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8120发布日期:2021-08-27 10:5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新型是有关一种座杆结构,且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具有座杆安装于车架的中管上,座杆具有高度调整的功能而能让用户调整坐垫高度。一般而言,座杆可包含上管及下管,上管插设于下管内,上管连接坐垫并可相对下管位移。

现有技术的座杆可还包含c型环来固定上管及下管,然而,此种固定方式容易松脱,而具有可靠度不足的状况。因此,有业者发展出高度调整机构,其具有管体,管体内部容设空气、油体或油气两者,并设置活塞及阀门以改变活塞于管体内的高度,进而改变座杆的高度。此外,可设置驱动组及操控组,驱动组作动后会驱动高度调整机构,操控组则可供用户控制驱动组。而为了提升使用方便,除机械式的驱动组及操控组外,还发展出电动式的驱动组及操控组,驱动组可通过电子信号线与操控组进行连接。然在结构配置上,此电子信号线会凸出于下管的外壁,不仅造成座杆及中管间的组设困难,且电子信号线容易因凸出而于组装过程中受损,进而造成操作失效。

因此,如何解决此问题,遂成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通过下管的结构配置,可使电子信号线不凸出于下管外壁,而降低安装困难度且避免电子信号线受损。

依据本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其包含上管、下管、高度调整机构、驱动组以及操控组。下管包含插设空间及走线通道;插设空间供上管可移动地插设,走线通道位于插设空间的一侧。高度调整机构设置于上管与下管内且包含作动杆,驱动组受控以推动作动杆,操控组控制驱动组作动且包含至少一电子信号线及信号接收端。前述至少一电子信号线电性连接于驱动组且容设于走线信道,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于至少一电子信号线。

借此,下管具有走线信道容纳电子信号线,而能避免电子信号线凸出于下管外壁。

依据前述的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一实施例,其中,下管可具有第一中心轴线,插设空间可具有第二中心轴线,第一中心轴线与第二中心轴线不共线。

依据前述的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一实施例,其中,下管可具有第一中心轴线,插设空间可具有第二中心轴线,第一中心轴线与第二中心轴线共线。

依据前述的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一实施例,其中,下管可还包含间隔壁,间隔壁可沿第一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以间隔插设空间与走线通道。

依据前述的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一实施例,其中,下管可还包含长开口,长开口沿第一中心轴线的方向设置于下管的外壁,且长开口与走线通道连通,而露出走线通道。

依据前述的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一实施例,其中,走线通道与插设空间可径向连通。

依据本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其包含上管以及下管,下管包含插设空间及走线通道。插设空间供上管可移动地插设,走线通道位于插设空间的一侧且供容纳至少一电子信号线。其中,前述至少一电子信号线供电子信号通过以允许上管相对下管升降。

依据前述的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一实施例,其中,下管可具有第一中心轴线,插设空间可具有第二中心轴线,第一中心轴线与第二中心轴线不共线。

依据前述的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一实施例,其中,下管可具有第一中心轴线,插设空间可具有第二中心轴线,第一中心轴线与第二中心轴线共线。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新型第1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下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沿割面线3-3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依照本新型第2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下管的俯视示意图;

图5绘示依照本新型第3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下管的俯视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6绘示依照本新型第4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下管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新型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阅读者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新型。也就是说,在本新型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而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技术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或类似的编号表示。

此外,本文中当某一元件(或机构或模组等)“连接”、“设置”或“耦合”于另一元件,可指所述元件是直接连接、直接设置或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也可指某一元件是间接连接、间接设置或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意即,有其他元件介于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间。而当有明示某一元件是“直接连接”、“直接设置”或“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时,才表示没有其他元件介于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间。而第一、第二、第三等用语只是用来描述不同元件或成分,而对元件/成分本身并无限制,因此,第一元件/成分也可改称为第二元件/成分。且本文中的元件/成分/机构/模组的组合非此领域中的一般周知、常规或现有技术的组合,不能以元件/成分/机构/模块组本身是否为现有技术,来判定其组合关系是否容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轻易完成。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新型第1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10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下管200的立体示意图,图3绘示图1第1实施例的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10沿割面线3-3的侧视剖面示意图,为了附图简洁,图3中的操控组600于图1中省略,不以此限制本新型。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10包含上管100以及下管200,下管200包含插设空间s1及走线通道s2。插设空间s1供上管100可移动地插设,走线通道s2位于插设空间s1的一侧且供容纳至少一电子信号线630。其中,前述至少一电子信号线630供电子信号通过以允许上管100相对下管200升降。

借此,下管200具有走线通道s2,而能避免电子信号线630凸出于下管200的外壁。后面将详述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10的细节。

