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支腿插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4101发布日期:2021-09-10 23:3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前支腿插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支腿插装机。


背景技术:

2.在混凝土泵车和汽车起重机等工程车辆中,为了防止车辆轮胎受力过大或防止倾覆,一般利用支腿来增加支撑强度、以及通过增加车体纵向和横向的支撑跨距而提高支撑稳定性。
3.支腿作为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承载和稳定车身,保障起重作业的稳定进行的作用。在工程车辆中,一般使用“h”型布置的固定支腿,包括两前支腿和两后支腿,如何将支腿准确、快速、稳定地安装到工程车辆上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将前支腿准确地安装到工程车辆上的前支腿插装机。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
6.一种前支腿插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设置在地基上的推送机构和举升机构;
7.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地基上的支架,支架台面上设有可沿着其上表面左右移动的左右移动机构,左右移动机构上设有前后移动机构,前后移动机构上设有杆头朝右设置的推杆,左右移动机构前后两侧设有可向左右移动机构方向夹装的夹手机构:
8.所述举升机构处于推送机构右侧,推送机构右侧的地基上开设有凹槽,举升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凹槽内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顶部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顶部设有举升台。
9.基于上述结构,通过举升机构将需要插装支腿的位置抬高,夹手机构将插装的部件夹住,推杆通过前后移动机构调整好位置后,通过左右移动机构推动,完成前支腿的插装。
10.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一滑轨、第一移动平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齿轮箱;
11.所述第一滑轨横向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移动平台滑移设置在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滑轨内侧设有和第一滑轨平行设置的第一齿条,第一移动平台上设有第一齿轮箱,第一齿轮箱上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箱输出轴朝下设置并穿过第一移动平台,第一齿轮箱输出轴上设有与第一齿条配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移动平台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滑轨上左右移动。
12.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加层平台、第二滑轨、第二移动平台、第一气缸和连接件;
13.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一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二滑轨沿纵向水平设置在第二支架顶部,第二移动平台滑移设置在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支架上沿纵向开设有与第二滑轨平
行的条形通孔,条形通孔处于第二滑轨内侧,所述加层平台水平设置在第二支架顶面的下方,所述第一气缸纵向水平设置在加层平台上,第一气缸与第二滑轨平行设置,所述连接件顶部与第二移动平台底面固定连接,连接件底部与第一气缸杆头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推杆横向设置在第二移动平台上,推杆杆头朝右设置。
15.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手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滑轨两侧的夹臂机构,包括第三滑轨、第三移动平台、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齿条、第三齿轮、夹臂本体、夹头;
16.所述第三滑轨纵向水平设置在第一滑轨两侧,所述第三滑轨与第一滑轨相垂直,所述第三移动平台与第三滑轨滑移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三移动平台上,第三驱动电机输出轴朝下设置并穿过第三移动平台,所述第三齿轮固定在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齿条平行设置在第三滑轨内侧,第三齿条与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夹臂本体对称设置在处于第一滑轨两侧的第三移动平台上,夹臂本体上设有夹头。
17.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夹头为浮动夹头。
18.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滑轨两端均设有第一限位块。
19.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滑轨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块。
20.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表面与举升机构之间的间隙上铺设有铺板,铺板与地基处于同一水平面。
21.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举升台前后两侧设有横线设置的栏杆。
22.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23.1、通过举升机构将需要插装支腿的位置抬高,夹手机构将插装的部件夹住,推杆通过前后移动机构调整好位置后,通过左右移动机构推动,完成前支腿的插装,安装过程准确、快速。
24.2、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设置分别对第一移动平台和第三移动平台两端进行限位,避免其移出轨道,保证设备正常、安全地运行。
25.3、夹头为浮动夹头,便于推杆对插装的部件进行推送。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图4局部放大图。
31.图中:地基1、支架2、左右移动机构3、前后移动机构4、推杆5、夹手机构6、凹槽7、升降机构8、旋转机构9、举升台10、栏杆11、铺板12、第一齿条13、第一齿轮14、第一滑轨15、第一移动平台16、第一驱动电机17、第一齿轮箱18、第一限位块19、第二支架20、加层平台21、第二滑轨22、第二移动平台23、第一气缸24、连接件25、条形通孔26、第三滑轨27、第三移动平台28、第三驱动电机29、第三齿条30、第三齿轮31、夹臂本体32、夹头33、第二限位块34。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如图1

