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型自行车旅行后货架。
背景技术:2.随着社会的进步,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的使用节省人们的体力,同时,使得骑行者锻炼身体。自行车后货架的设置,可以帮助使用者搬运体积过大或者重量较重的物品,方便人们的出行。
3.目前,自行车后货架一般通过螺栓固定在座位下部的车架上和车架后叉上,这种后货架的结构固定,后货架的载物面大小不可调节,放置于后货架的物品运输过程中容易掉落,不利于人们的载物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轻便型自行车旅行后货架,用于载物的载物面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从而方便装载大小不同的物品,满足使用者的载物需求,同时对自行车后侧人员起到警示效果,防止追尾。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轻便型自行车旅行后货架,包括顶框架、侧框架和底框架,所述底框架设置在顶框架的底部,所述侧框架固定设置在顶框架下方的底框架上,所述底框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其中一根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上水平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杆相垂直的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远离第一固定环的一端水平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u型支架,支撑架远离第三支撑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丝孔,其中一根设置有第一固定环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均向下垂直设置有第四支撑杆,另外一根第二支撑杆两端均向下倾斜设置有第五支撑杆且第五支撑杆末端与同侧的第四支撑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连接处开设有第二螺丝孔。
7.优选的,所述顶框架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根第一支撑杆顶部的两根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其中一根第二连接杆上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上设置有第一挡架,另外一根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固定套接有第三固定环,所述第三固定环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为透明玻璃罩且内部呈中空结构,挡板内安装有发光光源。
8.优选的,所述侧框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底部且与第一支撑杆相垂直的两根第一固定杆,两根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均铰接有位于顶框架两侧的侧支架,第一固定杆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侧支架包括下端与对应的第一固定杆铰接的两根第三固定杆,两根所述第三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同侧的两根第三固定杆上端之间铰接有第二挡架,所述第三固定杆的顶部安装有第二限位板。
9.优选的,所述侧支架为能够进行90
°
翻转的支架,所述第二挡架为能够进行90
°
翻转的挡架。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便型自行车旅行后货架,通过在顶框架后侧增加发光光源,使得自行车在夜间行驶时能够发出灯光效果,让行人或来往车辆看的更清楚,有效提高自行车的行驶安全;通过在侧框架两侧设置了侧支架,且侧支架可进行90
°
翻转,当需要承载较大体积的货物时,可以翻转侧支架至水平位置,同时由于第二挡架也能够进行90
°
翻转,将第二挡架翻转至水平位置,即可大大增加货物的承载面积,并且顶框架中的第一挡架和挡板能够对货物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防止骑行过程中掉落,当不需要承载大体积货物时,可翻转侧支架使其垂直放置,减少后货架的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7.如图1-4所示,一种轻便型自行车旅行后货架,包括顶框架1、侧框架3和底框架2,所述底框架2设置在顶框架1的底部,所述侧框架3固定设置在顶框架1下方的底框架2上,所述底框架2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22,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22的两端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杆21固定连接,其中一根所述第二支撑杆21上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环23,所述第一固定环23上水平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杆21相垂直的第三支撑杆24,所述第三支撑杆24远离第一固定环 23的一端水平设置有支撑架25,所述支撑架25为u型支架,支撑架25远离第三支撑杆24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丝孔26,其中一根设置有第一固定环23的所述第二支撑杆21两端均向下垂直设置有第四支撑杆27,另外一根第二支撑杆 21两端均向下倾斜设置有第五支撑杆29且第五支撑杆29末端与同侧的第四支撑杆27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29与第四支撑杆27连接处开设有第二螺丝孔28。
18.所述顶框架1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根第一支撑杆22顶部的两根第一连接杆13,且第一连接杆13与第一支撑杆22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两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12固定连接,其中一根第二连接杆12上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环14,所述第二固定环14上设置有第一挡架15,另外一根所述第二连接杆12上固定套接有第三固定环16,所述第三固定环16上设置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为透明玻璃罩且内部呈中空结构,挡板11内安装有发光光源17。所述发光光源17优选led发光模组,该发光模组具有三种及以上不同发光颜色的led芯片,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在不同颜色的光之间切换,以起到更好的警示效果。
19.所述侧框架3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2底部且与第一支撑杆22相垂直的两根第一固定杆31,两根所述第一固定杆3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 32,第一固定杆31的两
端均铰接有位于顶框架1两侧的侧支架38,所述侧支架 38为能够进行90
°
翻转的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杆31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板34,在侧支架38翻转90
°
至水平位置时,第一限位板34能够很好的起到支撑作用,防止侧支架38因承载重物而倾斜。所述侧支架38包括下端与对应的第一固定杆31铰接的两根第三固定杆33,两根所述第三固定杆3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35,同侧的两根第三固定杆33上端之间铰接有第二挡架 37,所述第二挡架37为能够进行90
°
翻转的挡架,所述第三固定杆33的顶部安装有第二限位板36,所述第二限位板36在第二挡架37翻转90
°
至水平位置时,能够很好的起到支撑作用,进而防止第二挡架37因承载重物而出现倾斜。
20.使用时,将后货架通过第一螺丝孔和第二螺丝孔固定在自行车支架上,当需要承载较大体积货物时麻将侧之间转动90
°
至水平位置,同时由于设置了第一限位板,可以有效的保持侧支架的平衡,设置的第一挡架、第二挡架和挡板可以很好的对货物起到一个限位作用;当承载货物体积特别大时,可以将第二挡架转动90
°
至水平位置,因设置了第二限位板,可以在增加载货体积的同时有效的保持整个侧框架的平衡;当不需要承载货物时可将侧支架和第二挡架均转动90
°
,使其垂直放置,减少空间占用。该轻便型自行车旅行后货架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可根据不同载货物的体积进行调节,从而方便装载大小不同的物品,满足使用者的载物需求,同时设置了发光光源,使得自行车在夜间行驶时能够发出灯光效果,让行人及车辆看的更清楚,起到警示效果,从而有效提高自行车的行驶安全。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