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6529发布日期:2022-02-23 21:4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平衡车。


背景技术:

2.平衡车是一种灵活小巧的短途代步工具,很多年轻人也将驾驶平衡车视为一种时尚运动,因此各生产厂家持续的对这种产品进行深入开发,在功能、外观及生产控制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3.电动平衡车主要是通过检测控制装置检测车体的姿态变化,在动态稳定原理基础上驱动电机转动来实现运动车体的平衡。现有的平衡车检测控制装置主要包括:陀螺仪、副板单片机、主控单片机及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陀螺仪根据车体的姿态,输出姿态信号传输至副板单片机,副板单片机读取姿态信号并比较运算出表征车体姿态偏差的比较结果传输给主控板单片机,主控板单片机读取比较结果进行运算处理获得平衡车体姿态的pwm波控制信号输出至电机驱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输出驱动信号驱动电机工作以控制平衡车的车身平衡。
4.虽然,现有的平衡车检测控制装置可以达到控制平衡车的车身平衡的效果,然而,数据通过副板单片机和主控板单片机两次读取计算会产生延时,在平衡车行业表现为轻载跳动。另外,使用副板单片机使得检测控制装置的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偏高。
5.综上所述,现有的平衡车检测控制装置存在轻载跳动、工艺复杂及成本偏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动平衡车,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平衡的调节。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左车体和右车体,还包括主体支架,主体支架固定连接右车体,主体支架的伸出轴伸入左车体;
9.左车体内设置有主弹簧支架、左弹簧支架右弹簧支架、左复位弹簧、右复位弹簧、左支撑轴承和右支撑轴承;左支撑轴承、左弹簧支架、左复位弹簧、主弹簧支架、右复位弹簧、右弹簧支架和右支撑轴承从左到右依次设置;
10.左支撑轴承和右支撑轴承的外圈固定设置在左车体内,伸出轴从右到左依次穿过右支撑轴承、右弹簧支架、右复位弹簧、主弹簧支架、左复位弹簧、左弹簧支架和左支撑轴承;
11.左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弹簧支架的右侧(或左弹簧支架的其它部位)和主弹簧支架的左侧,右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主弹簧支架右侧和右弹簧支架上(或右弹簧支架的左侧);
12.伸出轴紧固套接在主弹簧支架内,伸出轴活动穿过左弹簧支架和右弹簧支架;
13.左弹簧支架的左侧外圈设置有第一弧形挡环,第一弧形挡环位于左侧轴承座的下部,第一弧形挡环的前侧抵邻左侧轴承座的前侧下部;第一弧形挡环的后侧位于左侧轴承座的后侧下部,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
14.右弹簧支架的右侧外圈设置有第二弧形挡环,第二弧形挡环位于右侧轴承座的下部,第二弧形挡环的前侧上部与右侧轴承座的前侧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第二弧形挡环的后侧上部抵邻右侧轴承座的后侧上部设置;
15.当右车体相对左车体转动时,带动伸出轴转动,伸出轴带动主弹簧支架转动,主弹簧支架转动驱使左复位弹簧和右复位弹簧扭动,左复位弹簧和右复位弹簧产生回复力,同时左复位弹簧带动左弹簧支架转动,右复位弹簧带动右弹簧支架转动,左弹簧支架顺时针限位逆时针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右弹簧支架逆时针限位顺时针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左复位弹簧和右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右车体恢复至与左车体相对平衡位置;
16.当左车体相对右车体转动时,左侧轴承座或右侧轴承座带动左弹簧支架和右弹簧支架转动,左弹簧支架顺时针限位逆时针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右弹簧支架逆时针限位顺时针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同时带动左复位弹簧和右复位弹簧扭动,左复位弹簧和右复位弹簧带动伸出轴转动,伸出轴传递转动至主弹簧支架和右车体,从而右车体产生驱动左车体恢复至相对静止的作用力。
17.优选的,左复位弹簧和右复位弹簧为圆柱旋弹簧;
18.左弹簧支架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弹簧孔,主弹簧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弹簧孔和第三弹簧孔,右弹簧支架的左侧设置有第四弹簧孔;
