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防静电医用氧气瓶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0758发布日期:2021-07-02 21:1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翻转式防静电医用氧气瓶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搬运车领域,具体涉及翻转式防静电医用氧气瓶搬运车。



背景技术:

氧气瓶是医院内使用非常频繁,且非常重要的一种医疗设备,主要用于因缺氧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心脏及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溢血、脑梗塞)的辅助治疗,以缓解其缺氧症状;也可用于保健吸氧或紧张脑力劳动及体力劳动后疲劳的快速解除等等;输氧时氧气瓶一般是竖立在病房内,由于氧气瓶瘦高,稳定性很差,如果不小心碰到,很容易发生倾倒,一旦倾倒,病人就会很危险,而且氧气瓶自重大,用完后需要搬出换上新的氧气瓶,瓶身为光滑圆柱体,没有受力点,不容易搬运。

氧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用的高压容器,一般用合金结构钢经冲压和焊接制成的圆柱形气密瓶体,瓶内盛装高压氧气后整体重量较大,近距离的挪移可以由两名工作人员抬起移动,但是危险性较大,对周边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存在较大的威胁;较长距离的运输会通过氧气瓶搬运车来实现,氧气瓶搬运车通常包括细长型的车体,车体下端具有托板,车体的下部设置有滚轮,搬运氧气瓶时,将车体调整为竖直状态,一名工作人员先将氧气瓶的底部一侧掀离地面,另一工作人员推进车体,使托板伸进至氧气瓶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然后将氧气瓶放开,氧气瓶的底部就位于托板上,用绑带将罐体固定在搬运车主体上,再将车体的上端向后拉,使车体向后倾斜,最后推动车体转移氧气瓶,这种方法需要两人合作才能完成,并且耗时费力,效率较低。

公开号为cn107600130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氧气瓶搬运车,为使推动板能够向前推动氧气瓶倾斜,需使托板紧压地面并使搬运车本体向前倾斜,从而通过锥齿轮传动杆的传动使推动板向前推出,推动板推动氧气瓶向前倾斜并与地面产生缝隙后,推动搬运车本体向前移动,使托板插入氧气瓶下侧,向后倾斜搬运车本体,从而完成氧气瓶的装车,但其在技术上存在以下缺陷:①氧气瓶为细长圆柱体,推动板推动氧气瓶向前倾斜时很容易使氧气瓶重心向前移动并超出瓶底范围,从而使氧气瓶通过防护带带动搬运车一起向前倾倒,不仅容易砸伤人员,瓶内的高压氧气也可能因受到较大震动而炸开,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②病房地面一般会刷涂防水防滑涂层,而向前推动搬运车本体时,托板始终压紧地面,不仅会划伤地面涂层,也会产生刮擦噪音,这对病人的恢复是不利的;③结构不合理,向前倾斜搬运车本体才能使推动板向前伸出并推动氧气瓶向前倾斜,当托板即将插入氧气瓶下端时,若氧气瓶还没向前倾斜,则托板无法插入氧气瓶下端;若氧气瓶已经向前倾斜,则继续向前移动使托板插入氧气瓶下端过程中,氧气瓶会继续向前倾斜,从而使氧气瓶向前倾倒,造成安全事故,这样的结构是不合理的;④操作非常困难,操作人员在将氧气瓶装车过程中,既要掌控搬运车本体向前倾斜的合适角度,又要推动搬运车向前移动以使托板插入氧气瓶下端;搬运车向前倾斜角度过小,氧气瓶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不足以插入托板,搬运车向前倾斜角度过大,又会使氧气瓶向前倾倒,卸载氧气瓶时的操作难度同样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翻转式防静电医用氧气瓶搬运车,其结构新颖,运动稳定,使用方便。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翻转式防静电医用氧气瓶搬运车,包括车架、车轮、前支轮、液压缸、夹板、第七臂、第八臂、第二连杆、第三臂、第四臂、翻转架、氧气瓶、锁紧外杆、第一臂、第二臂、锁紧内杆、横杆、第一连杆、第五臂、第六臂、驱动盘、钢丝绳、万向脚轮、液压泵、踏板、泄压阀、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弹簧端子、锁紧弹簧、液压管、左导轮、右导轮、固定端子,其特征在于:两个车轮分别转动安装于车架两侧,两个万向脚轮分别安装于车架后端下侧,液压泵固定安装于车架后侧,翻转架与车架构成转动副,锁紧外杆、锁紧内杆和锁紧弹簧构成的锁紧机构可将翻转架紧靠车架后锁紧,第一臂和第二臂左端与同一个夹板构成转动副,右端均与翻转架背面转动连接,第五臂和第六臂左端与同一个夹板构成转动副,右端均与翻转架背面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一臂、第二臂、第五臂、第六臂均构成转动副,第三臂和第四臂右端与同一个夹板构成转动副,左端均与翻转架背面转动连接,第七臂和第八臂右端与同一个夹板构成转动副,左端均与翻转架背面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三臂、第四臂、第七臂、第八臂均构成转动副,液压缸与翻转架固定连接,液压管将液压泵和液压缸进行连通,踩动踏板可实现液压缸的伸长,从而液压缸可通过驱动盘、左导轮、右导轮、钢丝绳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向下移动,使第一臂、第二臂、第三臂、第四臂、第五臂、第六臂、第七臂、第八臂均向下摆转,从而四个夹板实现对氧气瓶的夹持,踩踏泄压阀可卸掉液压缸的推力,从而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可向上拉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使四个夹板放开对氧气瓶的夹持,翻转架向前摆转后可使两个前支轮接触地面,此状态用于实现对氧气瓶的夹持和放开过程,翻转架向后摆转并锁紧后可实现对氧气瓶的转运。

