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链工程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6178发布日期:2021-12-11 10:3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链工程用板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板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链工程用板。


背景技术:

2.冷链是指部分产品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须的特定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安全的特殊供应链系统。需要低温运输的产品一般使用冷藏车进行转移。
3.相关技术见申请号为201721089207.6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保温冷藏车,包括方形厢体,厢体包括位于上下两侧的顶板和底板,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板,以及位于前后两端的前板和门板,门板铰接在厢体后端,两块侧板内侧面各固定有两个支撑座。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传统的车厢侧壁保温性差,容易在侧壁处因温差产生水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冷藏车保温性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冷链工程用板。
6.本技术提供一种冷链工程用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冷链工程用板,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保温层的一面固定有热反射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程用板铺设于冷藏车的车厢内壁,保温层能够减小热量的传递,热反射层能够对车厢外部的热量进行反射,减小热量向车厢内部传递的可能,从而提高冷藏车的低温保温性能。
9.可选的,所述热反射层远离保温层的一面固定有能够吸水的吸湿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湿层能够吸收车厢内空气中的水汽,保持车厢的干燥。
11.可选的,所述吸湿层包括硅胶内层和包覆与硅胶内层外部的保温外层,保温外层的一面与热反射层固定,保温外层的另一面设有开口。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硅胶内层将车厢内空气中的水汽吸收,定期可以将吸湿层拆下并烘烤干燥,有利于重复使用。保温外层进一步增加了冷链工程用板的保温性。
13.可选的,所述冷链工程用板还包括固定于热反射层远离保温层一面的异味吸附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味吸附层能够吸收车厢内空气中的异味,保持车厢内存放产品如食物不会因异味产生变质。
15.可选的,所述异味吸附层表面固设有工作面层,工作面层上密布有多个气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面层上设有多个气孔,车厢内的空气能够与异味吸附层连通,使得工作面层能够对异味吸附层进行保护。
17.可选的,所述异味吸附层为蜂窝结构的活性炭块。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蜂窝结构的活性炭块还具有一定的强度,对工作面层进行支撑。
19.可选的,所述保温外层的一侧沿保温外层长度方向设有贯通的插槽,所述保温外层的另一侧设有与插槽配合插接的插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条与插槽配合,减小了工程办铺设间隙处热量交换的能力,提高车厢保温效果。
21.可选的,所述热反射层为铝箔,所述保温层为挤压聚苯板,铝箔熔固与挤压聚苯板的表面。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箔与挤压聚苯板熔固,贴合性好,不易分离。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增加车厢的保温性能,同时能够减小车厢内的空气中的水汽,车厢内壁不易结霜或产生水滴;
25.2、增加车厢保温性能的同时减小车厢内的异味,保持空气清新。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冷链工程用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中a

a面的剖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保温层;11、空腔;2、热反射层;3、吸湿层;31、保温外层;311、开口;312、插槽;313、插条;32、硅胶内层;4、工作面层;41、气孔;5、异味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冷链工程用板。参考图1,冷链工程用板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保温层1、热反射层2、吸湿层3和工作面层4,工作面层4上设有气孔41。保温层1和热反射层2提高了冷链工程用板的隔热性能,用于冷藏车中能减小车厢内外热交换以提高保温性能,吸湿层3能够将车厢内的湿气通过工作面层4上的气孔41吸收,减小了车厢内壁滴水的可能。
31.参考图2,保温层1可以为挤塑聚苯板制作为矩形板,保温层1的内部设有长方体的空腔11,以进一步降低热量自保温层1一面向另一面传递的速率,增加保温性能。保温层1的厚度可以为20

30mm,此处保温层1的厚度选择为25mm,空腔11沿保温层1厚度方向的尺寸为10mm。根据需要,保温层1远离热反射层2的一面还可以设有粘胶层,粘胶层表面贴合有保护膜。使用时可以将保护膜撕掉后直接将保温层1粘贴到车厢内壁。
32.热反射层2可以为铝箔,铝箔的厚度为0.2mm。能够进一步减小外部环境的热量向车厢内部传递。热反射层2与保温层1可以粘接或熔接固定,此处选择将铝箔铺设在挤塑聚苯板表面后加热熔固为一体。
33.参考图2,吸湿层3包括硅胶内层32和保温外层31,保温外层31包覆与硅胶内层32上。硅胶内层32可以为厚度10mm的蜂窝结构的硅胶板,保温外层31为挤塑聚苯板,保温外层31可以粘接固定于硅胶内层32上。保温外层31与热反射层2通过胶水粘接固定。保温外层31远离热反射层2的一面设有矩形的开口311。
34.参考图2,工作面层4的一面设有凹槽,工作面层4开设凹槽的一面与保温外层31固定,固定方式可以选择粘接或者插接,此处选择用魔术贴粘接固定,以便工作面层4能够与保温外层31分离。
35.工作面层4位于凹槽中填充有异味吸附层5,异味吸附层5可以为活性炭层。为了方便安装,异味吸附层5为蜂窝结构的活性炭块。异味吸附层5嵌固于工作面层4的凹槽内。工作面层4上的气孔41通过开口311与吸湿层3中的硅胶内层32连通。
36.参考图1和图2,相邻两块冷链工程用板边缘垂直拼接时,为了减小热量从拼接缝处流动交换的可能,冷链工程用板整体为矩形板,矩形板的四周为斜面,斜面与保温层1的主平面此处呈45
°
设置。在保温外层31的一侧开设有插槽312,保温外层31的另一侧一体固定有插条313,插槽312和插条313均沿保温外层31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插条313能够插入到插槽312内,使得热量沿着两块工程用板的拼接缝流动时绕流。同样的,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保温层1和工作面层4的两侧也可以设置相同结构的插条313与插槽312,增加拼接缝处的隔热效果。
3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吸湿层3和异味吸附层5还可以交替固定于热反射层2远离保温层1的一面,或者吸湿层3和异味吸附层5交替固定于保温层1远离热反射层2的一面。
38.该一种冷链工程用板的应用原理如下:
39.将该冷链工程用板铺设到冷藏车的车厢内壁,使得保温层1贴合车厢内壁设置且一块工程用板的插条313插入到另一块工程用板的插槽312中。
40.保温层1和热反射层2能够减小车厢外部的热量向车厢内部传递,大大提高了车厢内部的低温保持性能。车厢内部的湿气通过气孔41被硅胶内层32吸收,保持车厢内部的干燥,减小了车厢内壁产生水滴润湿产品包装的可能。工作面层4内的异味吸附层5能够对车厢内部的异味进行吸收,保持车厢内部的空气清新。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