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折叠器。
背景技术:2.折叠滑板车,以其便携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受人们喜爱,是连接地铁站、公交车站、停车场到目标地点的首选工具。目前的折叠滑板很多都是将前直杆和前叉分别连接在折叠器的上下两端,在前直杆上设置车把手,在前叉上设置前车轮和脚踏板,而在脚踏板上又设置后车轮。在使用时,可通过解锁折叠器来将前直杆和车把手往脚踏板的方向折叠,从而实现滑板车的折叠效果。但是,现有的这些折叠器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和自锁效果不够可靠等缺点,从而使得折叠器的安装难度较大、使用不够方便和不够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折叠器,其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安装和使用方便并且自锁功能安全可靠。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使用方便的折叠器,包括有第一折叠管、第二折叠管和旋钮;所述第一折叠管的第一端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折叠管的第一端的底部铰接;在所述第一折叠管的第一端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折叠管的第一端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且在所述旋钮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锁块和所述第二锁块配合的卡槽;在所述第一锁块上设置有一螺纹孔;在所述旋钮上设置有一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杆;当所述螺纹杆向下拧入所述螺纹孔时,所述旋钮通过所述卡槽匹配地盖设在所述第一锁块和所述第二锁块上,并形成自锁结构。
6.对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还包括以下方案:
7.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锁块和所述第二锁块的外壁均为由上向下且向外倾斜的斜面,所述卡槽的侧面也为由上向下且向外倾斜的斜面,以使所述第一锁块与所述第二锁块可匹配地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8.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在所述旋钮的顶部的四周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向外凸出的凸出块。
9.进一步地,所述凸出块设置有四块且四块所述凸出块呈四角分布。
10.进一步地,所述凸出块为由内向外且向上倾斜设置的;所述凸出块的表面为弧形过渡。
11.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锁块上朝向所述第二锁块的一侧凸出有一卡位部,在所述第二锁块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卡位部对应卡合的卡位槽,所述卡位部可卡合在所述卡位槽内。
12.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卡位部上且贯穿所述卡位部。
13.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折叠管的第一端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折叠管的
第一端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锁块和所述第二锁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上;所述第一锁块的外壁和所述第二锁块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之间形成一环状槽;所述旋钮可匹配地插设在所述环状槽中。
1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折叠管的第一端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折叠管的第一端的底部通过一转轴铰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安装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使得旋钮即使在打开后也不容易松脱,然后,在拧动螺纹杆时可利用旋钮盖设在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上或者与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分离而对应地实现自锁或解锁的效果,在自锁时旋钮不易脱开,这种自锁结构安全稳定、结构可靠、不易损坏、操作方便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为自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为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截面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21.附图标记:
22.1、第一折叠管;11、第一锁块;111、螺纹孔;112、卡位部;2、第二折叠管;21、第二锁块;211、螺纹杆;212、卡位槽;3、旋钮;31、卡槽;4、凸出块;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如图1-图4所示,一种使用方便的折叠器,包括有第一折叠管1、第二折叠选2和旋钮3;第一折叠管1的第一端的底部与第二折叠管2的第一端的底部铰接;在第一折叠管1的第一端的顶部与第二折叠管2的第一端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锁块11和第二锁块21,且在旋钮3上设置有一与第一锁块11和第二锁块21配合的卡槽31;在第一锁块11上设置有一螺纹孔111;在旋钮3上设置有一与螺纹孔111配合的螺纹杆211;当螺纹杆211向下拧入螺纹孔111时,旋钮3通过卡槽31匹配地盖设在第一锁块11和第二锁块21上,并形成自锁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安装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螺纹杆211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11内,使得旋钮3即使在打开后也不容易松脱,然后,在拧动螺纹杆211时可利用旋钮3盖设在第一锁块11和第二锁块21上或者与第一锁块11和第二锁块21分离而对应地实现自锁或解锁的效果,在自锁时旋钮3不易脱开,这种自锁结构安全稳定、结构可靠、不易损坏、操作方便且使用寿命长。
25.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锁块11和第二锁块21的外壁均为由上向下且向外倾斜的斜面,卡槽31的侧面也为由上向下且向外倾斜的斜面,以使第一锁块11与第二锁块21可匹配
地卡设在卡槽31内。通过以上设置能够让旋钮3盖设在第一锁块11和第二锁块21上的时候可以利用上述的斜面进行紧密配合,从而使得旋钮3与第一锁块11和第二锁块21之间更稳定,不容易松脱。
26.为了方便人们转动旋钮3,在旋钮3的顶部的四周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向外凸出的凸出块4。为了增强摩擦力,凸出块4设置有四块且四块凸出块4呈四角分布;同时,凸出块4为由内向外且向上倾斜设置的;凸出块4的表面为弧形过渡,从而能够避免转动旋钮3时出现疼痛感。
27.在第一锁块11上朝向第二锁块21的一侧凸出有一卡位部112,在第二锁块21上设置有一与卡位部112对应卡合的卡位槽212,卡位部112可卡合在该卡位槽212内。通过以上设置能够让卡位部112与卡位槽212卡合后使得第一锁块11与第二锁块21之间更紧密,不容易出现松动,进而提升了折叠器自锁时的稳定性。
28.优选的,螺纹孔111设置在卡位部112上且贯穿卡位部112。
29.在第一折叠管1的第一端的顶部与第二折叠管2的第一端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且第一锁块11和第二锁块21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的底面上;第一锁块11的外壁和第二锁块21的外壁与第一凹槽5的侧壁和第二凹槽6的侧壁之间形成一环状槽;旋钮3可匹配地插设在该环状槽中。通过以上设置能够让旋钮3盖设在第一锁块11和第二锁块21时,还可以利用环状槽对旋钮3进行限位,使得旋钮3、第一锁块11和第二锁块21更稳定,不易出现松动,进而也提升了折叠器自锁时的稳定性。
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管1的第一端的底部与第二折叠管2的第一端的底部通过一转轴7铰接。
31.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原理,以便了解本实用新型:
32.如图1和图2所示,需要对折叠器进行自锁时,利用转轴7将第一折叠管1与第二折叠管2往相对的方向进行翻转,直至卡位部112匹配地卡入到卡位槽212内,亦即这时的第一锁块11与第二锁块21为卡合状态,使得第一折叠管1与第二折叠管2均呈水平状;然后,向下拧动旋钮3,使得螺纹杆211在螺纹孔111内向下移动,而旋钮3对应地卡入环状槽中,直至旋钮3的底面与环状槽的底面接触并使得旋钮3不能继续向下移动,这样,旋钮3就将第一锁块11和第二锁块21匹配地盖设好,第一折叠管1与第二折叠管2之间也不能打开,亦即形成了自锁结构,稳定性好。同理,需要对折叠器进行展开操作时,直接向上拧动旋钮3,使得螺纹杆211在螺纹孔111内向上移动,直至旋钮3脱离第一锁块11和第二锁块21,这样,就可以将第一折叠管1和第二折叠管2展开进行折叠操作,操作简单方便。
33.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