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液压转向的横纵移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49304发布日期:2021-11-18 00:3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液压转向的横纵移动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纵移动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液压转向的横纵移动车。


背景技术:

2.物料转运电动平车行业中,具有横纵移动功能的电动平车,是客户的一种常用需求,传统的结构设计一般采用舵轮结构,通过复杂的电机控制来实现横纵移动功能,采用舵轮结构对产品的整体成本会大大提高,进而影响公司收益;另外,舵轮结构对车体的外形尺寸有所限制,不能根据客户需求任意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且转向效果好的一种利用液压转向的横纵移动车。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利用液压转向的横纵移动车,包括框架和驱动轮组,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护板,所述框架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轮组包括转向驱动轮组和被动驱动轮组,所述转向驱动轮组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左右两端,所述被动驱动轮组与所述转向驱动轮组在同一端面上,所述转向驱动轮组上连接有转向油缸和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框架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电源和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所述转向油缸连接给所述转向油缸提供液压动力,转向油缸给所述转向驱动轮组提供动力驱动所述转向驱动轮组做转向运动,所述电源给所述液压泵和所述驱动电机供电,所述电控箱控制所述液压泵和所述驱动电机运转。
6.所述框架包括四边形直角主框架、六个副支撑和一个横支撑,六个所述副支撑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内部,且六个所述副支撑的两端与所述主框架的内部连接,六个所述副支撑包括第一副支撑、第二副支撑、第三副支撑、第四副支撑、第五副支撑和第六副支撑,所述横支撑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横中心线上,且所述横支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框架的左右两端相连。
7.所述护板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左右两侧,所述主框架的竖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第三副支撑和第四副支撑,所述第一副支撑和所述第二副支撑设置在所述第三副支撑的左侧,所述第五副支撑和第六副支撑设置在所述第四副支撑的右侧,所述第一副支撑与所述第六副支撑关于所述主框架的竖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副支撑与所述第五副支撑关于所述主框架的竖中心线对称设置。
8.所述转向驱动轮组包括第一转向驱动轮和第二转向驱动轮,所述被动驱动轮组包括第一被动驱动轮和第二被动驱动轮,所述第一转向驱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副支撑和第二副支撑之间,且靠近所述主框架的前端,所述第二转向驱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五副支撑和所述第六副支撑之间,且靠近所述主框架的后端,所述第一被动驱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副支撑和第二副支撑之间,靠近所述主框架的后端,且所述第一被动驱动轮与所述第一转向驱
动轮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被动驱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五副支撑和第六副支撑之间,靠近所述主框架的前端,且所述第二被动驱动轮与所述第二转向驱动轮在同一水平线上。
9.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转向油缸包括第一转向油缸和第二转向油缸,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向驱动轮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转向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一转向驱动轮上还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向油缸,所述第一转向油缸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主框架前端的第一挂耳连接,所述第一挂耳设置在所述第三副支撑与所述主框架前端交接处的右端。
1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向驱动轮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转向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二转向驱动轮上还连接有所述第二转向油缸,所述第二转向油缸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主框架后端的第二挂耳连接,所述第二挂耳设置在所述第四副支撑与所述主框架后端交接处的左端。
11.所述电源、电控箱和所述液压泵均设置在所述第三副支撑和第四副支撑之间,且所述液压泵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油缸和第二转向油缸连接。
12.所述护板上远离所述主框架的一端为弧形端口。
13.所述转向驱动轮组在0
°
位置时,移动车为横向行走;所述转向驱动轮组在90
°
位置,移动车为纵向行走;所述转向驱动轮组在0
°
~90
°
中间任意位置时,平车做转弯行走。
14.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应用灵活的运行液压转向及万向轮组的性能,并巧妙的将其组合应用,以最小的性价比实现以往需要高成本才能实现的功能,保证横向、纵向的精度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公司效益。
16.2、本实用新型打破常规舵轮结构应用,解决空间及结构限制,使结构更灵活性与实用性,且结构可以根据客户要求任意搭配应用,整体结构独立安装,安装灵活。
17.3、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其适用范围广,尤其是电动平车行业,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液压转向的横纵移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20.参见图1,图中:1

