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组合结构、交通工具及折叠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5887发布日期:2021-08-03 12:5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折叠组合结构、交通工具及折叠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折叠的交通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折叠组合结构、一种交通工具及一种折叠滑板车。



背景技术:

可折叠的滑板车和可折叠的自行车分别是可折叠的交通工具的一种。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电动滑板车(申请号:201610445360.1),该电动滑板车为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将导线采用隐藏式排线布局,具体的说,是将操作电动滑板车的控制部设置在车把手上,将电池等设置在车身踏板的安装腔内,以及将驱动电机设置在车轮处,在车身踏板内设置有排线通道,使得电池至驱动电机的动力导线可完全的设置在该电动滑板车的内部;但是,由于车把手上的控制部至驱动电机或者电池之间,设置有折叠机构,从而当该电动滑板车从展开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时,控制导线能够裸露于折叠机构。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的交通工具,存在着裸露于折叠机构处的控制导线缺乏保护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的交通工具,存在着裸露于折叠机构处的控制导线缺乏保护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组合结构、一种交通工具及一种折叠滑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折叠组合结构,包括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可弯曲的线状部件和螺旋弹簧;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铰接,所述第一折叠部内设置有第一腔道,所述第二折叠部内设置有第二腔道;所述线状部件的其中一端沿着所述第一折叠部至所述第二折叠部方向穿透所述第二腔道,所述线状部件的其中另一端沿着所述第二折叠部至所述第一折叠部方向穿透所述第一腔道;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线状部件上,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可分别穿透所述第一腔道和所述第二腔道;所述螺旋弹簧和所述线状部件可裸露在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的铰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线状部件包括漆包线和/制动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别呈管状,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别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折叠部的连接孔和所述第二折叠部的连接孔通过螺栓或销轴形成铰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如前述的折叠组合结构,所述线状部件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内部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交通工具为可折叠的滑板车、可折叠的自行车、可折叠的轮椅和可折叠的老年代步车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如前述的折叠组合结构,还包括竖管和弹性销;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挂钩;所述竖管和所述第一折叠部连接,所述竖管的管腔和所述第一腔道相通;所述螺旋弹簧和所述线状部件分别可在所述第一腔道和所述竖管的管腔内延伸,其中,所述竖管的管腔内设置有所述弹性销,所述螺旋弹簧的其中一个所述挂钩连接在所述弹性销上,所述线状部件可穿透所述弹性销和所述竖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还包括头管和前桥管;所述第二折叠部可插入所述头管,所述前桥管和所述头管连接为三通组件,所述第二腔道和所述三通组件的三通腔道相通;所述螺旋弹簧和所述线状部件分别可在所述第二腔道和所述三通腔道内延伸,其中,所述前桥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穿线孔和定位孔,所述穿线孔和所述定位孔之间留有间距,所述螺旋弹簧的其中另一个挂钩可穿透所述穿线孔的插入到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线状部件可穿透所述穿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竖管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弹性销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车身;所述前桥管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身,其中,所述车身具有容置腔,所述定位孔和所述穿线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线状部件可容纳于所述容置腔。

进一步的,还包括前叉、车轮和泥瓦;所述前叉具有连接端和叉状安装端,所述连接端可插入所述头管、且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折叠部,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叉状安装端;所述泥瓦安装在所述叉状安装端处,且所述泥瓦可覆盖一部分的所述车轮。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组合结构,通过在线状部件的外部套设有螺旋弹簧,从而使得裸露在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处的线状部件受到了螺旋弹簧的保护,避免或减少了线状部件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折叠滑板车的展开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折叠滑板车的折叠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折叠滑板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b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折叠组合结构,参见图6,包括第一折叠部101、第二折叠部102、可弯曲的线状部件2和螺旋弹簧3;

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铰接,第一折叠部101内设置有第一腔道,第二折叠部102内设置有第二腔道;

线状部件2的其中一端沿着第一折叠部101至第二折叠部102方向穿透第二腔道,线状部件2的其中另一端沿着第二折叠部102至第一折叠部101方向穿透第一腔道;

螺旋弹簧3套设在线状部件2上,螺旋弹簧3的两端可分别穿透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螺旋弹簧3和线状部件2可裸露在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的铰接处。

其中,本实施例的折叠组合结构可应用于折叠滑板车、折叠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同时,这些交通工具如果具有刹车线和/或漆包线等线状部件2,并且这些线状部件2应当分别设置在这些交通工具的内部。

