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器组件、转向器与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0839发布日期:2021-11-25 10:26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器组件、转向器与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器组件、包含该转向器组件的转向器以及包含该转向器的汽车。


背景技术:

2.转向器是连接在方向盘与轮胎之间的传动机构,可以通过转向器,来实现轮胎与方向盘同步转动。
3.现有技术中,转向器包括壳体与滑动设置于壳体内的齿条,在壳体内部设置有衬套,用于将齿条支撑于壳体内,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衬套移动的凹台。
4.在转向器使用过久后,衬套可能会产生磨损,与凹台之间产生间隙,最终在齿条移动时,会碰撞凹台,从而产生敲击异响的情况;并且在沉头与凹台之间产生间隙后,也会影响齿条的直线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转向器转向器组件、转向器与汽车,旨在解决衬套与凹台之间产生间隙所带来的异响与影响齿条移动的问题。
6.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向器组件,包括:壳体;
7.所述壳体设置有供齿条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至少一段侧壁设置为向所述壳体外壁延伸的阶梯形凹台;
8.所述阶梯形凹台中设置有与所述阶梯形凹台适配的支撑衬套;
9.在所述支撑衬套外壁与所述阶梯形凹台之间设置有弹性补偿部,以补偿所述支撑衬套与所述阶梯形凹台之间的间隙。
10.可选地,所述弹性补偿部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设置于所述阶梯形凹台与所述支撑衬套之间,以对所述支撑衬套与所述阶梯形凹台的间隙进行补偿。
11.可选地,所述橡胶垫包括径向橡胶垫和/或轴向橡胶垫;
12.其中,所述径向橡胶垫设置于所述阶梯形凹台与所述支撑衬套的第一平面之间,所述轴向橡胶垫设置于所述阶梯形凹台与所述支撑衬套的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
14.可选地,还包括调整螺母,所述阶梯形凹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15.所述调整螺母螺纹连接至所述阶梯形凹台的端部,与所述支撑衬套的端部抵触;
16.所述调整螺母上设置有供所述齿条穿过的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通孔连通。
17.可选地,所述开孔的内壁与所述齿条之间具有间隙。
18.可选地,所述支撑衬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储油槽。
19.可选地,所述储油槽为网格状。
20.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转向器,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转向
器组件。
21.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转向器。
22.有益效果:
23.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向器组件,通过在阶梯形凹台内设置有与阶梯形凹台适配的支撑衬套,可以对齿条所带来的轴向冲击进行缓冲,提高支撑衬套的使用寿命;并且在阶梯形凹台与支撑衬套之间设置有弹性补偿部,可以对阶梯形凹台与支撑衬套之间的间隙进行补偿,以避免阶梯形凹台与支撑衬套之间产生间隙所带来的撞击异响;另外,由于本技术中的阶梯形凹台与支撑衬套均为阶梯形,所以在阶梯形凹台与支撑衬套之间的任一弹性补偿部磨损后,均可以通过其余的阶梯形凹台与支撑衬套之间的的弹性补偿部进行补偿,以使得支撑衬套同样能够稳定地固定至阶梯形凹台上,避免支撑衬套撞击阶梯形凹台所带来的异响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转向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支撑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调整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支撑衬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通孔;2、阶梯形凹台;3、支撑衬套;31、第一平面;32、第二平面;41、径向橡胶垫;42、轴向橡胶垫;5、调整螺母;51、开孔;6、齿条;7、储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一