作为优选,车架上端两侧设有左扶手和右扶手,用于实现对搬运车的操控,车架上端中间位置设有钩板,钩板上端为向后的钩状结构,且中间位置纵向设有开口槽,车架靠近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左挡杆和右挡杆,车架前端左侧设有左轮轴和左转轴,车架前端右侧设有右轮轴和右转轴,其中左转轴和右转轴同轴心。

作为优选,左轮轴上转动安装有一个车轮,右轮轴上转动安装有一个车轮,车架后端两侧安装有两个万向脚轮,两个车轮和两个万向脚轮共同接触地面,使搬运车能够在地面上自由移动,液压泵固定安装于车架后侧,液压泵前端设有油口和泄压阀,后端设有踏板。

作为优选,翻转架前侧设有弧面结构,弧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层防静电橡胶皮,用于增大摩擦系数和防止产生静电,翻转架背面上端设有连接耳、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和端子轴,背面靠近纵向中间位置设有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第八转轴,翻转架背面靠近下端位置设置有第九转轴和第十转轴,翻转架背面两侧还设有左挡板和右挡板,翻转架背面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固定板,背面下端左侧设有左转板,左转板上设有圆孔,背面下端右侧设有右转板,右转板上设有的圆孔与左转板上的圆孔同轴,翻转架前侧下端两边分别设有左支杆和右支杆。

作为优选,左转板上的圆孔与左转轴转动连接,右转板上的圆孔与右转轴转动连接,从而翻转架与车架构成转动副;锁紧外杆右端与连接耳构成转动副,锁紧内杆左端设有拉环,右端伸入锁紧外杆并与后者构成移动副,锁紧内杆靠近左端位置还设有横杆,锁紧内杆右端与锁紧外杆左端之间安装有锁紧弹簧;左支杆前端转动安装有一个前支轮,右支杆前端转动安装有一个前支轮。

作为优选,夹板内侧为圆弧面,且圆弧面内固定设置有一层防静电橡胶皮,用于增大摩擦系数和防止产生静电,第一臂和第二臂左端与同一个夹板构成转动副,第一臂右端与第一转轴构成转动副,第二臂右端与第二转轴构成转动副,从而第一臂、第二臂、翻转架和一个夹板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三臂和第四臂右端与同一个夹板构成转动副,第三臂左端与第三转轴构成转动副,第四臂左端与第四转轴构成转动副,从而第三臂、第四臂、翻转架和一个夹板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五臂和第六臂左端与同一个夹板构成转动副,第五臂右端与第五转轴构成转动副,第六臂右端与第六转轴构成转动副,从而第五臂、第六臂、翻转架和一个夹板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七臂和第八臂右端与同一个夹板构成转动副,第七臂左端与第七转轴构成转动副,第八臂左端与第八转轴构成转动副,从而第七臂、第八臂、翻转架和一个夹板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一臂、第二臂、第五臂、第六臂均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第三臂、第四臂、第七臂、第八臂均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固定端子上端与端子轴转动连接,第一弹簧上端通过一个弹簧端子与固定端子构成转动副,第一弹簧下端通过一个弹簧端子与第一连杆构成转动副,从而在第一弹簧的拉力作用下,第一连杆始终有向上移动的趋势,第二弹簧上端通过一个弹簧端子与固定端子构成转动副,第二弹簧下端通过一个弹簧端子与第二连杆构成转动副,从而在第二弹簧的拉力作用下,第二连杆始终有向上移动的趋势。

