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自行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2196发布日期:2023-03-22 08:0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立式自行车架的制作方法
立式自行车架
1.交叉引用
2.本技术根据35 u.s.c.
§
119(e)要求于2021年7月15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3/222,352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出于所有目的,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据此通过引用被并入。出于所有目的,美国专利第10,850,678 b2号也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3.背景
4.人们对户外娱乐活动的兴趣增加了对安全且牢固地在交通工具中或交通工具上承载货物的选择的需求。一种流行类型的货物架被设计用于附接至交通工具后部处的挂接接收器。其中一类这样的挂接架被设计成承载多辆自行车。
5.这种架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自行车架需要能够适应各种范围的自行车设计和几何形状。自行车的基本几何形状已经演变成多种针对不同的骑行目的的变型。此外,自行车框架材料已经发展为更强且更轻,但可能更容易因为被夹在交通工具自行车架上而受到损坏。
6.承载自行车(其中一个车轮位于另一个车轮上方,这可以被称为直立取向)的挂接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紧凑布置。然而,每辆自行车都必须被固定,以防止不必要的运动或与相邻的自行车接触。因此,期望一种能够稳定和牢固地承载处于直立位置的多辆自行车的架。
7.概述
8.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与立式自行车架有关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在一些示例中,立式自行车架可以包括水平梁和多个支撑站,该多个支撑站被安装至水平梁,每个站被配置成将自行车支撑在直立位置并且包括一对托架。每个托架可以被配置成接收所支撑的自行车的车把,并且可以包括将所接收的车把固定在(多个)托架中的条带。一对托架中的下托架可以包括接触所支撑的自行车的框架部件的缓冲器。
9.在一些示例中,自行车架可以包括挂接安装装置和立柱结构,该立柱结构具有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立柱结构的近侧部分可以连接至挂接安装装置,并且远侧部分可以从近侧部分向上延伸。自行车架还可以包括水平地连接至立柱结构的远侧部分的上梁结构,以及被安装在上梁结构上的第一车把保持站。第一车把保持站可以包括上托架和下托架,该上托架和该下托架位于中心梁部分的相对的端部处。每个托架可以被配置成支撑自行车的两个车把中的一个。下托架可以包括搁靠部分,该搁靠部分被配置成支撑自行车的框架部件。
10.在一些示例中,自行车架可以包括立柱;横梁,该横梁被安装至立柱;以及多个车把支撑站。每个车把支撑站可以选择性地安装在沿着横梁的多个位置处。每个车把支撑站可以包括第一托架、第二托架、第一条带固定装置和第二条带固定装置。第一条带固定装置可以邻近第一托架安装,以将第一车把部分固定在第一托架中。第二条带固定装置可以邻近第二托架安装,以将第二车把部分固定在第二托架中。
11.特征、功能和优点可以在本公开内容的各种示例中独立地实现,或者可以在另外的示例中进行组合,参考以下描述和附图可以看到其另外的细节。
12.附图简述
13.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的说明性的车把支撑型立式自行车架的等距视图,该车把支撑型立式自行车架被安装至交通工具并支撑一辆自行车。
14.图2是图1的自行车架的等距视图。
15.图3是图1的自行车架的车把保持站的细节前视图,该车把保持站被安装至上横梁。
16.图4是图3的车把保持站的等距前视图,其中棘齿条带被描绘为透明的。
17.图5是图3的车把保持站的侧视图。
18.图6是图3的车把保持站的等距后视图。
19.图7是图3的车把保持站的等距视图,车把保持站固定自行车的车把。
20.图8是图3的车把保持站的分解等距视图。
21.图9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的另一个说明性的车把支撑型立式自行车架的等距视图,该车把支撑型立式自行车架被安装至交通工具。
22.图10是支撑带有双冠悬架叉的山地自行车的另一个说明性的车把保持站的等距视图,该车把保持站适合于与图1或图9的自行车架一起使用。
23.详细描述
24.本公开内容提供了车把支撑型立式自行车架的许多选定示例。可能会明确地提及或可能不会明确地提及的许多替代和修改是许可的、隐含的、目前拥有的并且得到本公开内容的支持。除非另有规定,否则根据本教导的车把支撑型立式自行车架和/或其各个部件可以但并非必需地包含本文中所描述的、示出的和/或包含的结构、部件、功能和/或变型中的至少一个。此外,除非明确排除,否则本文中结合本教导所描述的、示出的和/或所包含的过程步骤、结构、部件、功能和/或变型可以被包括在其他类似的装置和方法中,包括可在所公开的示例之间进行互换。各示例的以下描述本质上仅仅是说明性的,而绝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内容、本公开内容的应用或用途。另外,下面描述的示例所提供的优点本质上是说明性的,并且不是所有的示例都提供相同的优点或相同程度的优点。
25.本详细描述包括以下各小节,下文紧随的是:(1)定义;(2)综述;(3)示例、部件和替代方案;(4)说明性的组合和附加示例;(5)优点、特征和益处;以及(6)结论。
26.定义
27.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文。另外,如本文使用的,相同的数字指代相同的零件。
[0028]“大体(substantially)”是指主要符合特定尺寸、范围、形状、概念或由该术语修饰的其他方面,使得特征或部件不必完全符合,只要它适合其预期目的或功能即可。例如,“大体圆柱形的”物体意味着该物体类似于圆柱体,但可能与真正的圆柱体有一个或更多个偏差。
[0029]
