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5188发布日期:2022-07-29 23:3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全地形车上,风扇电机通气管直接用扎带绑在车架上,显得极为凌乱,且出口暴露在外,泥沙容易堵塞风扇电机通气管。
3.此外,在现有的全地形车上,冷却系统的水箱安装在车架上,需要通过额外的钣金支架与车架装配,导致布置困难,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风扇电机通气管易堵塞且水箱布置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架包括前部支撑架,前部支撑架设置在车架前侧;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悬架组件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第一行走轮通过前悬架连接至车架,第二行走轮通过后悬架连接至车架;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并用于驱动行走组件;变速组件,变速组件设置在动力系统与行走组件之间并用于将动力系统的动力传递至行走组件;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水箱和风扇通气管,用于冷却全地形车;水箱设置在散热器上;风扇通气管设置在散热器的后侧,风扇通气管连通前部支撑架,风扇通气管用于将散热器的热量通过前部支撑架排出至全地形车的外部。
5.进一步地,前部支撑架上设置有通气孔和/或减重孔,通气孔和/或减重孔用于将热量排出至全地形车的外部。
6.进一步地,前部支撑架上设置有连接器,连接器为空心结构,前部支撑架和风扇通气管通过连接器连通。
7.进一步地,散热器侧面上设置有转接支架,散热器和水箱通过转接支架连接。
8.进一步地,转接支架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和侧板一体成型。
9.进一步地,底板和水箱连接,侧板沿散热器延伸环绕设置且连接散热器的一侧。
10.进一步地,冷却系统还包括水管夹,水管夹用于将散热器的水管固定在车架上。
11.进一步地,水管夹设置有用于固定水管的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的横截面的直径小于水管的直径。
12.进一步地,水管夹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柱,水管夹通过限位柱连接车架。
13.进一步地,限位柱上设置有至少一对限位片,限位柱和车架通过限位片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地形车可以通过将风扇通气管安装在前部支撑架上,可以将散热器内部的热气导入至前部支撑架,由前部支撑架向外部环境进行排气,无需再考虑风扇通气管的排气风路的设置,从而可解决风扇通气管的安装难题,降低安装成本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泥沙、水等进入风扇通气管影响散热器性能;可以将水箱直接安装在散热器侧板的支架上,从而有效节省布置空间,降低装配人工成本与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系统和变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和隔热罩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覆盖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接支架和水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安装在车架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8.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0.如图1和图2所示,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12、燃油系统13、转向组件16、电气系统17、排气系统18、操纵组件22、车身覆盖件23、安装架组件24、进气系统25、行走组件26、悬架组件27和鞍座组件28。车架12用于支撑转向组件16、排气系统18和车身覆盖件23,安装架组件24安装在车架12上。转向组件16对行走组件26的转动进行控制,排气系统18用于将全地形车100运行时产生的气体排出至外部环境中,操纵组件22设置在车架12上,且操纵组件22与车身覆盖件23连接,悬架组件27用于将行走组件26与车架12连接。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
31.如图2所示,行走组件26包括第一行走轮261和第二行走轮262,第一行走轮261和/或第二行走轮262均可作为全地形车100的驱动轮,且第一行走轮261与转向组件16连接能够用以转动。悬架组件27包括前悬架271和后悬架272(参见图1),第一行走轮261通过前悬架271连接至车架12,第二行走轮262通过后悬架272连接至车架12。
32.如图3所示,全地形车100还包括动力系统11和变速组件14,动力系统11设于车架12上,用于向全地形车100提供动力。动力系统11包括发动机111,发动机111与变速组件14连接,变速组件14能够改变全地形车100的驱动力和行驶速度。发动机111包括至少一个汽缸1111及位于汽缸1111一端的缸头1112,汽缸1111内设有燃烧室和活塞组件,燃烧室连接进气系统25。发动机111设置在车架12上。在本实施例中,变速组件14为cvt变速箱,可以理解的,变速组件14还可以at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dct双离合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等其他变速器。
