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座兜及具有该座兜的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0078发布日期:2022-05-30 21:3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座兜及具有该座兜的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产品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座兜及具有该座兜的婴儿推车。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婴儿推车的座兜,包括具有多个工作状态的的座兜架、安装在所述的座兜架上的座兜套。现有的座兜架通常包括围框以及用于将座兜连接于如推车等座兜之外部件上的座兜连接件。座兜在多个工作状态转换使用时,需要翻转围框,因此围框与座兜连接件之间往往设有用于将所述座兜架锁定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锁定机构。这类座兜虽然可实现角度调节,但无法调节自身的大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座兜及具有该座兜的婴儿推车,其在实现座兜角度调节的同时,还可实现座兜自身的折叠收拢,且第二锁定机构仅可在围框处于特定的可解锁位置时才可实现解锁,使用更为安全、可靠,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的误操作而实现意外解锁。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座兜,包括座兜架和座兜套,所述座兜架包括围框以及座兜连接件,所述围框包括上围框和下围框,所述上围框、下围框、座兜连接件三者之间转动销接,所述围框具有多个工作位置及可解锁位置,所述下围框与座兜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可在围框处于工作位置时对其进行锁定的第一锁定机构,所述上围框和下围框之间设有第二锁定机构;
5.当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解锁时,所述围框可相对所述座兜连接件旋转而使两者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所述围框在多个工作位置及可解锁位置之间进行转换;
6.所述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件与上围框或下围框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机构,当所述围框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对锁定件实现限位,锁定件无法进行解锁运动,所述第二锁定机构无法解锁;当所述围框处于可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机构解除对锁定件的限位,锁定件可进行解锁运动,从而实现所述第二锁定机构的解锁。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围框与座兜连接件之间的第一齿轮、设置在下围框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一齿槽、设置在座兜连接件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二齿槽、设置在第一齿轮与座兜连接件之间的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齿轮与下围框之间的联动圈、设置在上围框与下围框之间的转动圈、以及设置在上围框上部的第一解锁组件;
8.所述联动圈上具有穿过下围框的穿口槽且可与对应穿口槽轴向滑动的第一凸块,所述转动圈上凸设有第一斜块,所述第一斜块通过斜面配合可直接或间接地带动所述第一凸块向第一齿轮一侧运动;
9.所述第一解锁组件通过第一牵引索与所述转动圈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圈转
动;所述第一解锁组件驱动所述转动圈转动时,所述转动圈通过斜面配合推动联动圈轴向运动,带动第一齿轮退出第一齿槽并完全卡入第二齿槽,实现第一锁定机构的解锁。
10.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圈与所述下围框之间设有联动片,所述联动片具有与上述第一斜块斜面配合的斜槽,所述联动片的端面与所述联动圈的第一凸块的端头相抵触;所述转动圈转动时,通过第一斜块与斜槽的斜面配合来带动联动片轴向运动并推动联动圈向第一齿轮一侧运动的。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围框与下围框之间的第二齿轮、设置在上围框上且与所述第二齿轮配合的第三齿槽、设置在下围框上且与所述第二齿轮配合的第四齿槽、设置在第二齿轮与下围框之间第二弹簧、推动块、以及设置在上围框上部的第二解锁组件;
12.所述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件设置在第三齿槽内且可相对其径向滑动,所述锁定件与第三齿槽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推动块设置在第二齿轮与锁定件之间;所述推动块上凸设有与锁定件斜面配合的第二斜块;
13.所述第二解锁组件通过第二牵引索与所述锁定件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滑动;所述第二解锁组件驱动所述锁定件滑动时,所述锁定件通过斜面配合推动推动块轴向运动,带动第二齿轮退出第三齿槽并完全卡入第四齿槽,实现第二锁定机构的解锁。
