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车辆。
背景技术:2.近年来,从地球环境上的恶劣影响这个观点出发,如下的技术的实用化不断进展,该技术例如通过在车辆上搭载高压电气安装部件(以下,也有时称为蓄电池封装体)来进行电动化,由此实现co2的排放量的削减等,减轻对环境的负担。
3.例如,作为搭载有蓄电池封装体的车辆,已知有在座椅的下方搭载有蓄电池封装体的车辆。该车辆在下地板的内部收纳有蓄电池封装体,且在下地板上方的上地板固定有座椅的腿部(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04-34544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4.这里,在日本国特开2004-345449号公报的车辆中,认为例如因碰撞(例如后面碰撞)而从车辆后方输入载荷。这种情况下,可能因输入的载荷而使应力集中于上地板的中央部、下地板的中央部。因此,认为上地板及下地板(即,地板)的中央部因应力集中而发生变形。
5.本发明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因车辆碰撞而输入了载荷时,应力集中于地板的中央部而使中央部发生变形的情况的车辆。
6.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车辆具备由配置有高压电气安装部件的下地板和在所述下地板的上侧配置的上地板构成的地板,其中,所述车辆具备:座椅,其配置在所述高压电气安装部件的上方,且具备腿部;以及基座,其固定于所述下地板,且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所述腿部具备:第一腿部,其配置在所述基座的车宽方向外侧,且固定于所述上地板;以及第二腿部,其配置在所述第一腿部的车宽方向内侧,且固定于所述基座。
7.根据该结构,将基座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且固定于下地板。因而,在车辆发生了碰撞(例如后面碰撞)的情况下,通过使从车辆后方输入了的载荷向基座分散,由此能够抑制应力集中于下地板的中央部的情况。由此,能够通过基座来抑制因碰撞时输入了的载荷而使应力集中于下地板的中央部的情况。因而,能够通过基座来抑制下地板(地板)从中央部发生变形的情况。以下,作为碰撞的代表例,以“后面碰撞”为例进行说明。
8.而且,将腿部中的第二腿部配置在第一腿部的车宽方向内侧且固定(连结)于基座。因而,能够通过第二腿部来加强基座,能够使因车辆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从基座向第二腿部更适当地分散。由此,能够通过第二腿部更适当地抑制因后面碰撞时输入了的载荷而使应力集中于下地板的中央部的情况。因而,能够通过第二腿部更良好地抑制下地板(即,地板)从中央部发生变形的情况。
9.在第二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基座固定于沿着所述下地板配置的横梁。
10.根据该结构,将基座经由下地板固定于横梁。横梁是提高车身的刚性、强度的构件。具体而言,横梁例如是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于构成车身骨架的一部分的框架的刚性、
强度高的构件。
11.因而,通过将基座经由下地板固定(连结)于横梁,由此能够通过横梁来加强基座及下地板。由此,能够使例如因车辆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从基座向横梁更适当地分散。
12.因而,能够通过横梁更适当地抑制因后面碰撞时输入了的载荷而使应力集中于下地板的中央部的情况。由此,能够通过横梁更良好地抑制下地板(地板)从中央部发生变形的情况。
13.在第三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腿部具有固定于所述上地板的车辆前方侧的前端部和固定于所述基座的车辆后方侧的后端部。
14.根据该结构,将第二腿部的前端部固定于上地板且将后端部固定于基座。因而,能够使例如因车辆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从第二腿部向上地板更适当地分散。即,在例如因车辆的后面碰撞而从车辆后方输入了载荷时,能够通过上地板来使第二腿部牢固。由此,能够更良好地抑制因后面碰撞时输入了的载荷而使下地板(地板)从中央部发生变形的情况。
15.在第四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座椅具备由所述腿部支承的座椅主体,所述腿部的所述第一腿部及所述第二腿部由将所述座椅主体支承为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滑动的一对滑轨构成,所述第二腿部的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基座。