33.如图4所示,车架12设置为金属框架,包括车架主体121和前部支撑架122,车架主体121包括第一主梁1211、第二主梁1212、第三主梁1213、第四主梁1214、第五主梁1215、第
六主梁1216、第七主梁1217、第八主梁1218和第九主梁1219,车架主体121能够通过焊接的方式制成,在前后方向上,前部支撑架122设于车架主体121的前侧,前部支撑架122作为车架12的扩展件,能够扩展车架12整体的长度,使车架12能够装配更多的装置。
34.如图5所示,排气系统18包括排气管181和消声器182,排气系统18用于排出经动力系统11输出的气体,气体由排气管181进入消声器182,通过消声器182排放到外界空气中。排气管181和消声器182基本沿全地形车100的前后方向延伸。消声器182设于全地形车100的后部,消声器182通过排气管181连接发动机111。在消声器182上设置有隔热罩183和尾气管184,气体经排气管181进入消声器182的内部,经消声器182对气体的噪声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尾气管184将气体排放到外界空气中。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尾气管184为弯曲结构,尾气管184设置在消声器182的外周壁上,且尾气管184与消声器182相连通。尾气管184设置在消声器182的下侧,相比于尾气管184连接在消声器182尾端的布置方式,此种方式能够增加尾气管184的纵向长度,进而增加消声器182的容积。尾气管184和消声器182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位置,第一连接位置与消声器182尾端的距离为h,距离h与消声器182总长h之比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0.2,此设置方式可接收到经消声器182充分消声后的气体,还能够为全地形车100其他部件的安装腾出空间,同时减小排出的气体对全地形车100其他部件的温度影响。
35.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隔热罩183设置在消声器182远离排气管181的一端,隔热罩183包括装饰层1831和隔热层1832,装饰层1831能够与外部空气接触,隔热层1832设置在装饰层1831和消声器182之间,隔热层1832能够隔绝消声器182传导的热量。可以理解的,为尽可能的隔绝从消声器182传递的热量,沿全地形车100的前后方向,隔热层1832的厚度大于装饰层1831的厚度。具体的,隔热层1832可以采用复合材料,区别于传统的金属材料具有更好的隔热效果。沿全地形车100的前后方向,隔热层1832的厚度与装饰层1831的厚度之比大于等于2,此种设置表示为隔热层1832的厚度至少为装饰层1831的厚度的2倍,能够保证了一定的隔热效果的同时降低在材料的制作与装配上的难度。消声器182与隔热罩183的横截面均为圆形,隔热层1832的直径大于消声器182尾端的直径,装饰层1831的直径大于隔热层1832的直径。可以理解的,隔热罩183可以是其他形状,而隔热层1832的内径大于消声器182的直径,装饰层1831的内径大于隔热层1832的内径。
36.如图7所示,进气系统25用于为发动机111输送清洁、干燥、充足而稳定的空气,进气系统25包括进气口251和进气管252。车身覆盖件23包括仪表罩23b。进气口251至少部分设置在仪表罩23b上。在全地形车100的行驶方向上,仪表罩23b设有迎风面23ba。全地形车100包括垂直于全地形车100上下方向的第一投影面304和垂直于全地形车100左右方向的第二投影面305,第一投影面304和第二投影面305互相垂直设置。迎风面23ba基本垂直第二投影面305。沿全地形车100的左右方向,迎风面23ba在第二投影面305的投影为第一投影线,第一投影面304在第二投影面305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线。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投影线和第二投影线之间的夹角m大于等于45
°
且小于等于90
°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仪表罩23b在全地形车10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变小,从而减小仪表罩23b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使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更加紧凑,提高全地形车100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全地形车100的行驶操作性。
37.具体的,第一投影线和第二投影线之间的夹角m大于等于50
°
且小于等于80
°
。通过
上述设置,可以使仪表罩23b在全地形车10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变小,从而减小仪表罩23b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使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更加紧凑,提高全地形车100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全地形车100的行驶操作性。
