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风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后机舱底面护板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和周围的空气产生碰撞形成风阻,而车辆的风阻来源于车头的迎面阻力,以及车尾的压差阻力,车前面的压力大后面的压力小,此时即为风阻。车低速行驶时,空气基本是贴着车身流动的,此时所受的阻力基本为气体粘性阻力影响。当车辆高速运行时,气体贴着车身走一段之后就会分开,产生边界层分离现象并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漩涡气流。车辆表面越是光滑分离的越早,形成的前后压差就越大。
在行驶的过程中,气流在经过车顶,到达车尾之后会形成一个真空区,导致前后的气压有差异,形成阻力,阻碍车辆的行驶。如今,通过对风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据有关数据显示,当车速达到80km/h的时候,其中有60%的能耗都用在了对抗风阻上,而降低10%的风阻,就能节省7%的能耗,除了能耗之外,风阻系数低还能降低噪音,提高乘坐的舒适感。
因此,需要一种后机舱底面护板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机舱底面护板及车辆,通过安装后机舱底面护板,降低车尾部压差阻力,从而减小整车风阻。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机舱底面护板,包括:
护板本体,所述护板本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扰流凹槽,所述扰流凹槽的槽口背向车身设置。
采用上述后机舱底面护板,护板本体为流经的气流提供导向作用,当气流经过扰流凹槽的槽口时,气体产生涡流,使气体分离效应减弱,车尾部出风顶部和底部之间范围减小,降低车尾部压差阻力,降低前后压差,从而减小整车风阻。
优选地,多个所述扰流凹槽在所述护板本体上呈阵列分布。通过设置扰流凹槽的分布方式,保证良好均匀的扰流效果。
优选地,所述扰流凹槽的直径不小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扰流凹槽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扰流凹槽的分布方式,保证良好的扰流效果,同时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所述扰流凹槽的横向断面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通过限定扰流凹槽的形状,可降低制作难度,同时保证扰流效果。
优选地,所述多边形呈长方形、正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安装件,所述护板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安装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将所述护板本体连接在所述车身上。通过设置安装件,将护板本体安装在车身上,可提供良好的组装强度,易于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所述护板本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车身连接板、过渡板和车尾连接板,所述过渡板用于实现所述车身连接板和所述车尾连接板的圆滑过渡。通过设置护板本体的形状,能够稳定安装在车身上,且起到良好的导向引流作用。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条排水通道,每条所述排水通道设置在所述车身连接板上。通过设置排水通道,后机舱进水或产生的冷凝水能够及时排出。
优选地,所述排水通道设置在所述车身连接板的最低处。将排水通道设置在车身连接板的最低处,流水向低处汇聚,易于排放。
另外,优选地,所述护板本体采用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护板本体采用金属板或塑料板制作而成,易于成型,且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述的后机舱底面护板。车辆采用上述后机舱底面护板,护板本体为流经的气流提供导向作用,当气流经过扰流凹槽的槽口时,气体产生涡流,使气体分离效应减弱,车尾部出风顶部和底部之间范围减小,降低车尾部压差阻力,降低前后压差,从而减小整车风阻。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机舱底面护板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后机舱底面护板,护板本体为流经的气流提供导向作用,当气流经过扰流凹槽的槽口时,气体产生涡流,使气体分离效应减弱,车尾部出风顶部和底部之间范围减小,降低车尾部压差阻力,降低前后压差,从而减小整车风阻。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后机舱底面护板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后机舱底面护板;1、护板本体;2、安装孔;3、扰流凹槽;4、排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后机舱底面护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后机舱底面护板10包括护板本体1。
护板本体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扰流凹槽3,扰流凹槽3的槽口背向车身设置。
将护板本体1安装在后机舱的底部,从车身侧向车尾侧延伸,护板本体1为流经的气流提供导向作用,气流经过护板本体1的扰流凹槽3的槽口时产生涡旋。
