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车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6892发布日期:2021-08-06 12:5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车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车架,并且涉及一种包括该模块化车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架是车辆的重要部件,对于不同类型的车辆来说,其车架的结构和尺寸不同。

现有技术中,对于同一生产线来说,可以生产多种车型的车辆,并且需要针对每一种车型生产对应结构的车架,相应地需要为每一种车型开发对应的车架模具,这显著提高了模具开发成本。

然而,在同一生产线上生产的车辆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对于车架来说,至少存在一些结构、尺寸相同的部分,如果针对每一种车型都开发特定的整体车架模具,这显然是不符合降低成本要求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模块化车架,以解决生产模具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模块化车架,其中,所述模块化车架包括依次机械连接的前部车架、中部车架和后部车架,所述前部车架包括机械连接的多个部件,所述中部车架包括机械连接的多个部件,所述后部车架包括机械连接的多个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前部车架包括两个前部纵梁和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且机械连接于两个所述前部纵梁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包括第一横梁本体和机械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本体两端的第一横梁连接板,所述第二横梁包括第二横梁本体和机械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本体两端的第二横梁连接板,所述第三横梁包括第三横梁本体和机械连接于所述第三横梁本体两端的第三横梁连接板,所述第四横梁包括第四横梁本体和机械连接于所述第四横梁本体两端的第四横梁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前部车架包括机械连接于所述前部纵梁的前部减震器支座、第一车身安装座和第二车身安装座、机械连接于所述前部纵梁的发动机悬置。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车架包括两个中部纵梁和机械连接于所述中部纵梁的第五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后部车架包括两个后部纵梁和从前向后排列且机械连接于所述后部纵梁的第六横梁、第七横梁、备胎梁和后防撞梁。

进一步的,所述后防撞梁包括后防撞梁本体和机械地连接于所述后防撞梁本体两端的后纵梁延长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后部车架包括机械连接于所述后部纵梁的第三车身安装座、后减震器支座和机械连接于所述后部纵梁、所述第六横梁和所述第七横梁的后螺旋弹簧上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后部车架包括机械连接于所述后部纵梁和所述后防撞梁的第四车身安装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块化车架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块化车架,包括多个机械连接的部分,从而可以允许各个部分分别通过对应的模具生产,使得根据车型变化的部分通过对应的模具产生,根据车型不变的部分通过同种模具生产,减少的模具的数量,降低了模具开发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车架生产模具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模块化车架。

所述车辆与上述模块化车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模块化车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前部车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横梁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二横梁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三横梁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第四横梁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中部车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后部车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前部车架,11-前部纵梁,12-第一横梁,13-第二横梁,14-第三横梁,15-第四横梁,16-第一车身安装座,17-第二车身安装座,18-前减震器支座,19-发动机悬置,20-中部车架,21-中部纵梁,22-第五横梁,30-后部车架,31-后部纵梁,32-第六横梁,33-第七横梁,34-备胎梁,35-后防撞梁,36-第三车身安装座,37-第四车身安装座,38-后减震器支座,39-后螺旋弹簧上支座,121-第一横梁本体,122-第一横梁连接板,123-前拖车钩,131-第二横梁本体,132-第二横梁连接板,141-第三横梁本体,142-第三横梁连接板,151-第四横梁本体,152-第四横梁连接板,153-变速器安装座,351-后防撞梁本体,352-后纵梁延长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车架,其中,所述模块化车架包括依次机械连接的前部车架10、中部车架20和后部车架30,所述前部车架10包括机械连接的多个部件,所述中部车架20包括机械连接的多个部件,所述后部车架30包括机械连接的多个部件。

本方案中,模块化车架分为三个部分,即前部车架10、中部车架20以后部车架30,如图1所示,三个部分通过机械连接(例如焊接、螺接等)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因此,可以分别使用对应的模具来制造前部车架10、中部车架20以后部车架30,然后再将三个部分机械连接,因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具来生产不同的车架部分,以组合为不同类型的整体车架,以用于不同的车型。另外,前部车架10、中部车架20、后部车架30分别包括多个部件,并且以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通过改变一些小尺寸的部分,从而小范围地调整前部车架10和后部车架30的结构。

用于生产所述模块化车架模具可以用于多个车型(数量为m),这些车型可以分为多个系列(数量为n),中部车架20在每个车型中的结构均不同,因此,需要为中部车架20设置m个对应的模具,后部车架30在同一系列的车型中相同,不同系列的车型中不同,因此需要为后部车架30设置n个模具,而前部车架10对于m个车型基本一致,仅使用一个模具即可。