16.根据该结构,将第一腿部及第二腿部由一对滑轨构成,将第二腿部的滑轨中的后端部固定于基座。滑轨是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构件。因而,能够增加滑轨与基座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通过第二腿部的滑轨更良好地加强基座。因而,能够使因车辆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从基座向第二腿部更适当地分散,从而能够更良好地抑制下地板(地板)从中央部发生变形的情况。
17.在第五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座椅具备在车宽方向上分别独立地设置的第一座椅及第二座椅,所述第一座椅及所述第二座椅各自的所述第二腿部固定于所述基座。
18.根据该结构,将座椅由第一座椅及第二座椅构成,将第一座椅及第二座椅各自的第二腿部固定于基座。因而,能够将第一座椅及第二座椅所具备的两个第二腿部固定(连结)于基座。由此,能够通过两个第二腿部来更良好地加强基座。因而,能够使因车辆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从基座向两个第二腿部更适当地分散,从而能够更良好地抑制下地板(地板)从中央部发生变形的情况。
19.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抑制在因车辆碰撞(例如后面碰撞)而输入了载荷时,应力集中于地板的中央部而使中央部发生变形的情况。
附图说明
20.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简要立体图。
21.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俯视图。
22.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分解立体图。
23.图4是从后方左侧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立体图。
24.图5是将实施方式的车辆在第一横梁处沿车宽方向剖开后的立体图。
25.图6是将实施方式的车辆在蓄电池封装体的流入部处沿车身前后方向剖开后的剖
视图。
26.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所具备的基座及第一横梁的立体图。
27.图8是从实施方式的车辆上搭载的蓄电池封装体除去封装体框体的顶部并将一部分剖开后的俯视图。
28.图9是将实施方式的车辆上搭载的蓄电池封装体分解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基于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进行说明。以下,在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侧方。
30.如图1~图3所示,车辆10具备左后框架12及右后框架13、底板(地板)14、第一横梁(横梁)15、第二横梁16、基座18、高压电气安装部件19及座椅20。
31.即,车辆10是具备高压电气安装部件19的带高压电气安装部件的车辆。以下,也有时将高压电气安装部件19称为“蓄电池封装体19”。
32.左后框架12在车身后部的下部设置于车宽方向的左外侧,从左下边梁25的后端部朝向车辆后方延伸。右后框架13在车身后部的下部设置于车宽方向的右外侧,从右下边梁26的后端部朝向车辆后方延伸。
33.左后框架12及右后框架13例如是通过形成为中空的闭合截面来构成车身骨架的一部分的刚性高的骨架构件。另外,左下边梁25及右下边梁26例如是通过形成为中空的闭合截面来构成车身骨架的一部分的刚性高的骨架构件。
34.如图3、图4所示,底板14设置在左后框架12与右后框架13之间。底板14具有下地板31和上地板32。
35.上地板32配置在下地板31的上侧。上地板32具有左上地板部33、右上地板部34及前上地板部35。左上地板部33与左后框架12的上表面接合。右上地板部34与右后框架13的上表面接合。前上地板部35形成车室(车室空间)的地板面的一部分,对后述的左腿部85及右腿部105的车辆前方侧部位进行支承。
36.下地板31供后述的蓄电池封装体19从上方配置。下地板31具有左地板侧面部36、右地板侧面部37及地板底面部38。