在本文中当涉及诸如参数、量、持续时间等的可测量值时所使用的“大约(approximately)”意味着涵盖与特定值的+/-10%或更少,优选+/-5%或更少,更优选+/-1%或更少,以及仍更优选+/-0.1%或更少的变化,只要这种变化适合于在本公开内容中执行。应当理解,修饰词“大约”所涉及的值本身也是特别地且优选地公开的。
[0030]
综述
[0031]
一般来说,立式自行车架可以包括适合于将架安装至交通工具的连接器。例如,架可以包括被配置成接合交通工具挂接装置的挂接接收器的刺针(stinger)、舌片或杆,以及架可以包括锁定机构或挂接栓,以确保接合。架可以包括主长形构件,该主长形构件可以以一个或更多个角度固定。例如,架可以包括可枢转地附接至挂接杆的立柱。
[0032]
上长形构件和下长形构件可以被附接至主长形构件。例如,上横杆和下横杆或者上横梁和下横梁可以被固定至立柱组件。一个或更多个支撑组件可以被安装在上长形构件上,并且一个或更多个固定组件可以被安装在下长形构件上。支撑组件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固定自行车的车把来支撑自行车。固定组件可以被配置成通过接合自行车的后车轮来稳定和/或固定自行车。也就是说,自行车的车把可以被固定至上长形构件,并且后车轮可以被固定至下长形构件。
[0033]
每个支撑组件可以包括两个钩、托架、成角度的支撑件和/或通道,以接收自行车的两个车把。支撑组件可以被称为车把保持站、上支撑件和/或车把托架。在一些示例中,支撑组件可以包括弯曲的金属支架,该金属支架形成为两个金属钩,这两个金属钩又被塑料帽和tpe垫覆盖。帽可以用栓固定到位以便于更换。每个帽可以保持棘齿搭扣和棘齿塑料条带,类似于车后托盘式架的后车轮条带。条带可以用来在车把就位时保持车把。支撑组件可以包括两个条带,在自行车的立管(stem)的每一侧上各一个条带。
[0034]
自行车的被接收在支撑组件中的车把可以适当地定向,以允许自行车在架上紧密地嵌套在一起。每辆自行车都可以被放在架上,其中两个车轮背对着交通工具。自行车的框架可以搁靠支撑组件的下钩,并且在重力作用下偏置在该位置。下钩可以包括缓冲器、搁靠部、帽和/或垫,以在上钩和下钩之间的适当位置支撑立管或其他相邻的框架部件。
[0035]
立式自行车架可以被配置成将多辆自行车保持在直立位置。通过车把支撑自行车可以允许架适应山地自行车,并且此外还适应没有前悬架的自行车,例如公路自行车、全刚性自行车、探险自行车和儿童自行车。在一些示例中,支撑组件可以在上横杆上重新定位,以使间距更宽,从而适应不能紧密配合在一起的自行车,或者以使间距更窄以及使承载能力更大。例如,带有弯把的公路自行车可能需要额外的间隙。支撑组件也可以是可移除和/或可互换的。例如,更宽的支撑组件可以用于固定带有双冠叉的自行车,如速降自行车。
[0036]
示例、部件和替代方案
[0037]
以下小节描述了示例性的车把支撑型立式自行车架以及相关系统和/或方法的选定方面。这些小节中的示例旨在用于说明,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本公开内容的整个范围。每个小节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不同的示例,和/或上下文的或相关的信息、功能和/或结构。
[0038]
a.说明性的自行车架
[0039]
如图1至图8中所示,本小节描述了说明性的自行车架100。架100是如上所述的立式自行车架的示例。在图1中,架100被示出为安装至交通工具90的挂接装置并支撑单辆自行车80。
[0040]
架100包括上横梁102和下横梁104,上横梁102和下横梁104被固定至立柱组件106。在所描绘的示例中,上横梁102和下横梁104各自是具有端帽的中空圆柱体。每个横梁水平地连接至立柱组件,通过支架被紧固至组件。
[0041]
自行车80通过一对车把82悬挂到架100,并且进一步通过后车轮84被固定。在本文
中使用的术语“车把”可以被理解为指自行车的转向构件的两个相对的侧部分或手柄中的一个。自行车的每个车把也可以被称为车把部分。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自行车80的框架部件也接触架100以定位和稳定自行车。
[0042]
立柱组件106通过枢转机构110可枢转地附接至挂接杆108。可以使用任何有效的枢转或连接机构来将立柱组件106附接至挂接杆108。在本示例中,枢转机构110是如美国专利第10,850,678号中所描述的基于凸轮的多位置机构,该美国专利据此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
[0043]
立柱组件106可以是可扩展和/或以其他方式可重构的。在本示例中,立柱组件106是可伸缩的。也就是说,立柱组件包括上部部分,该上部部分可滑动地被接收在下部部分中。上部部分可以通过锁定销被固定在相对于下部部分的多个分立位置中的每个分立位置处,该锁定销被配置成延伸穿过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的对准的孔。多个分立位置中的每个分立位置对应于立柱组件106的一定长度。在本示例中,立柱组件可以以两种长度被固定。
[0044]
立柱组件106和/或架100可以被描述为具有运输位置、待机位置和接近位置。在这些位置之间的转换可以包括使立柱组件伸缩和/或使立柱组件相对于挂接杆108枢转。在图1中,架被描绘为处于运输位置。立柱组件106的上部部分延伸到组件的最大长度,并且立柱组件大致垂直于挂接杆108。立柱组件106也可以被描述为处于完全直立取向。当自行车被固定至架100时,可以使用运输位置。在图2中,架100被描绘为处于待机位置。立柱组件106的上部部分缩回到组件的最小长度,并且立柱组件大致垂直于挂接杆108。当自行车不被固定至架100但架仍然被安装至交通工具时,可以使用待机位置。
[0045]
再次参考图1,未描绘接近位置,但是立柱组件106可以保持在最小长度或最大长度,并且可以使用枢转机构110向下枢转并远离交通工具90的后部。枢转机构可以将立柱组件支撑为相对于挂接杆108和直立取向成倾斜角。当没有自行车被固定至架100时,可以使用接近位置,以允许使用者接近交通工具的后部,例如打开行李箱或后舱口,而无需从交通工具上移除架。
[0046]
架100也可以具有储存位置。例如,枢转机构110可以被配置成允许立柱组件106大致平行于挂接杆108折叠。立柱组件106的上部部分也可以缩回到组件的最小长度。当架100从交通工具上移除以便储存时,可以使用储存位置。
[0047]
在图2中,架100以与任何交通工具分开并且没有固定任何自行车的方式描绘。多个支撑组件或车把保持站112被安装至上横梁102。在所描绘的示例中,架包括四个相同的站。在一些示例中,架可以包括不同尺寸和/或配置的站和/或任何适当数量的站。优选地,架可以包括偶数个站,以有利于架的平衡装载。
[0048]
