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风罩与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2864发布日期:2023-01-04 07:26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挡风罩与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及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挡风罩与设置有挡风罩的车辆。


背景技术:

2.对于包括电动车、摩托车或敞篷三轮车,由于车辆的结构设计构造,设计为开放式,缺乏相应的挡风构造。在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迎面而来的风以及太阳光照晒会对驾驶员的驾驶体验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动车、摩托车或敞篷三轮车会加装顶棚或顶罩,从而起到遮风挡雨、遮阳的效果。
3.然而,加装的顶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前后仍缺乏相应的遮挡,迎面而来的风仍旧会驾驶员产生影响,而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还会加大受风面积,反而更不利于车辆的行驶安全,并且在会加速顶棚的老化。此外,现有的许多车辆加装的顶罩通常为透明的一体化罩体,虽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但在阳光照射下光线仍会透过罩体,对驾驶员形成照晒;同时,罩体缺乏通风透气结构,罩体内的热气流上升积聚,使罩体内反而变得更闷热,起到适反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的车辆用遮风罩存在挡风、遮阳效果差,无法有效解决包括电动车、摩托车或敞篷三轮车的挡风防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风罩。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所述挡风罩的车辆。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挡风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具有顶部,以及与所述顶部连接的前部、后部、左侧部和右侧部,且所述左侧部与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连接,所述右侧部与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连接;所述罩体的前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罩体的左侧部或右侧部设置有车门,或者,所述罩体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均设置有车门。
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罩体的顶部为颜色可调的透明玻璃。
9.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开度调节件,可调节所述通风口的开度。
10.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度调节件包括百叶窗,所述百叶窗设置在所述通风口上。
11.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度调节件包括第一通风板和第二通风板,所述第一通风板和所述第二通风板上均开设有通风孔阵列;所述第一通风板与所述第二通风板前后叠设,并可发生相互错位移动。
12.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门上设置有加强筋。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车门的门体为一体化。
14.一种车辆,包括电动车、摩托车或三轮车,设置有挡风罩;所述挡风罩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挡风罩。
15.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罩体的前部、后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分别与所述车辆的车体的前部、后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固定连接。
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罩体的前部具有与所述车辆的前轮适配的支座,所述支座的两个支脚骑设在所述车辆的安装前轮的轮轴的两端上,并使所述罩体的前部适应地对所述车辆的前部进行包覆性遮挡。
17.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罩体的顶部具有通电状态下颜色可调的透明玻璃;所述车辆上设置有与所述透明玻璃连接的电路,且所述车辆上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控制连接的第一开关。
1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开度调节件,可调节所述通风口的开度;且所述车辆上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可驱使所述开度调节件进行调节工作。
19.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辆上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驱动件控制连接。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挡风罩,在罩体的前部开设有通风口,可实现驾驶舱内的通风透气,确保驾驶舱的通风和舒适的温度,提高驾驶体验感;而且,通风口的开度可通过设置的开度调节件进行调节,从而可根据天气的变化控制风量大小,进一步提高体验感。
22.罩体的顶部采用颜色可调的透明玻璃设置,可根据阳光亮度或周围环境亮度调节玻璃的颜色,使入射的光线达到适宜亮度,防止炫目以及紫外线照射。此外,在罩体的侧部开设有车门,使罩体可与车辆进行封闭式组装;且车门设置有加强筋,可增强车门的强度。