38.仪表罩23b的迎风面23ba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251。在本实施方式中,仪表罩23b通过设置多个遮挡片23bb,将迎风面23ba上分割出多个进气口251。环境空气经进气口251进入仪表罩23b内部,从而使环境空气流向至进气管252。进气管252与变速组件14相连接,使环境空气进入变速组件14,从而降低变速组件14的内部温度。具体的,遮挡片23bb基本垂直于第二投影面305。沿全地形车100的左右方向,遮挡片在第二投影面305的投影为第三投影线。第二投影线和第三投影线之间的夹角n大于等于9
°
且小于等于11
°
。通过上述设置,既可以使进入仪表罩23b的空气量满足需求,又可以防止水等液体向仪表罩23b的后侧流动,避免水等液体进入仪表罩23b内部,从而提高全地形车100的散热效果和使用寿命。
3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投影线和第三投影线之间的夹角n为10
°
。此时,既可以使进入仪表罩23b的空气量满足需求,又可以防止水等液体向仪表罩23b的后侧流动,避免水等液体进入仪表罩23b内部,从而提高全地形车100的散热效果和使用寿命。
40.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迎风面23ba包括左迎风面和右迎风面。左迎风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251和至少一个遮挡片23bb,右迎风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251和至少一个遮挡片23bb。具体的,左迎风面和右迎风面设置的进气口251数量可以相同,左迎风面和右迎风面设置的进气口251数量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左迎风面和右迎风面设置的遮挡片23bb数量可以相同,左迎风面和右迎风面设置的进气口251数量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通过上述设置,既可以使进入仪表罩23b的空气量满足需求,又可以防止水等液体向仪表罩23b的后侧流动,避免水等液体进入仪表罩23b内部,从而提高全地形车100的散热效果和使用寿命。
41.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进气管252包括第一进气管2521、连接件2522和第二进气管2523,连接件2522包括第一连接部2522a和第二连接部2522b。第一连接部2522a设置于第一进气管2521与第二进气管2523之间,第一连接部2522a用于连接第一进气管2521与第二进气管2523。第一进气管2521的一端与仪表罩23b连接,第一进气管252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2522a连接。第二进气管252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2522a连接,第二连接部2522b设置于第二进气管2523与变速组件14之间,第二进气管252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2522b连接,第二连接部2522b远离第二进气管2523的一端连接至变速组件14。第一连接部2522a与第二连接部2522b均为空心环状结构,环境空气从进气口251进入仪表罩23b内,经第一进气管2521导入至第二进气管2523,从第二进气管2523引入至变速组件14内。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进气管2521通过螺栓与第九主梁1219连接,第二进气管2523包括第一通道2523a和第二通道2523b,第一通道2523a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2522a连接,第一通道2523a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2522b连接。第二通道2523b环绕于第九主梁1219设置,第二通道2523b的一端从第一连接部2522a的一侧接入第一连接部2522a,第二通道2523b远离第一连接部2522a的一端与第一通道2523a连接,其中,第二通道2523b的内径小于第一通道2523a的内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522可以是弹性材料制成。具体的,连接件2522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利用橡胶材料的弹性变量,可吸收进气管252在全地形车100行驶或运动中摆动的作用力,以减小进气管252的晃动,进而降低进气管252的摩擦损耗。在连接件2522的外部还设置
有抱箍,用于对上述连接的进一步固定。仪表罩23b可以将环境空气导入车身内部,通过进气管252导入至变速组件14,有效的降低了变速组件14的内部温度。进气管252利用分叉式的进气管路设计,增大了进气管路进风的面积,有效提高进气管252的进风量,解决了进气量不足的问题,大大改善了进风效率,得到了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充分利用全地形车100内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42.如图9至图11所示,全地形车100还包括冷却系统19,冷却系统19能够将全地形车100内部的热量及时地传递至环境空气中,使得全地形车100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运行。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冷却系统19包括散热器191、水箱192、风扇通气管193和水管夹194。以散热器191的进风和排风的方向,散热器191上对应有进风面和排风面,即散热器191的进风方向对应有进风面,散热器191的排风方向对应有排风面。散热器191上设置有一导流罩195,导流罩195用于防止散热器191的排风面排出的热气被吸回进风面。导流罩195设置在散热器191与车身覆盖件23之间,导流罩195通过螺栓安装在散热器191上,导流罩195环绕于进风面设置,使得散热器191与车身覆盖件23之间能够形成导风腔,从车身覆盖件23导入的环境空气基本沿导风腔流向进风面。可以理解的,此种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导流罩195的进风效率,有效阻挡回流的热气,大大提升了散热器191的散热效果,降低全地形车100内部和散热器191周围区域的温度。
