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支撑结构、缓冲组件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3141发布日期:2021-09-10 23:2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缓冲支撑结构、缓冲组件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缓冲支撑结构、缓冲组件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车辆的普及和交通事故的增加,大家越来越关注车辆安全性和交通事故后行人的伤害程度。在行人所受的所有伤害中,头部所受的伤害是最致命的。由于引擎盖上设置防止引擎盖行驶中晃动的缓冲块,因此设置缓冲块的部位形成了硬点,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后,该硬点极易造成对行人的伤害。
3.为了减少行人撞击到车辆的引擎盖时缓冲块形成的硬点对行人的伤害,现有技术中有很多减轻该硬点对行人的头部的伤害的方法,例如,可增加引擎盖主动弹起系统或者增加引擎盖与机舱内部硬点的空间等。另外,在前保上横梁上设置凸台面,并在凸台面上设置与缓冲块位置相对应的孔,同时在孔处设置易脱离于孔的支撑板,支撑板能够支撑缓冲块。当行人头部撞击到缓冲块位置时,缓冲块将撞击力传递到支撑板上,由此使得凸台面变形破坏,这样,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由此降低了对行人头部的伤害。
4.然而,采用上述方式降低对行人头部的伤害,当支撑板被缓冲块击穿破坏后,需要替换整个前保上横梁,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而且还需要拆除覆盖在前保上横梁上的其他零件,整个维修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缓冲支撑结构,该缓冲支撑结构具有支撑柱体以及安装于支撑柱体且在支撑柱体受到撞击力后能够与支撑柱体分离以使得支撑柱体朝向所施加的撞击力的方向移动,从而对撞击力起到缓冲作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缓冲支撑结构,所述缓冲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体,所述支撑柱体具有支撑面;所述缓冲支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体的周向壁的安装体,所述安装体具有能够支撑于待支撑面的配合面,所述安装体设置为在所述支撑面受到所施加的撞击力后以及在所述待支撑面的支撑作用下能够脱离于所述支撑柱体以使得所述支撑柱体朝向所施加的撞击力的方向移动。
7.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缓冲支撑结构,在未受到撞击力之前,缓冲支撑结构能够支撑缓冲块以减少缓冲块的晃动,而在受到撞击力之后,缓冲支撑结构的支撑柱体可与安装体发生脱离而起到缓冲作用,并且在缓冲支撑结构受到破坏后,在待支撑面如前保上横梁的安装孔处更换安装新的缓冲支撑结构即可,整个更换安装作业方便,易于实施,成本较低。
8.优选地,所述缓冲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体和所述支撑柱体之间的多个连接筋,多个所述连接筋沿所述支撑柱体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筋在所述支撑柱体受到所施加的撞击力后能够断裂;和/或
9.所述安装体呈环状。
10.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体内设置有空腔;
11.所述缓冲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加强机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支撑筒以及支撑于所述支撑筒和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的支撑筋。
12.优选地,所述待支撑面上设置有安装孔;
13.所述缓冲支撑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体的背离所述支撑面的一端的收缩体,所述收缩体延伸超出所述安装体,并且所述收缩体设置为在所述收缩体伸入所述安装孔内时能够朝向所述支撑柱体内的方向收缩以及在所述收缩体伸入所述安装孔后能够朝向所述支撑柱体外的方向撑开。
14.优选地,所述收缩体呈环状,所述收缩体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体的多个弹性壁,多个所述弹性壁沿所述支撑柱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15.优选地,所述收缩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壁的外壁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在所述收缩体伸入所述安装孔后能够抵触于所述待支撑面的背离所述配合面的第一侧;和/或
16.所述收缩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壁的外壁的加强筋。
17.优选地,所述缓冲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体的所述配合面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能够卡入设置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的定位凹槽。
18.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块以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缓冲支撑结构,所述缓冲支撑结构能够支撑所述缓冲块。通过在缓冲组件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缓冲支撑结构,不仅能够稳定支撑缓冲块,而且能够对撞击力起到缓冲作用,另外,在缓冲支撑结构受到撞击力被破坏后,对缓冲支撑结构进行更换即可,更换作业便利,成本较低。
19.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引擎盖、前保上横梁以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缓冲组件,所述前保上横梁的顶壁形成为所述待支撑面,所述待支撑面上设置有安装孔;
20.所述缓冲块设置于所述引擎盖,所述缓冲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处。
21.通过在车辆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缓冲组件,可使得引擎盖被稳定的支撑,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引擎盖也不易于发生晃动,而当发生碰撞事故后,撞击力可通过缓冲块施加到支撑柱体,同时由于安装体支撑于前保上横梁,支撑柱体易于脱离安装体,由此对所施加的撞击力起到了缓冲作用,降低了引擎盖的硬点即设置有缓冲块的位置对行人的损伤。另外,当缓冲支撑结构被破坏后,在安装孔处更换安装新的缓冲支撑结构即可,整个安装过程简单便利,并且成本较低。
22.优选地,所述缓冲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体的所述配合面的定位块;
23.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处设置有供所述定位块卡入的定位凹槽。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缓冲组件安装于车辆中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设置有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缓冲支撑结构;
25.图2是图1所示的状态结构示意图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缓冲支撑结构安装于安装孔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图3所示的状态结构示意图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缓冲支撑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缓冲支撑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0

