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杆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0435发布日期:2021-12-18 09:3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保险杆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保险杆支撑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连接保险杆与脚踏支撑架的保险杆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摩托车的保险杆一般必须绕过旋转脚踏而直接连接摩托车的车架,否则,保险杆会与旋转脚踏发生干涉而影响旋转脚踏的转动。保险杆往往会被设计绕过摩托车的下壳体而连接车架。由于此设计造成保险杆沿摩托车两侧下方的外部延伸,保险杆也容易与后座乘客的脚发生干涉,造成后座乘客的脚不易放置,降低骑乘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保险杆支撑结构,被安装于一摩托车。该保险杆支撑结构包括一车架、一脚踏支撑架、一连接支架以及一保险杆。脚踏支撑架固接该车架。该连接支架固接该脚踏支撑架。该保险杆的一端连接该连接支架。
4.在一实施例中,该保险杆支撑结构更包括二旋转脚踏,每一该旋转脚踏枢接对应的该脚踏支撑架。
5.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更包括一车壳,该脚踏支撑架包括一延伸杆以及一支撑架本体,该延伸杆的一端连接该车架,该延伸杆的另一端连接该支撑架本体,该旋转脚踏枢接该支撑架本体,该连接支架于该车壳之内侧连接该支撑架本体。
6.在一实施例中,该保险杆支撑结构更包括一枢轴,该连接支架包括一第一连接部,该枢轴穿过该第一连接部、该支撑架本体以及该旋转脚踏。
7.在一实施例中,该旋转脚踏于一展开方位以及一收合方位枢转,当该旋转脚踏处于该收合方位时,该旋转脚踏在一侧投影方向上重叠该连接支架。
8.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支架包括一第二连接部,该保险杆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连接部,当该旋转脚踏处于该收合方位时,该旋转脚踏位于该第二连接部的上方。
9.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支架包括一第三连接部,该车壳包括一后壳体,该后壳体连接该第三连接部,当该旋转脚踏处于该收合方位时,该旋转脚踏位于该第三连接部的下方。
10.在一实施例中,该保险杆延伸围绕该后壳体。
11.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支架包括一第四连接部,该车壳包括一下壳体,该下壳体连接该第四连接部,当该旋转脚踏处于该收合方位时,该旋转脚踏位于该第四连接部的上方。
12.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支架包括一卡勾,该摩托车包括一饰盖,该饰盖连接该卡勾,在该侧投影方向上,该饰盖覆盖至少部分的该连接支架。
13.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杆支撑结构,该连接支架于车壳内侧连接脚踏支撑架以及保险杆,因此可避免保险杆与旋转脚踏发生干涉的问题。此外,由于保险杆仅在后壳体的周围进行延伸,因此保险杆不会与后座乘客的脚发生干涉,增加骑乘时的舒适度。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支架更可用于锁附固定后壳体以及下壳体,增强车壳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外型。
15.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杆支撑结构的侧视图。
16.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杆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保险杆支撑结构。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保险杆支撑结构。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保险杆支撑结构。
20.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支架的细部结构。
21.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脚踏与连接支架的相对关系。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支架连接车壳的情形。
23.图8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饰盖的细部结构。
24.图8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饰盖的设置情形。
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6.s:支撑结构
27.1:车架
28.2:脚踏支撑架
29.21:延伸杆
30.22:支撑架本体
31.3、301、302、303:连接支架
32.31、311、312、313:第一连接部
33.32:第二连接部
34.33:第三连接部
35.34:第四连接部
36.35:卡勾
37.36:凹槽
38.4:保险杆
39.41:保险杆本体
40.42:保险杆支架
41.5:旋转脚踏
42.59:枢轴
43.61:后壳体
44.62:下壳体
45.63:饰盖
46.m:摩托车
47.91:龙头
48.92:前轮
49.93:后轮
50.94:座垫
51.95:动力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52.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m的外型,包括龙头91、前轮92、后轮93、座垫94、动力系统95等元件。
53.摩托车m包含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等等部分。摩托车m的前段设有龙头91、前轮92、方向灯以及钥匙孔等元件。摩托车m的中段设有动力系统95、座垫94及脚架等元件。摩托车m的后段设有尾灯、后轮93、挡泥板等元件。
54.龙头91用以控制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龙头91上可装设有机能零件,包括仪表、开关、后照镜等单元。龙头91也具有把手(包含加油握把)以及手刹车,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操控龙头91的转向,通过加油握把调整动力系统95的节气门角度以控制动力输出,并通过手刹车将摩托车m减速。龙头91上也可装设有主灯,主灯为摩托车m提供主要光线照明。
