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车斗,车斗通过底部支耳与车架尾部的悬挂连接板铰接,在悬挂连接板上设置有回位销钉,该回位销钉用于车斗回位时,与车斗支耳相抵触,可限制车斗的回位角度,以对车斗进一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其特征在于:支耳上设置有一个弧形孔,该弧形孔内设置有一个销轴,销轴与车架尾部的悬挂连接板相连,车斗翻转时,销轴可在弧形孔内运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孔是一个圆弧形长孔,因采用圆弧形结构,可提高车斗的举升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耳设置于车斗底部主梁的中心向前三至十公分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悬挂连接板的后端上方设置有橡胶块,车斗翻转时,该橡胶块与车斗底部接触,防止车斗直接撞击车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斗的后方两侧设置有辅助轮,该辅助轮由4个轴承构成,当车斗处于卸货状态时,该辅助轮与后轮相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其特征在于:悬挂连接板固定安装在车架的尾部两侧,该悬挂连接板倾斜设置,与车架之间形成可安装板簧的夹角。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其特征在于:车斗尾部设置有后门,后门上端与车斗铰接,后门下端与车斗底部的翻斗闭合总成相配合,通过翻斗闭合总成实现后门的锁闭或开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其特征在于:车斗端部设置有两个挂件,该挂件与设置在车架中部的控制钩总成的两个挂钩相配合,车辆在非卸物状态下,控制钩总成的两个挂钩咬合在车斗的挂件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其特征在于:控制钩总成的一个摇臂通过硬排拉线与操控器相连,另一个摇臂通过回位弹簧与坐箱相连,通过硬排拉线收缩拉动控制钩总成的摇臂,进而使控制钩总成上的两个挂钩脱离车斗上的挂件,实现车斗的翻转。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包括,车架和车斗,车斗通过底部支耳与车架尾部的悬挂连接板铰接,在悬挂连接板上设置有回位销钉,该回位销钉用于车斗回位时,与车斗支耳相抵触,可限制车斗的回位角度,以对车斗进一步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车斗回位时通过回位销钉对车斗支耳进行止挡,从而使得车斗能够精准回位,同时,车辆在运输时回位销钉可限制车斗的横向及上下摆动,提高整车的稳定性;通过在支耳上开设弧形孔,大大提高了车斗的升举高度,进而使得卸货更加方便彻底,提高了工作效率;车斗在翻转过程中撞击橡胶块,能够有效避免车斗直接撞击车架而发出声响以及造成车体的损坏,提高了整车的使用寿命。具有简单、高效、方便、性价比高、适应面广的优点。适应面广的优点。适应面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袁和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袁和凯
技术研发日:2021.07.22
技术公布日: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