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侧梁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9009发布日期:2021-05-25 12:3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顶盖侧梁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顶盖侧梁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研究主方向为提升舒适性,降低使用成本以及安全性等,其中,车身安全性一直作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汽车批量生产销售前,往往会通过各种碰撞试验来检测汽车的安全性能。在汽车碰撞试验中,包含有一直汽车偏置碰撞试验和内侧面碰撞翻滚试验,其中,汽车偏置碰撞试验主要测试车体前端溃缩吸能作用以及车舱内部空间完整性测试,内侧面碰撞翻滚试验主要测试车身内侧面结构以及顶部结构的形变量。汽车偏置碰撞试验中,汽车a柱结构强度对于车舱内部空间完整性影响较大,内侧面碰撞翻滚试验主要测验汽车顶梁和汽车a柱、b柱以及c柱的结构强度,现有的汽车,其a柱、b柱以及c柱往往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汽车顶梁进行固定,在碰撞试验中,由于偏置碰撞试验的试验冲击量大院侧翻内侧面碰撞翻滚试验的冲击量,a柱相对于b柱和c柱,更容易与汽车顶梁在碰撞过程中脱焊而形变溃缩。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盖侧梁,以加强汽车顶梁以及a柱结构强度,提升汽车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盖侧梁,所述顶盖侧梁一端向下弯折,使所述顶盖侧梁形成顶梁和弯梁,所述顶盖侧梁截面外边缘轮廓呈多边形,所述顶盖侧梁包括依序环绕的贴合面、内侧面、内固定面、下抵靠面和外固定面,所述贴合面与所述内侧面垂直,所述内固定面和所述外固定面平行设置,所述顶盖侧梁内腔设有十字交叉型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四边分别连接所述贴合面的中部、所述内侧面与所述内固定面的连接处、所述下抵靠面中部和所述外固定面与所述下抵靠面连接处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侧梁,其整体呈弯折形,包括用于顶部支撑的顶梁和用于与汽车前端连接的弯梁,其中弯梁的作用与常规汽车a柱相同,用于配合支撑车舱内的空间,顶梁与弯梁一体成型,且顶盖侧梁包括贴合面、内侧面、内固定面、外固定面和下抵靠面至少五个面,其截面呈不少于五边的多边形状,并且在截面内还设有一呈十字交叉状型加强筋,优化了该顶盖侧梁的整体结构强度,加强了该顶盖侧梁每个面可承受作用力以及整体的耐弯折性。进一步的,所述外固定面上依序设有多个外安装孔,所述外安装孔包括若干定位孔、若干前饰板安装孔、若干中饰板安装孔和若干后饰板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内固定面上依序设有多个内安装孔,所述内安装孔包括若干线束安装孔和若干a柱上护面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前饰板安装孔设于所述弯梁上,所述中饰板安装孔设于所述弯梁和所述顶梁的交接处,所述后饰板安装孔设于所述顶梁上,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前饰板安装孔之间,另一个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后饰板安装孔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线束安装孔和所述a柱上护面安装孔均设于所述弯梁上,且每个所述线束安装孔等距设置,所述a柱上护面安装孔设于所述弯梁的四等分处。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侧梁采用铝合金材料。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侧梁上设有凸起状倒角,所述倒角设于所述贴合面与所述外固定面的连接处。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侧梁采用挤出型材制程工艺制作得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顶盖边梁的汽车,以提高汽车a柱结构以及顶梁结构的强度,提升汽车安全性;并且,该顶盖边梁采用铝合金材料降低了车身自重,实现汽车的轻量化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顶盖侧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顶盖侧梁的外侧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顶盖侧梁的内侧视角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顶盖侧梁10顶梁11弯梁12加强筋13贴合面20倒角21内侧面30内固定面40a柱上护面安装孔41线束安装孔42下抵靠面50和外固定面60定位孔61前饰板安装孔62中饰板安装孔63后饰板安装孔6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顶盖侧梁10,该顶盖侧梁10所述顶盖侧梁10一端向下弯折,使得该顶盖侧梁形成顶梁11和弯梁12。