作为优选,液压缸下端与固定板紧固连接,液压缸上端与驱动盘紧固连接,驱动盘上端设有圆弧槽,左导轮与第九转轴转动连接,右导轮与第十转轴转动连接,钢丝绳左端与第一连杆下端连接,钢丝绳右端依次绕过左导轮下侧、驱动盘上端、右导轮下侧后与第二连杆下端连接,液压管将液压泵的油口和液压缸进行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①一个操作人员即可完成对氧气瓶的装载、搬运和卸载,节约人力资源,使用方便,搬运效率高。

②翻转架前侧设有两个前支轮,在装载氧气瓶过程中可使翻转架竖直状态平移,并不需要先倾斜氧气瓶,完全避免了装载过程中氧气瓶发生倾倒事故的可能性,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这种装载形式也具有很高的新颖性。

③氧气瓶卸载方便,定位准确,可将氧气瓶直接放置目的位置,并不需要后续的人工调整位置,使用方便。

④翻转架前侧和夹板内侧均设有防静电橡胶,不仅增大了摩擦系数,使夹板对氧气瓶的夹持更加稳固,还能防止由静电造成的燃烧和爆炸。

⑤由锁紧外杆、锁紧内杆和锁紧弹簧构成的锁紧结构不仅结构新颖,锁紧稳固,而且在使翻转架摆转过程中锁紧内杆左端的拉环结构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和施力,使用方便。

⑥操作人员可通过踩动液压泵的踏板实现对氧气瓶的夹持,通过踩踏泄压阀可实现对氧气瓶的放开,操作方便,并且液压驱动具有驱动力大,运动平稳,自锁稳定等优点。

⑦每个夹板均由两个臂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驱动,液压缸可通过驱动盘、钢丝绳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向下移动,同时实现第一臂、第二臂、第三臂、第四臂、第五臂、第六臂、第七臂、第八臂的摆转动作,从而四个夹板可同时且对称地实现对氧气瓶的夹持,使夹持更加安全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放开氧气瓶时翻转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夹持氧气瓶时翻转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翻转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车架、1.1钩板、1.2左扶手、1.3右扶手、1.4左挡杆、1.5右挡杆、1.6左轮轴、1.7左转轴、1.8右转轴、1.9右轮轴、2车轮、3前支轮、4液压缸、5夹板、6.1第七臂、6.2第八臂、7第二连杆、8.1第三臂、8.2第四臂、9翻转架、9.1连接耳、9.2第一转轴、9.3第二转轴、9.4第三转轴、9.5第四转轴、9.6端子轴、9.7第五转轴、9.8第六转轴、9.9第七转轴、9.10第八转轴、9.11第九转轴、9.12第十转轴、9.13左挡板、9.14右挡板、9.15右转板、9.16固定板、9.17左转板、9.18左支杆、9.19右支杆、10氧气瓶、11锁紧外杆、12.1第一臂、12.2第二臂、13锁紧内杆、13.1横杆、14第一连杆、15.1第五臂、15.2第六臂、16驱动盘、17钢丝绳、18万向脚轮、19液压泵、19.1踏板、19.2泄压阀、20.1第一弹簧、20.2第二弹簧、21弹簧端子、22锁紧弹簧、23液压管、24.1左导轮、24.2右导轮、25固定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至图8所示,翻转式防静电医用氧气瓶搬运车,包括车架1、车轮2、前支轮3、液压缸4、夹板5、第七臂6.1、第八臂6.2、第二连杆7、第三臂8.1、第四臂8.2、翻转架9、氧气瓶10、锁紧外杆11、第一臂12.1、第二臂12.2、锁紧内杆13、横杆13.1、第一连杆14、第五臂15.1、第六臂15.2、驱动盘16、钢丝绳17、万向脚轮18、液压泵19、踏板19.1、泄压阀19.2、第一弹簧20.1、第二弹簧20.2、弹簧端子21、锁紧弹簧22、液压管23、左导轮24.1、右导轮24.2、固定端子25,其特征在于:两个车轮2分别转动安装于车架1两侧,两个万向脚轮18分别安装于车架1后端下侧,液压泵19固定安装于车架1后侧,翻转架9与车架1构成转动副,锁紧外杆11、锁紧内杆13和锁紧弹簧22构成的锁紧机构可将翻转架9紧靠车架1后锁紧,第一臂12.1和第二臂12.2左端与同一个夹板5构成转动副,右端均与翻转架9背面转动连接,第五臂15.1和第六臂15.2左端与同一个夹板5构成转动副,右端均与翻转架9背面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4与第一臂12.1、第二臂12.2、第五臂15.1、第六臂15.2均构成转动副,第三臂8.1和第四臂8.2右端与同一个夹板5构成转动副,左端均与翻转架9背面转动连接,第七臂6.1和第八臂6.2右端与同一个夹板5构成转动副,左端均与翻转架9背面转动连接,第二连杆7与第三臂8.1、第四臂8.2、第七臂6.1、第八臂6.2均构成转动副,液压缸4与翻转架9固定连接,液压管23将液压泵19和液压缸4进行连通,踩动踏板19.1可实现液压缸4的伸长,从而液压缸4可通过驱动盘16、左导轮24.1、右导轮24.2、钢丝绳17驱动第一连杆14和第二连杆7向下移动,使第一臂12.1、第二臂12.2、第三臂8.1、第四臂8.2、第五臂15.1、第六臂15.2、第七臂6.1、第八臂6.2均向下摆转,从而四个夹板5实现对氧气瓶10的夹持,踩踏泄压阀19.2可卸掉液压缸4的推力,从而第一弹簧20.1、第二弹簧20.2可向上拉动第一连杆14和第二连杆7,使四个夹板5放开对氧气瓶10的夹持,翻转架9向前摆转后可使两个前支轮3接触地面,此状态用于实现对氧气瓶10的夹持和放开过程,翻转架9向后摆转并锁紧后可实现对氧气瓶10的转运。