14.进一步地,所述上围框、下围框、座兜连接件三者之间是通过连接销转动销接的,且所述连接销固设于所述座兜连接件上;
15.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与上述连接销相对配合固定的限位片、以及凸设在所述锁定件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片具有仅可供限位块周向滑动的限位槽部以及可同时供限位块周向滑动和径向滑动的解锁槽部;
16.当所述围框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片的限位槽部,锁定件无法进行径向解锁运动;当所述围框处于可解锁位置时,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片的解锁槽部,所述锁定件可进行径向解锁运动。
17.进一步地,所述座兜连接件与下围框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机构;所述上围框与下围框处于展开状态时,该第二限位机构使所述下围框仅可在所述座兜连接件的前部转动运动。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座兜连接件上且可相对其轴向运动的限制块、设置在限制块与所述座兜连接件之间的第三弹簧、设在下围框上且供限制块周向滑动的导向槽、设在下围框上且与导向槽相通的安装槽、设置在安装槽内且可相对其轴向运动滑块;所述上围框具有在其相对下围框折叠收拢时供滑块活动的活动区域,且该活动区域内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具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斜面;
19.所述上围框与下围框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滑块位于所述上围框的活动区域内,所述限制块位于导向槽内且可在其内运动;
20.所述上围框与下围框折叠收拢时,当所述凸台转动至与所述滑块斜面配合时,所述滑块轴向运动并将限制块推出导向槽,此时所述下围框可相对所述座兜连接件向后转动至其后下方。
2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推车,其具有上述可折叠座兜。
2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23.1、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下围框与座兜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可在围框处于工作位置时对其进行锁定的第一锁定机构,所述上围框和下围框之间设有第二锁定机构,在实现座兜角度调节的同时,还可实现座兜自身的折叠收拢。
24.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的设置,使得第二锁定机构仅可在围框处于特定的可解锁位置时才可实现解锁,使用更为安全、可靠,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的误操作而实现意外解锁。
25.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的设置,使得围框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下围框仅可在所述座兜连接件的前部转动运动,该设计可避免围框在转动调节时,前翻过度而造成乘坐者掉落,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在第二限位机构解除限制时,所述下围框5可转动至所述座兜连接件3的后下方,使折叠收拢后的座兜可以更好地贴合折叠后的车架,进步优化整车折叠体积,以便收纳及运输。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关节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图2一侧的局部放大图;
30.图4为图2另一侧的局部放大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关节处的另一角度组装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坐设状态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图6状态时的关节分解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半躺状态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全躺状态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围框处于可解锁位置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7.图11为图10状态时的关节分解图;
38.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39.其中:1座兜架;2围框;3座兜连接件;4上围框;5下围框;6第一锁定机构;7第二锁定机构;8锁定件;9第一限位机构;10第一齿轮;11第一齿槽; 12第二齿槽;13第一弹簧;14联动圈;15转动圈;16第一解锁组件;17穿口槽;18第一凸块;19第一斜块;20第一牵引索;21联动片;22斜槽;23第二齿轮;24第三齿槽;25第四齿槽;26第二弹簧;27推动块;28第二解锁组件; 29第二斜块;30第二牵引索;31连接销;32限位片;33限位块;34限位槽部; 35解锁槽部;36第二限位机构;37限制块;38第三弹簧32;39导向槽;40安装槽;41滑块;42凸台;43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
