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支架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4849发布日期:2021-04-16 15:4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驻车支架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驻车支架,具体涉及一种驻车支架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两轮电动车常见于交通环境复杂的区域,因为两轮电动车相对于传统的四轮交通工具有着体积优势,能够在相对狭小空间中进行穿梭,同时两轮电动车采用电电池作为驱动核心,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效果。
3.众所周知,两轮电动车在驻车时,其两个车轮不能稳定的车架进行固定,为了能够具有支撑面固定的方式,通常会加装脚撑装置,通过脚撑装置形成三点支撑,由三点形成支撑面。
4.具有脚撑装置的两轮电动车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电动车停放区域的环境各有不同,在特殊情况下,电动车驻车环境为土质斜坡时,脚撑与车轮形成的支撑面是倾斜的,从而导致电动车重心偏移,很容易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出现电动车倾倒,常见于被风吹倒或者轻微触碰下电动车倾倒。因此,如何保证电动车在不同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驻车支撑性能是值得研究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驻车支架固定结构,以期望在土质斜坡上,电动车脚撑的支撑性能不稳定,导致电动车在驻车时倾倒风险较大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驻车支架固定结构,包括架体,上述架体下端设有接触块,上述架体上设有安装槽,上述安装槽中设有阻尼转轴,上述阻尼转轴上装有地钉,上述接触块上设有与安装槽对应的凹槽,上述安装槽设有收纳部和释放部,上述收纳部位于安装槽顶部与阻尼转轴之间,上述释放部位于安装槽底部与阻尼转轴之间,上述收纳部中设有第一磁片,上述地钉上设有与第一磁片对应的第二磁片,上述第一磁片与第二磁片相互吸引,用于由地钉在收纳时静置于收纳部中。
8.作为优选,上述安装部尺寸与地钉尺寸相吻合,上述安装部尺寸大于释放部尺寸,上述凹槽与释放部相对应。
9.作为优选,上述地钉端部设有刺入部,上述地钉侧壁设有把手,用于由把手拉动地钉将第一磁片与第二磁片分离。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地钉包括支撑杆,上述把手安装在支撑杆上,上述支撑杆中空,且中空处设有活动杆,上述支撑杆上设有螺孔,上述活动杆上设有与螺孔对应的限位孔,上述螺孔中插入限位螺栓。
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限位孔为多个,且相邻的两个限位孔之间间隙相同。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架体侧壁设有脚踏,上述把手与脚踏的夹角大于30度。
13.作为优选,上述接触块为梯形,上述接触块下端设有防滑凸起,上述凹槽中设有夹
块,上述凹槽宽度与地钉宽度相吻合,用于由夹块抵触地钉外壁。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通过架体上设置安装槽,在安装槽中放置地钉,其地钉通过阻尼转轴转动,从而实现地钉在安装槽中侧收纳和释放,通过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相互吸引,从而保证地钉在安装槽中的稳定性;在常态下,地钉被收纳到安装槽中,可以通过架体和接触块直接进行驻车,特殊环境下,可通过将地钉在释放并插入地面,从而提高支撑强度,避免两轮电动车倾倒。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收纳部使地钉被收纳,通过释放部使地钉被释放时,地钉能够伸出安装槽和凹槽,以便于地钉插入地面进行固定。
17.本实用新型把手把便于用户手动施加一个力,使地钉从安装槽中释放,且不通过把手施力时,地钉在安装槽中具有良好的固定性能。通过活动杆在支撑杆中伸缩,通过限位块和螺孔相互对应,并由限位螺栓进行限位,使地钉长度可以调节。
18.本实用新型通过脚踏便于控制架体移动,实现常态下脚撑功能,通过把手与脚踏的夹角大于30度,有效避免架体在收放过程中,地钉受到离心力作用而被甩出。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地钉进入凹槽并被夹块夹持,提高了地钉在释放时的稳定性,在地钉收纳时,采用接触块接触地面,通过防滑凸起的设计有效增大接触块的摩擦系数,提高支撑稳定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阻尼转轴的安装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钉工作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
架体、2