37.左地板侧面部36从左上地板部33的内边朝向下方伸出。右地板侧面部37从右上地板部34的内边朝向下方伸出。地板底面部38与左地板侧面部36的下边及右地板侧面部37的下边连结,且在车宽方向上水平地配置。
38.即,下地板31在从辆后方观察的后视观察下,通过左地板侧面部36、右地板侧面部37及地板底面部38形成为u字状(弓状)(也参照图5)。
39.另外,下地板31形成为u字状,且以使地板底面部38从前上地板部35朝向车辆后方呈台阶状逐渐下降的方式形成。因而,能够使地板底面部38向下方降低。由此,能够在下地板31的内部确保可从上方收纳后述的蓄电池封装体19及后述的基座18的收纳空间。
40.而且,通过将下地板31形成为u字状,由此能够确保下地板31自身的强度、刚性。
41.如图3、图5所示,第一横梁15例如沿着下地板31中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31a的下表面而沿车宽方向延伸。第一横梁15中,左端部15a与左后框架12接合,右端部15b与右后框架13接合。即,第一横梁15架设于左后框架12及右后框架13。
42.如图3、图6所示,第一横梁15通过第一u字截面部41、第一前凸缘42及第一后凸缘43而形成为截面礼帽状。第一横梁15的第一前凸缘42及第一后凸缘43与下地板31的中央部31a处的下表面接合。
43.因而,第一横梁15是与下地板31一起形成为闭合截面的强度、刚性高的构件。即,通过第一横梁15来提高车身的刚性、强度。
44.第二横梁16例如在跨前上地板部35的下表面和下地板31中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部31b的下表面地设置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延伸。第二横梁16中,左端部16a与左后框架12的下端部接合,右端部16b与右后框架13的下端部接合。即,第二横梁16架设于左后框架12及右后框架13。
45.第二横梁16通过第二u字截面部45、第二前凸缘46及第二后凸缘47而形成为截面礼帽状。第二横梁16中,例如第二前凸缘46与前上地板部35的下表面接合,第二后凸缘47与下地板31的前端部31b处的下表面接合。因而,第二横梁16是与前上地板部35及下地板31的前端部31b一起形成为闭合截面的强度、刚性高的构件。即,通过第二横梁16来提高车身的刚性、强度。
46.如图5、图7所示,在下地板31的内部设置有基座18。基座18在下地板31的内部配置于车宽方向中央。基座18例如具有下伸出部51、纵连结部52及上伸出部53。基座18例如通过下伸出部51、纵连结部52及上伸出部53而形成为截面i字状。
47.下伸出部51例如在地板底面部38的表面(内表面)配置于车宽方向中央,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由此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矩形形状。纵连结部52例如从下伸出部51中的车宽方向中央的部位向上方突出。
48.上伸出部53例如从纵连结部52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的左右侧延伸。
49.换言之,上伸出部53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与纵连结部52的上端部连结。上伸出部53中,例如上表面部53a平坦地形成。上伸出部53的上表面部53a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与上地板32的左上地板部33及右上地板部34大致相同的高度上。
50.基座18的下伸出部51配置于地板底面部38的表面,且经由地板底面部38通过紧固连结构件(例如螺栓55及螺母56)而固定于第一横梁15。具体而言,基座18中,例如下伸出部51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经由一对托架58(参照图3)通过螺栓55及螺母56而固定于地板底面部38及第一横梁15的车宽方向中央部。
51.即,下伸出部51固定于地板底面部38及第一横梁15。
52.这样,基座18配置于车宽方向中央且固定于地板底面部38(即,下地板31)。因而,例如在车辆10发生后面碰撞的情况下,能够使从车辆后方输入的载荷f(参照图4)向基座18分散。在实施方式中,作为碰撞的代表例,以后面碰撞为例来进行说明,但碰撞不局限于后面碰撞。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前面碰撞等其他的碰撞。
53.另外,基座18固定于第一横梁15。第一横梁15是刚性、强度高的构件。因而,通过将基座18固定(连结)于地板底面部38(下地板31)及第一横梁15,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横梁15来加强基座18及下地板31。由此,例如能够使因车辆的后面碰撞而输入的载荷f从基座18向第一横梁15更适当地分散。
