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廊车车架及运廊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6371发布日期:2022-02-19 19:0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运廊车车架及运廊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架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廊车车架及运廊车。


背景技术:

2.运廊车,是将在预制厂预制的混凝土管廊运送到施工位置处的专用车辆。运输时,需将预制管廊放置在运廊车的车架上。
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管廊底面和车架顶部之间并不能完全接触。这就导致管廊底面与车架顶部之间接触不平,存在接触力不均,甚至出现单点接触的问题,极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使得管廊出现疲劳损伤,影响管廊的结构性能。
4.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运输时管廊底面与车架顶部之间接触不平,存在接触力不均,甚至出现单点接触,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廊车车架及运廊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廊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的承载面上设有弹性垫块,所述弹性垫块为多个,并且相邻的所述弹性垫块间隔设置,各个所述弹性垫块用于支撑在所述管廊的底面。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所述弹性垫块与所述车架主体可滑动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所述车架主体设有与所述弹性垫块相配合的轨道,所述弹性垫块位于所述轨道中并能够沿所述轨道滑动。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还包括用于锁止所述弹性垫块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能够在限位状态和解除限位状态之间切换;
10.其中,在所述解除限位状态下,所述弹性垫块能够沿所述轨道滑动;在所述限位状态下,所述弹性垫块被限位在所述轨道上。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12.多个限位通孔,多个所述限位通孔设置在所述轨道的侧壁上,且多个所述限位通孔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3.顶紧件,所述顶紧件穿过所述限位通孔并能够与所述弹性垫块相抵接,以将所述弹性垫块抵紧在所述轨道上。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15.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设置在所述弹性垫块的侧壁上,所述定位杆能够沿所述轨道的宽度方向移动;
16.多个定位槽,多个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轨道的侧壁上,多个所述定位槽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定位杆伸入所述定位槽中,以阻止所述弹性垫块移动。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所述弹性垫块的侧壁设有供所述定位杆插入的凹槽和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弹性件,
18.其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杆相连接。
1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所述车架主体上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轨道,各个所述轨道中均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弹性垫块。
2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所述弹性垫块的材质为橡胶。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廊车,包括用于承载管廊的车架,所述车架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运廊车车架。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车架主体的承载面上设有弹性垫块,弹性垫块为多个,并且相邻的弹性垫块间隔设置,各个弹性垫块用于支撑在管廊的底面。如此设置,根据安装需要在车架的承载面上放置多个弹性垫块,使得管廊底面与车架均匀接触,保证管廊底面各处均匀受力,消除应力集中的问题,而且弹性垫块可产生一定的形变,能够更好地满足安装需求,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运输时管廊底面与车架顶部之间接触不平,存在接触力不均,甚至出现单点接触,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载有管廊时运廊车的俯视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未放置管廊时运廊车的俯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限位装置的剖视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限位装置的剖视图;
28.附图标记:
29.1:管廊;
ꢀꢀꢀꢀꢀꢀꢀꢀꢀꢀꢀ
2:车架主体;
ꢀꢀꢀꢀꢀꢀꢀ
3:弹性垫块;
30.4:轨道;
ꢀꢀꢀꢀꢀꢀꢀꢀꢀꢀꢀ
5:限位通孔;
ꢀꢀꢀꢀꢀꢀꢀ
6:顶紧件;
31.7:定位杆;
ꢀꢀꢀꢀꢀꢀꢀꢀꢀ
8:定位槽;
ꢀꢀꢀꢀꢀꢀꢀꢀꢀ
9:凹槽;
32.1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运廊车车架。
