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7452发布日期:2021-08-31 13:4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折叠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折叠组件是一种使用时展开、不用时可折叠收起的结构,折叠组件一般可重复使用,且折叠后体积小、便于运输及储存,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在车辆(如电动车、滑板车、平衡车等)领域,折叠组件能够使车辆在不用时保持较小的体积,从而方便携带和存放。

折叠组件为了保持展开和/或折叠状态下的稳定性,一般均配有相应的锁定机构。在相关技术中,用在折叠组件上的锁定机构较为复杂,导致解锁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折叠组件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相对锁定的锁定机构;其中,锁定机构包括:

锁定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部件内,在所述锁定件上具有第一抵顶面;

驱动件,设于所述锁定件;

卡持件,设于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卡持件上具有第二抵顶面;

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抵顶面与所述第二抵顶面相抵顶而阻碍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转动,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件释放所述卡持件,所述第一抵顶面与所述第二抵顶面相对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件上具有沿所述锁定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长形孔,所述锁定件上具有与所述长形孔配合的滑块,所述锁定件在移动过程中,所述滑块在所述长形孔内移动以限制所述锁定件的极限移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锁定件与所述第一部件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形变方向与所述锁定件的移动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卡持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部件,且所述卡持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锁定件的移动方向垂直;

及/或,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卡持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

进一步的,在所述锁定件上具有供所述卡持件伸入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卡持件的横截面尺寸;

或者,在所述锁定件上具有供所述卡持件伸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部件,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卡持件的横截面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卡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所述卡持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锁定件相抵顶;所述卡持件的第二端沿横向向外延伸形成凸缘,所述凸缘的底面形成所述第二抵顶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锁定件上具有供所述卡持件伸入的通孔,所述通孔远离所述第二部件的一端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一抵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件上具有供所述凸缘容纳的避让孔。

进一步的,所述避让孔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凸缘的最大横截面处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在所述锁定件上具有供所述卡持件伸入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靠近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二槽段远离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一槽段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槽段的截面尺寸,所述第一槽段与所述第二槽段相接处形成台阶,所述台阶形成所述第一抵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锁定件,且所述驱动件靠近转动中心的一端具有施力部,所述第一部件上具有用于与所述施力部抵顶的受力部;

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施力部抵顶所述受力部,所述锁定件位于锁定位置;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施力部释放所述受力部,所述锁定件移动至解锁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上靠近转动中心的一端具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大径端形成所述施力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件上可移动地设有锁扣,所述驱动件上靠近所述第二部件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锁扣配合的配合件,所述锁扣与所述配合件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件为锁钩,所述锁扣与所述锁钩相互钩设;

或者,所述配合件为带孔锁件,所述锁扣伸入所述带孔锁件的孔位中。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还连接有操作部,所述第二部件上具有供所述操作部移动的避让槽,所述操作部所述锁扣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部为形成于所述锁扣上的一支臂,所述支臂从所述第二部件的外表面露出。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锁扣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如上任一所述的折叠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组件及车辆,通过驱动件带动锁定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当驱动件驱动锁定件移动到第一抵顶面与第二抵顶面相脱离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进入解锁状态,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可以相互折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组件在解锁时通过操作驱动件,带动锁定件移动至脱离卡持件即可实现解锁,结构简单,整个解锁过程操作便捷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在锁定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在解锁并打开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在锁定状态下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此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连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在锁定状态下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在解锁并打开后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在锁定状态下的轴测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请参照附图1~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以及用于将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相对锁定的锁定机构。具体的,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可以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零件,也可以是同一个零件的两部分,例如是同一根车梁的两个部分,更具体的,可以是电动滑板车的立管的两个部分。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的形状可以相似(例如均呈圆柱状或棱柱状),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定。

具体的,第二部件20的第一侧可以与第一部件10的第一侧铰接,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可以通过第一转轴m1铰接。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可以在两者处于解锁状态时,操作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折叠或展开,以满足不同使用工况要求。

为实现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的可靠锁定,并提高解锁操作的方便性,对锁定机构进行具体设计。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组件中的锁定机构包括:锁定件31、驱动件32和卡持件3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2可以理解为一扳手结构。

其中,锁定件31可移动地设于第一部件10,在锁定件31上具有第一抵顶面31a。在第一部件10内可以具有第一滑槽11,锁定件31可以容纳于第一滑槽11内,并且,优选的,第一滑槽11的结构形状可以与锁定件31的结构形状相匹配,由此,使得锁定件31在第一滑槽11内沿预定方向移动,而不易产生偏摆。更具体的,第一滑槽11可以沿垂直于第一部件10的侧壁的方向延伸,从而使得锁定件31沿垂直于第一部件10的侧壁的方向移动。

锁定件31可以从第一部件10伸出,具体的,锁定件31的一端能够从第一部件10的第二侧伸出,其中,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设置,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可以位于第一侧旁。

当然,可选的,第一部件10内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滑槽11,而仅提供能够供锁定件31移动的空间即可,在第一部件10上供锁定件31伸出的开口的侧壁构成约束锁定件31移动方向。