具体的,顶盖侧梁10截面外边缘轮廓呈不规则的多边形状。其中,顶盖侧梁10包括依序环绕连接的贴合面20、内侧面30、内固定面40、下抵靠面50和外固定面60。贴合面20的一端与内侧面30连接且两者垂直设置,内固定面设于内侧面30的下端,下抵靠面50的两边分别与内固定面40和外固定面60连接,内固定面40和外固定面60平行设置,顶盖侧梁10内腔设有十字交叉型加强筋13,加强筋13的四边分别连接贴合面20的中部、内侧面30与内固定面40的连接处、下抵靠面50以及外固定面60与下抵靠面50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侧梁10,将传统的a柱部分与顶梁部分一体化,通过设置的贴合面20、内侧面30、内固定面40、下抵靠面50和外固定面60,形成一非规则的多边形截面结构,且内部设有加强筋13对该顶盖侧梁10的结构强度进行提升,使得该顶盖侧梁10的每个面的承受作用力得到提升。顶梁11与弯梁12一体成型,简化了装配关系,减少了整车焊缝的数量,加强了所在部位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外固定面60上依序设有多个外安装孔,用于和汽车的外饰板以及夹具进行固定和装配。外安装孔包括定位孔61、前饰板安装孔62、中饰板安装孔63、后饰板安装孔6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四个前饰板安装孔62设于弯梁12段,六个中饰板安装孔63设于弯梁12和顶梁11的交接处以及顶梁11的前端,后饰板安装孔63设于顶梁11段,两个定位孔61,其中一个定位孔61分别设于前饰板安装孔62之间,另一个定位孔61设于后饰板安装孔63之间。定位孔63用于与汽车夹具焊接定位,前饰板安装孔62、中饰板安装孔63以及后饰板安装孔63分别与汽车对应位置的外饰板装配固定。且上述多个外安装孔间隔设置以优化装配牢固性。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内固定面40同样设有用于与汽车内饰板装配固定的内安装孔。内安装孔包括两个a柱上护面安装孔41,此外,内安装孔还包括4个线束安装孔42。且上述两个a柱上护面安装孔41设置在弯梁12的四等分位置的中间两点,以达到用于包裹弯梁12段的a柱上护面装饰板受力点比较合理。线束安装孔42等间隔设置便于电控线束的梳理导通。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侧梁10贴合面20与外固定面60的连接处,设有一凸起状倒角21,该倒角21设于所述贴合面20与所述外固定面60的连接处,以使得在转配该顶盖侧梁10时,贴合面20和车辆顶部受倒角21结构形成的凸边限位而便于对孔和装配,优化了装配便利性。并且,通过设置的凸边形状使得该顶盖侧梁10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升,优化了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顶盖侧梁10,采用铝合金材料加工生产,以达到整车轻量化的效果,并且采用铝合金材料相比钢质材料的延展性更好,在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通过溃缩吸能以缓冲冲击力,而非直接崩断。可以理解的,基于上述顶盖侧梁10采用铝合金材料进行生产,铝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塑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顶盖侧梁10采用设定模具进行挤出型材制程工艺生产,生成的半成品在经过弯梁操作成预设形状,完成制造。相比于传动的锻造方法,加工周期短,成型快;且一体成型工艺,结构强度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顶盖侧梁10的汽车,该汽车通过装配上述顶盖侧梁10,有效的提升了对于汽车轻量化的效果;加强了对于汽车车舱的保护效果;同时还缩短了车用零件的装配制备周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侧梁10,通过设置的一体式弯梁12结构以及直梁11结构,并内设十字交叉式加强筋13,有效了提升了该顶盖侧梁10的结构强度;并通过设置在贴合面20以及外固定面60之间的倒角21结构进一步的对顶盖侧梁10整体耐弯折性进行提升;通过设置在内固定面40和外固定面60上的装配孔优化了其装配便捷性;通过采用铝合金采用挤出制程工艺降低了制备周期同时提升了结构强度。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