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体顶部空间可以灵活控制的仓栅式运输半挂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7080发布日期:2022-02-09 11:5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体顶部空间可以灵活控制的仓栅式运输半挂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半挂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箱体顶部空间可以灵活控制的仓栅式运输半挂车。


背景技术:

2.仓栅式半挂车载货部位采用栅栏结构设计的半挂车,主要用于农副产品及其他轻泡货物的运输,车型及栅栏结构设计工艺结合用户货物类别,合理设计,满足载重情况下充分减轻车厢重量,结构简单适用,但现有的仓栅式半挂车在运输轻泡货物和农副产品时,由于轻泡货物体积大重量轻容易在运输过程中被风刮起,农副产品会因为颠簸而发生晃动,使得运输的货物发生损坏,从而造成经济财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体顶部空间可以灵活控制的仓栅式运输半挂车,解决了现有的仓栅式半挂车在运输轻泡货物和农副产品时,由于轻泡货物体积大重量轻容易在运输过程中被风刮起,农副产品会因为颠簸而发生晃动,使得运输的货物发生损坏,从而造成经济财产损失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体顶部空间可以灵活控制的仓栅式运输半挂车,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壁的正面和内壁的背面均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内壁的上表面与内壁的下表面分别与滑杆的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块,相对应两个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顶板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外框内壁的下表面与两个套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套板的左右两侧面搭接,两个套筒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与两个放置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套板的左侧面开设有四个限位槽,位于左侧套板的上表面与卡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右侧面与固定槽内壁的右侧面搭接,所述固定槽开设在固定块的左侧面,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放置板的左侧面设置有弹性限位杆,位于左侧套筒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壁的正面与定位杆正面的一端搭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框的下表面与顶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磁块,位于左侧套筒的正面通过销轴与外框内壁的背面铰接,所述销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卷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性限位杆的形状设置为半弧形,所述弹性限位杆的位置与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位于右侧套板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滑槽内壁的上表面和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该箱体顶部空间可以灵活控制的仓栅式运输半挂车,通过设置外框、顶板、套筒和套板,工作人员拉动两侧定位杆相互远离移动至与定位槽分离,此时卷簧通过销轴带动套筒进行翻转,同时工作人员将运输的货物通过套筒推入外框内,此时工作人员翻转套筒至与外框接触,同时套筒通过套板带动卡块翻转至与固定槽接触,同时移动两侧定位杆相互靠近移动至与定位槽接触,此时工作人员竖直移动顶板至两侧磁块相互分离,同时连接弹簧通过滑块带动顶板向下移动至与货物接触,此时顶板推动套板竖直移动,同时套板带动限位槽竖直移动至与弹性限位杆的位置相对应,此时两侧弹性限位杆相互靠近移动至与其中一个限位槽接触,此时顶板对货物进行限位,本装置通过连接弹簧推动顶板竖直移动至与货物接触,从而对货物进行定位,并且套筒翻转至与地面接触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货物的搬运,保证半挂车在运输货物时,货物不会因风力而被刮起,从而保障了货物的完整性,防止了经济财产的损失。