护板,2

电源,3

电控箱,4

液压泵,5

主框架,6

第一副支撑,7

第二副支撑,8

第三副支撑,9

第四副支撑,10

第五副支撑,11

第六副支撑,12

横支撑,13

第一转向驱动轮,14

第二转向驱动轮,15

第一被动驱动轮,16

第二被动驱动轮,17

第一驱动电机,18

第二驱动电机,19

第一转向油缸,20

第二转向油缸,21

第一挂耳,22

第二挂耳。
21.实施例:一种利用液压转向的横纵移动车,包括框架和驱动轮组,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护板1,框架内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轮组包括转向驱动轮组和被动驱动轮组,转向驱动轮组设置在框架的左右两端,被动驱动轮组与转向驱动轮组在同一端面上,转向驱动轮组上连接有转向油缸和驱动电机,框架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电源2和电控箱3,电控箱3的
一侧设置有液压泵4,液压泵4与转向油缸连接给转向油缸提供液压动力,转向油缸给转向驱动轮组提供动力驱动转向驱动轮组做转向运动,电源2给液压泵4和驱动电机供电,电控箱3控制液压泵4和驱动电机运转。
22.框架包括四边形直角主框架5、六个副支撑和一个横支撑12,六个副支撑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主框架5的内部,且六个副支撑的两端与主框架5的内部连接,六个副支撑包括第一副支撑6、第二副支撑7、第三副支撑8、第四副支撑9、第五副支撑10和第六副支撑11,横支撑12设置在主框架5的横中心线上,且横支撑12的两端分别与主框架5的左右两端相连。
23.护板1设置在主框架5的左右两侧,主框架5的竖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副支撑8和第四副支撑9,第一副支撑6和第二副支撑7设置在第三副支撑8的左侧,第五副支撑10和第六副支撑11设置在第四副支撑9的右侧,第一副支撑6与第六副支撑11关于主框架的竖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二副支撑7与第五副支撑10关于主框架的竖中心线对称设置。
24.转向驱动轮组包括第一转向驱动轮13和第二转向驱动轮14,被动驱动轮组包括第一被动驱动轮15和第二被动驱动轮16,第一转向驱动轮13设置在第一副支撑6和第二副支撑7之间,且靠近主框架5的前端,第二转向驱动轮14设置在第五副支撑10和第六副支撑11之间,且靠近主框架5的后端,第一被动驱动轮15设置在第一副支撑6和第二副支撑7之间,靠近主框架5的后端,且第一被动驱动轮15与第一转向驱动轮13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二被动驱动轮16设置在第五副支撑10和第六副支撑11之间,靠近主框架5的前端,且第二被动驱动轮16与第二转向驱动轮14在同一水平线上。
25.驱动电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7和第二驱动电机18,转向油缸包括第一转向油缸19和第二转向油缸20,第一驱动电机17设置在第一转向驱动轮13一侧且与第一转向驱动轮13连接,第一转向驱动轮13上还连接有第一转向油缸19,第一转向油缸19的另一端与设置在主框架5前端的第一挂耳21连接,第一挂耳21设置在第三副支撑8与主框架5前端交接处的右端。
26.第二驱动电机18设置在第二转向驱动轮14一侧且与第二转向驱动轮14连接,第二转向驱动轮14上还连接有第二转向油缸20,第二转向油缸20的另一端与设置在主框架5后端的第二挂耳22连接,第二挂耳22设置在第四副支撑9与主框架5后端交接处的左端。
27.电源2、电控箱3和液压泵4均设置在第三副支撑8和第四副支撑9之间,且液压泵4分别与第一转向油缸19和第二转向油缸20连接。
28.护板1上远离主框架5的一端为弧形端口。
29.转向驱动轮组在0
°
位置时,移动车为横向行走;转向驱动轮组在90
°
位置,移动车为纵向行走;转向驱动轮组在0
°
~90
°
中间任意位置时,平车做转弯行走。
30.操作的时候,打开电源2,通过电控箱3控制液压泵4和转向驱动轮的运动,液压泵4给转向油缸提供液压动力,转向油缸给转向驱动轮组提供动力驱动转向驱动轮组做转向运动,当需要横向行走的时候,通过电控箱3控制液压泵4动作,液压泵4给转向油缸提供转向动力,转向油缸带动转向驱动轮转向,使转向驱动轮组到达到0
°
位置即可;当需要纵向行走的时候,通过电控箱3控制液压泵4动作,液压泵4给转向油缸提供转向动力,转向油缸带动转向驱动轮转向,使转向驱动轮组到达到90
°
位置即可;当需要转弯的时候,通过电控箱3控制液压泵4动作,液压泵4给转向油缸提供转向动力,转向油缸带动转向驱动轮转向,使转向驱动轮组到达0
°
~90
°
中间确定的位置即可实现转向,驱动电机给转向驱动轮提供前进的动
力。
31.当然,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