具体的,所述前部车架10包括两个前部纵梁11和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且机械连接于两个所述前部纵梁11的第一横梁12、第二横梁13、第三横梁14和第四横梁15。如图2所示,前部车架10包括两个前部纵梁11以及位于前部纵梁11之间的第一横梁12、第二横梁13、第三横梁14和第四横梁15。前部纵梁11为多个车型共用的结构,其前端和后端接口为共用接口。

第一横梁12

进一步的,如图3-图6所示,第一横梁12包括第一横梁本体121和机械连接于第一横梁本体121两端的第一横梁连接板122,所述第二横梁13包括第二横梁本体131和机械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本体131两端的第二横梁连接板132,所述第三横梁14包括第三横梁本体141和机械连接于所述第三横梁本体141两端的第三横梁连接板142,所述第四横梁15包括第四横梁本体151和机械连接于所述第四横梁本体151两端的第四横梁连接板152。第二横梁连接板132、第三横梁连接板142、第四横梁连接板152均为用于单个车型的部件,均需要专用模具生产,第二横梁本体131、第三横梁本体141和第四横梁本体151均为全部m个车型的共用部件,可以分别使用同一模具生产。第二横梁连接板132、第三横梁连接板142、第四横梁连接板152可以分别将第二横梁13、第三横梁14、第四横梁15机械连接于前部纵梁11。第一横梁12整体均为m个车型共用的部件,第一横梁12的下侧连接有前拖车钩123。第四横梁本体151上侧机械连接有变速器安装座153,根据变速器悬置类型选择变速器安装座153的接口类型。

另外,所述前部车架10包括机械连接于所述前部纵梁11的前部减震器支座18、第一车身安装座16和第二车身安装座17、机械连接于所述前部纵梁11的发动机悬置19。前部减震器支座18、第一车身安装座16和第二车身安装座17、发动机悬置19均为可以用于同一种系列车型的部件,针对不同系列的车型而改变,分别需要n个模具来制造针对n个系列车型的结构。第一车身安装座16和第二车身安装座17可以焊接(或螺接)连接于前部纵梁11的外侧,其上设置有能够与车身连接的接口,这些接口为多车型共用接口。前部减震器支座18焊接或螺接连接于前部纵梁11的上侧,发动机悬置19焊接或螺接连接于前部纵梁11的内侧。

其中,如图7所示,所述中部车架20包括两个中部纵梁21和机械连接于所述中部纵梁21的第五横梁22。中部纵梁21前半段不随车型变化,为多车型相同的结构,后半段的长度根据车型不同,以适应不同车型的轴距。第五横梁22的两端可以焊接或螺接连接于两侧的中部纵梁21。

其中,如图8所示,所述后部车架30包括两个后部纵梁31和从前向后排列且机械连接于所述后部纵梁31的第六横梁32、第七横梁33、备胎梁34和后防撞梁35。第六横梁32、第七横梁33、备胎梁34和后防撞梁35各自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侧的后部纵梁31。第六横梁32可以提供油箱、排气管等部件的安装接口,第七横梁可以用于多连杆配置悬架结构,备胎梁34焊接于后部纵梁31,为备胎安装提供接口。每一种结构的后部车架30可以用于一个系列的车型,对于不同系列的车型,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具制作后部车架30,即需要n个模具来制作后部车架30。

其中,所述后防撞梁35包括后防撞梁本体351和机械地连接于所述后防撞梁本体351两端的后纵梁延长支座352。参考图2所示,后防撞梁本体351的两端机械连接(焊接或螺接等)有后纵梁延长支座352,后纵梁延长支座352可以预留备胎支架以辅助备胎固定。后防撞梁35为每个车型均不同的结构,需要针对每个车型均提供对应的模具来生产。

其中,所述后部车架30包括机械连接于所述后部纵梁31的第三车身安装座36、后减震器支座38和机械连接于所述后部纵梁31、所述第六横梁32和所述第七横梁33的后螺旋弹簧上支座39。第三车身安装座36焊接或螺接连接于后部纵梁31的外侧,以提供与车身的连接接口,这些接口为多车型共用结构。后减震器支座38焊接或螺接于后部纵梁31的外侧,后螺旋弹簧上支座39机械连接于后部纵梁31、第六横梁32和第七横梁33,其用于多连杆配置悬架。

另外,所述后部车架30包括机械连接于所述后部纵梁31和所述后防撞梁35的第四车身安装座37。第四车身安装座37焊接或螺接连接于后部纵梁31的外侧并连接于后防撞梁35,其上设置有多车型共用的车身接口。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模块化车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