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

文档序号:28103629发布日期:2021-12-22 12:2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

1.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常见的自行车会有变速系统,自行车变速系统的作用就是通过改变链条和不同的前、后大小的齿轮盘的配合来改变车速快慢。前齿盘的大小和后齿盘的大小决定了自行车旋动脚蹬时的力度。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时,脚蹬时越感到费力。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时,脚蹬时越感到轻松。根据不同车手的能力,即可通过调整前、后齿盘的大小调整自行小调整自行车的车速,或是应对不同的路段、路况。但是这种变速方式只能做到分级换挡,而且在换挡过程中容易造成链条卡死或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自行车,能够做到无级变速,而且能减少在变速过程中链条卡死或脱落的情况。
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行车,包括:
5.车架,所述车架包括立管和后上叉,所述立管的一端和所述后上叉的一端转动连接;
6.前链轮,所述前链轮和所述立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7.后链轮,所述后链轮包括链轮座和调节件,所述链轮座和所述后上叉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调节件沿所述链轮座周向间隔设置,且分别沿所述链轮座的径向滑动连接,所述调节件远离所述链轮座的一端设有链齿;
8.链条,所述链条与所述前链轮和多个所述调节件的所述链齿啮合,以使所述前链轮和所述后链轮传动连接。
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行车,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自行车在平地行使时,骑手的重力会迫使自行车的后上叉绕着和立管的连接处且朝着远离立管的方向转动。由于前链轮和立管连接,后链轮和后上叉连接,因此在后上叉绕着立管转动的情况下,前链轮和后链轮的中心距变大,链条受到的张紧力变大,进而将后链轮的调节件朝着接近链轮座的方向压缩,所以,链条与后链轮的调节件配合部分直径减小,传动比变大,让骑手骑得更快。
11.当自行车上坡时,骑手重心位置发生改变,施加给立管和后上叉的力减小,后上叉绕着和立管的连接处且朝着接近立管的方向转动,因此前链轮和后链轮的中心距变小,链条受到的张紧力变小,进而后链轮的调节件朝着远离链轮座的方向伸展,所以链条与后链轮的调节件配合部分直径变大,传动比变小,让骑手骑得更省力、轻松。根据坡度的不同,后链轮与前链轮的中心距不同,导致后链轮与链条的配合直径发生改变,进而做到无级变速;由于不需要将链条换到其他链轮,因此还能减少链条卡死或脱落的问题。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件包括相连接的导向部和啮合部,所述导向
部与所述链轮座滑动连接,所述啮合部的周沿均布设有所述链齿。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链轮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链轮座的外周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部连接。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啮合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调节件从所述链轮座中脱离。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链轮座包括基座和盖板,所述基座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调节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凹槽,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基座。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基座。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自行车设置有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包括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与所述第二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座连接于所述立管,所述第二滑座连接于所述后上叉。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滑座远离连接所述立管的一端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滑座远离连接所述后上叉的一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互相配合滑动连接。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动部件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滑槽,以使所述第一滑座和所述第二滑座弹性连接。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自行车还包括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管或后上叉,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座。
21.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23.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自行车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后链轮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滑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号:
28.自行车100、车架110、立管111、减震弹簧112、后上叉113、前链轮120、后链轮130、啮合部131、链齿1311、第一弹簧132、链轮座133、盖板1331、基座1332、凹槽1333、链条140、滑动部件150、第一滑座151、滑槽1511、第二滑座152、滑块1521、导向部210、限位块230、调节件310、第二弹簧410。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
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2.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3.参照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自行车100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后链轮130结构示意图,图3中第一弹簧132未示出。可以理解的是,自行车100包括车架110、前链轮120、后链轮130和链条140,车架110包括立管111和后上叉113,立管111的一端和后上叉113的一端转动连接;前链轮120和立管1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后链轮130和后上叉11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后链轮130还包括链轮座133和调节件310,调节件310远离链轮座133的一端设置有链齿1311。其中,链条140和前链轮120、后链轮130的链齿1311啮合,用来将前链轮120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后链轮130。