接触块、3

安装槽、4

阻尼转轴、5

地钉、6

凹槽、7

第一磁片、8

第二磁片、101

脚踏、201

防滑凸起、202

夹块、301

收纳部、302

释放部、501

刺入部、502

把手、503

支撑杆、504

活动杆、505

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驻车支架固定结构,包括架体1,其中架体1为现有脚撑架,其架体1直接安装在电动车的车架上,通过架体1收放,以保证驻车的支撑点。
[0027]
上述架体1下端设有接触块2,其中接触块2为现有的橡胶块,常态下,通过释放架体1,其接触块2代替架体1直接接触地面,其接触块2在接触地面后,具有一定形变能力,从而保证受力面更大,压力传递更为均匀。
[0028]
上述架体1上设有安装槽3,其中安装槽3开设在架体1侧壁,上述安装槽3中设有阻尼转轴4,其阻尼转轴4的固定端连接安装槽3的侧壁,上述阻尼转轴4上装有地钉5,其地钉5
安装在阻尼转轴4的活动端,通过阻尼转轴4转动带动地钉5旋转,其中阻尼转轴4为现有商品,具体的说,可以是带自锁功能的阻尼转轴,通过阻尼转轴4自身为地钉5释放提供支撑力,避免地钉5随意转动。
[0029]
为了保证地钉转5动的可控性,其地钉5与安装槽3相互平行,上述接触块2上设有与安装槽3对应的凹槽6,上述安装槽3设有收纳部301和释放部302,上述收纳部301位于安装槽3顶部与阻尼转轴4之间,上述释放部302位于安装槽3底部与阻尼转轴4之间,其中,地钉5收纳时位于收纳部301,驻车时,通过接触块2直接接触地面,实现常规驻车。
[0030]
当在土质斜坡驻车时,地钉5需要释放,由阻尼转轴4带动地钉5转动,使地钉5绕阻尼转轴4转动后进入释放部302,此时,地钉5前端伸入凹槽6,其地钉5顶端从凹槽6中伸出,以便于地钉5插入土壤中。
[0031]
上述收纳部301中设有第一磁片7,上述地钉5上设有与第一磁片7对应的第二磁片8,上述第一磁片7与第二磁片8相互吸引,用于由地钉5在收纳时静置于收纳部301中。通过第一磁片7与第二磁片8相互吸引,在地钉5收纳时,使地钉5不会随意从收纳部脱出,有效的保证两轮电动车行驶过程的安全性。
[0032]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收纳部301尺寸与地钉5尺寸相吻合,以保证地钉5能够被收纳部301稳定包裹。
[0033]
上述收纳部301尺寸大于释放部302尺寸,上述凹槽6与释放部302相对应。从而保证地钉5释放时,释放部302仅包裹地钉5的一部分,另外的部分伸入凹槽6且地钉5前端从凹槽6中伸出,以便于地钉5插入土壤。
[0034]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地钉5端部设有刺入部501,其中刺入部501为不同类型的钢钉结构,例如三棱钢钉、二棱钢钉等。其刺入部501需要从凹槽6中伸出,上述地钉5侧壁设有把手502,在地钉5位于收纳部301时,其第一磁片7与第二磁片8相互吸引,从而地钉5在不施加外力的作用下,无法从安装槽3中脱离,通过把手502便于用户对地钉5本体施加一个拉力,用于由把手502拉动地钉5使第一磁片7与第二磁片8分离。
[0035]
进一步的,上述地钉5包括支撑杆503,上述把手502安装在支撑杆503上,上述支撑杆503中空,且中空处设有活动杆504,其刺入部501位于活动杆504上,上述支撑杆503上设有螺孔,上述活动杆504上设有与螺孔对应的限位孔,上述螺孔中插入限位螺栓505。
[0036]
通过活动杆504在支撑杆503中移动,当活动杆504上的限位孔与支撑杆503上的螺孔相对应时,通过限位螺栓505插入螺孔和限位孔,实现锁紧。从而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活动杆504进行更换,从而替换不通类型的刺入部501。
[0037]
再进一步的,上述限位孔为多个,且相邻的两个限位孔之间间隙相同。通过多个限位孔的分布,以便于根据不同需求,调整地钉5长度以便于控制地钉插入土壤深度,在针对特殊天气时,能够起到一定稳定效果。
[0038]
进一步的,上述架体1侧壁设有脚踏101,上述把手502与脚踏101的夹角大于30度,通过脚踏101便于用户正常释放架体1,通过把手502与脚踏101的夹角,避免架体1在释放过程中,离心力将地钉5甩出。
[0039]
基于上述实施例,再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接触块2为梯形,从而常态下,接触块2的接触面相对较广,上述接触块2下端设有防滑凸起201,其通过
防滑凸起201增大接触块2与地面接触后的摩擦系数,从而在一般路面上,不使用地钉5,也能具有良好的固定性。
[0040]
由于地钉5释放时,地钉5会伸入到凹槽6中,上述凹槽6中设有夹块202,上述凹槽6宽度与地钉5宽度相吻合,用于由夹块202抵触地钉5外壁。其中夹块202为现有的橡胶块,通过将地钉5卡入凹槽6,其夹块202形变收缩,并向地钉5施加一个夹持力,有效提高地钉的支撑性。
[0041]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42]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