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地面环境影响支撑效果的边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24765发布日期:2022-12-13 20:4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地面环境影响支撑效果的边撑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摩托车配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地面环境影响支撑效果的边撑。


背景技术:

2.摩托车是一种汽油机进行驱动行驶的常见交通工具,摩托车在停靠放置时通常使用侧边的边撑进行单侧支撑,但是由于摩托车体积及重量原因,当进行停靠时,地面存在小石子等异物时,进行支撑放置过程中,支撑脚挤动石子滑移弹出,导致容易发生支撑失衡侧倒的情况,而同时普通边撑对地面硬度存在需求,当地面潮湿泥泞等情况在支撑时容易因重力向泥土内滑移从而导致侧翻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地面环境影响支撑效果的边撑,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本发明的一种避免地面环境影响支撑效果的边撑,包括安装顶架,所述安装顶架转动安装有转动连接板,所述转动连接板固定安装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安装有可变脚撑装置,所述可变脚撑装置包括安装支撑座,所述安装支撑座转动安装有功能槽杆,所述功能槽杆滑移安装有脚踢件,所述安装支撑座固定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脚撑板,所述脚撑板内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扩张滑板,所述扩张滑板外侧固定安装有扩张撑板,所述脚撑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内侧设有推移凹槽,所述推移凹槽内滑动安装有推移半板,所述安装支撑座后侧升降滑动安装有浮动环板。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功能槽杆内设有升降滑槽,所述升降滑槽内滑动安装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固定安装有所述脚踢件,所述升降滑块下端面规定安装有升降弹簧。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支撑座外壁设有传动滑槽,所述传动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传动滑块,所述传动滑块固定安装有传动弹簧,所述传动滑块固定连接有传动线,所述传动线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滑块。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脚撑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推移联动装置,所述推移联动装置包括联动板,所述联动板内设有联动滑槽,所述联动滑槽内滑动安装有联动滑块,所述联动滑块固定安装有所述推移半板,所述联动滑块固定安装有联动弹簧。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扩张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扩张弹簧,所述扩张滑板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扩张拉线,所述扩张拉线末端固定连接于传动滑块,下侧所述扩张撑板固定连接有联动线,所述联动线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联动滑块。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滑块外侧端面固定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固定安装有所述浮动环板。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脚踢件固定安装有踩踏条。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避免地面环境影响支撑效果的边撑通过可变脚撑装置的设置,通过支撑杆底部安装的可变脚撑装置可实现边侧异物推移及防下陷失衡功能,通过脚撑板后侧的浮动环板当脚撑板在下陷过程中进行传动,使得脚撑板内部收缩的扩张撑板向外进行弹出,从而使得脚撑板的支撑面积扩大,从而获得更大的支撑接触面积,进而防止持续下陷导致摩托车侧倒失衡的问题,同时通过对扩张撑板可伸缩弹伸功能的应用,可实现在进行支撑时,通过扩张撑板向外弹伸动作将支撑点附近石子等异物进行一次推移,从而使得支撑点周围异物减少避免因石子等异物在支撑过程弹移导致失衡侧倒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避免地面环境影响支撑效果的边撑通过可变脚撑装置的设置,通过脚撑板底部的推移半板实现辅助阻拦下陷及脚撑板底部处理功能,推移半板置于底部支撑板推移凹槽内,从而通过推移凹槽的设置提高脚撑板底部对异物容纳能力,从而避免支撑点中心较小砂砾石子等直接大面积接触脚撑板底部导致发生的松动侧倒情况,而同时通过在停车流程中,通过推移半板的反复推移配合扩张撑板的向外弹伸动作,使得脚撑板底部异物被向外推移出进一步配合扩张撑板将异物向外实现异物清理功能,从而使得边撑获得更稳定的支撑点进一步避免因脚撑板