缓冲支撑结构;12a

支撑柱体;120

支撑面;122

周向壁;124

支撑壁;126

空腔;14a

安装体;140

配合面;14b

连接筋;14c

定位块;16

收缩体;160

弹性壁;162

限位凸台;164

加强筋;180

支撑筒;182

支撑筋;20

缓冲组件;42a

引擎盖;420

安装口;42b

缓冲块;44

前保上横梁;440

安装孔;442

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结合附图和实际应用中所示的方位理解,“内、外”是指部件的轮廓的内、外。
3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冲支撑结构,缓冲支撑结构10包括支撑柱体12a,支撑柱体12a呈柱状,支撑柱体12a可包括两端均形成为开口状的周向壁122以及设置于周向壁122的一端的支撑壁124,支撑柱体12a的顶面可形成为支撑面120,支撑面120能够支撑缓冲块42b,缓冲块42b撞击到支撑面120后能够向支撑面120施加撞击力,可以理解的是,支撑壁124的外壁可形成为支撑面120;缓冲支撑结构10还包括设置于支撑柱体12a的周向壁122的安装体14a,安装体14a具有能够支撑于待支撑面的配合面140,配合面140可形成于安装体14a的底面,即朝向待支撑面的面;结合图1、图2、图4和图6中所示,当将缓冲支撑结构10安装于车辆中时,缓冲支撑结构10可安装于设置于前保上横梁44的安装孔440处,配合面140能够支撑于安装孔440的外围处,可以明白的是,前保上横梁44的朝向引擎盖42a的顶壁可形成为待支撑面,安装体14a可设置为在支撑面120受到如缓冲块42b所施加的撞击力后以及在所述待支撑面的支撑作用下能够脱离于支撑柱体12a以使得支撑柱体12a朝向所施加的撞击力的方向移动。当缓冲块42b受到撞击力后,缓冲块42b可将该撞击力传递给支撑柱体12a,安装体14a由于能够抵靠于待支撑面即待支撑面能够支撑安装体14a且在支撑柱体12a受到撞击力的作用下,安装体14a能够脱离于支撑柱体12a,由此支撑柱体12a可朝向所施加的撞击力方向移动,例如支撑柱体12a可伸入到安装孔440中,由此对撞击力起到了缓冲作用。
34.将缓冲支撑结构10设置于车辆的前保上横梁44的安装孔440处时,缓冲块42b可设置于引擎盖42a,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缓冲块42b可支撑于缓冲支撑结构10,当车辆碰撞到行人而导致行人撞击到引擎盖42a的缓冲块42b位置处,支撑柱体12a会受到缓冲块42b所施加的撞击力,而安装体14a由于能够抵靠于待支撑面且在支撑柱体12a受到撞击力的作用下能够脱离于支撑柱体12a,由此支撑柱体12a可朝向所施加的撞击力方向移动并伸入到安装孔440中,这样,对撞击力起到了缓冲作用,减少了对行人的伤害。
35.通过设置缓冲支撑结构10,在未受到撞击力之前,缓冲支撑结构10能够支撑缓冲块42b以减少缓冲块42b的晃动,而在受到撞击力之后,缓冲支撑结构10的支撑柱体12a可与安装体14a发生脱离而起到缓冲作用,并且在缓冲支撑结构10受到破坏后,在待支撑面如前
保上横梁44的安装孔440处更换安装新的缓冲支撑结构10即可,整个更换安装作业方便,易于实施,成本较低。
36.为了便于将安装体14a连接于支撑柱体12a同时使得安装体14a易于脱离于支撑柱体12a,结合图3和图5中所示,可在安装体14a和支撑柱体12a之间设置多个连接筋14b,多个连接筋14b可沿支撑柱体12a的周向间隔分布,连接筋14b在支撑柱体12a受到如缓冲块42b所施加的撞击力后能够断裂,由此,安装体14a脱离于支撑柱体12a,支撑柱体12a能够朝向所施加的撞击力的方向移动。
37.安装体14a可呈环状,也就是说,安装体14a可环绕支撑柱体12a设置。
38.如图6中所示,可在支撑柱体12a内设置空腔126以降低支撑柱体12a的重量,可以理解的是,周向壁122和支撑壁124可共同围合形成空腔126;为了保证支撑柱体12a的强度,可在空腔126内设置加强机构,加强机构可包括设置于空腔126内的支撑筒180以及支撑于支撑筒180和空腔126的内壁之间的支撑筋182,这样,在保证支撑柱体12a的强度的前提下,还减轻了支撑柱体12a的重量。其中,支撑筒180可连接于空腔126的内壁,具体来讲,支撑筒180可连接于支撑壁124的位于空腔126内的内壁。
39.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柱体12a的强度使得支撑柱体12a的整体结构稳固,可在支撑筒180和空腔126的内壁之间设置多个支撑筋182,多个支撑筋182可沿支撑筒180的周向均匀分布。
40.可在待支撑面上设置安装孔440,当缓冲支撑结构10设置于车辆中时,前保上横梁44的朝向引擎盖42a的顶壁可形成为待支撑面。