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每个站112都被紧固至上横梁102中的孔。保持站112可以被描述为可选择性地安装在上横梁102上的多个位置处,如由横梁的孔限定的位置。上横梁102可以仅包括用于四个等间距的安装位置的孔,或者可以进一步包括允许安装在中间位置处的孔。例如,站112可以从横梁102上拆下,并重新定位在横梁上或根据使用者的需要省略,以实现所支撑的自行车之间的适当间隙。
[0049]
对应的多个固定组件、车轮卷盘或车轮托盘114被安装至下横梁104。车轮托盘也可以被称为车轮绑定装置。类似于保持站112,架可以包括任何数量、尺寸和/或配置的车轮托盘和/或其他车轮固定组件。车轮托盘还可以在下横梁104上选择性地安装、拆卸和/或重
新定位。在本示例中,每个车轮托盘114通过螺旋夹被固定至下横梁104。每个车轮托盘114在车把保持站112中的对应的一个的正下方(immediately below)被安装至下横梁104。
[0050]
在本示例中,保持站112可以选择性地安装在上横梁102上的有限多个分立位置处。这样的分立位置可以帮助使用者实现保持站之间的有效间隔。车轮托盘114的定位可以受保持站112的位置引导。在一些示例中,保持站可以被固定在沿上横梁的任何位置处。例如,保持站可以通过类似于车轮托盘114的螺旋夹被固定至上横梁102。
[0051]
再次参考图1,类似于所描绘的自行车80,被固定在架100上的每辆自行车由车把保持站112和对应的车轮托盘114固定。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车把82由保持站112接收、支撑和固定。后车轮84由对应的车轮托盘114固定。后车轮的外表面接触托盘,并且条带缠绕在车轮的轮缘上,以将车轮抵靠托盘保持并防止车轮旋转。
[0052]
自行车80由架100支撑在直立位置,其中后车轮84和前车轮85背对着交通工具90。可以限定架、自行车及其部件相对于架的立柱组件106的直立取向和位置。也就是说,在本文中涉及包括“上”和“下”的直立轴线的描述可以在立柱组件平行于直立轴线的参照系中理解。
[0053]
后车轮84被车轮托盘114固定在直立取向上。前车轮85被固定为相对于后车轮84、自行车的主框架和立柱组件106成角度。也就是说,自行车的车把82、立管、前叉、前车轮85和/或类似元件通过车把保持站112被固定为相对于直立方向成倾斜角。
[0054]
所描绘的自行车80是单叉冠的公路自行车,供成人使用。所描绘的车把保持站112可以被描述为适合于固定这样的自行车的标准站。架100可以默认地设置有四个标准站。标准站可以适用于固定各种自行车类型和一定范围的车把直径。例如,除了成人公路自行车外,标准站还可以适应一些儿童自行车、带弯把的竞赛自行车和单叉冠的山地自行车。
[0055]
架100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设置有和/或装配有其他的站配置。例如,使用者可以购买设置有替代的站的扩展架,和/或,或者可以单独购买适合于特定自行车的站。可以为在车把和/或框架结构方面具有任何变型的自行车配置替代的站。例如,可以为小型儿童自行车、具有非典型地窄或细的车把的自行车或如示例c中描述的双冠叉的自行车配置替代的站。
[0056]
图3示出了被安装在上横梁102上的车把保持站112中的一个。其余的站中的每个站都可以被理解为大体相同。保持站112包括中心梁部分116。如参考图3进一步描述的,中心梁部分116通过螺栓123被紧固至上横梁102中的孔121。在所描绘的示例中,上横梁102包括附加孔121,以允许使用者在保持站112的定位以及因此在相邻自行车之间的间距方面具有灵活性。
[0057]
中心梁部分116限定主轴线118,主轴线118也可以被描述为站112的主取向。上横梁102限定轴线119。主轴线118被定向为相对于上横梁轴线119成倾斜角120。保持站112还可以被描述为具有垂直于主轴线118的副轴线117。
[0058]
主轴线118的取向又可以是被支撑的自行车的车把和前车轮的取向。因此,角120也可以是所支撑的车把相对于上横梁102的角。在所描绘的示例中,角120大约为95度。角120也可以在大约30度与60度之间,或者任何适当的角度。这样的角度可以有助于与架上的相邻自行车的紧密嵌套,同时提供车把和前车轮与相邻自行车的足够间隙。
[0059]
在中心梁部分116的远侧的相对的端部处,站包括上托架122和下托架124。当保持
站以角120被安装至上横梁时,上托架122沿架的直立轴线相对于下托架124是被升高的。每个托架可以被描述为相对于架的直立轴线具有上侧和下侧,或者相对于保持站具有内侧和外侧。
[0060]
每个托架包括一对指状部126、条带128和搭扣130。一对指状部126中的每个指状部都垂直于主轴线118延伸,限定了在指状部之间并平行于主轴线延伸的通道(见图5)。指状部126也可以被称为对应托架的通道部分。
[0061]
每个托架被配置成接收自行车80的车把82中的一个,如图7所示。如下面相对于图5进一步描述的,每个车把被接收在对应托架的指状部之间的通道中。当被托架接收时,车把被定向为大致平行于主轴线118。托架的条带环绕在所接收的车把上并且向下系紧,以将车把固定在托架的通道中。
[0062]
在本示例中,条带128是棘齿条带,如图5中更清楚地示出的。每个条带128包括成角度的齿,这些齿被配置成与棘轮机构或搭扣130的扣件配合。搭扣130还包括释放杆,以将棘齿扣件与条带128脱离接合。条带128和搭扣130可以被描述为条带固定装置。每个托架122、124都包括条带壳体131,对应的条带128的一个端部和对应的搭扣被固定在条带壳体131中。条带壳体131和条带128位于每个托架中的指状部126的上侧。条带壳体和条带位于上托架122中的指状部的外侧,并且位于下托架124中的指状部的内侧。
[0063]
使用者可以将条带128的自由端部插入到对应的搭扣130中,并且在条带的端部上向下拉动,以固定车把。为了移除车把,使用者可以通过拉动搭扣130的释放杆来释放条带128。条带128是柔性的,但却是非弹性的,以提高所固定的自行车的稳定性,并防止周期性负载或振动的不利影响。
[0064]
图4是图3的车把保持站112的等距视图,该车把保持站未被附接至上横梁并且条带128被描绘为透明的。保持站可以被描述为在上托架122与下托架124之间具有内部空间或中间空间125。当自行车被固定在保持站112中时,框架的一部分可以被容纳在中间空间125中。对于图1和图7所描绘的自行车80,自行车的立管被接收在托架122、124之间的中间空间125中。
[0065]
下托架124包括在条带壳体131的内侧上的缓冲器或搁靠部分132。搁靠部分132被配置成支撑自行车的立管,并且使立管在站112中居中。搁靠部分还可以被描述为设置在下托架124的条带壳体131的上侧上。搁靠部分可以提供立管与保持站112之间的安全接触点,相对于车把稳定自行车的框架,并且支撑自行车的一部分重量。在一些示例中,例如在示例c中描述的保持站,搁靠部分132可以被配置成附加地或替代地支撑自行车框架的其他元件,例如叉冠或转向管。
