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推车,尤其涉及一种车架宽度可调节的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推车车架的底部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用于将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然而这样的推车车架宽度固定,为了适配不同宽度的座椅、婴儿汽车座椅等承载装置,只能额外安装适配组件,安装步骤繁琐且适配组件容易丢失,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宽度可方便调节的儿童推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于所述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侧支架,以及沿左右方向宽度可调节地设置在两组所述侧支架之间的横撑组件,所述车架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横撑组件宽度以改变所述车架宽度的宽度调节机构,所述横撑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根横撑杆,所述宽度调节机构设置在至少两根所述横撑杆之间。
优选地,每根所述横撑杆均包括与一侧的所述侧支架连接的第一撑杆、与另一侧的所述侧支架连接的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第二撑杆能够沿左右方向相对滑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撑杆上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齿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与至少两根所述第二撑杆连接的连接轴、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地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的多个,多根所述第一撑杆上设置有所述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一一对应地相互啮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撑杆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撑杆上,所述第二撑杆上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开口槽,所述齿轮至少有部分穿入所述开口槽中并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一端部通过第一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撑杆上的第一转换杆、一端部通过第二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撑杆上的第二转换杆,所述第一转换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转换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三轴转动地连接,所述横撑组件具有伸长状态与缩短状态,当所述横撑组件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第三轴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之间;当所述横撑组件处于缩短状态时,所述第一轴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三轴之间,所述第一转换杆绕所述第一轴左右翻转时带动所述横撑组件在所述伸长状态与所述缩短状态之间转换。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一端部通过第一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撑杆上的第一转换杆、一端部通过第二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撑杆上的第二转换杆,所述第一转换杆上沿左右方向上间隔地开设有多个档位孔,所述第二转换杆上设置定位孔,所述宽度调节机构还包括能够穿设在所述定位孔和其中一个所述档位孔中的定位销。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杆、自前向后逐渐上倾延伸的前支杆、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支杆,所述前支杆的下部与所述底杆的前部相接,所述后支杆设于所述前支杆的上部与所述底杆的后部之间,两侧的所述底杆之间设有至少两根所述横撑杆,所述宽度调节机构设置在该至少两根所述横撑杆之间。
优选地,所述车架还包括推把架、设于两侧所述侧支架底前部之间且能够沿左右方向伸缩的前横撑、设于两侧所述侧支架上部之间且能够沿左右方向伸缩的上横撑,所述前轮组件能够沿左右方向相对滑动地设于所述前横撑上,所述推把架能够沿左右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横撑上,所述车架宽度变化的过程中,所述前轮组件、所述推把架始终位于所述车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前轮组件与所述前横撑之间、所述上横撑与所述推把架之间各设有一组限位结构,所述前横撑、所述上横撑均包括沿长度方向滑动伸缩的外横杆与内横杆,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外横杆上的第一限位槽、设于所述内横杆上的第二限位槽,以及设于所述前轮组件/所述推把架上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滑动配合地穿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所述车架具有可切换的两个宽度使用位置,当所述车架处于第一宽度使用位置时,所述外横杆与所述内横杆相对伸长,所述限位销卡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