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0988发布日期:2022-10-11 21:41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3.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零件就是电池,电池为汽车提高能源,在长时间的使用后电池就会损坏无法使用,因此需要对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在回收过程中常常会用到转运机构进行转运。
4.在对电池进行回收转运的过程中,一般只是将电池放置在转运车上,这样容易导致电池在转运过程中发生碰撞造成损伤。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在转运时易使电池损伤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包括:
8.转运箱框;
9.辅助上下料组件,辅助上下料组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转运箱框的顶部,所述辅助上下料组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均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转运箱框的两侧均通过铰接座活动连接有开合门,所述开合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一侧通过销钉与活动板的底部活动连接;
10.辅助转运组件,所述辅助转运组件固定于所述转运箱框内壁的底部,所述辅助转运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表面的两侧且位于箱体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顶部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顶部,所述螺纹块延伸至箱体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池缓冲箱。
11.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转动杆延伸至箱体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箱体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电池缓冲箱的内部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内壁的两侧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安置槽内壁的两侧且位于分隔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弹簧,所述安装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板。
13.优选的,所述两个螺纹套上的螺纹为旋向相反的两段。
14.优选的,所述转运箱框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轮。
15.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移位组件,所述辅助移位组件包括t形卡
块,所述电池缓冲箱的内部且位于安置槽的一侧设置有与t形卡块相适配的卡槽。
16.优选的,所述t形卡块与卡槽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定位。
17.优选的,所述t形卡块的内部设置有与螺钉相适配的螺槽。
1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通过橡胶板和电池缓冲箱的配合设置可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双重保护,从而可有效避免在转运过程中电池受到损伤,进而可便捷工作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所示的剖视图;
22.图3为图2所示的辅助转运组件的三维图;
23.图4为图3所示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24.图5为图3所示的侧视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图6所示的a处局部放大图。
27.图中标号:
28.1、转运箱框;
29.2、辅助上下料组件,21、液压缸,22、升降板,23、铰接座,24、开合门,25、活动板,26、活动座;
30.3、辅助转运组件,31、箱体,32、伺服电机,33、转动杆,34、螺纹套,35、螺纹块,36、电池缓冲箱,37、安置槽,38、分隔板,39、安装弹簧,310、橡胶板;
31.4、移动轮;
32.5、辅助移位组件,51、t形卡块,52、卡槽,53、螺钉,54、螺槽。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4.第一实施例
35.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辅助转运组件的三维图;图4为图3所示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图5为图3所示的侧视图。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包括:
36.转运箱框1;
37.辅助上下料组件2,辅助上下料组件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转运箱框1的顶部,所述辅助上下料组件2包括液压缸21,所述液压缸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22,所述升降板22的两侧均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活动板25,所述转运箱框1的两侧均通过铰接座23活动连接
有开合门24,所述开合门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座26,所述活动座26的一侧通过销钉与活动板25的底部活动连接;
38.辅助转运组件3,所述辅助转运组件3固定于所述转运箱框1内壁的底部,所述辅助转运组件3包括箱体31,所述箱体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2,所述伺服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3,所述转动杆33外表面的两侧且位于箱体3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套34,所述螺纹套3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35,所述螺纹块35的顶部贯穿箱体31并延伸至箱体31的顶部,所述螺纹块35延伸至箱体3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池缓冲箱36。
39.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缓冲箱36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器,通过减震器的设置,可很好的缓和外界的冲击力,从而可便于对内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保护。
40.所述转动杆33的一端贯穿箱体31并延伸至箱体31的内部,所述转动杆33延伸至箱体31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箱体31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
41.通过轴承的设置,可提高转动杆33旋转时的稳定性。
42.所述电池缓冲箱36的内部开设有安置槽37,所述安置槽37内壁的两侧之间设置有分隔板38,所述安置槽37内壁的两侧且位于分隔板38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弹簧39,所述安装弹簧3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板310。
43.通过安装弹簧39的弹力作用可很好的带动橡胶板310进行移动,从而可方便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两侧进行限位,便于对其进行转运。
44.所述两个螺纹套34上的螺纹为旋向相反的两段。
45.所述转运箱框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轮4。
46.移动轮4为万向轮,通过万向轮的设置,可方便装置整体进行移动,从而可提高设备整体的灵活性。
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的第一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48.使用时,可驱动液压缸21,使得升降板22升高,通过升降板22的移动可间接通过活动板25带动两个开合门24转动,当两个开合门24转动至与转运箱框1的顶端平齐时,即可关闭液压缸21;
49.这时,再驱动伺服电机32,使得转动杆33进行旋转,通过转动杆33的旋转可间接带动转动杆33上的两个螺纹套34进行旋转,由于两个螺纹套34上的螺纹为旋向相反的两段,通过螺纹传动作用可间接带动两个螺纹块35进行反向移动,通过两个螺纹块35的移动可间接带动两个电池缓冲箱36进行反向移动,通过两个电池缓冲箱36的移动可方便工作人员上料,上料时,可将待转运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放置在两个橡胶板310之间,通过两个橡胶板310的设置不仅可对其进行安装,还可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保护;
50.放置完成后,再次驱动驱动伺服电机32,使得转动杆33进行反向旋转,通过转动杆33的反向旋转可间接带动两个电池缓冲箱36进行同向移动,即可使两个电池缓冲箱36复位,最后,再驱动液压缸21,使两个开合门24复位,通过橡胶板310和电池缓冲箱36的配合设置可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双重保护,从而可有效避免在转运过程中电池受到损伤。
5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通过橡胶板310和电池缓冲箱36的配合设置可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双重保护,从而可有效避免在转运过程中电池受
到损伤,进而可便捷工作人员的使用。
53.第二实施例
54.请结合参阅图6-7,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55.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分隔板38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移位组件5,所述辅助移位组件5包括t形卡块51,所述电池缓冲箱36的内部且位于安置槽37的一侧设置有与t形卡块51相适配的卡槽52。
56.所述t形卡块51与卡槽52之间通过螺钉53进行定位。
57.通过螺钉53的设置,可保证t形卡块51与卡槽52之间连接时的稳定性,从而可方便工作人员对分隔板38进行安拆。
58.所述t形卡块51的内部设置有与螺钉53相适配的螺槽54。
5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的第二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60.使用时,当需要转运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规格发生变化时,可通过改变分隔板38的位置来完成对转运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固定,移位时,可同时旋转两个螺钉53,使得两个螺钉53脱离t形卡块51内部的螺槽54,从而可解除对t形卡块51的限位,最后,将t形卡块51与卡槽52分离,即可完成分隔板38的拆卸;
61.分隔板38拆卸完成后,可根据需要转运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规格将t形卡块51插入相对应卡槽52的内部,当t形卡块51完全进入卡槽52的内部时,可通过螺钉53对其进行限位,从而可方便后续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转运。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