19.左复位弹簧的两端设置卡头,两个卡头分别卡入第一弹簧孔和第二弹簧孔;
20.右复位弹簧的两端设置卡头,两个卡头分别卡入第三弹簧孔和第四弹簧孔。
21.优选的,左弹簧支架的右侧伸出第一环形卡沿,主弹簧支架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孔腔和第二环形凸起,第一环形卡沿卡入第一孔腔,左复位弹簧套在第二环形凸起的外侧。
22.优选的,右弹簧支架的右侧伸出第二环形卡沿,主弹簧支架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孔腔和第四环形凸起,第二环形卡沿卡入第二孔腔,右复位弹簧套在第四环形凸起的外侧。
23.优选的,第一环形卡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第一孔腔的腔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沿第一孔腔的周壁周向延伸5~30
°
圆心角,第一限位凸块位于第一限位槽的后极限位置;(左弹簧支架相对于主弹簧支架转动时,)
24.第二环形卡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块,第二孔腔的腔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沿第二孔腔的周壁周向延伸5~30
°
圆心角,第二限位凸块位于第二限位槽的前极限位置。
25.优选的,第一弧形挡环和第一限位凸块分别位于左弹簧支架相对的两侧;
26.第二弧形挡环和第二限位凸块分别位于右弹簧支架相对的两侧。
27.优选的,右车体包括右上盖和右底盖,右上盖扣合于右底盖的上部,右上盖和右底盖之间形成容纳主体支架的主体的容纳腔;
28.优选的,左车体包括左上盖和左底盖,左上盖扣合于左底盖的上部,左上盖和左底盖之间形成容纳主弹簧支架、左弹簧支架右弹簧支架、左复位弹簧、右复位弹簧、左支撑轴承和右支撑轴承的容纳腔。
29.优选的,还包括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左侧车轮连接在左车体的左侧,右侧车轮连
接在右车体的右侧。
30.优选的,左上盖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防滑板,右上盖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防滑板。
31.优选的,左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喇叭。
32.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左车体和右车体,还包括主体支架,主体支架固定连接右车体,主体支架的伸出轴伸入左车体;
33.左车体内设置有主弹簧支架、左弹簧支架右弹簧支架、左复位弹簧、右复位弹簧、左支撑轴承和右支撑轴承;左支撑轴承、左弹簧支架、左复位弹簧、主弹簧支架、右复位弹簧、右弹簧支架和右支撑轴承从左到右依次设置;
34.左支撑轴承和右支撑轴承的外圈固定设置在左车体内,伸出轴从右到左依次穿过右支撑轴承、右弹簧支架、右复位弹簧、主弹簧支架、左复位弹簧、左弹簧支架和左支撑轴承;
35.左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弹簧支架和主弹簧支架的左侧,右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主弹簧支架右侧和右弹簧支架上;
36.伸出轴紧固套接在主弹簧支架内,伸出轴活动穿过左弹簧支架和右弹簧支架;
37.左弹簧支架的左侧外圈设置有第一弧形挡环,第一弧形挡环位于左侧轴承座的下部,第一弧形挡环的前侧抵邻左侧轴承座的前侧下部;第一弧形挡环的后侧位于左侧轴承座的后侧下部,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
38.右弹簧支架的右侧外圈设置有第二弧形挡环,第二弧形挡环位于右侧轴承座的下部,第二弧形挡环的前侧上部与右侧轴承座的前侧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第二弧形挡环的后侧上部抵邻右侧轴承座的后侧上部设置;
39.当左车体相对右车体转动时,左侧轴承座或右侧轴承座带动左弹簧支架和右弹簧支架转动,左弹簧支架顺时针限位逆时针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右弹簧支架逆时针限位顺时针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同时带动左复位弹簧和右复位弹簧扭动,左复位弹簧和右复位弹簧带动
40.伸出轴转动,伸出轴传递转动至主弹簧支架和右车体,从而右车体产生驱动左车体恢复至相对静止的作用力。
41.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左车体和右车体,还包括上述的其他结构,其他结构的设置与上述的其他结构左右对称互换。