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41.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可折叠座兜,包括座兜架1和座兜套,所述座兜架1包括围框2以及座兜连接件3,所述围框2包括上围框4和下围框5,所述上围框4、下围框5、座兜连接件3三者之间转动销接,所述围框2具有多个工作位置及可解锁位置;所述下围框5与座兜连接件3之间设置有可在围框2处于工作位置时对其进行锁定的第一锁定机构6,所述上围框4和下围框5之间设有第二锁定机构7。本实施例中,所述座兜连接件3设有两个,其对称设置在所述围框2的两侧。所述上围框4呈开口朝下的u型,所述下围框5呈开口朝上的u型。
42.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锁定机构6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一锁定机构6包括设置在下围框5与座兜连接件3之间的第一齿轮10、设置在下围框5 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10配合的第一齿槽11、设置在座兜连接件3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10配合的第二齿槽12、设置在第一齿轮10与座兜连接件3之间的第一弹簧13、设置在第一齿轮10与下围框5之间的联动圈14、设置在上围框4与下围框5之间的转动圈15、以及设置在上围框4上部的第一解锁组件16;所述第一解锁组件16通过第一牵引索20与所述转动圈15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圈15转动;其中,所述第一解锁组件16优选采用解锁拉手或者解锁按钮,本实施例图中为解锁按钮。
43.其中,所述联动圈14上具有穿过下围框5的穿口槽17且可与对应穿口槽 17轴向滑动的第一凸块18,所述转动圈15上凸设有第一斜块19,所述第一斜块19通过斜面配合可直接或间接地带动所述第一凸块18向第一齿轮10一侧运动。
44.本实施例图中,所述转动圈15与所述下围框5之间设有联动片21,所述联动片21具有与上述第一斜块19斜面配合的斜槽22,所述联动片21的端面与所述联动圈14的第一凸块18的端头相抵触。
45.所述第一锁定机构6的工作原理为:
46.所述第一锁定机构6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齿轮10同时卡设在第一齿槽11和第二齿槽12内,此时,所述下围框5与座兜连接件3无法相对转动。
47.所述第一锁定机构6需要解锁时,操作第一解锁组件16,所述第一解锁组件16通过第一牵引索20驱动所述转动圈15转动,所述转动圈15通过第一斜块19与斜槽22的斜面配合来带动联动片21轴向运动并推动联动圈14向第一齿轮10一侧运动的,从而带动第一齿轮10退出第一齿槽11并完全卡入第二齿槽12,实现第一锁定机构6的解锁。
48.当所述第一锁定机构6解锁时,所述围框2可相对所述座兜连接件3旋转而使两者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所述围框2在多个工作位置及可解锁位置之间进行转换。
49.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包括设置在上围框4与下围框5之间的第二齿轮23、设置在上围框4上且与所述第二齿轮23配合的第三齿槽24、设置在下围框5上且与所述第二齿轮 23配合的第四齿槽25、设置在第二齿轮23与下围框5之间第二弹簧26、推动块27、以及设置在上围框4上部的第二解锁组件28;其中,所述第二锁定机构 7的锁定件8设置在第三齿槽24内且可相对其径向滑动,所述锁定件8与第三齿槽24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3,所述推动块27设置在第二齿轮23与锁定件8之间;所述推动块27上凸设有与锁定件8斜面配合的第二斜块29;所述第二解锁组件28通过第二牵引索30与所述锁定件8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8滑动。其中,所述第二解锁组件28优选
采用解锁拉手或者解锁按钮,本实施例图中为解锁拉手。
50.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的工作原理为:
51.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齿轮23同时卡设在第三齿槽24和第四齿槽25内,此时,所述上围框4与下围框5无法相对转动,围框2 处于展开状态。
52.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需要解锁时,操作第二解锁组件28,所述第二解锁组件28驱动所述锁定件8滑动时,所述锁定件8通过斜面配合推动推动块27轴向运动,带动第二齿轮23退出第三齿槽24并完全卡入第四齿槽25,实现第二锁定机构7的解锁。
53.如图2至图4及图7、图11所示,所述上围框4、下围框5、座兜连接件3 三者之间是通过连接销31转动销接的,且所述连接销31固设于所述座兜连接件3上。
5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的锁定件8与上围框4或下围框5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机构9。
55.当所述围框2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机构9对锁定件8实现限位,锁定件8无法进行解锁运动,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无法解锁;当所述围框2处于可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机构9解除对锁定件8的限位,锁定件8可进行解锁运动,从而实现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的解锁。