54.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中,对将基座18设置于车宽方向中央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通过将基座18设置于车宽方向内侧的任意的位置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效
果。
55.如图2、图3、图6所示,在配置有基座18的下地板31的内部收纳有蓄电池封装体19。蓄电池封装体19经由封装体支承框架61而支承于左后框架12及右后框架13。具体而言,封装体支承框架61通过架设于左后框架12的上表面及右后框架13的上表面而沿车宽方向延伸。蓄电池封装体19安装于封装体支承框架61。
56.由此,蓄电池封装体19经由封装体支承框架61支承于左后框架12的上表面及右后框架13的上表面,并搭载(配置)在地板底面部38的上方。
57.如图8、图9所示,蓄电池封装体19具备封装体框体65、蓄电池模块66、电气安装部件67、冷却风扇68及冷却通道69。封装体框体65通过蓄电池收纳部72、流入部73及流出部74而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u字状。
58.流入部73具有第一流入部73a和第二流入部73b。在第二流入部73b开设有第一开口部75。第二流入部73b经由第一开口部75与车室空间连通。流出部74具有第一流出部74a和第二流出部74b。在第二流出部74b开设有第二开口部79。第二流出部74b经由第二开口部79与车室空间连通。
59.在形成为u字状的蓄电池封装体19中的第一流入部73a与第一流出部74a之间配置有基座18(参照图3)。
60.如图6所示,封装体框体65例如以底部65a沿着地板底面部38朝向车辆后方呈台阶状逐渐下降的方式形成。另外,封装体框体65中,例如顶部65b平坦地形成,且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与上地板32的左上地板部33及右上地板部34(参照图3)大致相同的高度的位置。
61.返回到图8、图9,在封装体框体65中收纳有蓄电池模块66、电气安装部件67、冷却风扇68及冷却通道69。
62.蓄电池模块66例如是驱动用的蓄电池模块。蓄电池模块66在收纳于封装体框体65中的车辆后方的蓄电池收纳部72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延伸。蓄电池模块66例如通过将多个蓄电池沿车宽方向重叠而形成为矩形体,且朝向车宽方向而收纳于蓄电池收纳部72。
63.作为电气安装部件67,例如举出有蓄电池ecu76、高电压接线板77、dc/dc转换器78。以下,也有时将蓄电池ecu76称为ecu76。另外,以下,也有时将高电压接线板77称为j/b77。
64.ecu76例如配置在第二流入部73b的内部。ecu76例如是对驱动用的蓄电池模块66与驱动用的马达(未图示)之间的放电、充电进行控制的蓄电池管理单元。
65.j/b77例如配置在第一流入部73a的内部。j/b77例如是将收纳于蓄电池收纳部72的驱动用的蓄电池模块66的电力向驱动用的马达供给的设备。
66.dc/dc转换器78例如配置在第二流出部74b的内部。dc/dc转换器78是转换成使在封装体框体65的流入部73具备的各电子设备(具体而言为ecu76、j/b77)能够动作的电压并使转换后的电压稳定化的设备。
67.冷却风扇68例如配置在第一流出部74a的内部。通过冷却风扇68的动作来对蓄电池模块66、ecu76、j/b77及dc/dc转换器78进行冷却。具体而言,冷却风扇68中,吸气口设置于下部,排出口68a向第二流出部74b的内部开口。吸气口向第一流出部74a的冷却通道69(后述)开口。
68.另外,在第一流出部74a与第二流出部74b的交界设有分隔壁81。
69.分隔壁81对第一流出部74a与第二流出部74b的交界进行分隔,且分隔壁81中的与排出口68a对置的部位开口。因而,排出口68a向第二流出部74b开口,并经由第二流出部74b与第二开口部79连通。
70.冷却通道69例如设置于蓄电池收纳部72。冷却通道69例如在蓄电池收纳部72的内部配置于下表面部72a及蓄电池模块66的后端部。
71.另外,冷却通道69例如在蓄电池模块66的后方开设有吸入口。而且,冷却通道69配置在冷却风扇68的下方。冷却通道69朝向冷却风扇68的吸气口开设有喷出口69a。
72.根据蓄电池封装体19,通过驱动冷却风扇68,由此将冷却通道69内的空气经由冷却通道69的喷出口69a而从吸气口吸入。冷却风扇68将吸入的空气从排出口68a向第二流出部74b放出。放出到第二流出部74b中的空气从第二开口部79向车室空间如箭头a那样可靠地放出。
