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动助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6865发布日期:2022-10-05 03:5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动助行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代步车,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动助行车。


背景技术:

2.国内现有市场中针对于中老年人群出行代步需求设计的日常通勤工具产品形式功能较为单一,以踏板车、自行车为主。在当下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的社会背景下,由于中老年人生理机能的退化,体积庞大、功能单一的出行代步工具不利于用户人群的日常出行与使用需求。电动折叠代步踏板车是将传统踏板车与折叠理念进行融合,相较传统出行通勤工具更易于收纳放置,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折叠方式带来的功能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中老年人群的需求。
3.中国专利cn215663810u于2021年1月28日公开了一种折叠代步车,该实用新型包括后车架组、前车架组、折叠组、座椅组、龙头组、收车组;后车架组、前车架组与折叠组组成整体的活动连杆部件,可形成正常使用展开状态结构和折叠状态结构。六大组件通过销轴铰链连接、关键部件设定移动范围,展开时,通过拉动折叠解锁按键的距离,使折叠锁扣向后旋转,将车架下落至完全展开,锁合插销将在拉动过程中完成车架自动锁合;前后轮组具备避震功能;折叠时拉动折叠解锁按键,使解锁联动拉绳拉动锁合插销向后移动,折叠锁扣自动锁紧。此实用新型为当前市面上所售产品基础样式,但该专利折叠机构固定,空间利用率低、功能集成度较低,当用户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时,单人携带操作非常不便且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折叠收纳,占用空间更小,折叠状态下集成功能更多,且折叠后依旧可以拉行移动的便携式可折叠电动助行车。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动助行车,包括支撑主体、车身踏板和座椅组件,所述支撑主体顶部连接设有用于控制转向的车把组件,所述支撑主体底部连接有前车轮,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一侧与第二折叠部铰接,所述第一折叠部另一侧通过卡扣结构与第二折叠部卡扣连接,所述支撑主体与车身踏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通过转轴与车身踏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撑主体转动连接,所述座椅组件安装在车身踏板上方,所述车身踏板下方连接有后车轮组件。
7.进一步地,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安装座、支撑架及座椅结构,所述安装座安装在车身踏板上,所述支撑架一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座椅结构转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底部设有凸出的滑块,所述车身踏板上设有与安装座底部滑块匹配的滑轨,所述安装座通过滑块与车身踏板上的滑轨滑动连接从而实现座椅组件的前后位置调节,位置调节好后,所述安装座通过锁止件与车身踏板锁止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座椅结构包括座垫、靠背和扶手组件,所述座垫底部与支撑架连接,所述靠背转动连接在座垫侧边,所述扶手组件分设在座垫两侧。
10.进一步地,所述车把组件两侧设有对称的可折叠握把,所述可折叠握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车把组件上。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叠部上靠近第一折叠部的一端端部设有便于提携的提手,所述提手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在第二折叠部上。
12.进一步地,所述车身踏板上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连有便于提携的后提手,所述后提手与车身踏板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零。
13.进一步地,所述车身踏板底部设有用于收纳折叠状态下的支撑主体的凹槽。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实现对代步车更加高效的折叠收纳,占用空间更小,折叠状态下集成功能更多,解决了传统代步车折叠后无法提拉移动的问题,该代步车折叠后依旧可以拉行作为独立购物车使用,实用性更高,更能满足代步需求。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动助行车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动助行车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动助行车的主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动助行车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动助行车中支撑主体折叠状态下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动助行车中车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车把组件;11、可折叠握把;111、握把转轴;2、支撑主体;21、第一折叠部;211、卡槽;22、第二折叠部;23、提手;231、弹簧卡扣;3、前车轮;4、连接板;5、车身踏板;51、滑轨;511、锁孔;52、后提手;6、座椅组件;61、安装座;611、操作手柄;62、支撑架;63、扶手组件;64、座垫;65、靠背;66、靠背支撑组件;7、后车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描述中,为了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所使用的一些方位词,例如“前”、“后”、“上”、“下”、“顶部”、“底部”、“内”、“外”等均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方位而言的。