驱动件32与锁定件31连接,卡持件33设于第二部件20,在卡持件33上具有第二抵顶面33a。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驱动件32能够带动锁定件31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以使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第一抵顶面31a与第二抵顶面33a相抵顶而阻碍第一部件10相对于第二部件20转动,在解锁状态下,锁定件31释放卡持件,第一抵顶面31a与第二抵顶面33a相对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2可以与锁定件31可转动地连接,或者固定连接,只要能实现驱动锁定件31沿预定方向移动即可,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卡持件33也可以可移动地,或固定地设于第二部件20,只要锁定件31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即可。

锁定件31可以在预定外力作用下维持在锁定位置,其中,该预定的外力可以为弹性力、磁性力、摩擦力等。而在需要解锁时,用户可以操作驱动件32,而使得驱动件32带动锁定件31朝向远离卡持件33的方向移动至解锁位置,锁定件31上的第一抵顶面31a与卡持件33上的第二抵顶面33a相脱离,从而进而解锁状态,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可以实现折叠。

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通过驱动件带动锁定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当驱动件驱动锁定件移动到第一抵顶面与第二抵顶面相脱离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进入解锁状态,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可以相互折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组件在解锁时通过操作驱动件,带动锁定件移动至脱离卡持件即可实现解锁,结构简单,整个解锁过程操作便捷省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锁定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311,第一弹性件311设于锁定件31与第一部件10之间,且第一弹性件311的形变方向与锁定件31的移动方向一致。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311,可以维持锁定件31在锁定位置,并且可以在锁定件31处于解锁状态后,自动复位至锁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11可以为压簧,在驱动件32驱动锁定件31向解锁位置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311可以被压缩,而在驱动件32所施加的驱动力消失时,第一弹性件311可以恢复形变,而推动锁定件31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对应的位置。

下面以图3所示实施例来对本实施例的锁定机构的锁定和解锁过程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当由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切换时,用户操作驱动件32使得锁定件31向右移动,第一弹性件311压缩,锁定件31上的第一抵顶面31a退出与卡持件33上的第二抵顶面33a配合的锁定位置,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处于解锁状态,第一部件10可以相对于第二部件20折叠,此时用户释放锁定件31,使得锁定件31回到初始位置。而当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时,用户可以先操作驱动件32使得锁定件31移动至解锁位置,然后操作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使得第二部件20上的卡持件33进入与锁定件31配合的配合位置,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相对展开呈展开状态,然后再释放驱动件32,使得锁定件31在第一弹性件311的作用下回到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锁定件31的第一抵顶面311a与卡持件33的第二抵顶面33a抵顶而阻碍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相对转动,从而维持在锁定状态。

可选的,第一弹性件311还可以为拉簧,拉簧的一端可以与第一部件10上远离卡持件33的位置连接,在锁定件31的侧壁上可以具有供拉簧的另一端连接的连接部(图中未示出),拉簧可以连接于连接部与第一部件10之间,由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拉簧可以产生拉伸形变。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锁定件31从第一部件10内脱出,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部件10上具有沿锁定件31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长形孔12,锁定件31上具有与长形孔12配合的滑块313,优选的,滑块313可以呈销轴状。锁定件31在移动过程中,滑块313在长形孔12内移动以限制锁定件31的极限移动位置。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对锁定件31进行移动方向的限位的方式可以有很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具体设计,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持件33可移动地设于第二部件20,且卡持件33的移动方向与锁定件31的移动方向垂直。具体的,在第二部件20内可以设有供卡持件33移动的第二滑槽21,与第一滑槽11类似,第二滑槽21的第二滑槽21的结构形状可以与卡持件33的结构形状相匹配,由此,使得卡持件33在第二滑槽21内沿预定方向移动,而不易产生偏摆。更具体的,第二滑槽21可以垂直于第一滑槽11的延伸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卡持件33的移动方向与锁定件31的移动方向垂直,由此,可以使得卡持件33与锁定件31之间的锁定阻力可以最大程度上用于阻碍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32,第二弹性件332设于卡持件33与第二部件20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332使得卡持件33具有可上下升降的浮动量,特别地,在锁定件31运动至与卡持件33抵顶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弹性件332的存在,使得锁定件31与卡持件33的抵顶瞬间冲力较小,从而有效避免锁定件31的第一抵顶面31a与卡持件33的第二抵顶面33a的磨损损坏,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抵顶面31a和第二抵顶面33a被磨损,则会影响锁定可靠性,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332,从而有效提高锁定件31和卡持件33的使用寿命,并保证长时间使用也不影响锁定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的,在锁定件31上可以具有供卡持件33伸入的通孔312,通孔312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卡持件33的横截面尺寸。或者,在锁定件31上具有供卡持件33伸入的凹槽(图中未示出),凹槽的槽口朝向第二部件20,凹槽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卡持件33的横截面尺寸。通孔312的横截面尺寸或凹槽的横截面尺寸可以大于卡持件33的横截面尺寸,由此,形成避让卡持件33的避让空间,也使得锁定件31可以具有可移动的空间,以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3所示,卡持件33的第一端与第二部件20连接,卡持件33的第二端用于与锁定件31相抵顶;卡持件33的第二端沿横向向外延伸形成凸缘331,凸缘331的底面形成第二抵顶面33a。