[0066]
下托架124与上托架122间隔开距离136,如在每个托架的指状部126之间平行于保持站的主轴线所测得的。距离136还可以被称为中间空间125的宽度和/或保持站112的内部宽度。内部宽度136可以根据用于接收自行车的必要间隙来选择。对于小型自行车可能需要至少7.5厘米(cm)至10厘米(cm)或3英寸(in)至4英寸(in),而对于较大或配置更复杂的自行车可能需要高达20cm至23cm(8in至9in)。在本示例中,内部宽度136为大约11.5cm(4.5in)。
[0067]
搁靠部分132与下托架124的指状部126间隔开距离134,如平行于保持站的主轴线所测得的。可以基于内部宽度136选择搁靠距离134,以使自行车立管居中。即,距离134被选
择为使得当立管与搁靠部分132接触时,立管大致在上托架与下托架之间居中。使立管居中可以有助于确保沿着每个车把的对应点被接收在托架中。
[0068]
可以用搁靠部分132与上托架122的指状部126之间的第三距离来描述保持站112。第三距离可以是内部宽度136与搁靠距离134之间的差。第三距离可以根据叉冠宽度、车把间距或由保持站固定的自行车的其他几何形状而在保持站之间不同。
[0069]
搁靠部分132还可以被描述为支撑表面、框架搁靠部、立管间隔件表面和/或立管偏移。使用搁靠部分将自行车立管定位在自行车的两个托架和车把之间的接触点之间大致相等的距离处,这可以允许更好地适合大多数自行车。此外,山地自行车的把可能逐渐变细和/或包括把凸起,因此当将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并排放置时,使立管在保持站中居中可以产生更加可预测的配合。还可以减少标记,并且使用者可以避免保持站和施加于弯把的把带之间的接触。使立管居中也可以有助于配合更大范围的带有窄车把的儿童自行车和城市自行车,这些窄车把具有另外地可能会干扰自行车架部件的换挡器和缆线。
[0070]
上托架122还包括位于外侧的搁靠或缓冲器部分133。缓冲器部分133可以防止与被固定在相邻站处的自行车的任何潜在接触。缓冲器部分还可以被描述为设置在上托架122的条带壳体131的上侧。
[0071]
在所描绘的示例中,上托架122和下托架124是匹配的,并且搁靠部分132和缓冲器部分133的尺寸和形状是相同的。匹配的托架可以是简单的且制造成本有效的。在一些示例中,上托架的缓冲器可以比搁靠部分132更宽且更短,并且不延伸成如搁靠部分那么远。这种差异可以有助于自行车车把的期望定位,以及与大范围的自行车的兼容性。
[0072]
图5是图3的车把保持站112沿着站的主轴线朝向上托架122的上侧看的视图。示出了上托架122的指状部126,但是下面的描述可以被理解为类似地应用于下托架124的指状部。一对指状部126的近侧指状部127和远侧指状部129限定通道138。通道可以被描述为具有带圆角的v形形状或具有在弯曲的底表面处相交的平坦或平面的侧表面。通道还可以被描述为具有大致平坦的延伸范围,或者沿着保持站的主轴线具有恒定的横截面形状。
[0073]
近侧指状部127比远侧指状部129长,这可以有助于将车把越过远侧指状部129装载到通道138中。每个指状部127、129都具有内表面135。内表面135也可以被描述为通道138的侧面。在所描绘的示例中,每个内表面135包括两个平面区段,处于第一角度的上部区段和处于更陡的第二角度的下部区段。可以相对于保持站112的副轴线或相对于通道138的接收方向来描述这些角度。指状部127、129的内表面135的角度是匹配的但成镜像。在本示例中,每个内表面的上部区段与副轴线具有大约为18度的角度,并且下部区段具有大约为23度的角度。
[0074]
在一些示例中,内表面135可以是完全平面的和/或可以具有3个或更多个平面区段。内表面135可以具有匹配的、镜像的角度或者可以在角度方面不同。优选地,内表面135和/或其平面区段相对于保持站112的副轴线可以具有大约10度与35度之间的角度。内表面135也可以被描述为相对于彼此成倾斜角。内表面可以优选地具有大约20度与60度之间的相对角度。
[0075]
内表面135在弯曲的底表面137处相交。与典型的自行车车把尺寸相比,底表面的曲率半径可以相对小,以使大多数车把在被接收在通道138中时接触指状部127、129的内表面135,而不接触底表面137。在本示例中,底表面137具有大约9毫米(mm)或0.35英寸(in)的
曲率半径。底表面具有的曲率半径可以比标准或常见的车把半径(例如15mm)小5mm到10mm。底表面可以具有在6.5mm(0.25in)与25mm(1in)之间的曲率半径。
[0076]
用虚线描绘了两个说明性的车把,较大的第一车把83a和较小的第二车把83b。第一车把83a可以被描述为比第二车把83b在通道138中坐落得更高。每种车把尺寸都接触两个指状部127、129的内表面135或通道138的两个侧面。也就是说,每种车把尺寸都具有与通道138和保持站112的两个接触点。这两个接触点可以提高所接收的车把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增加了摩擦附着力并抵抗车把的摇摆或枢转。
[0077]
通过两个接触点,大范围的车把可以类似地由通道138接收,这与简单弯曲的或j型的钩式保持器不同。这样的弯曲形状可能只能接收单一的车把尺寸或较好地接收小的尺寸范围,而较小的车把可能坐落在曲线底部处的单一的点上,而较大的车把不能被曲线容纳。
[0078]
条带128在图5中被描绘为未被系紧。一旦车把83a或83b坐落在通道138中,使用者就可以系紧条带,直到条带接触车把的与底表面137相对的远侧表面或外表面。条带128可以紧紧地缠绕在车把的外表面上,从而迫使车把抵靠在内表面135。
[0079]
图6是图3的车把保持站112的后侧的等距视图,该车把保持站未被附接至上横梁并且省略了条带128。中心梁部分116具有被配置用于紧固至上横梁的平面背面区段,该平面背面区段包括一对孔141。孔141可以与上横梁102(图3)中的相应的间隔开的一对孔121对准,并且紧固件组件(例如螺母、螺栓和垫圈)可以通过对准的孔对中的每一个孔被固定。
[0080]
在两个位置处紧固中心梁部分可以有助于车把保持站相对于上横梁的正确对准。也就是说,当将保持站安装在横梁上时,使用者可以一致地实现保持站的主轴线和横梁轴线之间的相同角度,并且可以保持对准而不随时间推移而旋转。因此,安装在横梁上的每个保持站可以以匹配的角度固定,从而改善相邻自行车的对准并减少车把之间的干扰。
[0081]
在本示例中,上横梁是圆柱形的,并且中心梁部分116还包括间隔开的平行的线性突起143,以有助于对准并且增加中心梁部分的平坦背面区段与弯曲的上横梁之间的接触。在紧固件组件的安装期间,线性突起143可以帮助使用者对准和保持两个孔141与横梁中的对应孔的对准。
[0082]