4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电动平衡车,当右车体相对左车体转动时,带动伸出轴转动,伸出轴带动左车体上主弹簧支架转动,主弹簧支架转动驱使左复位弹簧和右复位弹簧扭动,同时左复位弹簧和右复位弹簧分别带动左弹簧支架和右弹簧支架转动,左弹簧支架顺时针被左轴承支架限位逆时针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右弹簧支架逆时针右轴承支架限位顺时针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右车体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左复位弹簧或右复位弹簧之一必然产生回复力,在回复力作用下,右车体恢复至与左车体相对平衡位置;同理,当左车体相对右车体转动时,左车体带动左轴承支架和右轴承支架转动,左轴承支架和右轴承支架分别通过第一弧形挡环和第二弧形挡环带动左弹簧支架和右弹簧支架转动,左弹簧支架和右弹簧支架转动分别带动左复位弹簧和右复位弹簧转动,同时将转动力传递给主弹簧支架,主弹簧支架与主支架相对固定,从而产生反向回复力,驱动左车体相对右车体回复至平衡位置,本方案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左车体和右车体的相对自平衡,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43.图1为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平衡车的自平衡结构的爆炸图。
44.图2为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平衡车的自平衡结构的示意图(含右侧车轮)。
45.图3为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平衡车的主弹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46.图4为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
47.图5为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平衡车的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48.图6为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平衡车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49.图中标号:1-左车体;11-左上盖;12-左底盖;2-右车体;21-右上盖;22-右底盖;31-主弹簧支架;311-第一孔腔;312-第二环形凸起;313-第二孔腔;314-第四环形凸起;315-第一限位槽;316-第二限位槽;32-左弹簧支架;321-第一弧形挡环;322-第一环形卡沿;3221-第一限位凸块;33-弹簧支架;331-第二弧形挡环;332-第二环形卡沿;3321-第二限位凸块;41-左复位弹簧;42-右复位弹簧;61-左支撑轴承;62-右支撑轴承;71-左侧轴承座;72-右侧轴承座;91-左侧车轮;92-右侧车轮;101-第一防滑板;102-第二防滑板;01-主体支架;011-伸出轴;02-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51.参照图1-6;
52.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左车体1、右车体2和主体支架01,主体支架01固定连接右车体2,主体支架01的伸出轴011伸入左车体1;
53.左车体1内设置有主弹簧支架31、左弹簧支架32右弹簧支架33、左复位弹簧41、右复位弹簧42、左支撑轴承61和右支撑轴承62;左支撑轴承61、左弹簧支架32、左复位弹簧41、主弹簧支架31、右复位弹簧42、右弹簧支架33和右支撑轴承62从左到右依次设置;
54.左支撑轴承61和右支撑轴承62的外圈固定设置在左车体1内,伸出轴011从右到左依次穿过右支撑轴承62、右弹簧支架33、右复位弹簧42、主弹簧支架31、左复位弹簧41、左弹簧支架32和左支撑轴承61;
55.左复位弹簧4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弹簧支架32和主弹簧支架31的左侧,右复位弹簧4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主弹簧支架31右侧和右弹簧支架33上;
56.伸出轴011紧固套接在主弹簧支架31内,伸出轴011活动穿过左弹簧支架32和右弹簧支架33;
57.左弹簧支架32的左侧外圈设置有第一弧形挡环321,第一弧形挡环321位于左侧轴承座71的下部,第一弧形挡环321的前侧抵邻左侧轴承座71的前侧下部;第一弧形挡环321的后侧位于左侧轴承座71的后侧下部,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第一弧形挡环321和左侧轴承座71可以相互驱动,在某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和一定的弧度内转动;
58.右弹簧支架33的右侧外圈设置有第二弧形挡环331,第二弧形挡环331位于右侧轴承座72的下部,第二弧形挡环331的前侧上部与右侧轴承座72的前侧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第二弧形挡环331的后侧上部抵邻右侧轴承座72的后侧上部设置;