34.可以理解的是,调节件310包括啮合部131、导向部210、第一弹簧132和链齿1311,其中,啮合部131的周沿均布设有链齿1311,啮合部131和导向部210连接,导向部210和链轮座133滑动连接,链轮座133和后上叉113转动连接。第一弹簧132套设于导向部210,第一弹簧132的一端与链轮座133的外周壁连接,另一端与导向部210连接,第一弹簧132可以让啮合部131回到初始位置。
35.需要说明的是,初始位置指的是自行车100在无人骑行时,啮合部131在第一弹簧132的弹力作用下所处的位置。
36.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簧132的一端与链轮座133的外周壁连接,另一端与导向部210连接中的连接,可以理解为第一弹簧132和链轮座133的外周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向部210固定连接;还可以理解为第一弹簧132和链轮座133的外周壁抵接,另一端与导向部210抵接;或者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另一端固定连接。
37.可以理解的是,自行车100在平地行使时,骑手的重力会迫使自行车100的后上叉113绕着和立管111的连接处且朝着远离立管111的方向转动。由于前链轮120和立管111连接,后链轮130和后上叉113连接,因此在后上叉113绕着立管111转动的情况下,前链轮120和后链轮130的中心距变大,链条140受到的张紧力变大,克服啮合部131和链轮座133之间的第一弹簧132的弹力,进而将后链轮130的啮合部131朝着接近链轮座133的方向压缩,所以,链条140与后链轮130的啮合部131配合部分直径减小,传动比变大,让骑手骑得更快。
38.当自行车100上坡时,骑手重心位置发生改变,施加给立管111和后上叉113的力减小,在啮合部131和链轮座133之间的第一弹簧132的弹力作用下,后上叉113绕着和立管111的连接处且朝着接近立管111的方向转动,因此前链轮120和后链轮130的中心距变小,链条140受到的张紧力变小,进而后链轮130的啮合部131在第一弹簧132的弹力作用下,朝着远离链轮座133的方向伸展,所以链条140与后链轮130的啮合部131配合部分直径变大,传动比变小,让骑手骑得更省力、轻松。
39.根据坡度的不同,后链轮130与前链轮120的中心距不同,导致后链轮130与链条140的配合直径发生改变,进而做到无级变速;由于不需要将链条140换到其他链轮,因此还能减少链条140卡死或脱落的问题。
40.参照图2和图3,可以理解的是链轮座133包括基座1332和盖板1331,基座1332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1333,凹槽1333均匀分布在基座1332上,导向部210可以活动连接于凹槽1333,以滑动连接于链轮座133,盖板1331可拆卸连接在基座1332上。拆卸连接可以是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者销连接等等,可拆卸连接的好处是可以方便导向部210和链轮座133的装配。
41.需要说明的是,导向部210远离啮合部131的一端还连接有限位块230,限位块230可以限制导向部210从链轮座133中脱离。其中,限位块230与导向部21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这样可以将限位块230拆卸下来,进而方便第一弹簧132的装配。
42.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块230和导向部210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焊接或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提高限位块230和导向部210之间的连接强度。
43.参照图3,可以理解的是,链轮座133的基座1332内部形成腔体,限位块230位于腔体中,限位块230可以卡在凹槽1333靠近腔体的一侧,进而限制导向部210从链轮座133中脱离。
44.参照图1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自行车100还包括滑动部件150。滑动部件150包括第一滑座151与第二滑座152,第一滑座151与第二滑座152之间滑动连接。其中,第一滑座151连接于立管111,第二滑座152连接于后上叉113。滑动部件150在立管111和后上叉113转动时,起到增加连接强度的作用。
45.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滑座151远离连接立管111的一端设置有滑槽1511,滑槽1511由第一滑座151内部挖去一部分形成。第二滑座152远离连接后上叉113的一端设置有与滑槽1511形状相配合的滑块1521,滑块1521和滑槽1511配合滑动连接。
46.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1511还设置有第二弹簧410,第二弹簧410的一端和滑块1521连接,另一端和滑槽1511连接,第二弹簧410可以让第一滑座151和第二滑座152弹性连接,在第二滑座152不受外力的推拉时,能让第二滑座152复位。需要说明的是,复位指的是在自行车100无人骑行时,第二滑座152在第二弹簧410的弹力作用下所处的位置。
47.参照图1,可以理解的是,滑动部件150的一端和前链轮120通过同一根轴连接于立管111,滑动部件150的另一端和后链轮130通过同一根轴连接于后上叉113。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方便装配,结构更合理。
48.参照图1,可以理解的是,自行车100还包括减震弹簧112。减震弹簧112的一端可以连接于后上叉113,或者连接于立管11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滑座152。在地面颠簸的路段,立管111与后上叉113之间频繁转动,进而导致第二弹簧410反复伸缩,进而能减少颠簸感,提高用户体验。其中,减震弹簧112还可以在后上叉113远离立管111转动的过程中,对第二滑座152起到向远离第一滑座151的方向推动的作用,进而使前链轮120和后链轮130的中心距加大;当后上叉113朝着接近立管111的方向转动时,对第二滑座152起到向接近第一滑座151的方向拉动的作用,进而使前链轮120和后链轮130的中心距减小。
49.可以理解的是,自行车100还包括车座、车轮、脚踏板和刹车系统等等部件。
50.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100的整体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51.自行车100在平地行使时,在骑手的重力作用下,后上叉113绕着和立管111的连接处朝着远离立管111的方向转动,减震弹簧112被压缩,进而滑动部件150受到拉力的作用,对第二滑座152施加拉力,第二滑座152克服第二弹簧410的拉力朝着远离第一滑座151的方向滑动。因此,前链轮120和后链轮130的中心距变大,导致链条140受到的张紧力变大,进而对后链轮130的啮合部131进行压缩,啮合部131朝着链轮座133的方向,克服第一弹簧132的弹力做功,导向部210是导向作用,减少啮合部131发生倾斜的概率。因此,啮合部131和链条140的配合部分直径减小,传动比变大,骑手可以骑得更快。
52.自行车100在上坡时,骑手重心位置发生改变,施加给立管111和后上叉113的力减小,在第二弹簧410的弹力、减震弹簧112的弹力和第一弹簧132的弹力作用下,后上叉113朝着接近立管111的方向转动,进而滑动部件150受到压力的作用,对第二滑座152施加压力,第二滑座152在第二弹簧410的拉力作用下朝着接近第一滑座151的方向滑动。因此,前链轮120和后链轮130的中心距变小,导致链条140受到的张紧力变小,在第一弹簧132的弹力作用下,后链轮130的啮合部131朝着远离链轮座133的方向伸展,导向部210起着导向作用,以使调节件310能沿着链轮座133的径向滑动连接,同时减少啮合部131发生倾斜的概率。因此,啮合部131和链条140的配合部分直径变大,传动比变小,骑手的骑行变得省力。
5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