如下面参考图8进一步讨论的,在本示例中,中心梁部分116包括成形的金属板。线性突起143由背面区段的金属板压制或成形。在一些示例中,线性突起可以是固定至中心梁部分的单独元件,和/或可以以其他方式成形。例如,线性突起可以包括粘附至中心梁部分的橡胶垫。中心梁部分116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适合于上横梁的特征或几何形状的任何附接特征。
[0083]
在图6中还示出了中心梁部分116的间隔节段145。间隔节段145包括平面上部区段和两个平面侧部区段。可以选择间隔节段145的延伸范围以实现中心梁部分116的平面背面区段与托架122、124的指状部126之间的适当距离。
[0084]
当保持站112被安装在上横梁上时,间隔节段145可以提供托架的指状部与横梁之间的分离。这种分离进而可以在所固定的自行车的车把与横梁之间留出空间,以适应自行车结构或附件。例如,车把上的自行车灯可以被容纳在托架与横梁之间。
[0085]
图7是将自行车80固定在架100上的一个车把保持站112的细节视图。车把82中的右手车把被接收在上托架122中,而车把82中的左手车把被接收在下托架124中。托架122、
124被定向为使车把82与站112的中心梁部分的主轴线对准。也就是说,托架122和124将车把82保持为相对于上横梁102成大约45度的角度。自行车通过车把82悬挂在托架122和124上。
[0086]
车把82通过条带128被固定到位。每个条带从被固定在条带壳体131中的端部延伸,越过相应的车把,并且进入到对应的棘齿搭扣130中。每个条带的自由端部被设置在对应的条带壳体131的下方。
[0087]
在所描绘的示例中,保持站112还包括在每个条带上的可选的条带罩147。罩可以包括围绕条带128的一部分的柔性材料。例如,条带罩可以是断开的泡沫管。条带罩147可以防止每个条带128与对应的车把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对易受影响的框架材料或易损的表面涂层的任何损坏。
[0088]
自行车80包括立管86、转向管87和前车轮叉。在所描绘的示例中,立管86和转向管87这二者都接触下托架124的搁靠部分132。前车轮叉与保持站112分离。立管86和转向管87在上托架122与下托架124之间居中。在自行车的立管86的每一侧上定位有一个托架和对应的条带。
[0089]
托架的指状部126在车把82上的位置由立管86的位置确定,托架的指状部与车把的中心点等距。每个车把82上的制动器和换挡器组件88位于相应托架的远侧,因此不受保持站112干扰。每个组件88也可以被描述为在相应托架122、124的外侧上。
[0090]
立管86和转向管87也部分地由搁靠部分132支撑。也就是说,搁靠部分位于立管和转向管的下方,并且与立管和转向管接触。
[0091]
图8是车把保持站112的分解图,示出了站的部件零件。参考图4中所示的组装结构来描述这些部件。每个托架122、124都包括从中心梁部分116延伸出的金属钩框架140,金属钩框架140被帽结构142覆盖。中心梁部分116和框架140可以是单个成形的金属板部件的一部分,这可以为保持站112提供强度和刚度。
[0092]
帽结构142可以是具有加强内部肋的中空塑料件,从而以最小重量提高强度。帽部分形成条带壳体131和缓冲器部分133或搁靠部分132。搭扣130和条带128的一个端部被安装在帽142中。
[0093]
帽结构142的指状部126进而由罩144覆盖,罩144限定通道138并且可以保护所接收的车把。在一些示例中,罩144可以是可选的和/或可移除的。垫146覆盖上托架122的缓冲器部分133和下托架122的搁靠部分132中的每一个。垫146以及在一些示例中的罩144可以包括诸如泡沫或橡胶的可压缩材料。
[0094]
保持站112的部件可以被紧固、黏合和/或以其他方式连接。在本示例中,对于每个托架122、124,一对紧固件组件152延伸穿过罩144、帽结构142和框架140中的对准的孔。垫146被黏合至帽结构142。
[0095]
b.说明性的自行车架
[0096]
如图9中所示,本小节描述了说明性的自行车架200。架200是如上所述的立式自行车架的另一示例。架被示出为安装至交通工具90的挂接装置。
[0097]
架200大体类似于如上文在示例a中所描述的架100,包括上横梁202和下横梁204,上横梁202和下横梁204被固定至立柱组件206。立柱组件通过枢转机构210可枢转地附接至挂接杆208。多个支撑组件或车把保持站212被安装至上横梁202,并且对应多个车轮托盘
214被安装至下横梁204。每个车轮托盘214在车把保持站212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下方被安装至下横梁204。
[0098]
与架100相比,架200包括六个车把保持站212和六个车轮托盘214。横梁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允许被固定至架200的六辆自行车之间有足够的间距。架200可以适合于与具有较大的挂接负载能力的较大交通工具一起使用。
[0099]
每个站212被紧固至上横梁202中的孔。上横梁202可以仅包括用于六个等间距的安装位置的孔,或者可以进一步包括允许安装在中间位置处的孔。在本示例中,车把保持站212是与架100的车把保持站112相同的标准保持站,并且尺寸被设定用于包括成人单叉冠的公路自行车在内的多种自行车。标准车把保持站可以单独制造并且被安装在架100或架200上。
[0100]
如上文参考车把保持站112进一步讨论的,每个车把保持站212都包括限定站的主轴线的中心梁部分216。在中心梁部分216的远侧的相对的端部处,站包括上托架222和下托架224。每个托架包括一对指状部226、条带228和搭扣230。保持站212被安装在上横梁202上,其中主轴线相对于横梁成倾斜角。在所描绘的示例中,该角大约为45度。
[0101]
被固定在架200上的每辆自行车由车把保持站212和对应的车轮托盘214固定。自行车的车把由保持站212接收、支撑和固定。后车轮由对应的车轮托盘214固定。自行车可以由架200支撑在直立位置,其中两个车轮均背对着交通工具90。
[0102]
c.说明性的保持站
[0103]
如图10所示,本小节描述了说明性的替代的车把保持站312。保持站312是如上文所描述的支撑组件的示例。保持站被示出为安装至立式自行车架的上横梁302并支撑自行车480。
[0104]
图10中描绘的自行车480具有双冠悬架叉,双冠悬架叉在速降自行车上是常见的。双冠叉对于车把下方的区域可能太宽,而不能被接收在如上文在示例a和b中所描述的标准保持站112或212的托架之间。车把保持站312大体类似于标准保持站112、212,包括许多对应编号的等效结构。然而,车把保持站312被设定尺寸和配置成适应自行车480的双冠叉。
[0105]