56.所述第一限位机构9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一限位机构9包括与上述连接销31相对配合固定的限位片32、以及凸设在所述锁定件8上的限位块33;所述限位片32具有仅可供限位块33周向滑动的限位槽部34以及可同时供限位块 33周向滑动和径向滑动的解锁槽部35。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销31是通过其端部的齿轮部与限位片32中心的齿轮槽啮合而实现两者的相对固定的。
57.所述第一限位机构9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58.如图6至图9所示,当所述围框2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限位块33位于所述限位片32的限位槽部34,所述第一限位机构9对锁定件8实现限位,锁定件 8无法进行径向解锁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无法解锁。
59.如图10至图11所示,当所述围框2处于可解锁位置时,所述限位块33位于所述限位片32的解锁槽部35,所述第一限位机构9解除对锁定件8的限位,所述锁定件8可进行径向解锁运动,进而实现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的解锁。
60.该第一限位机构9使得第二锁定机构7仅可在围框2处于特定的可解锁位置时才可实现解锁,使用更为安全、可靠,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的误操作而实现意外解锁。
61.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座兜连接件3与下围框5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机构 36。所述上围框4与下围框5处于展开状态时,该第二限位机构36使所述下围框5仅可在所述座兜连接件3的前部转动运动。该设计可避免围框2在转动调节时,前翻过度而造成乘坐者掉落,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62.所述第二限位机构36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二限位机构36包括设置在所述座兜连接件3上且可相对其轴向运动的限制块37、设置在限制块37与所述座兜连接件3之间的第三弹簧38、设在下围框5上且供限制块37周向滑动的导向槽39、设在下围框5上且与导向槽39相通的安装槽40、设置在安装槽40内且可相对其轴向运动滑块41;所述上围框4具有在其相对下围框5折叠收拢时供滑块41活动的活动区域,且该活动区域内设有凸台42,所述凸台42具有与所述滑块41配合的斜面。
63.所述第二限位机构36的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64.所述上围框4与下围框5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滑块41位于所述上围框4 的活动区域内,所述限制块37位于导向槽39内,当围框2转动时,所述限制块37在导向槽39内滑动运动;
65.所述上围框4与下围框5折叠收拢时,当所述凸台42转动至与所述滑块41 斜面配合时,所述滑块41轴向运动并将限制块37推出导向槽39,此时所述下围框5可相对所述座兜连接件3向后转动至其后下方,参见图12。
6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兜的使用原理为:
67.如图1、图6、图8、图9所示,座兜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机构 6和第二锁定机构7均处于锁定位置,所述上围框4、下围框5、座兜连接件3 三者相对固定。
68.如图图6、图8、图9所示,座兜需要进行前后角度调节时,解除所述第一锁定机构6的锁定,第二锁定机构7仍处于锁定状态,围框2处于展开状态,此时,所述围框2可相对所述座兜连接件3旋转而使两者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所述围框2在多个工作位置之间进行转换。而第二锁定机构7由于受到第一限位机构9的制约,故无法解锁,确保了使用安全性。同时,由于受到第二限位机构36的限制,所述下围框5仅可在所述座兜连接件3的前部转动运动,无法转至座兜连接件3下侧及后下方,进步确保了使用安全性。
69.图10、图12所示,座兜需要折叠收拢时,首先解除所述第一锁定机构6的锁定,第二锁定机构7仍处于锁定状态,围框2处于展开状态,前翻所述围框2,使其到达可解锁位置,此时第一限位机构9解除了对锁定件8的限定,再通过第二解锁组件28解除第二锁定机构7的锁定,继续前翻上围框4,使上围框4 与下围框5折叠收拢并一起往下翻转。待两者收拢至一定角度时,第二限位机构36自动解除对下围框5的限制,此时所述下围框5可相对所述座兜连接件3 进步向后转动至其后下方,使折叠收拢后的座兜可以更好地贴合折叠后的车架,进步优化整车折叠体积,以便收纳及运输。
7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婴儿推车,包括上述座兜,通过上述座兜,在实现座兜角度调节的同时,还可实现座兜自身的折叠收拢,并可在装配于婴儿推车车架上时,减小折叠后座兜与折叠后的车架的间隙,使两者更为贴合,进步优化整车折叠体积,以便有收纳及运输。
71.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