15.2、该箱体顶部空间可以灵活控制的仓栅式运输半挂车,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杆,连接弹簧推动滑块进行竖直移动,此时滑块沿着滑杆进行竖直移动,同时滑块带动顶板竖直移动至与货物接触,保证顶板能够通过滑块沿着滑杆进行稳定的竖直移动,使得顶板进行竖直移动的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保证顶板竖直移动与货物接触的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16.3、该箱体顶部空间可以灵活控制的仓栅式运输半挂车,通过设置定位杆和定位槽,工作人员推动两侧定位杆相互靠近移动,此时定位杆前后移动至与定位槽接触,保证定位杆与定位槽接触时定位杆能够对套筒进行定位,使得套筒能够进行稳定的放置,当定位杆水平移动至与定位槽分离时,此时卷簧带动套筒进行翻转,使得套筒与地面接触的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框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板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套筒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外框、2顶板、3滑槽、4滑杆、5滑块、6连接弹簧、7套筒、8套板、9限位槽、10弹性限位杆、11销轴、12卷簧、13固定块、14固定槽、15卡块、16定位槽、17定位杆、18放置板、19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箱体顶部空间可以灵活控制的仓栅式运输半挂车,包括外框1,外框1内壁的正面和内壁的背面均开设有两个滑槽3,滑槽3内壁的上表面与内壁的下表面分别与滑杆4的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滑杆4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块5,通过设置滑块5和滑杆4,连接弹簧6推动滑块5进行竖直移动,此时滑块5沿着滑杆4进行竖直移动,同时滑块5带动顶板2竖直移动至与货物接触,保证顶板2能够通过滑块5沿
着滑杆4进行稳定的竖直移动,使得顶板2进行竖直移动的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相对应两个滑块5的相对面分别与顶板2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外框1内壁的下表面与两个套筒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套筒7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套板8的左右两侧面搭接,两个套筒7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与两个放置板18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25.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套板8的左侧面开设有四个限位槽9,位于左侧套板8的上表面与卡块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卡块15的右侧面与固定槽14内壁的右侧面搭接,通过设置卡块15和固定槽14,套筒7带动套板8进行翻转,此时套板8带动卡块15进行翻转,同时卡块15翻转至与固定槽14接触,保证卡块15与固定槽14接触时卡块15能够通过固定块13与顶板2连接,固定槽14开设在固定块13的左侧面,固定块13的上表面与顶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放置板18的左侧面设置有弹性限位杆10,位于左侧套筒7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定位槽16,通过设置定位杆17和定位槽16,工作人员推动两侧定位杆17相互靠近移动,此时定位杆17前后移动至与定位槽16接触,保证定位杆17与定位槽16接触时定位杆17能够对套筒7进行定位,使得套筒7能够进行稳定的放置,定位槽16内壁的正面与定位杆17正面的一端搭接。
26.具体的,如图3和4所示,外框1的下表面与顶板2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磁块19,位于左侧套筒7的正面通过销轴11与外框1内壁的背面铰接,销轴11的外表面设置有卷簧12,通过设置卷簧12,工作人员拉动定位杆17移动至与定位槽16分离,此时卷簧12带动套筒7翻转至与地面接触,保证定位杆17与定位槽16分离时卷簧12能够带动套筒7翻转至初始位置,弹性限位杆10的形状设置为半弧形,弹性限位杆10的位置与限位槽9的位置相对应,位于右侧套板8的上表面与顶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滑杆4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弹簧6,通过设置连接弹簧6,工作人员推动顶板2竖直移动至两侧磁块19相互分离,此时连接弹簧6带动滑块5竖直移动,同时滑块5带动顶板2竖直移动,保证连接弹簧6能够带动滑块5竖直移动至初始位置,使得滑块5能够带动顶板2竖直移动至与货物接触,连接弹簧6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滑槽3内壁的上表面和滑块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8.s1、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工作人员拉动两侧定位杆17相互远离移动至与定位槽16分离,此时卷簧12通过销轴11带动套筒7向左翻转,同时工作人员将运输的货物通过套筒7推入外框1内,此时工作人员向右翻转套筒7至与外框1接触,同时套筒7通过套板8带动卡块15向右翻转至与固定槽14接触,同时移动两侧定位杆17相互靠近移动至与定位槽16接触,使得定位杆17对套筒7进行定位;
29.s2、此时工作人员向下移动顶板2至两侧磁块19相互分离,同时连接弹簧6通过滑块5带动顶板2向下移动至与货物接触,此时顶板2推动套板8向下移动,同时套板8带动限位槽9向下移动至与弹性限位杆10的位置相对应,此时两侧弹性限位杆10相互靠近移动至与其中一个限位槽9接触,使得弹性限位杆10能够通过套板8对顶板2进行限位,此时顶板2对货物进行限位;
30.s3、需要将货物搬出时,此时工作人员拉动两侧弹性限位杆10相互远离移动至与限位槽9分离,同时向上推动顶板2至两侧磁块19相互接触,此时磁块19对顶板2进行限位,同时工作人员拉动两侧定位杆17与定位槽16分离,此时卷簧12带动套筒7向左翻转至与地面接触,同时工作人员将货物通过沿着套筒7推出外框1即可。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