车把保持站312包括限定站的主轴线的中心梁部分316。在中心梁部分316的远侧的相对的端部处,站包括上托架322和下托架324。每个托架包括一对指状部326、条带328和搭扣330。保持站312被安装在上横梁302上,其中主轴线相对于横梁成倾斜角。在所描绘的示例中,该角大约为45度。
[0106]
保持站312可以被描述为在上托架322与下托架324之间具有中间空间。当自行车被固定在保持站312中时,框架的一部分可以被容纳在中间空间中。对于自行车480,自行车的立管486和上叉冠489被接收在托架322、324之间的中间空间中。
[0107]
下托架324包括在内侧上的搁靠部分332。搁靠部分332被配置成支撑自行车的上叉冠,并由此使立管在站312中居中。搁靠部分可以提供双冠叉与保持站312之间的安全接触点,相对于车把稳定自行车的框架,并支撑自行车的一部分重量。
[0108]
下托架324与上托架322间隔开第一距离,如在每个托架的指状部326之间平行于保持站的主轴线测得的。第一距离还可以被称为中间空间的宽度和/或保持站312的内部宽度。可以根据接收自行车所需的间隙来选择第一距离。
[0109]
搁靠部分332与下托架324的指状部326间隔开第二距离,如平行于保持站的主轴
线测得的。第二距离可以基于第一距离和标准叉宽度或常见叉宽度来选择,以便使自行车立管居中。也就是说,搁靠部分332的位置被选择为使得当上叉冠489与搁靠部分接触时,立管486大致在上托架与下托架之间居中。使立管居中可以有助于确保沿着每个车把的对应点被接收在托架中,并且避免自行车480的制动器和换挡器组件488的干扰。
[0110]
在本示例中,保持站312具有在上托架322与下托架324之间大约为19.5cm(7.75in)的第一距离,以便接收大的速降冲击宽度。与标准保持站112、212相比,保持站312在下托架324上具有较短的远侧指状部(见图5中的远侧指状部129),并且在搁靠部分332上具有较大的垫,以保护自行车的叉冠。搁靠部分332还可以比上托架322远离中心梁部分316延伸得更远。这样的较大的搁靠部分可以为更大批量的速降冲击和/或车把配置提供支撑。
[0111]
保持站312可以被配置用于与如上文在示例a和b中所描述的架100和/或架200一起使用,以代替一个或更多个标准保持站112、212。保持站312可以包括适合于紧固至上横梁102或202中的现有孔的连接特征。例如,保持站312的中心梁部分316可以包括一对孔,该对孔具有与横梁的孔匹配的间距,和/或可以包括一对被配置成接合横梁的长形突起。
[0112]
在一些示例中,使用者可能期望将自行车固定至诸如架100或架200的立式自行车架,其中自行车框架无法适应于标准车把保持站。这样的使用者可以将标准站从架的上横梁移除,并且安装车把保持站312作为替代。然后,车把保持站312可以与标准站结合使用,以同时运输多种类型的自行车。
[0113]
在另一示例中,架可以包括多个车把保持站312。例如,这样的架可以适合于运输多辆速降山地自行车。
[0114]
说明性的组合和附加示例
[0115]
本小节描述了车把支撑型立式自行车架的附加方面和特征,这些附加方面和特征非限制地以一系列段落呈现,为了清楚和有效,这些段落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以字母数字方式表示。这些段落中的每一个段落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段落结合,和/或与本技术中其他地方的公开内容结合。以下段落中的一些明确参考并且进一步限制其他段落,从而非限制地提供合适组合中的一些组合的示例。
[0116]
a0.一种自行车架,包括:
[0117]
挂接安装装置,
[0118]
立柱结构,该立柱结构具有连接至挂接安装装置的近侧部分和从近侧部分向上延伸的远侧部分,
[0119]
上梁结构,该上梁结构水平地连接至立柱结构的远侧部分,以及
[0120]
第一车把保持站,该第一车把保持站被安装在上梁结构上,该第一车把保持站包括:
[0121]
上托架和下托架,该上托架和该下托架位于中心梁部分的相对的端部处,每个托架被配置成支撑自行车的两个车把中的一个,
[0122]
其中,下托架包括被配置成支撑自行车的立管的平坦的搁靠部分。
[0123]
a1.根据a0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中心梁部分具有主梁轴线,并且中心梁部分中心梁部分,其中主梁轴线相对于上梁结构成倾斜角。
[0124]
a2.根据a1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上托架和下托架中的每一个被定向成支撑大致平行于中心梁部分的主梁轴线的所接收的车把。
[0125]
a3.根据a2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主梁轴线相对于上梁结构的角度在大约30度与60度之间。
[0126]
a4.根据a3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角度是45度。
[0127]
a5.根据a0-a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上托架和下托架中的每一个包括接收车把的通道部分。
[0128]
a6.根据a5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每个通道都具有大致平行于所接收的车把的宽度,通道部分对于整个宽度具有大致恒定的横截面形状。
[0129]
a7.根据a5或a6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通道部分包括平面的第一内侧表面和第二内侧表面,该第一内侧表面和该第二内侧表面成倾斜的相对角度并且由通道部分的弯曲的下表面连结。
[0130]
a8.根据a7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弯曲的下表面是圆柱形的。
[0131]
a9.根据a7或a8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第一内侧表面和第二内侧表面的相对角度在大约35度与55度之间。
[0132]
a10.根据a7-a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弯曲的下表面具有大约四分之一英寸与一英寸之间的曲率半径。
[0133]
a11.根据a0-a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中心梁部分被紧固至上梁结构。
[0134]