端之间;当所述车架处于第二宽度使用位置时,所述外横杆与所述内横杆相对缩短,所述限位销卡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外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外端之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其中通过在车架的左右侧支架之间设置宽度可调节的横撑组件,并在横撑组件的至少两根横撑杆之间设置宽度调节机构来同步地调整该横撑组件的宽度,以使得车架的宽度发生相应的调整,这使得车架在宽度调节的过程中稳定性更好,操作也更为轻松省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儿童推车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儿童推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1的儿童推车的横撑组件与两侧侧支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横撑组件处于缩短状态;
附图4为附图3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5为沿附图4中a-a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6为沿附图4中b向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4的儿童推车中横撑组件处于伸长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8为实施例1的儿童推车的附撑杆组件与两侧侧支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附撑杆组件处于收缩状态;
附图9为附图8的儿童推车中附撑杆组件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10为实施例1的儿童推车中前横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儿童推车(去除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的正视图,其中,横撑组件处于缩短状态;
附图12为附图11的儿童推车中横撑组件在宽度调节过程中的示意图;
附图13为附图11的儿童推车中横撑组件在伸长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儿童推车(去除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的正视图,其中,横撑组件处于缩短状态;
附图15为附图14的儿童推车中横撑组件在宽度调节过程中的示意图;
附图16为附图14的儿童推车中横撑组件在伸长状态时的示意图;
其中:10、侧支架;101、底杆;102、前支杆;103、后支杆;
20、横撑组件;201、第一撑杆;202、第二撑杆;203、开口槽;
30、前轮组件;301、前轮座;302、前轮;40、推把架;50、后轮组件;60、附撑杆组件;601、斜撑杆;602、平撑杆;
70、前横撑;701、外横杆;702、内横杆;703、第一限位槽;704、第二限位槽;705、限位销;
80、上横撑;801、外横杆;802、内横杆;803、第一限位槽;804、第二限位槽;
1、齿条;2、齿轮;3、连接轴;4、第一转换杆;41、档位孔;5、第二转换杆;51、定位孔;6、第一轴;7、第二轴;8、第三轴;9、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10所示的儿童推车,包括车架、设于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30、设于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50,其中,车架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侧支架10,以及沿左右方向宽度可调节地设置在两组侧支架10之间的横撑组件20,该车架还包括用于调整横撑组件20宽度以改变车架宽度的宽度调节机构。
具体地,横撑组件20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根横撑杆,每根横撑杆均包括与一侧的侧支架10连接的第一撑杆201、与另一侧侧支架10连接的第二撑杆202,第一撑杆201与第二撑杆202能够沿左右方向相对滑动地连接。
本实施例的儿童推车中,参见图1、图2所示,每侧的侧支架10均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杆101、自前向后逐渐向上倾斜延伸的前支杆102、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支杆103,前支杆102的下部与底杆101的前部相接,后支杆103设于前支杆102的上部与底杆101的后部之间。两侧的底杆10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横撑杆,宽度调节机构设置在该至少两根横撑杆之间,以用于车架不同部位之间左右方向伸缩的联动性与同步性。
本实施例中,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轴3,该连接轴3能够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与至少两根第二撑杆202连接。该宽度调节机构还包括固定地设置在第一撑杆201上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齿条1、以及固定在连接轴3上的齿轮2,齿轮2与连接轴3同轴设置。当第一撑杆201与第二撑杆202相对滑动使得横撑杆伸缩而使得车架宽度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齿轮2旋转并与齿条1啮合,使得多组横撑杆的第一撑杆201与第二撑杆202沿左右方向的伸长或缩短均保持同步,车架1前后方向上不同位置处在左右方向上的伸缩运动保持同步,亦即使得两侧侧支架10相对运动时更为平稳,车架的宽度调节的过程中更加的平稳。