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廊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2,车架主体2的承载面上设有弹性垫块3,弹性垫块3为多个,并且相邻的弹性垫块3间隔设置,各个弹性垫
块3用于支撑在管廊1的底面。如此设置,根据安装需要在车架的承载面上放置多个弹性垫块,使得管廊底面与车架均匀接触,保证管廊底面各处均匀受力,消除应力集中的问题,而且弹性垫块可产生一定的形变,能够更好地满足安装需求,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运输时管廊底面与车架顶部之间接触不平,存在接触力不均,甚至出现单点接触,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垫块3与车架主体2可滑动连接。这样可根据安装需求,调整弹性垫块的位置,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37.如图2所示,车架主体2设有与弹性垫块3相配合的轨道4,弹性垫块3位于轨道4中。具体地,轨道4可设置为“u型”轨道。需要注意的是,弹性垫块3的上端须高出轨道4的上端,以保证弹性垫块3能够与管廊1底部相接触。弹性垫块3能够沿轨道4滑动,在调整弹性垫块3位置的同时,还能保证弹性垫块3运动稳定可靠,操作方便。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运廊车还包括用于锁止弹性垫块3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能够在限位状态和解除限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解除限位状态下,弹性垫块3能够沿轨道4滑动,从而能够调整弹性垫块3的位置。在限位状态下,弹性垫块3被限位在轨道4上,使得弹性垫块3移动到位后,位置不再改变,保证有效可靠地支撑在管廊1的底面上。
3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限位装置包括多个限位通孔5和顶紧件6。多个限位通孔5设置在轨道4的侧壁上,且多个限位通孔5沿轨道4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其中,限位通孔5的位置、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而定。需要说明的是,以如图2所示的运廊车的摆放位置来说,图中左右方向即为轨道的长度方向。顶紧件6穿过限位通孔5,并能够与弹性垫块3相抵接,以将弹性垫块3抵紧在轨道4上。具体地,顶紧件6为螺栓,限位通孔5为与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在限位状态下,将顶紧件6旋入限位通孔5中,直至其端部与弹性垫块3相抵接。此时,弹性垫块3被抵紧在轨道4上,无法移动,可有效对弹性垫块3起到定位作用,防止弹性垫块3移位。在解除限位状态下,则顶紧件6从限位通孔5中退出,与弹性垫块3分离。此时,弹性垫块3被释放,能够沿轨道4滑动。
4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限位装置包括定位杆7和多个定位槽8。定位杆7设置在弹性垫块3的侧壁上,定位杆7能够沿轨道4的宽度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以如图2所示的运廊车的摆放位置来说,图中上下方向即为轨道的宽度方向。多个定位槽8设置在轨道4的侧壁上,且多个定位槽8沿轨道4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其中,定位槽8的位置、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而定。定位杆7伸入定位槽8中,与定位槽8相卡接,以阻止弹性垫块3继续移动。具体地,在限位状态下,定位杆7插入定位槽8中,使弹性垫块3无法移动。在解除限位状态下,则定位杆7从定位槽8中退出,使弹性垫块3能够沿轨道4滑动。为了便于定位杆7退出定位槽8,定位槽8可设计为锥形槽,且沿图4中从左至右的方向,锥形槽呈渐缩状。
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垫块3的侧壁设有供定位杆7插入的凹槽9和设置在凹槽9内的弹性件10。弹性件10可为弹簧,其一端与凹槽9的底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杆7相连接。这样在从解除限位状态切换到限位状态时,弹簧可带动定位杆7插入定位槽8并将定位杆7压紧在定位槽8中。
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架主体2上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轨道4,各个轨道4中均间隔布置有多个弹性垫块3。这样布局更加合理,能够更好地解决管廊1底部与车架接触不平的问题,消除应力集中。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垫块3设置为方形结构,便于加工制造。弹性垫块3的材质为橡胶,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外力作用可产生形变,除去外力后能够迅速恢复原状,从而能够更好地支撑管廊,多次重复利用。
4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廊车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运廊车与上文描述的运廊车车架可相互对应参照。
4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运廊车,包括用于承载管廊的车架,车架为如上述各实施例的运廊车车架。如此设置,根据安装需要在车架的承载面上放置多个弹性垫块,使得管廊底面与车架均匀接触,保证管廊底面各处均匀受力,消除应力集中的问题,而且弹性垫块可产生一定的形变,能够更好地满足安装需求,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运输时管廊底面与车架顶部之间接触不平,存在接触力不均,甚至出现单点接触,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运廊车车架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致类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