众所周知,折叠滑板车、折叠自行车等,分别具有管状结构,前述的线状部件2应当能够容纳在这些管状部件内。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合结构实际应用在折叠滑板车、折叠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上时,线状部件2不仅仅能够穿透第一折叠部101的第一腔道和第二折叠部102的第二腔道,线状部件2至少能够穿透连接于第一折叠部101的一部分管状结构,以及线状部件2至少能够穿透连接于第二折叠部102的一部分管状结构。

前述的折叠滑板车,可以是电动的折叠滑板车,其具有导线(线状部件2的其中之一)和刹车线(线状部件2的其中之一),也可以是非电动的折叠滑板车(人力滑板车),其仅仅具有刹车线(线状部件2的其中之一)。

同理,前述的折叠自行车,可以时电动的折叠自行车,其具有导线(线状部件2的其中之一)和刹车线(线状部件2的其中之一),也可以时非电动的折叠自行车,其仅仅具有刹车线(线状部件2的其中之一)。

假设,如果不具有螺旋弹簧3,那么,当折叠滑板车或折叠自行车在折叠的过程中,位于折叠处的线状部件2与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发生摩擦,从而导致线状部件2受损。因此,将螺旋弹簧3套设在线状部件2上,线状部件2通过螺旋弹簧3相对于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形成了隔离层,并且在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相互折叠的过程中,螺旋弹簧3和线状部件2随之发生弯折,其中的螺旋弹簧3本身在发生弯折之后,要么在螺旋弹簧3的伸缩方向被拉长,要么在螺旋弹簧3的径向产生直径减小的现象,从而螺旋弹簧3不会在弯折的过程中对线状部件2造成伤害。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合结构,通过在线状部件的外部套设有螺旋弹簧,从而使得裸露在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处的线状部件受到了螺旋弹簧的保护,避免或减少了线状部件的损伤。

此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如橡胶套管、金属波纹管等结构,用来代替本实施例中的螺旋弹簧。但是,当橡胶套管或金属波纹管套设在线状部件上、且橡胶套管或金属波纹管呈弯折状态时,橡胶套管或金属波纹管的弯折处容易出现过度弯折,从而对线状部件形成‘卡线’状态,造成了橡胶套管或金属波纹管本身对线状部件的损伤。而本实施例中,套设在线状部件上的螺旋弹簧,不会出现过度弯折的情况,从而避免了螺旋弹簧因为‘过度弯折’而对线状部件形成‘卡线’的负面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多种结构实现。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的结构。应当理解的是,下面的优选结构,并非对本实施例内的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的具体限定。

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分别呈管状,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分别设置有连接孔,第一折叠部101的连接孔和第二折叠部102的连接孔通过螺栓或销轴形成铰接。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如前述实施例1内的折叠组合结构。

应当理解的是,除有特指之外,以下内容依照电动的折叠滑板车进行描述。

具体的,参见图1和图2,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折叠器1、线状部件2和螺旋弹簧3;

折叠器1具有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铰接,第一折叠部101内设置有第一腔道,第二折叠部102内设置有第二腔道;

线状部件2的其中一端沿着第一折叠部101至第二折叠部102方向穿透第二腔道,线状部件2的其中另一端沿着第二折叠部102至第一折叠部101方向穿透第一腔道;

螺旋弹簧3套设在线状部件2上,螺旋弹簧3的两端可分别穿透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

其中,线状部件2可以是导线、也可以是刹车线;导线包括电线和电缆,二者的区别是,电线只有一个线芯和覆盖在线芯表面的一层绝缘层,而控制电缆可以看做是多个电线的外部包裹一层共同的保护层。刹车线包括外层的保护层和内层的钢丝绳,钢丝绳相对于保护层能够活动。在实际将线状部件2应用于本实施例的折叠滑板车时,应当根据实际的控制需要将多个线状部件2设置在折叠滑板车的内部,一部分的线状部件2应当穿透折叠器1;例如:如果折叠滑板车的车把上设置有控制部,且该控制部用于控制电池的电能导通和电能截断,那么,至少有一组线状部件2应当沿着车把——折叠器1——电池的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的折叠滑板车的内部;又如:如果折叠滑板车的车把上设置有控制部,而前车轮或后车轮上设置有控制电机,那么,至少有一组线状部件2应当沿着车把——折叠器1——控制电机的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的折叠滑板车的内部。也就是说,线状部件2应当在本实施例中穿透折叠器1。

折叠器1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其中,当折叠器1呈展开状态时,本实施例的折叠滑板车呈展开状态,从而用户可以操作折叠滑板车做出前进、转弯、停止等动作,当折叠器1呈折叠状态时,本实施例的折叠滑板车呈折叠状态,此时,用户不能够操作折叠滑板车做出前进、转弯、停止等动作。