a12.根据a0-a1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中心梁部分包括两个孔和两个近似线性的突起,突起被配置成接合圆柱形的上梁结构并且将中心梁部分的两个孔与上梁结构的两个对应的孔对准。
[0135]
a13.根据a0-a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
[0136]
上托架和下托架沿主梁轴线位于中心梁部分的相对的端部处,
[0137]
上托架和下托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通道部分,该通道部分被配置成接收车把,
[0138]
下托架的搁靠部分沿着主梁轴线与下托架的通道部分间隔开。
[0139]
a14.根据a13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搁靠部分大致垂直于主梁轴线。
[0140]
a15.根据a13或a14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搁靠部分被配置成使被支撑的自行车立管在上托架的通道部分和下托架的通道部分之间居中。
[0141]
a16.根据a0-a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搁靠部分位于下托架的内侧上。
[0142]
a17.根据a16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搁靠部分包括垫。
[0143]
a18.根据a0-a1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上托架和下托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固定被支撑的车把的条带。
[0144]
a19.根据a18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每个条带是柔性的和非弹性的。
[0145]
a20.根据a18或a19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每个条带都包括棘齿,并且上托架和下托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对应的棘齿搭扣。
[0146]
a21.根据a20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每个条带在一个端部处被固定至相应的托架。
[0147]
a22.根据a21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每个条带环绕在所接收的车把上。
[0148]
a23.根据a18-a22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上托架的条带位于上托架的外侧,并且下托架的条带位于下托架的内侧。
[0149]
a24.根据a18-a2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下托架的条带被设置在搁靠部
分与被配置成接收车把的通道部分之间。
[0150]
a25.根据a0-a2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第一车把保持站的中心梁部分可以被紧固在上梁结构上的多个位置处。
[0151]
a26.根据a25所述的自行车架,该自行车架还包括多个车把保持站,每个站可以被紧固在上梁结构上的多个位置处。
[0152]
a27.根据a0-a2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第一车把保持站具有在上托架与下托架的搁靠部分之间的第一距离,并且该自行车架还包括第二车把保持站,该第二车把保持站包括:
[0153]
上托架和下托架,该上托架和该下托架位于中心梁部分的相对的端部处,每个托架被配置成支撑自行车的两个车把中的一个,
[0154]
其中,下托架包括被配置成支撑自行车的叉冠的平坦的搁靠部分,并且上托架与下托架的搁靠部分之间的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0155]
a28.根据a0-a2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架,该自行车架还包括:
[0156]
下梁结构,该下梁结构水平地连接至立柱结构的近侧部分,以及
[0157]
第一车轮绑定装置,该第一车轮绑定装置被安装在下梁结构上,该第一车轮绑定装置被配置成在自行车的车把由第一车把保持站支撑的同时固定自行车的后车轮。
[0158]
a29.根据a0-a2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第一车把保持站被配置成支撑第一自行车,并且该自行车架还包括:
[0159]
第二车把保持站,该第二车把保持站被安装在上梁结构上,并且被配置成支撑与第一自行车相邻的第二自行车。
[0160]
b0.一种在交通工具上运输自行车的方法,包括:
[0161]
将架连接至交通工具的挂接接收器,
[0162]
将自行车的车把提升到车把保持站的上托架和下托架中,该车把保持站被安装至架的上梁结构,
[0163]
将自行车的立管搁靠在下托架的平坦的部分上,
[0164]
用相应托架的棘齿条带固定自行车的每个车把,
[0165]
用安装在架的下梁结构上的车轮绑定装置固定自行车的后车轮。
[0166]
c0.一种自行车架,包括:
[0167]
挂接安装装置,
[0168]
立柱结构,该立柱结构具有连接至挂接安装装置的近侧部分和从近侧部分向上延伸的远侧部分,
[0169]
上梁结构,该上梁结构水平地连接至立柱结构的远侧部分,以及
[0170]
第一车把托架,该第一车把托架被安装在上梁结构上,该第一车把托架包括:
[0171]
第一成角度的支撑件和第二成角度的支撑件,该第一成角度的支撑件和该第二成角度的支撑件通过中心支撑部分连接,该第一成角度的支撑件和该第二成角度的支撑件中的每一个包括被配置成接收车把的v形通道和被配置成固定车把的条带,
[0172]
其中,第一成角度的支撑件低于第二成角度的支撑件,并且包括位于面向第二成角度的支撑件的一侧上的搁靠部分,该搁靠部分被配置成支撑自行车框架部件。
[0173]
d0.一种立式自行车架,包括:
[0174]
水平支撑梁,
[0175]
多个托架,该多个托架被安装至支撑梁,每个托架被配置成将自行车支撑在直立位置,并且该多个托架包括一对钩,
[0176]
其中,每个钩被配置成接收所支撑的自行车的车把,并且包括固定所接收的车把的条带,并且一对钩中的下部钩包括接触所支撑的自行车的立管的缓冲器。
[0177]
e0.一种自行车架,包括:
[0178]