采用上述后机舱底面护板,护板本体1为流经的气流提供导向作用,当气流经过扰流凹槽3的槽口时产生涡流,使气体分离效应减弱,车尾部出风顶部和底部之间范围减小,降低车尾部压差阻力,降低前后压差,从而减小整车风阻。
在本实施例中,扰流凹槽3与护板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护板本体1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向着车身一侧凸出的凸起,扰流凹槽3开设在凸起上。
优选地,多个扰流凹槽3在护板本体1上呈阵列分布。通过设置扰流凹槽3的分布方式,保证良好均匀的扰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护板本体1沿宽度方向的中线呈对称结构,多个扰流凹槽3在护板本体1的边沿形状内呈阵列分布,多个扰流凹槽3沿宽度方向的中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地,扰流凹槽3的直径不小于相邻的两个扰流凹槽3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扰流凹槽3的分布方式,保证良好的扰流效果,同时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扰流凹槽3的尺寸相同,每个扰流凹槽3的直径与相邻的两个扰流凹槽3之间的距离相等,如10-20mm。
优选地,扰流凹槽3的横向断面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多边形呈长方形、正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通过限定扰流凹槽3的形状,可降低制作难度,同时保证扰流效果。
不同形状的扰流凹槽3带来的效果略有差异,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扰流凹槽3的结构相同,扰流凹槽3采用圆形凹槽或六角形凹槽。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安装件,护板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安装孔,安装件穿设于安装孔,并将护板本体连接在车身上。将护板本体1放置在指定安装处,将安装件穿设在安装孔2内,并实现连接。通过设置安装件,将护板本体1安装在车身上,可提供良好的组装强度,易于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件包括但不限于螺栓结构,安装孔2包括但不限于螺孔。安装孔2沿着护板本体1的周向边沿均匀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2与扰流凹槽3可采用相同的结构,区别在于安装孔2呈贯穿设置。
优选地,护板本体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车身连接板、过渡板和车尾连接板,过渡板用于实现车身连接板和车尾连接板的圆滑过渡。车身连接板与车身贴合连接,车尾连接板与车尾贴合连接,过渡板用于实现从车身到车尾的圆滑过渡。通过设置护板本体的形状,能够稳定安装在车身上,且起到良好的导向引流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车身连接板呈方形板,过渡板呈弧形板,车尾连接板呈方形板。
在本实施例中,车身连接板与过渡板具有相同的宽度,车尾连接板的宽度大于前两者的宽度,过渡板用于实现车身连接板和车尾连接板的高度差的圆滑过渡,过渡板还用于实现车身连接板和车尾连接板的宽度差的圆滑过渡。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条排水通道4,每条排水通道4设置在车身连接板上。通过设置排水通道,后机舱进水或产生的冷凝水能够及时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排水通道4为一条,也可以根据安装环境设置多条,分布在车身连接板、过渡板和车尾连接板中的一个之上。
优选地,排水通道4设置在车身连接板的最低处。当护板本体1安装在车体上时,车身连接板最接近地面,将排水通道4设置在车身连接板的最低处,流水向低处汇聚,易于排放。
在本实施例中,排水通道4设置在车身连接板的中部,且沿着车身连接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排水通道4设置在相邻的两行扰流凹槽3之间,且与两侧的扰流凹槽3均保留有空隙。
在本实施例中,排水通道4包括但不限于条形孔、方形孔或者腰型孔。
另外,优选地,护板本体1采用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护板本体1采用金属板或塑料板制作而成,易于成型,且性能稳定。
下面进一步介绍后机舱底面护板的使用过程。
安装件穿设于安装孔2内,将护板本体1安装在后机舱一侧,气流从车身连接板经过渡板向车尾连接板一侧流动,气流在流经护板本体1表面时,扰流凹槽3的槽口时产生涡流。一旦后机舱进水或产生的冷凝水能够通过排水通道4及时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如上述的后机舱底面护板。
车辆采用上述后机舱底面护板,护板本体为流经的气流提供导向作用,当气流经过扰流凹槽的槽口时,气体产生涡流,使气体分离效应减弱,车尾部出风顶部和底部之间范围减小,降低车尾部压差阻力,降低前后压差,从而减小整车风阻。
在本实施例中,车辆的车身前部设置有前机舱底面护板,车辆的车身尾部设置有后机舱底面护板。
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机舱底面护板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后机舱底面护板,护板本体为流经的气流提供导向作用,当气流经过扰流凹槽的槽口时,气体产生涡流,使气体分离效应减弱,车尾部出风顶部和底部之间范围减小,降低车尾部压差阻力,降低前后压差,从而减小整车风阻。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