折叠器1具有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呈铰接连接,具体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例如:转轴或销钉或螺钉等实现。第一折叠部101设置有第一腔道,第二折叠部102设置有第二腔道,当折叠器1设置为展开状态时,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紧密连接,第一腔道的延伸方向和第二腔道的延伸方向相通,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相通;当折叠器1设置为折叠状态时,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通过铰接处呈转动状态的相互分离,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之间形成间隙,第一腔道的延伸方向和第二腔道的延伸方向呈交叉状。

螺旋弹簧3套设在其中一段的线状部件2上;并且,当折叠器1呈展开状态时,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组成直筒状的通腔,位于折叠器1处的其中一段的螺旋弹簧3和其中一段的线状部件2在该直筒状的通腔内呈直线延伸状态;以及,当折叠器1呈折叠状态时,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组成交叉状的通腔,位于折叠器1处的其中一段的螺旋弹簧3和其中一段的线状部件2裸露于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之间,并且,该其中一段的螺旋弹簧3和该其中一段的线状部件2从直线延伸状态转变为曲线延伸状态。

现有技术中,其不具有保护控制导线的保护结构,使得控制导线够裸露于折叠机构时,如果控制导线受到外力的作用,极易出现损伤控制导线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当折叠器1正折叠状态,使得线状部件2裸露在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之间时,线状部件2的外部覆盖的螺旋弹簧3能够起到保护线状部件2的作用。例如,当用户将呈折叠状态的折叠滑板车提在手中,但突然间,用户失手将折叠滑板车掉落时,裸露在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之间的线状部件2可能向地面接近,此时,覆盖在线状部件2外的螺旋弹簧3可以阻隔线状部件2和地面的接触,从而起到保护线状部件2的功能。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滑板车,通过在线状部件2的外部套设有螺旋弹簧3,从而使得裸露在折叠器处的线状部件2受到了螺旋弹簧3的保护,避免或减少了线状部件2的损伤,增加了本实施例的折叠滑板车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前述内容中,螺旋弹簧3套设在线状部件2上,在重力的作用下,螺旋弹簧3可能出现相对于线状部件2产生位移,从而使得裸露在折叠器1处的线状部件2失去螺旋弹簧3保护的情况发生。如何将螺旋弹簧3相对于线状部件2进行固定,成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滑板车,还包括竖管4和弹性销5;

螺旋弹簧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挂钩301;

竖管4和第一折叠部101连接,竖管4的管腔和第一腔道相通;

螺旋弹簧3和线状部件2分别可在第一腔道和竖管4的管腔内延伸,其中,螺旋弹簧3的其中一个挂钩301连接在竖管4的管腔内。

参见图1至图4,竖管4的管腔内设置有弹性销5,螺旋弹簧3的其中一个挂钩301连接在弹性销5上,线状部件2可穿透弹性销5和竖管4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滑板车,竖管4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401;

弹性销5和两个安装孔401紧密连接,其中,弹性销5的其中一端插入其中一个安装孔401,弹性销5的其中另一端插入其中另一个安装孔401。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滑板车,还包括头管6和前桥管7;

第二折叠部102可插入头管6,前桥管7和头管6连接为三通组件,第二腔道和三通组件的三通腔道相通;

螺旋弹簧3和线状部件2分别可在第二腔道和三通腔道内延伸,其中,其中另一个挂钩301可固定在前桥管7的其中一端。

参见图5,前桥管7的管壁上设置有穿线孔701和定位孔702,穿线孔701和定位孔702之间留有间距,螺旋弹簧3的其中另一个挂钩301可穿透穿线孔701的插入到定位孔702内,线状部件2可穿透穿线孔701。

从上述内容可以得知,螺旋弹簧3是通过其两端的挂钩301设置在本实施例的折叠滑板车的内部,从而螺旋弹簧3相对于折叠滑板车本身形成直接的固定状态,使得螺旋弹簧3相对于线状部件2形成了间接的固定状态。

具体的,参见图3,螺旋弹簧3的其中一端的挂钩301,连接在位于竖管4的管腔中的弹性销5上;参见图5,而螺旋弹簧3的其中另一端的挂钩301,连接在位于前桥管7的穿线孔701和定位孔702处。