73.另一方面,通过冷却通道69内的空气被冷却风扇68吸入,从而将蓄电池收纳部72内的空气经由冷却通道69的吸入口向冷却通道69内如箭头b那样吸入。通过蓄电池收纳部72内的空气被向冷却通道69内吸入,从而第一流入部73a内的空气如箭头c那样被导入蓄电池收纳部72内。
74.通过第一流入部73a内的空气被导入蓄电池收纳部72内,从而第二流入部73b内的空气如箭头d那样被导入第一流入部73a内。通过第二流入部73b内的空气被导入第一流入部73a内,从而车室空间的空气经由第一开口部75如箭头e那样被导入第二流入部73b内。
75.由此,能够通过从车室空间吸入的空气对收纳在流入部73的内部的ecu76及j/b77进行冷却。另外,能够通过从流入部73导入的空气对收纳在蓄电池收纳部72(冷却通道69)的内部的蓄电池模块66进行冷却。而且,能够通过从蓄电池收纳部72(冷却通道69)导入的空气对收纳在流出部74的内部的dc/dc转换器78进行冷却。
76.如图1、图4所示,在蓄电池封装体19的上方配置有座椅20。
77.座椅20具备左侧后座椅(第一座椅)22和右侧后座椅(第二座椅)23。左侧后座椅22及右侧后座椅23在车宽方向上分别独立地设置。
78.具体而言,左侧后座椅22在蓄电池封装体19的上方中的车宽方向上设置于左侧一半的区域。右侧后座椅23在蓄电池封装体19的上方中的车宽方向上设置于右侧一半的区域。
79.在实施方式中,例示左侧后座椅22作为第一座椅且例示右侧后座椅23作为第二座椅,但第一座椅及第二座椅没有限定于左侧后座椅22及右侧后座椅23。
80.如图2、图5、图6所示,左侧后座椅22具备左腿部(腿部)85和左座椅主体(座椅主体)86。左腿部85具备第一左腿部(第一腿部)87和第二左腿部(第二腿部)88。
81.第一左腿部87在车宽方向上配置于基座18的左外侧(即,车宽方向外侧),且从上方固定于左上地板部33。因而,第一左腿部87经由左上地板部33与左后框架12接合。第一左腿部87由滑轨构成,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82.第二左腿部88在车宽方向上配置于第一左腿部87的内侧(即,车宽方向中央侧)。第二左腿部88与第一左腿部87同样地由滑轨构成,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83.第二左腿部88具有前端腿部(前端部)88a和后端腿部(后端部)88b。前端腿部88a构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左腿部88中的车辆前方侧的部位。前端腿部88a例如通过
接合、紧固连结构件而固定于上地板32的前上地板部35。
84.后端腿部88b构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左腿部88中的车辆后方侧的部位。后端腿部88b通过紧固连结构件(例如螺栓91)而固定于基座18中的上伸出部53的左端部。即,第二左腿部88固定于基座18。
85.因而,基座18由第二左腿部88加强。由此,能够使例如因车辆10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f从基座18向第二左腿部88更适当地分散。
86.另外,第二左腿部88中,前端腿部88a固定于前上地板部35,且后端腿部88b固定于基座18。因而,能够使例如因车辆10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f从第二左腿部88向前上地板部35更适当地分散。即,在因车辆10的后面碰撞而从车辆后方输入了载荷f时,能够通过前上地板部35(即,上地板32)来使第二左腿部88牢固。
87.尤其是第二左腿部88由滑轨构成。滑轨是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构件,下端面部平坦地形成。因而,后端腿部88b的下端面部88c平坦地形成。另外,上伸出部53的上表面部53a也平坦地形成。因而,后端腿部88b的下端面部88c在与上伸出部53的上表面部53a进行面接触的状态下被固定,能够增加与上伸出部53的上表面部53a的接触面积。
88.由此,能够通过第二左腿部88的滑轨更良好地加强基座18。因而,能够使例如因车辆10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f从基座18向第二左腿部88更适当地分散。
89.另外,第一左腿部87及第二左腿部88由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滑轨构成。左座椅主体86由第一左腿部87及第二左腿部88支承为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滑动。左座椅主体86具备座椅座垫95、座椅靠背96及头枕97(参照图1)。