齿轮2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在连接轴3上的多个,多根第一撑杆201上均设置有齿条1,齿条1与齿轮2一一对应地相互啮合。此处,齿轮2与齿条1各设有两组,且两组齿轮2与齿条1相互啮合运动能够始终保持同步。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第二撑杆202滑动地套设在第一撑杆201上,第二撑杆202上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开口槽203,齿条1能够随第一撑杆201滑动配合地穿设在第二撑杆202的内腔中,齿轮2的部分齿部穿入开口槽203中,并与位于第二撑杆202内腔中的齿条1相互啮合。
本实施例的儿童推车中,两侧的侧支架10之间,具体为两侧的后支杆103之间还设置有附撑杆组件60,此处,该附撑杆组件60包括两个由斜撑杆601与平撑杆602组成的杆组,每组杆组中,平撑杆602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斜撑杆601的上端部,平撑杆602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一侧的后支杆103,斜撑杆601的下端部转动地连接另一侧的后支杆103,两根斜撑杆601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转动连接。车架宽度变化时,横撑组件20伸长或缩短时,两根斜撑杆601相互转动,平撑杆602相对斜撑杆601转动,使得附撑杆组件60相对展开或收缩,从而使得两侧后支杆103之间的间距发生相应的调整。
本实施例的儿童推车中,车架还包括推把架40、设于两侧侧支架10底前部之间且能够沿左右方向伸缩的前撑架70、设于两侧侧支架10上部之间且能够沿左右方向伸缩的上横撑80,前轮组件30能够沿左右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前横撑70上,推把架40能够沿左右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上横撑80上,在车架宽度变化的过程中,前轮组件30与推把架40始终位于车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前轮组件30与前横撑70之间、上横撑80与推把架40之间各设有一组限位结构。具体地,参见图2、图10所示,前横撑70包括沿长度方向滑动伸缩的外横杆701与内横杆702,限位结构包括设于外横杆701上的第一限位槽703、设于内横杆702上的第二限位槽704,前轮组件30包括前轮座301和安装于前轮座301底部的前轮302,前轮座301具有滑动地套设在前横撑70上的套管301a。限位结构还包括设于前轮座301上的限位销705,该限位销705滑动配合地穿设在第一限位槽703与第二限位槽704中。本实施例的车架具有可切换的两个宽度使用位置,当车架处于第一宽度使用位置时,横撑组件20处于伸长状态,外横杆701与内横杆702相对伸长,限位销705卡设在第一限位槽703的内端与第二限位槽704的内端之间;当车架处于第二宽度使用位置时,横撑组件20处于缩短状态,外横杆701与内横杆702相对缩短,限位销705卡设在第一限位槽703的外端与第二限位槽704的外端之间。
类似地,上横撑80包括沿长度方向滑动伸缩的外横杆801与内横杆802,限位结构包括设于外横杆801上的第一限位槽803、设于内横杆802上的第二限位槽804,推把架40具有滑动地套设在上横撑80上的套管401,限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该套管401上的限位销(图中未示出),该限位销滑动配合地穿设在第一限位槽803与第二限位槽804中。
该儿童推车还包括将车架锁定在调节好的宽度位置下的锁定机构。
如此,当需要调整车架的宽度时,先将锁定机构解锁,然后向外拉一侧的侧支架10或向内推动一侧的侧支架10,使得位于两组侧支架10之间的横撑组件20相对滑动伸长或者滑动缩短,宽度调节机构的齿轮2与齿条1相互配合,使得两侧侧支架10前后方向上各个位置在左右方向上的运动量保持一致,车架的宽度调节更加的稳定,操作更加稳定省力;两组后轮组件50随对应侧侧支架10同步移动,使得两组后轮组件50之间的间距随之变化;车架宽度变化的过程中,两侧的推把架40与前轮组件30始终位于车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实施例2
参见图1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宽度调节机构的设置不同。
本实施例中,宽度调节机构包括一端部通过第一轴6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撑杆201上的第一转换杆4、一端部通过第二轴7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撑杆202上的第二转换杆5,第一转换杆4的另一端部与第二转换杆5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三轴8转动地连接。
该横撑组件20具有伸长状态与缩短状态,当处于缩短状态时,参见图11所示,第一轴6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二轴7与第三轴8之间;当处于伸长状态时,参见图13所示,第三轴8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轴6与第二轴7之间。参见图12所示,第一转换杆4绕第一轴6左右翻转时带动横撑组件20在上述伸长状态与缩短状态之间予以快速地转换,操作极为方便。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换杆4与第二转换杆5均设置为u型杆,且各自连接在两根横撑杆之间。
实施例3
参见图14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宽度调节机构的设置不同。
本实施例中,宽度调节机构包括一端部通过第一轴6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撑杆201上的第一转换杆4、一端部通过第二轴7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撑杆202上的第二转换杆5,第一转换杆4与第二转换杆5均设置为u型杆,且各自连接在两根横撑杆之间。第一转换杆4上沿左右方向上间隔地开设有多个档位孔41,第二转换杆5上设置定位孔51,宽度调节机构还包括能够穿设在定位孔51和其中一个档位孔41中的定位销9。在第一转换杆4向左翻转或向后翻转的状态下,对应地将定位销9插设在定位孔51和其中一个档位孔41中,可以使得车架具有更多可切换的宽度位置。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