5所示,一种前支腿插装机,包括地基1,设置在地基1上的推送机构和举升机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地基1上的支架2,支架2台面上设有可沿着其上表面左右移动的左右移动机构3,左右移动机构3上设有前后移动机构4,前后移动机构4上设有杆头朝右设置的推杆5,左右移动机构3前后两侧设有可向左右移动机构3方向夹装的夹手机构6。
34.所述举升机构处于推送机构右侧,推送机构右侧的地基1上开设有凹槽7,举升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凹槽7内的升降机构8,升降机构8顶部设有旋转机构9,旋转机构9顶部设有举升台10。举升台10前后两侧设有横线设置的栏杆11。凹槽7表面与举升机构之间的间隙上铺设有铺板12,铺板12与地基1处于同一水平面。
35.所示,左右移动机构3包括第一齿条13、第一齿轮14、第一滑轨15、第一移动平台16、第一驱动电机17和第一齿轮箱18;
36.所述第一滑轨15横向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第一移动平台16滑移设置在第一滑轨15上;所述第一滑轨15内侧设有和第一滑轨15平行设置的第一齿条13,第一移动平台16上设有第一齿轮箱18,第一齿轮箱18上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7,第一齿轮箱18输出轴朝下设置并穿过第一移动平台16,第一齿轮箱18输出轴上设有与第一齿条13配合的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移动平台16在第一驱动电机17的驱动下在第一滑轨15上左右移动。第一滑轨15两端均设有第一限位块19。
37.所述前后移动机构4包括第二支架20、加层平台21、第二滑轨22、第二移动平台23、第一气缸24和连接件25。
38.所述第二支架20设置在第一移动平台16上,所述第二滑轨22沿纵向水平设置在第二支架20顶部,第二移动平台23滑移设置在第二滑轨22上,所述第二支架20上沿纵向开设有与第二滑轨22平行的条形通孔26,条形通孔26处于第二滑轨22内侧,所述加层平台21水平设置在第二支架20顶面的下方,所述第一气缸24纵向水平设置在加层平台21上,第一气缸24与第二滑轨22平行设置,所述连接件25顶部与第二移动平台23底面固定连接,连接件25底部与第一气缸24杆头固定连接。推杆5横向设置在第二移动平台23上,推杆5杆头朝右设置。
39.所述夹手机构6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滑轨两侧的夹臂机构,包括第三滑轨27、第三移动平台28、第三驱动电机29、第三齿条30、第三齿轮31、夹臂本体32、夹头33。
40.所述第三滑轨27纵向水平设置在第一滑轨15两侧,所述第三滑轨27与第一滑轨15相垂直,所述第三移动平台28与第三滑轨27滑移连接,第三滑轨27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块34。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9固定在第三移动平台28上,第三驱动电机29输出轴朝下设置并穿过第三移动平台28,所述第三齿轮31固定在第三驱动电机29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齿条30平行设置在第三滑轨27内侧,第三齿条30与第三齿轮31相啮合;所述夹臂本体32对称设置在处于第一滑轨15两侧的第三移动平台28上,夹臂本体32上设有夹头33。所述夹头33为浮动夹头,便于推杆5对插装的部件进行推送。
41.本设备的工作过程为:通过举升机构将需要插装支腿的位置抬高,夹手机构6的两个夹臂机构通过第三移动平台28在第三滑轨27上移动知道将插装的部件夹住,推杆5通过前后移动机构4的第一气缸24推动,在第二滑轨22上调整好前后的位置后,再通过左右移动机构3在第一滑轨15上移动并推动插装的部件,完成前支腿的插装,安装过程准确、快速。
4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