90.即,第一左腿部87及第二左腿部88(具体而言,一对第一滑轨)是将左座椅主体86支承为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的强度、刚性高的构件。
91.如图2、图5所示,右侧后座椅23具备右腿部(腿部)105和右座椅主体(座椅主体)106。右腿部105具备第一右腿部(第一腿部)107和第二右腿部(第二腿部)108。
92.右侧后座椅23中的第一右腿部107、第二右腿部108及右座椅主体106的各构成部相对于左侧后座椅22的各构成部(即,第一左腿部87、第二左腿部88及左座椅主体86)大致左右对称地形成。因而,省略对第一右腿部107、第二右腿部108及右座椅主体106的详细说明。
93.这里,第一右腿部107在车宽方向上配置于基座18的右外侧(即,车宽方向外侧),并从上方固定于右上地板部34。因而,第一右腿部107经由右上地板部34与右后框架13接合。第一右腿部107由滑轨构成,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94.另外,第二右腿部108具有前端腿部(前端部)108a和后端腿部(后端部)108b。前端腿部108a构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右腿部108中的车辆前方侧的部位。前端腿部108a例如通过接合、紧固连结构件而固定于上地板32的前上地板部35。
95.后端腿部108b构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右腿部108中的车辆后方侧的部位。后端腿部108b通过紧固连结构件(例如螺栓91)而固定于基座18中的上伸出部53的右端部。即,第二右腿部108固定于基座18。
96.因而,能够通过第二右腿部108来加强基座18,能够使例如因车辆10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f从基座18向第二右腿部108更适当地分散。
97.另外,第二右腿部108中,前端腿部108a固定于前上地板部35,且后端腿部108b固
定于基座18。因而,能够使例如因车辆10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f从第二右腿部108向前上地板部35更适当地分散。即,在因车辆10的后面碰撞而从车辆后方输入了载荷f时,能够通过前上地板部35(即,上地板32)来使第二右腿部108牢固。
98.尤其是第二右腿部108由滑轨构成。滑轨是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构件,下端面部平坦地形成。因而,后端腿部108b的下端面部108c平坦地形成。另外,上伸出部53的上表面部53a也平坦地形成。因而,后端腿部108b的下端面部108c在与上伸出部53的上表面部53a进行面接触的状态下被固定,能够增加与上伸出部53的上表面部53a的接触面积。
99.由此,能够通过第二右腿部108的滑轨更良好地加强基座18。因而,能够使例如因车辆10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f从基座18向第二右腿部108更适当地分散。
100.这里,座椅20具备左侧后座椅22及右侧后座椅23这两个座椅。左侧后座椅22的第二左腿部88固定于基座18。另外,右侧后座椅23的第二右腿部108固定于基座18。因而,能够将左侧后座椅22的第二左腿部88及右侧后座椅23的第二右腿部108这两个第二腿部固定(连结)于基座18。
101.由此,能够通过第二左腿部88及第二右腿部108这两个腿部更良好地加强基座18。因而,能够使例如因车辆10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f从基座18向第二左腿部88及第二右腿部108这两个腿部更适当地分散。
102.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10,能够获得以下的作用、效果。
103.即,如图2、图5所示,通过将基座18配置在车宽方向中央并固定于地板底面部38(下地板31),由此能够使例如因后面碰撞而从车辆后方输入了的载荷f向基座18分散。因而,能够抑制应力集中于下地板31的中央部31a的情况。
104.由此,能够通过基座18来抑制例如因后面碰撞时输入了的载荷f而使应力集中于下地板31的中央部31a的情况。因而,能够通过基座18来抑制下地板31(即,底板14)从中央部31a发生变形的情况。
105.由此,能够保护蓄电池封装体19免受因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f的影响。
