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9972发布日期:2023-03-03 19:4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尤其指一种具有壳体改良结构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2.现有摩托车具有一龙头、一遮膝罩及置物箱,该遮膝罩系包覆于该龙头的后方、靠近一骑乘者的位置,而该置物箱系一体成形地结合于该遮膝罩的后侧,即该遮膝罩远离该龙头、靠近该骑乘者的一侧,供该骑乘者将手套等小物件放在该置物箱中,提升便利性。
3.然而,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对该置物箱的需求不尽相同,有些地区的消费者倾向取消该置物箱的设计,如此一来,造成摩托车制造商在生产时必须开发两套模具,以应付具有该置物箱以及没有该置物箱两种不同需求。
4.综上所述,现有摩托车具有其置物箱属整体造型、不能选择是否安装,造成摩托车制造商的生产成本高昂的问题,另外,若系借由简单的螺丝锁固结合,将一外挂式置物箱锁在该遮膝罩上,则具有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依不同消费习惯的需求选择是否安装置物箱,降低生产成本,且能稳固结合该置物箱与该遮膝罩的摩托车。
[0007]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8]
本发明提供的摩托车系包括有:
[0009]
一车架;
[0010]
至少一第一壳体,其包覆该车架的至少一部分;
[0011]
至少一组装部,其系一体成形地设于该至少一第一壳体上,且该至少一组装部凹设形成一空穴;以及
[0012]
至少一附接件,其系可拆卸地与该至少一第一壳体相结合,且该至少一附接件设有一本体及至少一结合凸部,该至少一结合凸部设于该本体的一侧,且对应穿设于该至少一组装部的空穴。
[0013]
上述摩托车,其中该至少一附接件为至少一第二壳体,与该至少一第一壳体共同围绕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顶部形成一开口。
[0014]
进一步,上述摩托车,其中该至少一组装部呈一柱状体,该空穴形成于该组装部中心,且该至少一组装部设有至少一肋部,该至少一肋部径向凸设于该至少一组装部的外表面。
[0015]
再进一步,上述摩托车,其中该摩托车具有一前后方向,该至少一第一壳体为一遮膝罩,且该至少一组装部的柱状体的轴线系沿该摩托车的前后方向排列。
[0016]
较佳的是,上述摩托车,其中该至少一结合凸部远离该本体的一端形成一凸出于该空穴的凸出部分。
[0017]
较佳的是,上述摩托车,其中该摩托车包括有至少一扣件,该至少一扣件系可拆卸地组设于该凸出部分。
[0018]
[发明的功效]
[0019]
借由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具下列的功效:
[0020]
1.借由该至少一第一壳体制造时,一体成形该至少一组装部,提供保留未来将不同部件安装到该至少一第一壳体,进而提供额外的功能,例如提供置物箱的功能,或是增加外观性,借以改进现有摩托车因应有无设置置物箱需开发两套模具的问题。
[0021]
2.该至少一组装部的柱状体的轴线系沿该摩托车的前后方向排列,方便制造时脱模,且该至少一组装部的肋部提供补强结构强度的功效。
[0022]
3.该至少一附接件的凸出部分可以用热熔或是附加所述扣件的方式而紧密结合于该至少一第一壳体,而不会自该至少一组装部脱落,并可降低螺丝组装方式会增加较多重量的问题。
[0023]
4.以一钻头对该至少一组装部进行钻孔时,可利用其空穴的内侧壁面定位该钻头,提高钻孔加工的便利性,并确保孔位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外观侧视图。
[0025]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局部放大的立体分解图。
[0026]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27]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0028]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局部放大的立体图。
[0029]
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局部放大的后视图。
[0030]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0031]
附图标记列表
[0032]
10:车架
[0033]
20:第一壳体
[0034]
30:组装部
[0035]
31:空穴
[0036]
32:肋部
[0037]
40:附接件
[0038]
41:结合凸部
[0039]
411:凸出部分
[0040]
50:扣件
[0041]
d:前后方向
[0042]
