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快速定位的货物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2.小推车作为一种货物运输装置被运用与各种场合,但是现有的小推车在对货物进行运输时,工作人员大多把货物直接放置在底板上,然后工作人员不对其进行移动,小推车在移动的过程中,放置在底板上的货物由于没有进行定位,使得货物容易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从底板上掉落,使得工作人员不方便对其进行使用,因此需要一种快速定位的货物运输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定位的货物运输装置,解决了放置在货物运输装置上的货物由于没有进行定位,使得货物容易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从底板上掉落,使得工作人员不方便对其进行使用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定位的货物运输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壁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右端与转盘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左端与第一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与底板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7.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正面和背面均搭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背面与滑动机构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机构卡接在固定板的正面,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底板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8.所述滑动机构背面的一端与定位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卡接在插孔内,所述插孔开设在定位板的下表面,所述定位板的背面卡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正面的一端与定位杆的背面搭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杆设置在滑孔内,所述滑孔开设在底板的上表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板的形状设置为梯形,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底板内壁的下表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定位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套,所述滑套卡接在固定板的正面,所述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滚轮的背面和定位杆的正面
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套的正面和滚轮的背面固定连接。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该可快速定位的货物运输装置,通过设置转盘、第一螺纹杆、活动板、滚轮、滑杆、弹簧、定位杆和定位板,当需要对放置在底板上的货物进行定位时,工作人员转动转盘,使得转盘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一螺纹杆带动两个活动板向左运动,使得滑杆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通过定位杆带动定位板运动,使得相向运动的两个定位板与放置在底板上的货物接触进而对其进行定位,相对于现有的货物运输装置,工作人员只需要转动转盘便可对放置在底板上的货物进行固定定位,操作简单,使得放置在底板上的货物不易在移动时掉落,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该货物运输装置进行使用。
17.2、该可快速定位的货物运输装置,通过设置螺母、第二螺纹杆、定位杆和定位板,工作人员反转第二螺纹杆,使得第二螺纹杆在螺母内运动,使得第二螺纹杆与活动杆脱离,工作人员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定位板,当定位板在定位杆的表面运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工作人员正转第二螺纹杆,使得第二螺纹杆和螺母相互配合与活动杆接触并对其进行固定,因定位板和定位杆相互配合组成的定位结构的高度可调,使得该货物运输装置可方便的对不同尺寸的货物进行定位。
18.3、该可快速定位的货物运输装置,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因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使得滑块和滑槽相互配合可对活动板进行限位,使得活动板在运动时不会发生晃动,使得活动板可在第一螺纹杆的作用下平稳的运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板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板、2第一转动机构、3转盘、4第一螺纹杆、5第二转动机构、6活动板、7滚轮、8滑动机构、81滑杆、82滑套、9弹簧、10固定板、11定位杆、12滑块、13滑槽、14滑孔、15插孔、16定位板、17缓冲垫、18螺母、19第二螺纹杆、20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定位的货物运输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内壁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一转动机构2,第一转动机构2的右端与转盘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转盘3,使得工作人员可方便的对第二螺纹杆19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机构2的左端与第一螺纹杆4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4的左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5与底板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25.第二螺纹杆1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活动板6,活动板6的正面和背面均搭接有滚轮7,滚轮7的背面与滑动机构8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动机构8卡接在固定板10的正面,固定板10的下表面与底板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26.滑动机构8背面的一端与定位杆11的正面固定连接,定位杆11卡接在插孔15内,插孔15开设在定位板16的下表面,定位板16的背面卡接有螺母18,通过设置螺母18和第二螺纹杆19,使得螺母18和第二螺纹杆19相互配合可对定位板16进行固定,螺母18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9,第二螺纹杆19正面的一端与定位杆11的背面搭接。
27.具体的,如图1所示,定位杆11设置在滑孔14内,滑孔14开设在底板1的上表面,活动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滑动连接在滑槽13内,滑槽13开设在底板1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设置滑块12和滑槽13,使得滑块12和滑槽13相互配合可对活动板6进行限位,使得活动板6可在第一螺纹杆4的作用下平稳的运动。
28.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活动板6的形状设置为梯形,底板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0,通过设置万向轮20,使得工作人员可方便的对放置在底板1上的货物进行移动。
29.具体的,如图2所示,滑动机构8包括滑套82,滑套82卡接在固定板10的正面,滑套82内滑动连接有滑杆81,通过设置滑套82,因滑杆81滑动连接在滑套82内,使得滑套82可对滑杆81进行限位,使得滑杆81在运动时不会发生晃动,使得滑杆81可带动定位杆11平稳的运动,滑杆81的两端分别与滚轮7的背面和定位杆11的正面固定连接,滑杆81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9,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滑套82的正面和滚轮7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杆81,滑杆81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矩形,使得滑动连接在滑套82内的滑杆81不会在运动时发生转动,使得套接在滑杆81外表面的弹簧9不会因扭曲而损坏。
30.具体的,如图3所示,定位板1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定位板16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7,通过设置缓冲垫17,使得缓冲垫17可对定位板16和货物之间的间隙进行防护,使得定位板16不会与货物之间接触,降低了货物在转运时因与定位板16撞击而造成的损伤程度。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2.s1、当需要对货物进行运动时,工作人员反转转盘3,使得转盘3通过第一转动机构2和第一螺纹杆4带动两个活动板6向右运动,使得活动板6带动与之搭接的两个滚轮7相互远离,使得弹簧9收缩,使得滚轮7通过滑杆81和定位杆11带动相对应的两个定位板16相互远离,工作人员把货物放在底板1上并处于两个定位板16之间;
33.s2、当需要对放置在底板1上的货物进行定位时,工作人员转动转盘3,使得转盘3通过第一转动机构2带动第一螺纹杆4转动,使得第一螺纹杆4带动两个活动板6向左运动,使得活动板6带动滑块12在滑槽13内运动,使得滑杆81在弹簧9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滚轮7运动并始终与活动板6接触。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