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滑动升降婴儿车顶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5080发布日期:2022-01-26 19:1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滑动升降婴儿车顶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顶篷,具体是指一种可滑动升降婴儿车顶篷。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传统婴儿车顶篷的篷杆都是围绕底座板或靠背管的某一个位置固定的转动点进行旋转展开或收折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追求中小型婴儿车,特别是可上飞机的婴儿车型希望具备更小的收折尺寸,上述这种转动点固定的婴儿车却存在极大的使用弊端。一、如果顶篷的转动点位置过低,虽然满足了收折尺寸小的要求,但会造成顶篷展开后使用高度不够,顶篷全遮状态下离婴儿非常近,导致顶篷内空间狭小,使用舒适性欠佳,同时也存在婴儿进出与顶篷碰头的情况;二、如果顶篷的转动点位置过高,篷杆较高时,折合后篷杆会高于靠背管,无法满足收折尺寸小的要求,篷杆较低时,虽然保证了收折尺寸,但在顶篷展开使用时只能进行半遮,遮阳面不够宽广,当婴儿平躺在婴儿车上时,甚至无法完全起到遮阳的作用,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通过滑动升降调整顶篷的转动点,从而同时实现顶篷的小尺寸收折和在顶篷展开使用时提供更宽广遮阳面的可滑动升降婴儿车顶篷。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可滑动升降婴儿车顶篷,包括底座板、安装在底座板上的靠背管、下连杆、安装在下连杆上端的后篷杆、旋转座和安装在旋转座上端的前篷杆,所述的靠背管上设有沿靠背管升降滑动的滑座,所述的下连杆下端和旋转座下端同轴心转动安装在滑座上,并被滑座带动同步升降滑动。
6.所述的靠背管上设有上连杆,该上连杆上端铰接连接在靠背管上,上连杆下端与下连杆上端铰接连接。
7.所述的靠背管上设有定位所述滑座上升距离的定位销。
8.所述的滑座带动下连杆下端和旋转座下端同步下降滑动至靠背管的最低处,该上连杆和下连杆形成直线贴合在靠背管上,并带动后篷杆也贴合在靠背管上;所述的滑座带动下连杆下端和旋转座下端同步上升滑动并被定位销定位,该上连杆、下连杆和靠背管形成三角形而展开后篷杆;所述的旋转座贴合在下连杆上而带动前篷杆贴合后篷杆或旋转座相对下连杆向下转动而带动前篷杆相对后篷杆展开。
9.所述的定位销下端设有弹性扣,所述的滑座滑动上升碰触定位销而被弹性扣锁住定位。
10.所述的滑座与靠背管之间分别设有构成升降滑动的滑块和滑槽。
11.所述的滑块和滑槽是互相配装的t型块和t型槽,且t型块或t型槽沿靠背管的轴心线作直线延伸设置。所述的滑座上设有圆形的内转盘,下连杆下端设有圆形的中转盘,旋转
座下端设有圆形的外转盘,该内转盘、中转盘和外转盘以圆心为同轴心转动安装。
12.所述的内转盘与中转盘之间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互相吻合配装的圆周波浪齿,并经该圆周波浪齿形成中转盘相对内转盘的转动角度定位;所述的中转盘与外转盘之间的端面上也分别设有互相吻合配装的圆周波浪齿,并经该圆周波浪齿形成外转盘相对中转盘的转动角度定位。
13.所述的内转盘、中转盘和外转盘之间均被弹性顶推紧贴。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靠背管上设有沿靠背管升降滑动的滑座,将安装有后篷杆的下连杆下端和安装有前篷杆的旋转座下端同轴心转动安装在该滑座上,并能被滑座带动同步升降滑动;这样,只需通过滑块带动下连杆下端和旋转座下端同步下降滑动至靠背管的最低处,就能带动后篷杆贴合在靠背管上,此时只需保证前篷杆也贴合在后篷杆上,即可完成顶篷的小尺寸收折操作,也就是保证顶篷具有最小的收折面积;当滑块带动下连杆下端和旋转座下端同步上升滑动至靠背管高处被定位,就能带动后篷杆相对靠背管展开,也就是完成顶篷在高处的展开操作;当然,如果感觉顶篷展开遮阳空间还不够大,则再拉开前篷杆相对后篷杆转动展开即可。