s: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能详细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且能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兹进一步以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44]
本发明系一种摩托车,如图1至图3所示,该摩托车90包括有一车架10、至少一第一壳体20、至少一组装部30、至少一附接件40以及至少一扣件50,且该摩托车具有一前后方向d,其中,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该摩托车包括有一所述第一壳体20、多个所述组装部30、一所述附接件40以及多个扣件50,且由于该摩托车的车架10的具体结构特征非为本案的技术重点,该车架10在图1中系以该摩托车的龙头局部作代表,且不在此对具体结构特征加以详述。进一步,该第一壳体20包覆该车架10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20系为一遮膝罩,包覆所述龙头沿该前后方向d的后侧。
[0045]
如图3及图4所示,该多个组装部30分别呈一柱状体,且该柱状体的轴线系沿该摩托车的前后方向d排列,各该组装部30系一体成形且间隔地设于该第一壳体20的一侧,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例,各该组装部30系设于该第一壳体20的前侧。各该组装部30设有一空穴31以及至少一肋部32,其中该空穴31形成于该组装部30的中心,并形成一盲孔;该至少一肋部32径向凸设于该组装部30的外表面,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各该组装部30设有多个该肋部32,且该多个肋部32系间隔地径向凸设于该组装部30的外表面。
[0046]
借由该第一壳体20及该多个组装部30的技术特征,当面对不需要设置置物箱的摩托车消费需求时,可直接以该第一壳体20作为该摩托车的遮膝罩,且该多个组装部30都位于该第一壳体20的前侧,且该空穴31为盲孔,而被遮蔽于该摩托车的整体外壳内,故不会影响该遮膝罩的外观。当需要安装所述附接件40时,使用者可以先对各该组装部30进行钻孔,将该多个组装部30的空穴31贯通,就可以进行后续组装作业。
[0047]
请参阅如图2、图3、图6及图7所示,该附接件40系可拆卸地与该第一壳体20相结合,且该附接件40一体成形地设有一本体及至少一结合凸部41,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该附接件40设有多个所述结合凸部41,该多个结合凸部41系间隔地设于该本体41的一侧,且对应穿设于其中一组装部30的空穴31中,且如图3及图4所示,各该结合凸部41远离该本体的一端形成一凸出于该空穴31的凸出部分411。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该附接件40为一第二壳体,如图5及图6所示,该附接件与该第一壳体20共同围绕形成一容置空间s,借以构成一置物箱,该容置空间s的顶部形成一开口。
[0048]
如图3及图5所示,该多个扣件50系可拆卸地组设于其中一结合凸部41的凸出部分411,并对应抵靠相对应的组装部30,借以防止该附接件40从该多个组装部30上脱离。作为替代方案,如图4所示,使用者亦可在各该结合凸部41直接将该凸出部分411以热熔方式熔融,使该凸出部分411的外径大于相对应空穴31的内径,该附接件40就不会自该多个组装部30上脱落。
[0049]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手段不仅能应用于较佳实施例所示的置物箱安装结构,在其他可能实施态样中,该至少一第一壳体20也可以是该摩托车的其他外壳部件,该附接件40不一定为一壳体,而可以是其他符合交通工具法规规范的附加部件,例如一挂架、一杯架或一装饰板等。
[0050]
借由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具有下列的优点:
[0051]
1.借由该至少一第一壳体20制造时,一体成形该至少一组装部30,提供保留未来将不同部件安装到该至少一第一壳体,进而提供额外的功能,例如提供置物箱的功能,或是增加外观性,借以改进现有摩托车因应有无设置置物箱需开发两套模具的问题。
[0052]
2.该至少一组装部30的柱状体的轴线系沿该摩托车的前后方向d排列,方便制造
时脱模,且该至少一组装部30的肋部32提供补强结构强度的功效。
[0053]
3.该至少一附接件40的凸出部分411可以用热熔或是附加所述扣件50的方式而紧密结合于该至少一第一壳体20,而不会自该至少一组装部30脱落,并可降低螺丝组装方式会增加较多重量的问题。
[0054]
4.以一钻头对各该组装部30进行钻孔时,可利用其空穴31的内侧壁面定位该钻头,提高钻孔加工的便利性,并确保孔位精准度。
[0055]
综上所述,仅记载本发明为呈现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专利实施的范围。即凡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文义相符,或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专利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