所述的车架1上端两侧设有左扶手1.2和右扶手1.3,用于实现对搬运车的操控,车架1上端中间位置设有钩板1.1,钩板1.1上端为向后的钩状结构,且中间位置纵向设有开口槽,车架1靠近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左挡杆1.4和右挡杆1.5,车架1前端左侧设有左轮轴1.6和左转轴1.7,车架1前端右侧设有右轮轴1.9和右转轴1.8,其中左转轴1.7和右转轴1.8同轴心。

左轮轴1.6上转动安装有一个车轮2,右轮轴1.9上转动安装有一个车轮2,车架1后端两侧安装有两个万向脚轮18,两个车轮2和两个万向脚轮18共同接触地面,使搬运车能够在地面上自由移动,液压泵19固定安装于车架1后侧,液压泵19前端设有油口和泄压阀19.2,后端设有踏板19.1。

所述的翻转架9前侧设有弧面结构,弧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层防静电橡胶皮,用于增大摩擦系数和防止产生静电,翻转架9背面上端设有连接耳9.1、第一转轴9.2、第二转轴9.3、第三转轴9.4、第四转轴9.5和端子轴9.6,背面靠近纵向中间位置设有第五转轴9.7、第六转轴9.8、第七转轴9.9、第八转轴9.10,翻转架9背面靠近下端位置设置有第九转轴9.11和第十转轴9.12,翻转架9背面两侧还设有左挡板9.13和右挡板9.14,翻转架9背面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固定板9.16,背面下端左侧设有左转板9.17,左转板9.17上设有圆孔,背面下端右侧设有右转板9.15,右转板9.15上设有的圆孔与左转板9.17上的圆孔同轴,翻转架9前侧下端两边分别设有左支杆9.18和右支杆9.19。

左转板9.17上的圆孔与左转轴1.7转动连接,右转板9.15上的圆孔与右转轴1.8转动连接,从而翻转架9与车架1构成转动副;锁紧外杆11右端与连接耳9.1构成转动副,锁紧内杆13左端设有拉环,右端伸入锁紧外杆11并与后者构成移动副,锁紧内杆13靠近左端位置还设有横杆13.1,锁紧内杆13右端与锁紧外杆11左端之间安装有锁紧弹簧22;左支杆9.18前端转动安装有一个前支轮3,右支杆9.19前端转动安装有一个前支轮3。

