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舒适型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53620发布日期:2022-04-22 07:3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小巧舒适型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小巧舒适型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自行车,在折叠后前轮和后轮处在不同的平面上或者具有高度差,无法通过车轮进行车身的移动,需要人工搬运;由于自行车整体结构较大、较重,从而使得折叠后的自行车搬运较为困难。
3.后来出现有在车架主支撑管中部采用折叠器,实现对折功能,由于折叠器一般比车架主支撑管截面大,折叠器整体会凸出,从而导致自行车整体外观造型上不流畅,影响美感;还出现有在主支撑管的下方设置转轴,后轮架通过转轴,实现向前折叠,但是该结构在折叠前需要将座管拿起后才可折叠,同时座管一侧容易向下倾斜,折叠过程复杂、不利于搬运。
4.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巧舒适型折叠自行车,其支撑管的前轮段和后轮段通过双铰链机构衔接配合单叉前轮转向机构的设置,折叠成“u”型,使得折叠更为紧凑,占用空间小,且铰链的设置,结构简约,不会过多的凸出主支撑管,提升车身的流畅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7.一种小巧舒适型折叠自行车,包括主支撑管,所述主支撑管的前端设置有单叉前轮转向机构,所述主支撑管的后端设置有座管,所述座管的顶部设置有可伸缩式座垫,所述座垫位于主支撑管上方,所述座管还设置有后轮转向机构,所述后轮转向机构位于主支撑管下方;
8.所述主支撑管的前轮段和后轮段通过双铰链机构衔接,以使前轮段和后轮段可折叠成“u”型;所述双铰链机构具有可选择性固定前轮段和后轮段的锁定机构。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双铰链机构包括有连接管和设置于连接管一侧的两个铰链,两个铰链的一端连接于连接管,两个铰链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前轮段、后轮段,所述锁定机构设置于连接管的另一侧,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两个齿条和啮合于两个齿条的齿部之间的旋转按钮,所述旋转按钮带动齿条相对或相向移动以旋转性的锁定前轮段和后轮段。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单叉前轮转向机构包括有头管、设置于头管上端的车把组件、设置于头管下端的前轮组件;所述前轮组件包括有前轮安装架和前轮,所述前轮安装架呈横向的“a”字形,所述前轮安装架包括有前轮单叉和一端铰接于前轮单叉的一端的悬架支撑管,所述前轮单叉的另一端连接于头管下端,所述前轮连接于悬架支撑管的另一端,所述悬架支撑管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刹车的制动系统,所述前轮单叉和悬架支撑管之间夹设有第一悬架减震器。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把组件包括有可伸缩式设置于头管上端的龙头管、铰接于龙头管上端的龙头,所述龙头包括有一端铰接于龙头管的主杆、连接于主杆另一端的两个支杆,两个支杆可相对主杆旋转,所述支杆远离主杆的一端连接有把手。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支杆靠近主杆的一端可选择性连接。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轮转向机构包括有后轮安装管,所述后轮安装管设置于座管上,所述后轮安装管设置有自行车曲柄组件、后轮支撑连杆组件和后轮,所述自行车曲柄组件和后轮支撑连杆组件分别位于座管的前侧、后侧。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轮支撑连杆组件包括有后上叉和后下叉,所述后上叉的一端通过第二悬架减震器铰接于座管,所述后上叉的另一端连接后下叉的一端,所述后下叉的另一端铰接于后轮安装管,所述后上叉和后下叉之间夹设有第一支撑加强件,所述后轮连接于后下叉。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行车曲柄组件包括有自行车曲柄、连接于自行车曲柄的两个可折叠式脚踏板、连接自行车曲柄和后轮的链条,所述后下叉还设置有供链条变速的变速器。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轮安装管的前端通过第二支撑加强件连接主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加强件、第二支撑加强件均为镂空设置。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管的底部具有可伸缩式设置的行走轮。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19.其主要是,支撑管的前轮段和后轮段通过双铰链机构衔接配合单叉前轮转向机构的设置,折叠成“u”型,使得折叠更为紧凑,占用空间小,且铰链的设置,结构简约,不会过多的凸出主支撑管,提升车身的流畅性;