23.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所述的挡风罩,可进行遮风挡雨并适宜性调节光线亮度,防止炫目以及紫外线照射,同时可确保驾驶舱的通风和舒适的温度,给予驾驶员良好的驾驶体验感,提高驾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24.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加装了挡风罩的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挡风罩的罩体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加装了挡风口上设置有百叶窗的挡风罩的电动车的正视结构图;
27.图4为挡风口上设置的百叶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加装了挡风口上设置有通风板组件的挡风罩的电动车的正视结构图;
29.图6为通风板组件与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图6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车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车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10为图9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注:1-挡风罩,11-罩体,111-玻璃窗,112-通风口,113-百叶窗,114-通风板组件,1141-第一通风板,11410-第一通风孔,1142-第二通风板,11420-第二通风孔,11421-滑槽,115-车门,116-加强筋,117-驱动件,118-支座,2-车辆,21-车轮,22-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36.在具体的实施例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及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便于区分,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更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7.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8.本实用新型的挡风罩1,为包括摩托车、电动车或敞篷三轮车的车辆2上用的外罩,使驾驶舱可被围蔽,对驾驶舱内的驾驶员进行遮挡风雨、防晒,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感。
39.请参见图1所示,该挡风罩1包括罩体11。其中,罩体11的主体材料可选用具有相当硬度的材料,比如亚克力或塑胶,且至少罩体11的支撑等部位可设置为透明,避免对驾驶员的视线造成遮挡。
40.具体的,所述罩体11具有顶部,以及与所述顶部连接的前部、后部、左侧部和右侧部,且所述左侧部与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连接,所述右侧部与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连接,使用时,罩体11的前部、后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分别对应连接在车辆2的前部、后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可选的,罩体11的顶部、前部、后部、左侧部和右侧部的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如罩体11的顶部与前部、后部、左侧部和右侧部之间的连接可以为密封连接或者为具有缝隙的连接,罩体11的左侧部与前部和后部的连接以及右侧部与前部和后部的连接可以为密封连接或者为具有缝隙的连接。
41.请参见图2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罩体11的顶部具有颜色可调的透明玻璃,透明玻璃具体通过配件连接或一体化成型的加装在罩体11的顶部上,使罩体11的顶部形成玻璃窗111。且透明玻璃可布置满整个罩体11的顶部,使罩体11的顶部直接为颜色可调的透明玻璃窗。
42.具体的,罩体11的顶部设置的颜色可调的透明玻璃为通电状态下颜色可调的透明玻璃。其中,在通电状态下,该透明玻璃的颜色可根据外界亮度或太阳光线照射而变化,从而进行滤光阻光,适宜性的调节光线亮度,从而防止炫目以及紫外线照射;而在断电状态下,该透明玻璃则与普通的透明玻璃无异,外界光线可直接照射进入。
43.请参见图3所示,在所述罩体11的前部开设有通风口112,可允许空气从中流通。使用该挡风罩1的车辆2在行驶过程中,由前方吹来的风可从通风口112进入至罩体11的内部,并进入至驾驶舱内,从而可实现驾驶舱内的通风透气,确保驾驶舱的通风和舒适的温度,避免增设挡风罩1后的空气不流通或闷热,提高驾驶体验感。可选的,通风口112在罩体11的前
部的开设位置不限,如图3示出的优选实施例中,通风口112具体开设在罩体11的前部偏下方、对应于车辆2的前挡板的位置处,使从通风口112吹入的风可经车辆2的前挡板进行遮挡导流并流经驾驶舱的顶部,避免直接迎面吹向驾驶员。
44.进一步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所示,在所述通风口112上设置有开度调节件,可调节所述通风口112的开度。如此,可根据天气的变化,通过开度调节件控制通风口112的开度,进而控制吹入的风量大小,如在下雨或刮风的天气,可适当调小通风口112的开度或关闭通风口112,而在闷热的晴天则可调大通风口112的开度,从而更有效提高驾驶体验感。
4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和图4所示,采用的所述开度调节件包括百叶窗113。其中,所述百叶窗113设置在所述通风口112上,百叶窗113在通风口112上可上下摆动,并在不同的摆动角度中实现不同的前后遮挡,从而调节通风口112的开度。可选的,百叶窗113的摆动可通过手动或电控实现。