106.这里,座椅20具备左侧后座椅22及右侧后座椅23这两个座椅。左侧后座椅22的第二左腿部88固定于基座18。另外,右侧后座椅23的第二右腿部108固定于基座18。因而,能够将左侧后座椅22的第二左腿部88及右侧后座椅23的第二右腿部108这两个第二腿部固定(连结)于基座18。
107.这里,座椅20具备左侧后座椅22及右侧后座椅23这两个座椅。另外,左侧后座椅22的第二左腿部88中的后端腿部88b固定于基座18。而且,右侧后座椅23的第二右腿部108中的后端腿部108b固定于基座18。因而,基座18由第二左腿部88及第二右腿部108加强。
108.由此,能够使例如因车辆10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f从基座18向第二左腿部88及第二右腿部108更适当地分散。因而,能够通过第二左腿部88及第二右腿部108更适当地抑制因后面碰撞时输入了的载荷f而使应力集中于下地板31的中央部31a的情况。
109.由此,能够通过第二左腿部88及第二右腿部108更良好地抑制下地板31(底板14)从中央部31a发生变形的情况。
110.此外,左侧后座椅22的第二左腿部88固定于基座18。另外,右侧后座椅23的第二右腿部108固定于基座18。因而,左侧后座椅22及右侧后座椅23通过基座18连结为一体。
111.另一方面,左侧后座椅22的第一左腿部87经由左上地板部33与左后框架12接合。
另外,右侧后座椅23的第一右腿部107经由右上地板部34与右后框架13接合。
112.因而,左侧后座椅22及右侧后座椅23通过基座18连结为一体,且构成为架设于左后框架12及右后框架13的一体的梁结构。由此,能够通过左侧后座椅22及右侧后座椅23更适当地抑制例如因后面碰撞时输入了的载荷f而使应力集中于下地板31的中央部31a的情况。因而,能够通过左侧后座椅22及右侧后座椅23更良好地抑制下地板31(底板14)从中央部31a发生变形的情况。
113.另外,通过将基座18固定于第一横梁15,由此能够通过第一横梁15来加强基座18及下地板31。因而,能够使例如因车辆10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f从基座18向第一横梁15更适当地分散。
114.由此,能够通过第一横梁15更适当地抑制例如因后面碰撞时输入了的载荷f而使应力集中于下地板31的中央部31a的情况。因而,能够通过第一横梁15更良好地抑制下地板31(底板14)从中央部31a发生变形的情况。
115.而且,将第二左腿部88的前端腿部88a及第二右腿部108的前端腿部108a固定于前上地板部35,将第二左腿部88的后端腿部88b及第二右腿部108的后端腿部108b固定于基座18。因而,能够使例如因车辆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f从第二左腿部88及第二右腿部108向前上地板部35更适当地分散。
116.即,在因车辆10的后面碰撞而从车辆后方输入了载荷f时,能够通过前上地板部35(即,上地板32)来使第二左腿部88及第二右腿部108牢固。由此,能够更良好地抑制例如因后面碰撞时输入了的载荷f而使下地板31(底板14)从中央部31a发生变形的情况。
117.此外,第二左腿部88及第二右腿部108由滑轨构成。因而,第二左腿部88的后端腿部88b中的下端面部88c在与上伸出部53的上表面部53a进行面接触的状态下被固定,能够增加与上伸出部53的上表面部53a的接触面积。同样,第二右腿部108的后端腿部108b中的下端面部108c在与上伸出部53的上表面部53a进行面接触的状态下被固定,能够增加与上伸出部53的上表面部53a的接触面积。
118.由此,能够通过第二左腿部88及第二右腿部108的两个滑轨更良好地加强基座18。因而,能够使例如因车辆10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f从基座18向第二左腿部88及第二右腿部108更适当地分散。由此,能够通过第二左腿部88及第二右腿部108这两个腿部更良好地抑制下地板31(底板14)从中央部31a发生变形的情况。
119.而且,通过将下地板31形成为u字状,由此能够确保下地板31自身的强度、刚性。由此,能够更良好地抑制例如因车辆10的后面碰撞而输入了的载荷f而使下地板31(底板14)从中央部31a发生变形的情况。
120.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没有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121.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公知的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适当组合上述的变形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