20.其次是,所述前轮安装架呈横向的“a”字形,前轮单叉、悬架支撑管、制动系统、第一悬架减震器一体式设置,结构紧凑,前轮单叉的设置减轻了整体的重量,第一悬架减震器的设置减小了车身的震动,骑行更舒适;
21.再者是,所述龙头包括有一端铰接于龙头管的主杆、连接于主杆另一端的两个支杆,两个支杆可相对主杆旋转,所述支杆远离主杆的一端连接有把手;龙头整体可调整不同的角度和高度,适应不同人的人体工学,支杆可旋转,在折叠时,可以让自行车整体更为紧凑,占用空间小;
22.以及,所述座管的底部具有可伸缩式设置的行走轮,在搬运时,将行走轮向下释放接触地面,一方面为折叠后的车身形成支撑,避免了座管一侧向下倾斜的现象,同时利于整体搬运。
23.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非折叠状态);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非折叠状态);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非折叠状态);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双铰链机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双铰链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双铰链机构(解锁状态);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双铰链机构(锁定状态);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前轮组件(前轮上移状态);
32.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前轮组件(前轮下移状态);
33.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长臂操作状态);
34.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短臂操作状态);
35.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车把组件示意图;
36.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主杆铰接示意图;
37.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两个支杆相连示意图;
38.图1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两个支杆分离示意图;
39.图1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后轮转向机构示意图;
40.图1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存储折叠状态、踏板不折叠);
41.图1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存储折叠状态、踏板折叠);
42.图19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存储折叠状态);
43.图20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存储折叠状态);
44.图2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推行折叠状态);
45.图2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头管折叠示意图;
46.图2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支杆折叠示意图;
47.图2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双铰链机构折叠示意图。
48.附图标识说明:
49.10、主支撑管
ꢀꢀꢀꢀꢀꢀꢀꢀꢀꢀꢀꢀꢀꢀꢀꢀ
11、前轮段
50.12、后轮段
ꢀꢀꢀꢀꢀꢀꢀꢀꢀꢀꢀꢀꢀꢀꢀꢀꢀꢀꢀ
20、单叉前轮转向机构
51.21、头管
ꢀꢀꢀꢀꢀꢀꢀꢀꢀꢀꢀꢀꢀꢀꢀꢀꢀꢀꢀꢀꢀ