33.一种转向器组件,参照图1示出的一种转向器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转向器组件包括:壳体1,壳体1设置有供齿条6通过的通孔11,通孔11的至少一段侧壁设置为向壳体1外壁延伸的阶梯形凹台2;阶梯形凹台2中设置有与阶梯形凹台2适配的支撑衬套3;在支撑衬套3外壁与阶梯形凹台2之间设置有弹性补偿部,以补偿支撑衬套3与阶梯形凹台2之间的间隙。
34.本实施例中,与阶梯形凹台2适配的支撑衬套3,同样为阶梯形,支撑衬套3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阶梯形可按照从左至右的方向逐渐向通孔11的中心轴线靠近,也可以按照从
右至左的方向逐渐向壳体1外壁靠近,阶梯形凹台2亦如此,本技术不在此做限制。
35.其中,可以在通孔11的一段、两段或若干段的位置处设置支撑衬套3,以对齿条6进行支撑。支撑衬套3内部中空,以供齿条6穿过;支撑衬套3远离阶梯形凹台2的一端朝通孔11的中心轴线处凸出,以对齿条6进行支撑,以避免齿条6与壳体1内壁接触。
36.通过在阶梯形凹台2内设置有与阶梯形凹台2适配的支撑衬套3,即将,支撑衬套3设置成阶梯形,可以对齿条6所带来的轴向冲击(图1中示出的水平方向的冲击)进行缓冲,提高支撑衬套3的使用寿命;并且,在阶梯形凹台2与支撑衬套3之间设置有弹性补偿部,从图1中可以看出,可以对阶梯形凹台2与支撑衬套3之间的间隙进行补偿,以避免阶梯形凹台2与支撑衬套3之间产生间隙所带来的撞击异响。
37.另外,由于本技术中的阶梯形凹台2与支撑衬套3均为阶梯形,所以在阶梯形凹台2与支撑衬套3之间的任一弹性补偿部磨损后,均可以通过其余的阶梯形凹台2与支撑衬套3之间的的弹性补偿部进行补偿,以使得支撑衬套3同样能够稳定地固定至阶梯形凹台2上,避免支撑衬套3撞击阶梯形凹台2所带来的异响的情况出现。
38.基于上述转向器组件,本技术提供以下一些具体可实施方式的示例,在互不抵触的前提下,各个示例之间可任意组合,以形成一种新的转向器组件,应当理解的,对于由任意示例所组合形成的新一种转向器组件,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3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弹性补偿部包括橡胶垫,橡胶垫设置于阶梯形凹台2与支撑衬套3之间,以对支撑衬套3与阶梯形凹台2的间隙进行补偿。
40.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支撑衬套3具有第一平面31与第二平面32,且第一平面31与第二平面32之间的夹角可以在0
°
与90
°
之间,也可以等于90
°
,也可以在90
°
与180
°
之间,只要保证支撑衬套3能够固定至阶梯形凹台2上即可。并且,基于支撑衬套3具有第一平面31与第二平面32,所以橡胶垫的设置位置,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实施方式进行设置。
41.第一种实施方式:橡胶垫为径向橡胶垫41,参照图1与图2所示,径向橡胶垫41设置于阶梯形凹台2与支撑衬套3的第一平面31之间,径向橡胶垫41可以为静音硫化橡胶。
42.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与图3所示,径向橡胶垫41可以周向设置于支撑衬套3的外壁(第一平面31)上,也可以周向设置于阶梯形凹台2的内壁上。进而使得支撑衬套3径向上的第一平面31与阶梯形凹台2之间为柔性接触,对支撑衬套3径向上的第一平面31与阶梯形凹台2之间的径向间隙进行填充补偿,避免由于径向间隙所带来的异响。
43.其中,在将径向橡胶垫41设置于支撑衬套3的外壁上时,可以参照图2所示,在支撑衬套3每一层外壁上均分别设置有定位槽(图中未示出),径向橡胶垫41卡接至定位槽内即可实现径向橡胶垫41的固定。
44.第二种实施方式:橡胶垫为轴向橡胶垫42,参照图1与图3所示,轴向橡胶垫42设置于阶梯形凹台2与支撑衬套3的第二平面32之间,轴向橡胶垫42也可以为静音硫化橡胶。
45.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与图3所示,轴向橡胶垫42可以周向设置于支撑衬套3的若干台阶面(第二平面32)上,也可以周向设置于阶梯形凹台2的若干台阶面上。进而使得支撑衬套3轴向上的第二平面32与阶梯形凹台2之间为柔性接触,对支撑衬套3轴向上的第二平面32与阶梯形凹台2之间的轴向间隙进行填充补偿,避免由于轴向间隙所带来的异响。