底部存在异物导致支撑不稳固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避免地面环境影响支撑效果的边撑通过可变脚撑装置的设置,边撑主要用途为辅助停车放置,因此当使用边撑后车辆可能处于放置状态,从而当下雨等原因导致地面变为湿软情况时,边撑底部可变脚撑装置存在向下陷入动作时,无需人工及电力操作通过下陷特点应用,使得脚撑板底部结构进行传动变形,使得扩张撑板向外弹伸同时配合推移半板的边侧弹出效果,使得脚撑板获得更大面积由中心对称的扩张支撑面,从而避免因地面变软、压力过大及无人看守导致下陷车辆侧倒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可变脚撑装置15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支撑装置25的俯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推移联动装置42的俯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17.结合附图 1-5 所述的一种避免地面环境影响支撑效果的边撑,包括安装顶架11,
所述安装顶架11转动安装有转动连接板12,所述转动连接板12固定安装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安装有可变脚撑装置15,所述可变脚撑装置15包括安装支撑座16,所述安装支撑座16转动安装有功能槽杆17,所述功能槽杆17滑移安装有脚踢件22,所述脚踢件22用于脚踢带动支撑杆13转动进行支撑及收起及踩压滑移传动,所述安装支撑座16固定安装有支撑装置25,所述支撑装置25包括脚撑板31,所述脚撑板31内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扩张滑板33,所述扩张滑板33外侧固定安装有扩张撑板36,所述扩张撑板36用于滑移伸展出后扩大支撑面积防止继续下陷,所述脚撑板31底部固定安装有摩擦板26,所述摩擦板26表面具备齿状结构用于提高与地面摩擦进行稳固支撑,所述摩擦板26内侧设有推移凹槽27,所述推移凹槽27内滑动安装有推移半板28,所述推移半板28通过于推移凹槽27内滑移用于推出底部异物提高支撑稳固性,所述安装支撑座16后侧升降滑动安装有浮动环板30,所述浮动环板30为升降弹性连接使得下陷过程相对脚撑板31向上滑移用于传动触发支撑面扩大效果。
18.进行停车过程中,通过脚踢脚踢件22实现带动支撑杆13旋转,从而使得可变脚撑装置15支撑于地面,过程中可通过反复踩压脚踢件22触发传动,使得推移半板28在推移凹槽27内反复滑移,从而将摩擦板26底部中心异物向外进行排出,同时配合扩张撑板36的向外扩张动作,使得排出的异物及脚撑板31周侧存在的异物向外侧推移,从而使得支撑点周侧保持平整洁净状态,进而使得在支撑过程中避免因异物引起的摩托车失衡侧翻的问题,同时当由于地面松软及潮湿等使得脚撑板31在支撑过程中发生下陷,通过下陷时,浮动环板30的弹性松动连接使得浮动环板30相对脚撑板31向上滑移,使得触发扩张撑板36向外弹伸及推移半板28的向外滑移出,从而使得脚撑板31的支撑面积得到扩大,同时可陷入泥土中达到阻拦进一步下陷的问题,同时当停车后处于无人值守时发生下陷情况,可到达无需人工及电力操作通过下陷过程由浮动环板30触发的传动实现支撑面扩大及下陷阻拦功能避免地面环境改变导致的侧倒情况。
19.优选的,所述功能槽杆17内设有升降滑槽18,所述升降滑槽18内滑动安装有升降滑块19,所述升降滑块19固定安装有所述脚踢件22,所述升降滑块19下端面规定安装有升降弹簧21。
20.通过脚踢件22带动升降滑块19进行滑移进行功能传动,通过升降弹簧21实现升降滑块19的回弹复位。
21.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撑座16外壁设有传动滑槽38,所述传动滑槽38内滑动安装有传动滑块39,所述传动滑块39固定安装有传动弹簧40,所述传动滑块39固定连接有传动线41,所述传动线41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滑块19。
22.通过踩踏踩踏条23实现带动升降滑块19下滑,从而使得传动线41放松,使得传动弹簧40回缩,从而使得传动滑块39向上滑移完成传动。
23.优选的,所述脚撑板31底部固定安装有推移联动装置42,所述推移联动装置42包括联动板43,所述联动板43内设有联动滑槽44,所述联动滑槽44内滑动安装有联动滑块45,所述联动滑块45固定安装有所述推移半板28,所述联动滑块45固定安装有联动弹簧46。
24.通过联动滑块45的滑移带动推移半板28滑移,从而使得推移半板28在推移凹槽27内滑移将异物推出。
25.优选的,两个所述扩张滑板33之间固定安装有扩张弹簧34,所述扩张滑板33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扩张拉线35,所述扩张拉线35末端固定连接于传动滑块39,下侧所述扩张
撑板36固定连接有联动线37,所述联动线37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联动滑块45。
26.通过传动滑块39滑移过程中,使得扩张拉线35放松,从而使得扩张弹簧34伸展,带动扩张撑板36向外滑移出扩大支撑面积,同时扩张撑板36向外滑移使得联动线37放松,进而使得联动弹簧46带动推移半板28向外滑移实现异物推出及推移半板28滑出进一步提高中心外侧支撑面积的效果。
27.优选的,所述传动滑块39外侧端面固定安装有升降杆29,所述升降杆29固定安装有所述浮动环板30。
28.通过脚撑板31在支撑压力下陷过程中,使得浮动环板30相对脚撑板31向上滑移,使得带动传动滑块39在传动滑槽38内滑移实现传动。
29.优选的,所述脚踢件22固定安装有踩踏条23。
30.通过踩踏条23用于下踩动作的省力防滑下过。
3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