因此,改进后的婴儿车顶篷能通过滑动升降调整顶篷的转动点,从而同时实现顶篷的小尺寸收折和在顶篷展开使用时提供更宽广的遮阳面,并且单独展开和收折操作的前篷杆还能拓宽顶篷的使用空间,增加遮阳面,以满足婴儿平躺在婴儿车上时的遮阳使用,故具有舒适、安全和方便等使用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完全收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后篷杆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前篷杆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3的a处剖视放大图。
19.图5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20.图6为靠背管相对底座板处于半躺时整个顶篷完全收折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图6中后篷杆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图7中前篷杆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靠背管相对底座板处于全躺时整个顶篷完全收折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图9中后篷杆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图10中前篷杆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27.如图1~图11所示,1.底座板、2.靠背管、21.滑槽、3.下连杆、31.中转盘、4.旋转座、41.外转盘、5.滑座、51.内转盘、52.滑块、6.上连杆、7.前篷杆、8.后篷杆、9.定位销、91.弹性扣、10.圆周波浪齿、11.铆钉、12.弹簧、13.靠背座。
28.一种可滑动升降婴儿车顶篷,如图1~图3、图5所示,主要是由底座板1、靠背管2、上连杆6、下连杆3和旋转座4等构成。
29.所述的底座板1是供婴儿乘坐的部件,靠背管2为倒u型管,且靠背管的倒u型两端
分别经靠背座13转动安装在底座板1后部两侧,故靠背管2通过靠背座13能够相对底座板1实现半躺转动或全躺转动。
30.同时,任意一侧靠背管2的u型管臂上均设有滑槽21,该滑槽为t型槽,并沿靠背管2的轴心线作直线延伸设置,在滑槽21的最高处设有固定安装的定位销9,该定位销的下端设有弹性扣91。
31.相应的还需设置滑座5与靠背管2进行配装,具体是在滑座5上设置滑块52,该滑块为t型块,且t型块正好滑动配装在靠背管2的t型槽内,故滑座5经滑块52与滑槽21的配装就能与靠背管2之间构成升降滑动。
32.当然,滑座5与靠背管2之间的滑动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t型状,其他形状均能适用,甚至也能采用套装滑动的方式,这些结构只要满足滑座5在靠背管2上的滑动配装即可。
33.而且,沿靠背管2作升降滑动的滑座5一直上升滑动至靠背管高处时,就会碰触定位销9而被弹性扣91锁住定位,通常只需在滑座5上设有配合弹性扣91的槽孔即可,也就是定位销9能够定位滑座5在靠背管2上的上升距离。
34.所述的上连杆6、下连杆3和旋转座4共设置两组,这两组分别设置在底座板1的两侧,由于两侧结构设计完全相同,故本实施例仅以其中一侧为例进行详细描述。
35.所述的上连杆6上端铰接在同侧的靠背管2上,也就是铰接连接在靠背管2的同侧u型管臂上,其位置大致在靠背管的中上部并位于定位销9上方。
36.所述的上连杆6下端与下连杆3上端铰接连接,该下连杆上端同时还安装有插接固定的后篷杆8,由于下连杆3具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底座板1的两侧,故后篷杆8可采用倒u型杆,且后篷杆的倒u型两端正好分别插接固定在两侧的下连杆3上端。