46.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径向橡胶垫41设置若干个,轴向橡胶垫42也设置若干个,从而使得若干个径向橡胶垫41中的某一个径向橡胶垫41磨损后,也可以通过其余的径向橡
胶垫41来补充支撑衬套3的第一平面31与阶梯形凹台2之间的径向间隙;在若干个轴向橡胶垫42中的某一个轴向橡胶垫42磨损后,也可以通过其余的轴向橡胶垫42来补充支撑衬套3的第二平面32与阶梯形凹台2之间的轴向间隙。进而使得支撑衬套3能够更加稳固地固定至阶梯形凹台2内,提升了二者之间配合的牢靠性,进一步避免了异响。
47.例如,图1中示出了三个台阶的支撑衬套3,若支撑衬套3中间位置处的径向橡胶垫41磨损地更加严重,即使位于中间位置的径向橡胶垫41与壳体1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也可以通过其两侧的径向橡胶垫41,稳定地固定至阶梯式凹台2内,在齿条6左右移动时,基于其左右两侧的径向橡胶垫41的填充,也不会使得支撑衬套3上下移动撞击壳体1。
48.又如,若支撑衬套3中位于中间位置处的轴向橡胶垫42磨损地更加严重,即使位于中间位置的轴向橡胶垫42与壳体1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也可以通过其两侧的轴向橡胶垫42,稳定地固定至阶梯形凹台2内,在齿条6左右移动时,基于其左右两侧的轴向橡胶垫42的填充,也不会使得支撑衬套3左右移动撞击壳体1。
4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与图4所示,还包括调整螺母5,阶梯形凹台2设置于壳体1的两端;调整螺母5螺纹连接至阶梯形凹台2的端部,与支撑衬套3的端部抵触;调整螺母5上设置有供齿条6穿过的开孔51,开孔51与通孔11连通。
50.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所示,调整螺母5位于壳体1外,且螺纹连接至阶梯形凹台2的端部,从而使得在轴向橡胶垫42在长期使用磨损后,在支撑衬套3的第二平面32与阶梯形凹台2之间产生间隙时,可以将调整螺母5朝着壳体1内部的方向拧入,以推动支撑衬套3的第二平面32与阶梯形凹台2的台阶面抵触,并且将支撑衬套3的第二平面32固定在与阶梯形凹台2抵触的位置,避免了支撑衬套3的端部与阶梯形凹台2之间间隙的产生,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异响的发生。
51.其中,参照图1所示,调整螺母5上设置有供齿条6穿过的开孔51,该开孔51与通孔11连通,可以供齿条6穿过,但为了避免齿条6接触到调整螺母5的开孔51内壁,可以将开孔51的横截面积设置地相对通孔11的横截面积更大,从而使得开孔51内壁与齿条6之间具有间隙,避免调整螺母5与齿条6接触所带来的摩擦力,使得人工转动调整螺母5时能够更加省力。
5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支撑衬套3的内壁上设置有储油槽7。
53.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支撑衬套3的内壁上设置储油槽7,从而能够对润滑油进行存储,并利用储油槽7内的润滑油来对齿条6进行润滑,来减少齿条6与支撑衬套3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少支撑衬套3与齿条6之间的磨损,以提高支撑衬套3与齿条6的使用寿命。
54.其中,储油槽7为网格状。通过储油槽7为网格状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大存储润滑油的存储空间,从而能够存储更多的润滑油,来对齿条6进行润滑;另一方面能够减少齿条6移动时与支撑衬套3之间的接触面积,极大地减少了齿条6与支撑衬套3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齿条6的逆推能力,进而提高转向器的回正性能,且基于摩擦力的减少,可以使得用户能够更加顺滑地转动方向盘,提高了转向手感。
55.实施例二
56.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转向器,包括如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转向器组件。
57.实施例三
5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转向器。
59.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0.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1.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不同形式的改变之处,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