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搬运用装置

文档序号:26248708发布日期:2021-08-13 16:06阅读:69来源:国知局
机电设备搬运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设备搬运用装置。



背景技术:

设备通常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质资料的总称,机电设备则是应用了机械、电子技术的设备,而通常所说的机械设备又是机电设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产业类机电设备是指用于生产企业的设备,例如机械制造行业使用的各类机械加工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还有其他行业使用的机械设备,如纺织机械、矿山机械等都属于产业类机电设备。信息类机电设备是指用于信息采集、传输和存储处理的电子机械产品。例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通讯设备等其他办公自动化设备都属于信息类机电设备。民生类机电设备是指用于人民生活领域的电子机械产品。例如,各种家用电器、家用加工机械、汽车电子化产品、健身运动机械等都属于民生类机电设备。由于机电设备多数体积较大,因此,市面上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机电设备搬运工具,这些搬运工具多数需要借助人力,且搬运过程中由于难度较大,尤其在将机电设备转移到搬运工具或装置的环节显得十分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电设备搬运用装置,该装置搬运省力、便捷快速。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机电设备搬运用装置,包括:

搬运车体:所述搬运车体包括承载机电设备用容置仓和设置于容置仓底部的第一滚轮,所述容置仓靠近待搬运机电设备的前端设置有过渡用翻板;

支撑结构件:所述支撑结构件设置于容置仓内与机电设备接触的平面拐角位置,所述支撑结构件包括一对靠近翻板位置设置的第一支撑立柱和一对远离翻板位置设置的第二支撑立柱: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与第二支撑立柱位置相对且第一支撑立柱的高度高于第二支撑立柱的高度,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分别对应地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设置于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的顶部位置,且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沿其外圆周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嵌设皮带用的环形凹槽,所述皮带经过第三滚轮后缠绕在与第三滚轮位置相对的第二滚轮的环形凹槽内;

用于驱动第三滚轮转动用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分别垂直地设置于第三滚轮的纵向断面位置;及

沿容置仓靠近待搬运机电设备的前端设置的第四滚轮:所述翻板包括套设于第四滚轮上的圆弧形板、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分别自圆弧形板的两端部向远离容置仓的方向延伸,且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在远离容置仓的外端连接,所述第四滚轮紧贴圆弧形板的内表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滚轮的外径大于第三滚轮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容置仓内与机电设备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用凸起;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与第二支撑立柱之间及两相邻第二支撑立柱之间分别设置有防护用栏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构造相同,其顶部均设置有分别用于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嵌设其中的弧形凹槽,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对应地设置于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顶部的弧形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圆弧形板与容置仓靠近待搬运机电设备的前端设置有便于其转动用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机电设备搬运用装置,通过在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的顶部设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在位置对应的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之间设置皮带,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带动皮带,使其拉起翻板自地面上升,使其逐渐将机电设备移动到容置仓内,再移动搬运车体,省力且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机电设备搬运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电设备搬运用装置做进一步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机电设备搬运用装置,请参看图1所示,包括:

搬运车体5:所述搬运车体5包括承载机电设备用容置仓和设置于容置仓底部的第一滚轮9,所述容置仓靠近待搬运机电设备的前端设置有过渡用翻板;

支撑结构件:所述支撑结构件设置于容置仓内与机电设备接触的平面拐角位置,所述支撑结构件包括一对靠近翻板3位置设置的第一支撑立柱12和一对远离翻板位置设置的第二支撑立柱13: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2与第二支撑立柱13位置相对且第一支撑立柱12的高度高于第二支撑立柱13的高度,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2和第二支撑立柱13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滚轮1和第三滚轮7,所述第二滚轮1和第三滚轮7分别对应地通过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设置于第一支撑立柱12和第二支撑立柱13的顶部位置,且第二滚轮1和第三滚轮7沿其外圆周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嵌设皮带2用的环形凹槽,所述皮带2经过第三滚轮7后缠绕在与第三滚轮7位置相对的第二滚轮1的环形凹槽内,第一支撑立柱12的高度高于第二支撑立柱13的高度,其作用为便于拉紧皮带2;

用于驱动第三滚轮转动用的电机10:所述电机10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分别垂直地设置于第三滚轮的纵向断面位置;及

沿容置仓靠近待搬运机电设备的前端设置的第四滚轮4:所述翻板3包括套设于第四滚轮4上的圆弧形板、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分别自圆弧形板的两端部向远离容置仓的方向延伸,且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在远离容置仓的外端连接,所述第四滚轮4紧贴圆弧形板的内表面设置,其作用为便于翻板3转动。

所述第二滚轮1的外径大于第三滚轮7的外径。

所述容置仓内与机电设备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用凸起6,避免机电设备滑出,所述防护用凸起6可以为条状,也可以为圆环状;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2与第二支撑立柱13之间及两相邻第二支撑立柱13之间分别设置有防护用栏杆,防护用栏杆可以多条布置。

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2和第二支撑立柱13构造相同,其顶部均设置有分别用于第二滚轮1和第三滚轮7嵌设其中的弧形凹槽,所述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14分别对应地设置于第一支撑立柱12和第二支撑立柱13顶部的弧形凹槽内。所述圆弧形板与容置仓靠近待搬运机电设备的前端设置有便于其转动用的间隙。

实际使用时,电机与电源连接后,启动电机转动使其带动第二转轴14缠绕皮带2,此时第二滚轮1上的皮带2在第一转轴8的转动下,在第二滚轮1上向第三滚轮7的方向平移,实现将翻板3上升,逐步将机电设备移动到容置仓内。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