其中,弹性销5整体呈无头中空的柱形体,沿着弹性销5的轴向设置有开槽,使得弹性销5能够在径向方向上被压缩或被拉伸时形成弹力;当弹性销5设置在竖管4的两个安装孔401(参见图4)内的过程中,弹性销5的其中一端接近并接触其中一个安装孔401,通过外力沿着弹性销5的轴向挤压弹性销5,弹性销5的其中一端受到了安装孔401的挤压,使得弹性销5在径向方向呈压缩状态,此时,弹性销5可插入到安装孔401内,弹性销5继续受到外力的轴向挤压,最终弹性销5可设置在两个安装孔401内,当外力消失之后,弹性销5通过被两个安装孔401挤压而形成的弹力施加在两个安装孔401的孔边缘处,形成弹性销5相对于两个安装孔401的固定。

螺旋弹簧3的其中一端的挂钩301,实际通过其钩状结构挂在弹性销5上,从而实现了螺旋弹簧3的其中一端相对于竖管4的连接。

参见图5,位于前桥管7上的穿线孔701和定位孔702,二者之间具有间距,但是,二者之间的间距不能大于螺旋弹簧3的其中另一端的挂钩301的直径。当螺旋弹簧3沿着竖管4——折叠器1——头管6——前桥管7组成的通腔内延伸,螺旋弹簧3的其中另一端的挂钩301可到达穿线孔701处,此时,通过外力拉伸挂钩301,使得挂钩301可穿透该穿线孔701,再将挂钩301的钩尖端插入到定位孔702内,即可实现螺旋弹簧3的其中另一端相对于前桥管7的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参见图1、图2、图3和图5,螺旋弹簧3是套设在线状部件2上的,并且螺旋弹簧3的两端的挂钩301可以远离线状部件2;反之,线状部件2的延伸并非受到螺旋弹簧3的阻挠,线状部件2的两端可以分别沿着竖管4和前桥管7继续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线状部件2的其中一端可沿着竖管4的管腔向折叠滑板车的车把处延伸,以及线状部件2的其中另一端可穿透穿线孔701的向折叠滑板车的电池方向或电机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滑板车,还包括车身8;

前桥管7的其中一端连接于车身8,其中,车身8具有容置腔,定位孔702和穿线孔701分别设置在容置腔内;

线状部件2可容纳于容置腔。

其中,当本实施例的折叠滑板车实际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时,车身8相对于地面呈相互平行状态;车身8的容置腔内至少可以设置电池、以及容纳一部分的线状部件2。前桥管7可插入车身8内,使得定位孔702和穿线孔701受到了车身8的保护。

进一步的,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折叠滑板车还包括前叉9和车轮10;

前叉9具有连接端和叉状安装端,连接端可插入头管6、且连接端连接于第二折叠部102,车轮10设置在叉状安装端。

其中,前叉9和折叠器1的第二折叠部102连接,当折叠器1呈展开状态是,竖管4可通过折叠器1驱动前叉9转动,前叉9驱动车轮10转动,从而形成折叠滑板车的转向操作。当折叠器1呈折叠状态时,竖管4可被固定在前述的车身8处,从而竖管4相对于车身8不能够活动,使得前叉9和车轮10无法转动。

进一步的,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折叠滑板车还包括泥瓦11;

泥瓦11安装在叉状安装端处,且泥瓦11可覆盖一部分的车轮10。

泥瓦11即为挡泥板,用于遮蔽车轮10扬起的水或泥水,防止水或泥水飞溅到用户的身上。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折叠的自行车,包括前述实施例1中的折叠组合结构。

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结构(申请号:201720959550.5),包括头管和竖管,从该现有技术的附图1至4可以看出,竖管相对于头管呈可折叠状态。以及,在其说明书中,提供了将刹车线、电源控制线设置在车把、头管、竖管、前主梁管内的技术方案。

前述实施例1中的折叠组合结构可直接应用于该现有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结构,获得本实施例的可折叠的自行车。

应当理解的,本实施例的可折叠的自行车,可以是电动自行车,也可以是非电动自行车(人力自行车)。其中,若为非电动自行车,那么,前述实施例1中的折叠组合结构中,其螺旋弹簧3实际套设在刹车线上,并且螺旋弹簧3和刹车线共同设置在非电动自行车的钢管结构的内部;若为电动自行车,则螺旋弹簧3可套设在导线和刹车线上,并且螺旋弹簧3、导线和刹车线共同设置在电动自行车的钢管结构的内部(例如,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结构,申请号:201720959550.5)。