41.结合图3和图4中所示,可在支撑柱体12a的背离支撑面120的一端设置收缩体16,可以理解的是,收缩体16可呈环状,收缩体16可延伸超出安装体14a,并且收缩体16可设置为在收缩体16伸入安装孔440内时能够朝向支撑柱体12a内的方向收缩,这样,便于将收缩体16伸入到安装孔440内,并且收缩体16在收缩体16伸入安装孔440后能够朝向支撑柱体12a外的方向撑开,这样,收缩体16可卡在安装孔440处。通过设置收缩体16,不仅便于在安装孔440处安装支撑柱体12a,而且使得支撑柱体12a能够稳固卡在安装孔440处。
42.可以明白的是,收缩体16可呈环状,收缩体16可包括连接于支撑柱体12a的多个弹性壁160,多个弹性壁160可沿支撑柱体12a的周向间隔分布。将收缩体16设置成为上述形式,整个收缩体16的结构形式简单,可便于缓冲支撑结构10的制造。
43.收缩体16可包括设置于弹性壁160的外壁的限位凸台162,限位凸台162可在收缩体16伸入安装孔440后能够抵触于待支撑面的背离配合面140的第一侧,从图4所示的方位看,限位凸台162可位于设置于前保上横梁44的安装孔440的内侧。结合图3和图4中所示,限位凸台162可抵触于待支撑面的第一侧,由此可防止支撑柱体12a脱出安装孔440。通过设置限位凸台162,可使得支撑柱体12a能够稳固的安装于安装孔440处,从而使得支撑柱体12a更好的支撑缓冲块42b,同时还保证了对碰撞力的缓冲作用。
44.为了加强收缩体16的整体强度使得收缩体16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可在弹性壁160的外壁设置加强筋164。其中,加强筋164可呈长条状,加强筋164可沿支撑柱体12a的长度方向延伸。
45.结合图4和图6中所示,可在安装体14a的配合面140设置定位块14c,定位块14c能够卡入设置于安装孔440的孔壁的定位凹槽442。在安装收缩体16即使得收缩体16卡入到安
装孔440中时,定位块14c能够卡入到定位凹槽442中,由此起到了定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收缩体16的安装便利性。
4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缓冲组件,缓冲组件20可包括缓冲块42b以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缓冲支撑结构10,缓冲支撑结构10能够支撑缓冲块42b,可以理解的是,缓冲块42b可支撑于支撑面120。通过在缓冲组件20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缓冲支撑结构10,不仅能够稳定支撑缓冲块42b,而且能够对撞击力起到缓冲作用,另外,在缓冲支撑结构10受到撞击力被破坏后,对缓冲支撑结构10进行更换即可,更换作业便利,成本较低。
47.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引擎盖42a、前保上横梁44以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缓冲组件20。
48.其中,前保上横梁44的顶壁可形成为所述待支撑面,需要说明的是,前保上横梁44的顶壁可朝向引擎盖42a的内壁,可在待支撑面上设置安装孔440,缓冲支撑结构10可设置于安装孔440处,缓冲支撑结构10的安装方式在前述内容中已被描述,此处不再赘述;缓冲块42b可设置于引擎盖42a,为了便于安装缓冲块42b,可在引擎盖42a的内壁设置安装口420,缓冲块42b可安装于安装口420处。可以明白的是,在缓冲支撑结构10未破坏之前,缓冲支撑结构10支撑缓冲块42b。
49.通过在车辆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缓冲组件20,可使得引擎盖42a被稳定的支撑,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引擎盖42a也不易于发生晃动,而当发生碰撞事故后,撞击力可通过缓冲块42b施加到支撑柱体12a,同时由于安装体14a支撑于前保上横梁44,支撑柱体12a易于脱离安装体14a,由此对所施加的撞击力起到了缓冲作用,降低了引擎盖42a的硬点即设置有缓冲块42b的位置对行人的损伤。另外,当缓冲支撑结构10被破坏后,在安装孔440处更换安装新的缓冲支撑结构10即可,整个安装过程简单便利,并且成本较低。
50.为了提高缓冲支撑结构10的安装准确性和安装便利性,可在安装体14a的配合面140设置定位块14c,同时,可在安装孔440的孔壁处设置供定位块14c卡入的定位凹槽442。
51.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