22、车把组件
52.221、龙头管
ꢀꢀꢀꢀꢀꢀꢀꢀꢀꢀꢀꢀꢀꢀꢀꢀꢀꢀ
222、龙头
53.2221、主杆
ꢀꢀꢀꢀꢀꢀꢀꢀꢀꢀꢀꢀꢀꢀꢀꢀꢀꢀꢀ
2222、支杆
54.23、前轮组件
ꢀꢀꢀꢀꢀꢀꢀꢀꢀꢀꢀꢀꢀꢀꢀꢀꢀ
231、前轮安装架
55.2311、前轮单叉
ꢀꢀꢀꢀꢀꢀꢀꢀꢀꢀꢀꢀꢀꢀꢀ
2312、悬架支撑管
56.2313、制动系统
ꢀꢀꢀꢀꢀꢀꢀꢀꢀꢀꢀꢀꢀꢀꢀ
2314、第一悬架减震器
57.232、前轮
ꢀꢀꢀꢀꢀꢀꢀꢀꢀꢀꢀꢀꢀꢀꢀꢀꢀꢀꢀꢀ
24、锁紧螺母
58.241、预压弹簧
59.30、座管
ꢀꢀꢀꢀꢀꢀꢀꢀꢀꢀꢀꢀꢀꢀꢀꢀꢀꢀꢀꢀꢀ
31、座垫
60.40、双铰链机构
ꢀꢀꢀꢀꢀꢀꢀꢀꢀꢀꢀꢀꢀꢀꢀ
41、锁定机构
61.411、齿条
ꢀꢀꢀꢀꢀꢀꢀꢀꢀꢀꢀꢀꢀꢀꢀꢀꢀꢀꢀꢀ
412、齿部
62.413、旋转按钮
ꢀꢀꢀꢀꢀꢀꢀꢀꢀꢀꢀꢀꢀꢀꢀꢀ
414、复位弹性件
63.42、连接管
ꢀꢀꢀꢀꢀꢀꢀꢀꢀꢀꢀꢀꢀꢀꢀꢀꢀꢀꢀ
43、铰链
64.44、锁定机构保护盖
65.50、后轮转向机构
ꢀꢀꢀꢀꢀꢀꢀꢀꢀꢀꢀꢀꢀ
51、后轮安装管
66.511、第二支撑加强件
ꢀꢀꢀꢀꢀꢀꢀꢀꢀꢀ
52、自行车曲柄组件
67.521、自行车曲柄
ꢀꢀꢀꢀꢀꢀꢀꢀꢀꢀꢀꢀꢀꢀ
522、踏板
68.523、链条
ꢀꢀꢀꢀꢀꢀꢀꢀꢀꢀꢀꢀꢀꢀꢀꢀꢀꢀꢀꢀ
53、后轮支撑连杆组
69.531、后上叉
ꢀꢀꢀꢀꢀꢀꢀꢀꢀꢀꢀꢀꢀꢀꢀꢀꢀꢀ
532、后下叉
70.533、第二悬架减震器
ꢀꢀꢀꢀꢀꢀꢀꢀꢀꢀ
534、第一支撑加强件
71.54、后轮
ꢀꢀꢀꢀꢀꢀꢀꢀꢀꢀꢀꢀꢀꢀꢀꢀꢀꢀꢀꢀꢀ
60、齿轮
72.70、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73.请参照图1至图2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主支撑管10,所述主支撑管10的前端设置有单叉前轮转向机构20,所述主支撑管10的后端设置有座管30,所述座管30的顶部设置有可伸缩式座垫31,所述座垫31位于主支撑管10上方,所述座管30还设置有后轮转向机构50,所述后轮转向机构50位于主支撑管10下方;
74.所述主支撑管10的前轮段11和后轮段12通过双铰链机构40衔接,如图24所示,以使前轮段和后轮段可折叠成“u”型,即所述单叉前轮转向机构20向后折叠至与后轮转向机构50平行或接近平行,或后轮转向机构50向前折叠至与单叉前轮转向机构20平行或接近平行;所述双铰链机构40具有可选择性固定前轮段11和后轮段12的锁定机构41。
75.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旅行工具、休闲旅行、运动、比赛等;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如小型折叠自行车、登山自行车、公路自行车等)、电动自行车;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可应用不同尺寸、形状、材质的自行车车轮(如14、16、18、 20、24、26寸等);本实用新型之自行车的不同部件(如支撑管、把手、车轮等),可由不同的轻质材料(铝合金、碳石墨、钛合金等)制成;且在组装时可灵活使用不同型号、不同尺寸的螺丝、螺母进行安装。
76.具体而言,所述双铰链机构40包括有连接管42和设置于连接管42一侧的两个铰链43,两个铰链43的一端连接于连接管42,两个铰链4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前轮段11、后轮段12,所述锁定机构41设置于连接管42的另一侧,所述锁定机构41包括有两个齿条411和啮合于两个齿条411的齿部412之间的旋转按钮413,所述旋转按钮413带动齿条411相对或相向移动以旋转性的锁定前轮段11和后轮段12,一个旋转按钮413带动两个齿条411同时锁紧和解锁两个铰链43,结构简约;所述锁定机构41还包括有两个复位弹性件414,两个复位弹性件414的复位力朝向两个齿条411的锁紧方向,使两个铰链43始终处于锁紧位置,以保证安全;所述主支撑管10还设置有锁定机构保护盖44 ,用于防止任何意外激活旋转按钮413,确保自行车的安全使用;一个主支撑管10 ,配合两个铰链43,自行车折叠紧凑,使得主支撑管10折叠成“u”形状,前、后轮平行移动,在运行中平稳移动;以及,双铰链机构40可采用不同的锁定机构锁紧,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77.所述单叉前轮转向机构20包括有头管21、设置于头管21上端的车把组件22、设置于头管21下端的前轮组件23,其中如图22所示,所述头管21可折叠式设置;所述前轮组件23包括有前轮安装架231和前轮232,所述前轮安装架231呈横向的“a”字形,所述前轮安装架231包括有前轮单叉2311和一端铰接于前轮单叉2311的一端的悬架支撑管2312,所述前轮单叉2311的另一端连接于头管21下端,所述前轮连接于悬架支撑管2312的另一端,所述悬架支撑管2312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刹车的制动系统2313,制动系统2313可采用不同类型
