栅网5的左、右两侧以及下侧,从而与两根扶手1焊接。
[0038]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如下:
[0039]
1)上述电动机搬运装置的结构简单轻便,便于在生产装置区等机动车辆无法进入的区域搬运电动机,使用效果良好。
[0040]
2)上述电动机搬运装置有效的利用了杠杆原理,无需配置辅助动力装置,没有应用场合的限制(包括化工厂中容易泄露易燃易爆气体的工段、装置作业位置)。
[0041]
3)上述电动机搬运装置可供单人完成原本需要多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电动机搬运工作,不仅节省人力,而且切实保护了人身和设备安全。
[0042]
4)上述电动机搬运装置可实现重量在250kg以下的中小型电动机在生产装置区内、外的搬运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