夹板5内侧为圆弧面,且圆弧面内固定设置有一层防静电橡胶皮,用于增大摩擦系数和防止产生静电,第一臂12.1和第二臂12.2左端与同一个夹板5构成转动副,第一臂12.1右端与第一转轴9.2构成转动副,第二臂12.2右端与第二转轴9.3构成转动副,从而第一臂12.1、第二臂12.2、翻转架9和一个夹板5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三臂8.1和第四臂8.2右端与同一个夹板5构成转动副,第三臂8.1左端与第三转轴9.4构成转动副,第四臂8.2左端与第四转轴9.5构成转动副,从而第三臂8.1、第四臂8.2、翻转架9和一个夹板5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五臂15.1和第六臂15.2左端与同一个夹板5构成转动副,第五臂15.1右端与第五转轴9.7构成转动副,第六臂15.2右端与第六转轴9.8构成转动副,从而第五臂15.1、第六臂15.2、翻转架9和一个夹板5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七臂6.1和第八臂6.2右端与同一个夹板5构成转动副,第七臂6.1左端与第七转轴9.9构成转动副,第八臂6.2左端与第八转轴9.10构成转动副,从而第七臂6.1、第八臂6.2、翻转架9和一个夹板5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一臂12.1、第二臂12.2、第五臂15.1、第六臂15.2均与第一连杆14转动连接,第三臂8.1、第四臂8.2、第七臂6.1、第八臂6.2均与第二连杆7转动连接。

固定端子25上端与端子轴9.6转动连接,第一弹簧20.1上端通过一个弹簧端子21与固定端子25构成转动副,第一弹簧20.1下端通过一个弹簧端子21与第一连杆14构成转动副,从而在第一弹簧20.1的拉力作用下,第一连杆14始终有向上移动的趋势,第二弹簧20.2上端通过一个弹簧端子21与固定端子25构成转动副,第二弹簧20.2下端通过一个弹簧端子21与第二连杆7构成转动副,从而在第二弹簧20.2的拉力作用下,第二连杆7始终有向上移动的趋势。

液压缸4下端与固定板9.16紧固连接,液压缸4上端与驱动盘16紧固连接,驱动盘16上端设有圆弧槽,左导轮24.1与第九转轴9.11转动连接,右导轮24.2与第十转轴9.12转动连接,钢丝绳17左端与第一连杆14下端连接,钢丝绳17右端依次绕过左导轮24.1下侧、驱动盘16上端、右导轮24.2下侧后与第二连杆7下端连接,液压管23将液压泵19的油口和液压缸4进行连通。

本发明的实施例:

初始状态时,钩板1.1勾住横杆13.1,从而在锁紧弹簧22弹力作用下,翻转架9向后倾靠于车架1前侧,左挡板9.13压紧左挡杆1.4,右挡板9.14压紧右挡杆1.5,泄压阀19.2处于关闭状态,液压缸4处于收缩状态,驱动盘16处于最低位置,四个夹板5均向外张开。

搬运氧气瓶10时,首先向后拉动锁紧内杆13左端的拉环,再向上扳转锁紧内杆13从而使横杆13.1脱离钩板1.1上端,向前推动翻转架9并使其保持竖直状态,此时两个前支轮3接触地面,向前推动搬运车并使氧气瓶10接触到翻转架9前侧的弧面结构后,反复向下踩动踏板19.1,使液压泵19内的液压油经液压管22进入液压缸4,使其逐渐伸长,从而驱动盘16向上移动,在钢丝绳17的拉动下,第一连杆14和第二连杆7向下移动并驱动第一臂12.1、第二臂12.2、第三臂8.1、第四臂8.2、第五臂15.1、第六臂15.2、第七臂6.1、第八臂6.2均向下摆转,直至四个夹板5夹紧氧气瓶10,之后向后拉动锁紧内杆13左端的拉环,使翻转架9倾靠于车架1前侧,并且左挡板9.13压紧左挡杆1.4、右挡板9.14压紧右挡杆1.5,再向下扳转锁紧内杆13使横杆13.1进入到钩板1.1上端的钩状结构,此时两个前支轮离开地面,两个万向脚轮18和两个车轮2接触地面,从而完成氧气瓶10的装载,便可移动搬运车至目的位置。

卸载氧气瓶10时,首先向后拉动锁紧内杆13左端的拉环,再向上扳转锁紧内杆13从而使横杆13.1脱离钩板1.1上端,使翻转架9缓慢向前翻转直至变为竖直状态,此时两个前支轮3接触地面,氧气瓶10下端也接触到地面,向下踩踏泄压阀19.2后,第一连杆14和第二连杆7在第一弹簧20.1和第二弹簧20.2拉力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在钢丝绳17作用下驱动盘16向下移动,液压缸4实现收缩,液压缸4内的液压油回流至液压泵19中,同时第一臂12.1、第二臂12.2、第三臂8.1、第四臂8.2、第五臂15.1、第六臂15.2、第七臂6.1、第八臂6.2同时向上摆转,实现四个夹板5的张开,向后拉离搬运车即可完成氧气瓶10的卸载。

“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