37.所述的滑座5上设有圆形的内转盘51,下连杆3下端设有圆形的中转盘31,旋转座4下端设有圆形的外转盘41,该内转盘51、中转盘31和外转盘41以穿过圆心的铆钉11相连接而形成同轴心转动安装。
38.因此,滑座5沿靠背管2升降滑动就能带动下连杆3下端和旋转座4下端同步升降滑动。
39.所述的内转盘51与中转盘31之间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互相吻合配装的圆周波浪齿10,并经该圆周波浪齿形成中转盘31相对内转盘51的转动角度定位;所述的中转盘31与外转盘41之间的端面上也分别设有互相吻合配装的圆周波浪齿10,并经该圆周波浪齿形成外转盘41相对中转盘31的转动角度定位。
40.所述的铆钉11上还套装有弹簧12,可用于弹性顶推内转盘51、中转盘31和外转盘41之间形成紧贴,以使相邻两个转盘端面之间的圆周波浪齿10吻合更加紧密,角度定位也更加稳定。
41.然而,本实施例中圆周波浪齿10的互相卡合本身就是定位住一个夹角,故实际上定位销9的设计也不是必须的,只是按照目前结构来看,增加定位销主要是因为空间限制,目前圆周波浪齿10的深度比较浅,卡合效果不佳,通过增加定位销9来辅助,顶篷展开后才能更挺直。
42.所述的旋转座4上端安装有插接固定的前篷杆7,由于旋转座4也具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底座板1的两侧,故前篷杆7也可采用倒u型杆,且前篷杆7的倒u型两端正好分别插接固定在两侧的旋转座4上端。
43.这样,当滑座5带动下连杆3下端和旋转座4下端同步下降滑动至靠背管2的最低处,该上连杆6和下连杆3形成直线贴合在靠背管2上,并带动后篷杆8也贴合在靠背管2上。
44.当滑座5带动下连杆3下端和旋转座4下端同步上升滑动并被定位销9定位,该上连杆6、下连杆3和靠背管2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并展开后篷杆8。
45.所述的旋转座4的操作具有两种使用状态,一是旋转座4如果贴合在下连杆3上就会带动前篷杆7也贴合后篷杆8;二是旋转座4如果相对下连杆3向下转动,就会带动前篷杆7也相对后篷杆8展开。
4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只需通过滑块5带动下连杆3下端和旋转座4下端同步下降滑动至靠背管2的最低处,就能带动后篷杆8贴合在靠背管2上,此时只需保证前篷杆7也贴合在后篷杆8上,即可完成顶篷的小尺寸收折操作,也就是保证顶篷具有最小的收折面积。
47.当滑块5带动下连杆3下端和旋转座4下端同步上升滑动至靠背管2高处被定位,就能带动后篷杆8相对靠背管2展开,也就是完成顶篷在高处的展开操作,该后篷杆8的展开状态可定义为顶篷的第一档打开状态;此时,如果感觉顶篷展开遮阳空间还不够大,则再拉开前篷杆7相对后篷杆8转动展开即可,该前篷杆7在后篷杆8展开的基础上也进一步展开,则前篷杆7的展开状态可定义为顶篷的第二档打开状态。
48.不管顶篷是处于完全收折状态、第一档打开状态还是第二档打开状态,都能如图6~图11所示适用于靠背管2相对底座板1处于半躺或全躺。
49.另外,即使顶篷处于完全收折状态,也能通过旋转座4单独展开前篷杆7,故前、后篷杆的使展开顺序是不受限制的,使用过程相当灵活。
50.当然,顶篷处于完全收折状态需要打开后篷杆8时,消费者也无需直接去操作滑座5,通常只需操作后篷杆8向外展开,由于上连杆6、下连杆3和滑座5之间的相互铰接联动关系,使得滑座5自然而然的被带动沿着靠背管2上升直至定位,进而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
51.因此,改进后的婴儿车顶篷能通过滑动升降调整顶篷的转动点,从而同时实现顶篷的小尺寸收折和在顶篷展开使用时提供更宽广的遮阳面,并且单独展开和收折操作的前篷杆7还能拓宽顶篷的使用空间,增加遮阳面,以满足婴儿平躺在婴儿车上时的遮阳使用,故具有舒适、安全和方便等使用优点。
5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类似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