59.第二弧形挡环331和右侧轴承座72可以相互驱动,在某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和一定的弧度内转动;
60.当右车体2相对左车体1转动时,带动伸出轴011转动,伸出轴011带动主弹簧支架31转动,主弹簧支架31转动驱使左复位弹簧41和右复位弹簧42扭动,左复位弹簧41和右复位弹簧42产生回复力,同时左复位弹簧41带动左弹簧支架32转动,右复位弹簧42带动右弹簧支架33转动,左弹簧支架32顺时针限位逆时针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右弹簧支架33逆时针限位顺时针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左复位弹簧41和右复位弹簧42的回复力作用下,右车体2恢复至与左车体1相对平衡位置;
61.当左车体1相对右车体2转动时,左侧轴承座71或右侧轴承座72带动左弹簧支架32和右弹簧支架33转动,左弹簧支架32顺时针限位逆时针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右弹簧支架33逆时针限位顺时针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同时带动左复位弹簧41和右复位弹簧42扭动,左复位弹簧41和右复位弹簧42带动伸出轴011转动,伸出轴011传递转动至主弹簧支架31和右车体2,从而右车体2产生驱动左车体1恢复至相对静止的作用力。
62.本实施例中,左复位弹簧41和右复位弹簧42为圆柱旋弹簧;
63.左弹簧支架32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弹簧孔,主弹簧支架3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弹簧孔和第三弹簧孔,右弹簧支架33的左侧设置有第四弹簧孔;
64.左复位弹簧41的两端设置卡头,两个卡头分别卡入第一弹簧孔和第二弹簧孔;
65.右复位弹簧42的两端设置卡头,两个卡头分别卡入第三弹簧孔和第四弹簧孔。
66.本实施例中,左弹簧支架32的右侧伸出第一环形卡沿322,主弹簧支架3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孔腔311和第二环形凸起312,第一环形卡沿322卡入第一孔腔311,左复位弹簧41套在第二环形凸起312的外侧。
67.本实施例中,右弹簧支架33的右侧伸出第二环形卡沿332,主弹簧支架3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孔腔313和第四环形凸起314,第二环形卡沿332卡入第二孔腔313,右复位弹簧42套在第四环形凸起314的外侧。
68.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卡沿32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3221,第一孔腔311的腔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315,第一限位槽315沿第一孔腔311的周壁周向延伸5~30
°
圆心角,第一限位凸块3221位于第一限位槽315的后极限位置;
69.第二环形卡沿33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块3321,第二孔腔313的腔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316,第二限位槽316沿第二孔腔313的周壁周向延伸5~30
°
圆心角,第二限位凸块3321位于第二限位槽316的前极限位置。
70.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挡环321和第一限位凸块3221分别位于左弹簧支架32相对的两侧;
71.第二弧形挡环331和第二限位凸块3321分别位于右弹簧支架33相对的两侧。
72.本实施例中,右车体2包括右上盖21和右底盖22,右上盖21扣合于右底盖22的上部,右上盖21和右底盖22之间形成容纳主体支架01的主体的容纳腔;
73.本实施例中,左车体1包括左上盖11和左底盖12,左上盖11扣合于左底盖12的上部,左上盖11和左底盖12之间形成容纳主弹簧支架31、左弹簧支架32右弹簧支架33、左复位弹簧41、右复位弹簧42、左支撑轴承61和右支撑轴承62的容纳腔。
74.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左侧车轮91和右侧车轮92,左侧车轮91连接在左车体1的左
侧,右侧车轮92连接在右车体2的右侧。
75.本实施例中,左上盖1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防滑板101,右上盖2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防滑板102。
76.本实施例中,左车体1的内部设置有喇叭02。
7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