如图2及图3所示,下管200可具有圆管结构,插设空间s1可与下管200同心,即,下管200具有第一中心轴线i1,插设空间s1具有第二中心轴线i2,而第一中心轴线i1与第二中心轴线i2共线。下管200可还包含间隔壁210,间隔壁210沿第一中心轴线i1的方向延伸以间隔插设空间s1与走线通道s2,以截面形状而言,间隔壁210呈圆弧状,而能间隔出圆形的插设空间s1与弧形的走线通道s2。此外,下管200可还包含凸环部220沿第一中心轴线i1朝外凸出,凸环部220可由间隔壁210延伸,而能有助于供外环300套设。

上管100可具有圆管结构且自下管200的上端插入下管200内,上管100与下管200之间可有相对运动,而能改变上管100外露于下管200的高度。仔细而言,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10可还包含高度调整机构400、驱动组500以及操控组600。高度调整机构400设置于上管100与下管200内且包含作动杆410;驱动组500受控以推动作动杆410;操控组600控制驱动组500作动且包含前述至少一电子信号线630及信号接收端610,前述至少一电子信号线630电性连接于驱动组500且容设于走线信道s2,信号接收端610电性连接于至少一电子信号线630。

如图3所示,高度调整机构400可还包含管体420、阀门(未绘示)及活塞(未绘示),作动杆410伸入管体420内,当作动杆410被推抵时,阀门打开,活塞位移即可使上管100与下管200产生相对移动。此部分的技术为现有技术且非本新型的重点,故附图中未绘示且细节不再赘述。

驱动组500可包含马达510、基座520及推抵座530,马达510带动推抵座530转动,推抵座530及基座520均包含对应的螺旋导面,故推抵座530转动后可相对基座520上升以推抵作动杆410,使作动杆410打开阀门。

操控组600可还包含信号发射端620,其供用户操作以传送无线信号给信号接收端610,信号接收端610再通过电子信号线630传送电子信号以驱动马达510。

由于走线信道s2可供电子信号线630容设,故即便驱动组500设置在下管200的下端,信号发射端620位于下管200的上端,电子信号线630仍可连接两者,而不会凸出于下管200外壁。至少一电子信号线630的数量在图3中示例为一,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可以依实际需求配置,不以此限制本新型。

请参阅图4,其中图4绘示依照本新型第2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下管200a的俯视示意图。第2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与第1实施例类似,且下管200a也包含插设空间s1及走线信道s2,差别在于,插设空间s1呈偏心结构,即,下管200a的第一中心轴线i1与插设空间s1的第二中心轴线i2不共线。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图4为俯视图,故第一中心轴线i1、第二中心轴线i2均以实点示意,而二实点不重叠,即代表第一中心轴线i1与第二中心轴线i2不共线。此外,在本新型中,是以围绕该空间的周壁(忽略部分凹凸)或该管体的外壁(忽略部分凹凸)计算出形心,定义贯穿该形心的轴线为中心轴线。在其他实施例中,插设空间的截面形状可配合上管形状变化,走线通道的截面也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形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5,其中图5绘示依照本新型第3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下管200b的俯视剖面示意图。下管200b的插设空间s1不偏心,下管200b可包含长开口230b,长开口230b沿第一中心轴线(未绘示)的方向设置于下管200b的外壁,且长开口230b与走线通道s2连通,而露出走线通道s2。在此结构下,即便走线通道s2因长开口230b而外露,电子信号线仍可被容纳于走线通道s2且不凸出于下管200b的外壁。

请参阅图6,其中图6绘示依照本新型第4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的下管200c的俯视示剖面意图。下管200c的插设空间s1偏心,走线通道s2与插设空间s1径向连通,在此结构下,插设空间s1的截面仍概呈圆形而能与上管(未绘示)配合,走线通道s2则为圆形以外的部分而可容纳电子信号线。

由上述的实施例可知,本新型的下管可通过让下管同时包含插设空间与走线空间,而使走线空间能容设电子信号线,此外,插设空间可与下管同心或偏心,且走线空间可以外露或被遮蔽,不以附图揭露限制本新型。

虽然本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符号说明】

10:自行车电动座杆结构

100:上管

200,200a,200b,200c:下管

210:间隔壁

220:凸环部

230b:长开口

300:外环

400:高度调整机构

410:作动杆

420:管体

500:驱动组

510:马达

520:基座

530:推抵座

600:操控组

610:信号接收端

620:信号发射端

630:电子信号线

i1:第一中心轴线

i2:第二中心轴线

s1:插设空间

s2:走线通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