46.在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和图6所示,采用的所述开度调节件为通风板组件114。所述通风板组件114包括第一通风板1141和第二通风板1142,所述第一通风板1141和所述第二通风板1142上均开设有通风孔阵列;具体的,所述第一通风板1141上具有由若干第一通风孔11410组成的第一通风孔阵列,第二通风板1142上具有由若干第二通风孔11420组成的第二通风孔阵列。其中,所述第一通风板1141与所述第二通风板1142前后叠设在通风口112上,并可发生相互错位移动,如图6和图7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通风板1142的前端底部具有前凸的型条部,在型条部上开设有滑槽11421,第一通风板1141设置在第二通风板1142的前方且底部可左右滑动的装配在滑槽11421上。
47.所述通风板组件114工作时,初始状态下,第一通风板1141与第二通风板1142正对叠设,且第一通风孔阵列上的若干第一通风孔11410与第二通风孔阵列上的若干第二通风孔11420一一对应,使第一通风孔阵列和第二通风孔阵列均毫无遮挡,此时通风口112的开度达到最大。开度调节状态下,第一通风板1141与第二通风板1142发生左右的局部错位移动,第一通风板1141上的非开孔区对第二通风孔阵列上的第二通风孔11420产生局部遮挡,第二通风板1142上的非开孔区同样对第一通风孔阵列上的第一通风孔11410产生局部遮挡,第一通风孔阵列上的若干第一通风孔11410与第二通风孔阵列上的若干第二通风孔11420一一产生局部对应连通,使通风口112的开度变小;当第一通风板1141上的非开孔区对第二通风孔阵列上的第二通风孔11420产生全部遮挡时,第二通风板1142上的非开孔区同样对第一通风孔阵列上的第一通风孔11410产生全部遮挡,此时第一通风板1141与第二通风板1142完全错位叠设,通风口112即被遮挡,通风口112的开度达到最小。
48.可选的,第一通风板1141与第二通风板1142之间的相互错位移动可通过手动或电控实现。
49.此外,在另外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罩体11的侧部可开设有车门115。从而,使该挡风罩1可与车辆2进行封闭式组装,挡风罩1与车辆2进行封闭式组装后,驾驶员可通过车门115的开启进出驾驶舱,而在驾驶过程中则可关闭车门115,使驾驶舱形成包蔽式空间,提高驾驶体验。
50.可选的,可在所述罩体11的左侧部或右侧部设置有车门115,或者,在所述罩体11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均设置有车门115。如图3和图5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罩体11的左侧部和
右侧部均设置有车门115,从而使驾驶员可任意从左右任一侧进出于驾驶舱。
51.进一步的,请参见图8~图10所示,所述车门115上设置有加强筋116,以增强车门115的强度。可选但不限的,加强筋116可布置为沿水平方向的横条筋或沿竖直方向的竖条筋,或为横条筋与竖条筋交错的排布,或者,为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的横向筋或为与竖直方向具有夹角的竖向筋,或者为上述形式的任意组合,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为沿水平方向的横条筋。
52.而且,加强筋116可为车门115的门体上增设的筋条或者直接与门体一体化成型的筋条。如图8~图10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116与所述车门115的门体为一体化,具体在车门115的门体制造时即同步完成加强筋116的成型,使加强筋116的加强作用更佳。
53.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为包括电动车、摩托车或三轮车的车辆2。请参见图1所示,车辆2上设置有挡风罩1;其中,所述挡风罩1为上述所述的挡风罩。
54.具体的,所述挡风罩1设置在车辆2上的方式,为所述罩体11的前部、后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分别与所述车辆2的车体的前部、后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固定连接,挡风罩1整体罩设在车辆2上。而且,挡风罩1的前部、后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均与车辆2的车体的前部、后部、左侧部和右侧部适配,使挡风罩1与车辆2可完成封闭式组装,且使整体加装挡风罩1后的车辆2具有美观的外型。
5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罩体11的前部向下延伸具有与所述车辆2的前轮21适配的支座118,所述支座118的两个支脚骑设在所述车辆2的安装前轮21的轮轴22的两端上,并使所述罩体11的前部适应地对所述车辆2的前部进行包覆性遮挡。从而,罩体11的前部位于车辆2的前挡板的前方,对驾驶舱形成完整、且不影响驾驶的围蔽空间,并使经通风口112吹入的风不会直接迎面吹至驾驶舱内。
56.在另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罩体11的顶部具有通电状态下颜色可调的透明玻璃。而且,在所述车辆2上设置有与所述透明玻璃连接的电路,且所述车辆2上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控制连接的第一开关。从而,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即可控制连接透明玻璃的电路的通断,实现透明玻璃的颜色调节控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可设置有调节档位,可实现透明玻璃的颜色变换调节。
57.在另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口112上设置有开度调节件,开度调节件可选但不限于百叶窗113或通风板组件114,可调节所述通风口112的开度。而且,在所述车辆2上设置有驱动件117,其中,所述驱动件117可驱使所述开度调节件进行调节工作,如驱动件117可驱使百叶窗113的摆动或驱使通风板组件114的第一通风板1141与第二通风板1142的相互错位移动,驱动件117可选但不限于电机。
58.此外,所述车辆2上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驱动件117控制连接。从而,通过控制第二开关即可控制驱动件117的启停,进而通过开度调节件控制通风口112的开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关可设置有调节档位,对应于开度调节件的不同工作状态,实现对通风口112的开度的更精细调节。
59.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及原理上所做的变更、组合、删除、替换或修改等均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