优选的,如图3所示,在锁定件31上具有供卡持件33伸入的通孔,通孔远离第二部件20的一端的表面形成第一抵顶面31a。如图3所示,在锁定状态下,卡持件33的凸缘331直接搭设在第一抵顶面31a上,在解锁状态下,锁定件31横向移动至脱离与凸缘331的接触即可。

第一部件10上具有供凸缘331容纳的避让腔13。避让腔13的横截面形状与凸缘331的最大横截面处的形状相匹配。由此,避让腔13也对卡持件33进行约束,从而使得卡持件33两端均能够在横向方向上被约束,结构稳定性更好。并且,另一方面来讲,当处于锁定状态时,避让腔13也可以对卡持件33进行限位,以辅助防止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之间的防转锁定,使得整个锁定机构的锁定可靠性更好。

卡持件33的第二端的凸缘331可以呈圆台状,该凸缘331的直径可以由靠近避让腔13的一端向远离避让腔13的一端逐渐减小,由此,使得保证避让腔13对凸缘331横向约束的同时,使得凸缘331能够顺利伸入避让腔13内。

当然,对于第一抵顶面31a的设置位置可以并不限于上述,在其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锁定件31上可以具有供卡持件33伸入的凹槽(图中未示出),凹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第一槽段靠近第二部件,第二槽段远离第二部件;第一槽段的截面尺寸小于第二槽段的截面尺寸,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相接处形成台阶,台阶形成第一抵顶面31a。

下面对驱动件32的驱动方式进行具体描述,如图3和图4所示,驱动件32可以可转动地设于锁定件31,且驱动件32靠近转动中心的一端具有施力部321,第一部件10上具有用于与施力部321抵顶的受力部。在锁定状态下,施力部321抵顶受力部,锁定件31位于锁定位置;在解锁状态下,施力部321释放受力部,锁定件31移动至解锁位置。用户可以转动驱动件32而使得施力部321相对于第一部件10上的受力部的位置发生改变,在锁定状态下,施力部321抵顶受力部,以将锁定件31维持在锁定位置,而当转动到施力部321释放受力部的过程中,锁定件31失去施力部321的约束而退出锁定位置,进而解锁状态,而当操作驱动件32转动至施力部321脱离与受力部的接触的过程中,锁定件31能够在第一弹性件311的作用下,回复到解锁状态对应的位置。整个操作简单,方便,且形成扳手操作的方式,结构简单,操作省力,用户体验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0上的受力部可以为第一部件10上与驱动件32相对的侧面。

具体的,驱动件32上靠近转动中心的一端可以具有凸轮,凸轮的大径端形成施力部321。凸轮可以为偏心轮,或者异形轮,只要相对于驱动件32的转动中心具有不同距离的边缘处即可,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32也可以是直接拉动或推动锁定件31移动,本实用新型并不严格限定。

进一步的,第二部件20上可移动地设有锁扣34,驱动件32上靠近第二部件20的一侧设有用于与锁扣34配合的配合件35,锁扣34与配合件35配合,以用于阻碍驱动件32转动。具体的,如图3所示,配合件35可以为锁钩,锁扣与锁钩相互钩设;当然,可选的,配合件35为带孔锁件,锁扣可以伸入带孔锁件的孔位中。在第二部件20内可以设有第三滑槽22,锁扣34可以在第三滑槽22内移动。其中,第三滑槽22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结构和功能可以类似,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对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描述。

本实施例通过增加锁扣34,锁扣34与配合件35配合,使得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展开锁定后,能防止用户误碰到驱动件32而使得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意外解锁,更安全可靠。

更进一步的,锁扣34还可以连接有操作部341,第二部件20上具有供操作部移动的避让槽23,操作部341与锁扣34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操作部341用于接收外力而驱动锁扣34朝向脱离配合件35的方向移动。具体的,操作部341可以为形成于锁扣34上的一支臂,支臂可以从第二部件20的外表面露出。以便于用户操作支臂,来对驱动件32进行锁定或解锁。

另外,锁定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三弹性件342,第三弹性件342可以设于锁扣34与第二部件20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342可以实现锁扣34的自动复位,并能够提供预设弹力以使得锁扣与驱动件32上的配合件35稳定卡合,使得驱动件32的锁定可靠。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架,车架上设有如上实施例一的折叠组件。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车辆可以是电动车、滑板车、平衡车等便携式车辆,折叠组件设置在车辆的车架上,折叠组件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以为同一根车梁的两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中的折叠组件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与实施例一中的折叠组件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具体可以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的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折叠组件,锁定机构简单,解锁动作连贯,操作便捷省力;因此折叠解锁过程操作便捷省力,便于快捷的将车辆解锁折叠,从而方便用户使用,且锁定后不易松动,从而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