车把夹持站,该车把夹持站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并且该车把夹持站包括邻近第一托架安装的第一条带固定装置和邻近第二托架安装的第二条带固定装置,以夹持自行车的车把。
[0179]
e1.根据e0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每个托架都具有上侧和下侧,每个条带固定装置位于相应托架的上侧。
[0180]
e2.根据e0或e1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第二托架的上侧具有立管间隔件表面,以将自行车立管支撑和定位在托架之间。
[0181]
e3.根据e0-e2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每个条带固定装置包括棘齿扣件和释放杆。
[0182]
f0.一种自行车架,包括:
[0183]
安装支架,
[0184]
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该第一托架和该第二托架被附接至安装支架,其中,安装支架被配置成紧固至水平梁,使得第一托架相对于第二托架是升高的。
[0185]
g0.一种自行车架,包括:
[0186]
立柱,
[0187]
横梁,该横梁被安装至立柱,以及
[0188]
多个车把支撑站,每个站可以选择性地安装在沿着横梁的多个位置处。
[0189]
h0.一种自行车架,包括:
[0190]
梁,该梁支撑上托架和下托架,这些托架中的至少一个托架具有用于将车把部分固定在相应托架中的条带装置。
[0191]
j0.一种自行车架,包括:
[0192]
水平横梁,以及
[0193]
多个车把保持站,这些车把保持站被紧固至横梁,每个车把保持站包括上托架和下托架,该上托架和该下托架位于中心梁部分的相对的端部上,
[0194]
其中,每个托架包括内框架部分,这些内框架部分和中心梁部分包括单个整体部件。
[0195]
j1.根据j0所述的自行车架,其中,中心梁部分包括一对间隔开的平行的线性突起,这些线性突起相对于车把保持站的主轴线成倾斜角延伸。
[0196]
k0.一种自行车架,包括:
[0197]
挂接安装装置,
[0198]
立柱结构,该立柱结构具有连接至挂接安装装置的近侧部分和从近侧部分向上延伸的远侧部分,
[0199]
上梁结构和下梁结构,该上梁结构和该下梁结构水平地连接至立柱结构的远侧部
分,
[0200]
多个车把保持站,该多个车把保持站被紧固至上梁结构,并且每个车把保持站包括一对托架,该一对托架被配置成接收自行车车把,以及
[0201]
多个车轮约束装置,这些车轮约束装置被紧固至下梁结构,并且每个车轮约束装置包括被配置成接触自行车后车轮的托盘,
[0202]
其中,每个车把保持站的一对托架和每个车轮约束装置的托盘位于立柱结构的与挂接安装装置相对的一侧上。
[0203]
l0.一种固定至安装于交通工具的自行车架的自行车,包括:
[0204]
立柱,该立柱被安装至交通工具后面的挂接接收器,
[0205]
横梁,该横梁被安装至立柱,以及
[0206]
车把支撑站,该车把支撑站被紧固至横梁并支撑自行车的一对车把,
[0207]
其中,自行车的前车轮和后车轮位于横梁的与交通工具相对的一侧上。
[0208]
优点、特征和益处
[0209]
本文描述的自行车架的不同示例提供了与用于以直立取向运输自行车的已知解决方案相比的几个优点。例如,本文描述的示例性示例允许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各种自行车类型一起牢固地被安装至架。
[0210]
此外,并且除其他优点之外,本文描述的示例性示例改善了自行车稳定性,这进而降低了自行车弹出的风险,限制了自行车与自行车的接触,并且避免了在自行车与架接触点处的损坏。
[0211]
此外,并且除其他优点之外,本文描述的说明性示例的v形的托架几何形状以稳定的方式保持多种直径的车把,其中以前的架仅适合于保持大约30mm(1.2in)的车把。
[0212]
此外,并且除其他优点之外,与弹性条带相比,本文描述的说明性示例的非弹性条带提供了额外的自行车稳定性。
[0213]
本文描述的说明性示例对于在带有挂接装置的交通工具上运输多辆自行车特别有用。然而,并非本文描述的所有示例都提供相同的优点或相同程度的优点。
[0214]
结论
[0215]
据信,本文阐述的公开内容涵盖了具有独立实用性的多个不同的发明。尽管这些发明中的每一个已经以其优选的形式公开,但本文公开的和说明的其具体的实施例不应以限制的意义来考虑,因为许多变化形式是可能的。本公开内容的主题包括本文公开的各种元件、特征、功能和/或特性的所有新颖的和非显而易见的组合和子组合。类似地,在权利要求陈述“一个(a)”或“第一”元件或其等同物的情况下,这样的权利要求应被理解为包括并入一个或更多个此类元件,既不要求也不排除两个或更多个此类元件。
[0216]
本文公开的各种结构构件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或者材料的组合构成,这些材料例如是金属、塑料、尼龙、橡胶或具有足以承受使用期间产生的载荷的结构强度的任何其他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基于它们的耐久性、柔韧性、重量和/或美学质量而被选择。
[0217]
尽管本公开内容已经关于前面的操作原理和实施例被提供,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偏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本公开内容旨在涵盖所有这些替代、修改和改变。在本公开内容陈述“一”、“第一”或“另一个”元件或其等同物的情况下,这样的公开内容应被解释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此类元件,既不
要求也不排除两个或更多个此类元件。此外,参考特定实施例示出或描述的任何方面应被解释为与任何其他实施例、替代、修改或改变兼容。
[0218]
据信,随附的权利要求具体指出了涉及所公开的发明中的一个并且是新颖的和非显而易见的某些组合和子组合。在特征、功能、元件和/或特性的其他组合和子组合中体现的发明可以通过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修改或通过在本技术或相关申请中提出新的权利要求来要求保护。无论这些修改的或新的权利要求是涉及不同的发明还是涉及相同的发明,无论在范围上与原始权利要求不同、比原始权利要求宽、比原始权利要求窄还是与原始权利要求相同,这些修改的或新的权利要求也都被认为包括在本公开内容的发明的主题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