43.如图11所示,在散热器191侧面上设有转接支架196,转接支架196用于安装水箱192。其中,散热器191侧面指垂直于进风面和排风面且位于散热器191两侧的面。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水箱192通过螺栓与转接支架196连接,使水箱192便于拆卸和安装,易于更换。
44.如图11和图12所示,转接支架196包括底板1961和侧板1962,底板1961和侧板1962固定连接。底板1961垂直于排风面设置,底板1961与水箱192通过螺栓连接,侧板1962沿散热器191的排风面延伸环绕至散热器191的一侧,且侧板1962的一端翻折形成平行于底板1961的翻边,转接支架196通过翻边固定在散热器191上。具体的,侧板1962沿散热器191的排风面延伸环绕设置,且侧板1962连接散热器191的一侧。
45.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转接支架196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散热器191的一侧上,底板1961与侧板1962可一体成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副水箱安装,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转接支架196可将水箱192集成安装在散热器191上,转接支架196解决了水箱192的安装难题,有利于节省水箱192的安装空间,降低装配人工成本与材料成本。
46.如图13所示,风扇通气管193用于排出散热器191内部的热气、帮助散热器191散热,风扇通气管193设置在散热器191的后方,风扇通气管193与前部支撑架122接通,能够将排气风路接通至前部支撑架122内,由前部支撑架122将热风导出至全地形车100外部。其中,排气风路指风扇通气管193排出的热气排至前部支撑架122的运行轨迹。由于风扇通气管193的直径较小,风扇通气管193容易进水,或是泥沙进入造成堵塞,所以对于风扇通气管193的安装位置和排气方向尤为重要。
47.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风扇通气管193通过连接器1931安装在前部支撑架122上,连接器1931为空心结构,连接器1931的一端与前部支撑架122连接,连接器1931的另一端与风扇通气管193过盈配合,可以将散热器191内部的热气导入至前部支撑架122,由前部支撑架122上布置的通气孔和/或减重孔向外部环境进行排气,无需再考虑风扇通气管193的排气风路的设置。此种设置可解决风扇通气管193的安装难题,通过更合理的布置风扇通气管
193,降低安装成本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泥沙、水等进入风扇通气管193影响散热器191性能。
48.如图14所示,散热器191的水管通过水管夹194固定在车架12上,水管夹194设置有用于固定水管的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的横截面基本为圆形,安装空间的横截面的直径小于水管的直径,从而使水管夹194与水管过盈配合,实现水管夹194与水管之间的固定。在水管夹194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柱1941,限位柱1941上对称设置至少一对限位片1942,限位柱1941与车架12连接,使水管夹194安装在车架12上,在安装时限位片1942起导向作用,能够方便水管夹194安装在车架12上,水管夹194通过限位片1942与车架12卡接,从而使限位柱1941无法移动,限位片1942能够防止水管夹194脱落,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限位柱1941外周的平面与限位片1942的夹角大于0
°
且小于或等于90
°
。限位柱1941上对称设有多对限位片1942,此种设置使限位柱1941具有更好的止逆效果,使得水管夹194与车架12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水管夹194还设置连接于安装空间的开口,在开口的两边设置有翻折形成的翻边结构1943,通过翻边结构1943便于人工安装时,将水管夹194的开口扩大,便于装配工人将水管与水管夹194连接。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对应于水管夹194的安装位置,在水管上可设置有护套,护套的外径需大于安装空间的直径,利用护套与水管夹194固定配合,减少水管的磨损同时具有安装位置的标识作用,安装时只需要确定护套的位置是否和水管夹194对应,就可以确定水管的安装是否出现错误。护套可以采用聚乙烯材料,通过热收缩工艺设置在水管上。水管夹194可以采用塑料。通过水管夹194实现水管的固定,有效降低人工装配成本,降低装配难度,同时水管夹194可采用塑料制成,有利于控制成本。
49.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