的制动系统机构(例如接线分断盘、液压分断盘等),所述前轮单叉2311和悬架支撑管2312之间夹设有第一悬架减震器2314(第一悬架减震器2314可为弹簧减震器、液压减震器、气动减震器、pu减震器等)。一个主支撑管10的设计可以帮助减轻自行车的重量,前轮采用前轮单叉2311设计,进一步减轻自行车量;第一悬架减震器2314的设置使得骑行更舒适。
78.所述车把组件22包括有可伸缩式设置于头管21上端的龙头管221、铰接于龙头管221上端的龙头222,所述龙头222包括有一端铰接于龙头管221的主杆2221、连接于主杆2221另一端的两个支杆2222,两个支杆2222可通过多种机构相对主杆2221旋转,所述支杆2222远离主杆2221的一端连接有把手,所述主杆2221的铰接处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母24,所述锁紧螺母24的锁紧头呈蝶形,便于人们手动锁紧或解锁,所述锁紧螺母24具有预压弹簧241,使安装更牢固,所述锁紧件也可采用其他锁紧方式,不以本实施例为限。主杆2221铰接于龙头管221的设置,可上下调节龙头222的高度,以适应不同人的人体工程学,主杆2221的材质和形状不以此为限。
79.所述后轮转向机构50包括有后轮安装管51,所述后轮安装管51设置于座管30上,所述后轮安装管51设置有自行车曲柄组件52、后轮支撑连杆组件53和后轮54,所述自行车曲柄组件52和后轮支撑连杆组件53分别位于座管30的前侧、后侧;
80.所述后轮支撑连杆组件53包括有后上叉531和后下叉532,所述后上叉531的一端通过第二悬架减震器533(第二悬架减震器533可为弹簧减震器、液压减震器、气动减震器、pu减震器等)铰接于座管30,所述后上叉531的另一端连接后下叉532的一端,所述后下叉532的另一端铰接于后轮安装管51;所述后下叉532呈l型,所述后上叉531连接于后下叉532的短边端,所述后轮54连接于后下叉532的短边和长边的连接处;
81.所述自行车曲柄组件52包括有自行车曲柄521、连接于自行车曲柄521的两个可折叠式脚踏板522、连接自行车曲柄521和后轮54的链条523,所述后下叉532还设置有供链条523变速的变速器。主支撑管10、龙头管221、两个支杆2222、踏板522可折叠式设置,尽可能减小占用的存储空间。由于链条523、自行车曲柄组件52、后轮54组成一个组件单元,不涉及后轮54的旋转,所以在折叠过程中链条523不容易脱落。
82.优选的,所述后上叉531和后下叉532之间夹设有第一支撑加强件534,所述后轮54连接于后下叉532所述后轮安装管51的前端通过第二支撑加强件511连接主支撑管10,所述第一支撑加强件534、第二支撑加强件511均为镂空设置,有助于减轻自行车的重量;
83.以及,两个支杆2222均通过齿轮60的端面连接主杆2221,且两个齿轮60可相互啮合(确保支杆2222旋转过程中不易打滑),当一支杆2222旋转时,另一支杆2222也相对旋转,使得折叠过程更快、更顺畅,所述两个支杆2222也可采用其他结构与主杆2221连接,不以本实施例为限;主杆2221与两个支杆2222形成“y”型,或者两个支杆2222相对设置呈“凵”型;两个支杆2222靠近主杆2221的一端可选择性连接(例如其一设置有外螺纹,另一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螺套,所述螺套适配于外螺纹,便于旋转锁定、解锁;亦可其一设置扣部,另一设置扣孔,两支杆2222扣合连接);
84.另外,所述座管30的底部具有可伸缩式设置的行走轮70,乘坐时,行走轮70可向上调整不接触地面,折叠推动时,行走轮70可向下调整接触地面;行走轮70可以有不同的尺寸一个或两个轮子,轮子可绕座管30转动或不转动;且行走轮70可通过不同的安装机构直接安装在座管30上,以实现上下伸缩。
85.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86.其主要是,支撑管的前轮段和后轮段通过双铰链机构衔接配合单叉前轮转向机构的设置,折叠成“u”型,使得折叠更为紧凑,占用空间小,且铰链的设置,结构简约,不会过多的凸出主支撑管,提升车身的流畅性;
87.其次是,所述前轮安装架呈横向的“a”字形,前轮单叉、悬架支撑管、制动系统、第一悬架减震器一体式设置,结构紧凑,前轮单叉的设置减轻了整体的重量,第一悬架减震器的设置减小了车身的震动,骑行更舒适;
88.再者是,所述龙头包括有一端铰接于龙头管的主杆、连接于主杆另一端的两个支杆,两个支杆可相对主杆旋转,所述支杆远离主杆的一端连接有把手;龙头整体可调整不同的角度和高度,适应不同人的人体工学,支杆可旋转,在折叠时,可以让自行车整体更为紧凑,占用空间小;
89.以及,所述座管的底部具有可伸缩式设置的行走轮,在搬运时,将行走轮向下释放接触地面,一方面为折叠后的车身形成支撑,避免了座管一侧向下倾斜的现象,同时利于整体搬运。
9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