除了前述内容之外,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申请号:201320111919.9),其中公开了保护套、线缆、前折叠接头和后折叠接头,其中的保护套防止线缆在前折叠接头和后折叠接头折合和折开时磨损。但是,本实施例中的可折叠的自行车,其采用的前述实施例1的折叠组合结构,与上述现有技术(一种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申请号:201320111919.9)公开的‘保护套、线缆、前折叠接头和后折叠接头’相比,前述实施例1内采用螺旋弹簧3对线状部件2(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线缆)进行保护,而现有技术(一种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申请号:201320111919.9)是采用保护套对于线缆进行保护。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一种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申请号:201320111919.9)中,其保护套本身处于过度弯折状态时,可以损伤线缆。而本实施例中的可折叠的自行车,由于采用了螺旋弹簧3,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的‘保护套本身处于过度弯折状态时,可以损伤线缆’的负面情况发生。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折叠的轮椅,包括前述实施例1中的折叠组合结构。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方便左右手使用的指控式锂电动轮椅(申请号:201920383122.1),其中公开了摇杆控制器、电源线、导线r和导线l,电源线、导线r和导线l分别连接于摇杆控制器,并且电源线和锂电池电连接,导线l和电机电连接,导线r和电机r电连接。从该现有技术的附图的图1中,可以明确的得知,其中的电源线、导线l和导线r分别裸露在‘一种便左右手使用的指控式锂电动轮椅’的外部。

前述实施例1中的折叠组合结构可直接应用于该现有技术的一种便左右手使用的指控式锂电动轮椅上,获得本实施例的可折叠的轮椅。换句话说,采用前述实施例1中的折叠组合结构,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便左右手使用的指控式锂电动轮椅’的折叠结构;例如: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便左右手使用的指控式锂电动轮椅’,其托板和靠背杆采用螺栓连接;但是,可以采用前述实施例1中的折叠组合结构,代替现有技术的托板和靠背杆的螺栓连接结构,从而使得现有技术的托板和靠背杆形成可折叠的效果;此外,还可以托板变更为具有中空腔道的托板,以及,将靠背杆处设置为三通结构,再将现有技术中的电源线、导线r和导线l,分别通过变更后的托板的中空腔道、三通结构和靠背杆的管腔而设置在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便左右手使用的指控式锂电动轮椅’的内部。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轮椅,其至少包括电动部件、电池、控制部件、螺旋弹簧3和导线(即实施例1中的线状部件2),导线的外部套设螺旋弹簧3,导线可用于连通电动部件、电池和控制部件,并且导线可在本实施例的可折叠的轮椅的内部延伸,例如:在可折叠的托板内和靠背管内延伸,当托板和靠背管呈展开状态时,导线和螺旋弹簧3分别设置在可折叠的操纵部的内部,当托板和靠背管呈折叠状态时,一部分的导线和一部分的螺旋弹簧3可裸露于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的铰接处。

本实施例中,螺旋弹簧3本身、以及螺旋弹簧3相对于可折叠的操纵部的连接,可参前述考实施例2中的螺旋弹簧3结构、以及螺旋弹簧3相对于折叠滑板车的连接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折叠的老年代步车,包括前述实施例1中的折叠组合结构。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老年代步车(申请号:201210248197.1),其中公开了可折叠的操纵部。该老年代步车通过可折叠的操纵部实现了车把相对于车身的折叠。

前述实施例1中的折叠组合结构可直接应用于该现有技术的可折叠的老年代步车上,即可获得本实施例的可折叠的老年代步车。换句话说,采用前述实施例1中的折叠组合结构,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的老年代步车的可折叠的操纵部的折叠机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老年代步车,其至少包括电动部件、电池、控制部件、螺旋弹簧3和导线(即实施例1中的线状部件2),导线的外部套设螺旋弹簧3,导线可用于连通电动部件、电池和控制部件,并且导线可在本实施例的可折叠的老年代步车的内部延伸,例如:在可折叠的操纵部内延伸,当可折叠的操纵部呈展开状态时,导线和螺旋弹簧3分别舍子在可折叠的操纵部的内部,当可折叠的操纵部呈折叠状态时,一部分的导线和一部分的螺旋弹簧3可裸露于第一折叠部101和第二折叠部102的铰接处。

本实施例中,螺旋弹簧3本身、以及螺旋弹簧3相对于可折叠的操纵部的连接,可参前述考实施例2中的螺旋弹簧3结构、以及螺旋弹簧3相对于折叠滑板车的连接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老年代步车,可以是三轮的老年代步车,例如: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老年代步车(申请号:201210248197.1);也可以是四轮的老年代步车,例如: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老年代步车(申请号:201821049808.9)。也就是说,只要老年代步车的车把手相对于车身呈可折叠状态,那么,前述实施例1的折叠组合结构均可应用于这些老年代步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