55.龙头91与前轮92通过龙头旋转轴连动,以此通过旋转龙头91可控制前轮92的角度,从而控制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
56.动力系统95连接并驱动后轮93,以此为摩托车m提供动力,使摩托车m前进。
57.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杆支撑结构的侧视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杆支撑结构的俯视图。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杆支撑结构s,被安装于前述的摩托车m。该保险杆支撑结构s包括一车架1、二脚踏支撑架2、二连接支架3以及一保险杆4。脚踏支撑架2固接该车架1。每一该连接支架3固接对应的该脚踏支撑架2。该保险杆4的一端连接其中的一该连接支架3,该保险杆4的另一端连接另一该连接支架3。
5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保险杆支撑结构。如图3所示,在此实施例中,该连接支架301包括一第一连接部311。该脚踏支撑架2包括一延伸杆21以及一支撑架本体22,该延伸杆21的一端连接该车架1,该延伸杆21的另一端连接该支撑架本体22。该第一连接部31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该支撑架本体22。
59.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保险杆支撑结构。如图4所示,在此实施例中,该连接支架302包括一第一连接部312。该脚踏支撑架2包括一延伸杆21以及一支撑架本体22,该延伸杆21的一端连接该车架1,该延伸杆21的另一端连接该支撑架本体22。该第一连接部312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该支撑架本体22。
60.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保险杆支撑结构。如图5所示,在此实施例中,该连接支架303包括一第一连接部313。该脚踏支撑架2包括一延伸杆21以及一支撑架本体22,该延伸杆21的一端连接该车架1,该延伸杆21的另一端连接该支撑架本体22。该保险杆支撑结构更包括旋转脚踏5,每一该旋转脚踏5枢接对应的该脚踏支撑架2。该旋转脚踏5枢接该支撑架本体22,该连接支架303连接该支撑架本体22。具体而言,在此实施例中,该保险杆支撑结构更包括一枢轴59,该枢轴59同时穿过该第一连接部313、该支撑架本体22以及该旋转脚踏5。
61.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支架的细部结构。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脚踏与连接支架的相对关系。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该连接支架3包括一第一连接部31,该脚踏支撑架2包括延伸杆21以及支撑架本体22,该第一连接部31连接该支撑架本体22。在
一实施例中,该旋转脚踏于一展开方位(未显示)以及一收合方位(图6b)之间枢转,当该旋转脚踏5处于该收合方位时,该旋转脚踏5在一侧投影方向上重叠该连接支架3。
62.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支架3更包括一凹槽36,当该旋转脚踏5处于该收合方位时,该凹槽36对应该旋转脚踏5,该旋转脚踏5部分伸入该凹槽36之内。该凹槽36用于避免该旋转脚踏5与该连接支架3发过度干涉。
63.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支架3包括一第二连接部32,该保险杆4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连接部32,当该旋转脚踏5处于该收合方位时,该旋转脚踏5位于该第二连接部32的上方。在此实施例中,该保险杆4更包括一保险杆本体41以及一保险杆支架42,该保险杆本体41连接该保险杆支架42,该保险杆支架42连接该连接支架3的该第二连接部32。该保险杆本体41可以锁附或一体成形等方式连接该保险杆支架42。同样的,该保险杆支架42亦可能以锁附或一体成形等方式连接该连接支架3。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
6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支架连接车壳的情形。如图6a、图6b以及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支架3包括一第三连接部33,该摩托车的车壳包括一后壳体61,该后壳体61连接该第三连接部33,当该旋转脚踏5处于该收合方位时,该旋转脚踏5位于该第三连接部33的下方。
65.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保险杆4延伸围绕该后壳体61。
66.如图1、图6a、图6b以及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支架3包括一第四连接部34,该摩托车的车壳包括一下壳体62,该下壳体62连接该第四连接部34,当该旋转脚踏5处于该收合方位时,该旋转脚踏5位于该第四连接部34的上方。
67.图8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饰盖的细部结构。图8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饰盖的设置情形。如图6a、8a以及图8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支架3包括一卡勾35,该摩托车包括一饰盖63,该饰盖63连接该卡勾35,在该侧投影方向上,该饰盖63覆盖至少部分的该连接支架3。
68.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杆支撑结构,该连接支架于车壳内侧连接脚踏支撑架以及保险杆,因此可避免保险杆与旋转脚踏发生干涉的问题。此外,由于保险杆仅在后壳体的周围进行延伸,因此保险杆不会与后座乘客的脚发生干涉,增加骑乘时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支架更可用于锁附固定后壳体以及下壳体,增强车壳的结构强度。
6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定义的摩托车可以包括燃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或其他机动车辆。
70.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