24.实施例
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动助行车,包括支撑主体2、承载车身重量的车身踏板5和用于承受人体重量并提供乘坐空间的座椅组件6,支撑主体2顶部连接有用于控制转向的车把组件1,支撑主体2底部连接有可转动的前车轮3,支撑主体2包括第一折叠部21和第二折叠部22,第一折叠部21一侧通过铰接轴与第二折叠部22铰接,第一折叠部21另一侧通过卡扣结构与第二折叠部22卡扣连接,卡扣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以实现第一折叠部21与第二折叠部22之间的卡接固定功能或分离功能,例
如参见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折叠部22上的可弹性伸缩的弹性卡扣231以及设置在第一折叠部21上的内凹的卡槽211,卡槽211与弹性卡扣231相配合,第一折叠部21与第二折叠部22处于卡接固定状态时,第二折叠部22的弹性卡扣231卡在第一折叠部21的卡槽211内;第一折叠部21与第二折叠部22处于分离状态时,弹性卡扣231与卡槽211脱离,从而方便用户折叠操作。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弹性卡扣231由塑料制成。
26.具体折叠时,打开上述的卡扣结构,然后翻转第一折叠部21使其以铰接轴为中心相对第二折叠部22向靠近座椅组件6的一侧翻转折叠(如图5所示)。
27.支撑主体2与车身踏板5之间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一端通过转轴与车身踏板5转动连接,连接板4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撑主体2转动连接,采用这种结构,支撑主体2可通过连接板4实现180度旋转,使折叠后的支撑主体2位于车身踏板5底部设置的用于收纳折叠状态下的支撑主体2的凹槽内,请参见图4所示。
28.座椅组件6安装在车身踏板5的上方,车身踏板5的下方连接有两个后车轮组件7,后车轮组件7与前车轮3结合,用于实现该代步车的移动。座椅组件6包括安装座61、支撑架62及座椅结构,安装座61安装在车身踏板5上,支撑架62一端与安装座6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座椅结构转动连接。
29.折叠时,转动座椅结构使其通过支撑架62向前旋转90
°
形成与车身踏板5平行的折叠状态。
30.本实施例中安装座61底部设有凸出的滑块,车身踏板5上设有与安装座61底部滑块匹配的滑轨51,安装座61通过滑块与车身踏板5上的滑轨51滑动连接从而实现座椅组件6的前后位置调节,位置调节好后,安装座61通过锁止件与车身踏板5锁止固定。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锁止件包括操作手柄611以及沿滑轨51轴线开设的若干个间隔分布的锁孔511,操作手柄611通过扭簧安装在安装座61上,且操作手柄611端部弯折形成卡柱,自然状态下,操作手柄611在扭簧作用下,其端部的卡柱受力插在锁孔511内,需要调节安装座61位置时,向下旋转操作手柄611从而克服扭簧作用使得卡柱脱离锁孔511,即可自由移动安装座61从而调节座椅结构的位置,从而满足不同身高体型的使用者。
31.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锁止件还可以是螺栓或螺钉,具体的,当安装座61相对车身踏板5调节到位时,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将安装座61固定在车身踏板5上。
32.座椅结构包括座垫64、靠背65和扶手组件63,座垫64底部与支撑架62转动连接,靠背65转动连接在座垫64侧边,扶手组件63具有两个且分设在座垫64相对的两侧。具体地,靠背65背部固定连接有靠背支撑组件66,靠背支撑组件66与座垫64可转动连接,方便调整靠背65角度以及折叠时将靠背65折叠收纳在座垫64上方。
33.如图6所示,车把组件1两侧设有对称的可折叠握把11,便于使用者骑行握持,可折叠握把11通过握把转轴111转动连接在车把组件1上。折叠时,将可折叠握把11通过握把转轴111翻转折叠。
34.另外,为了提高折叠状态下代步车的便携性,本实施例在第二折叠部22上靠近第一折叠部21的一端端部设有便于提携的提手23,提手23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在第二折叠部22上。折叠状态下的代步车可通过手提提手23进行提携移动。同时车身踏板5上远离连接板4的一端固连有便于提携的后提手52,后提手52与车身踏板5轴线之间具有一定夹角,该夹
角为15度-30度。采用这种结构,将折叠状态下的代步车立起后,后提手52与后车轮组件7相结合可以支撑代步车稳定不晃动不倾倒。
35.折叠后的状态如图4所示,支撑主体2的第一折叠部21与第二折叠部22折叠在一起,并通过连接板4转动收纳至车身踏板5底部的凹槽内,然后可折叠握把11通过握把转轴111翻转折叠收纳至车把组件1两侧,减少折叠状态下的横向尺寸,然后将座椅结构通过支撑架62向前旋转90
°
折叠收纳至车身踏板5上方并与车身踏板5贴合,并将靠背65折叠至座垫64上方并与座垫64贴合,此时代步车的折叠收纳完成。而且当将可折叠握把11展开时,可将代步车立起并通过握持可折叠握把11推动代步车移动。
3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相对可转动的两个零部件之间(例如支撑主体2与车身踏板5之间、安装座61与支撑架62之间、支撑架62与座垫64之间、靠背65与座垫64之间等)可以通过锁定结构进行锁定,从而实现二者在折叠或展开时不会发生相对转动,该锁定结构可以是一个连接杆,该连接杆一端与其中一个零部件铰接,另一端与另一个零部件通过螺栓或螺钉等紧固件可拆卸连接。需要折叠时,只需要将紧固件拆除,即可实现两个零部件之间相对转动的功能。
3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动助行车,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实现对代步车更加高效的折叠收纳,占用空间更小,折叠状态下集成功能更多,解决了传统代步车折叠后无法提拉移动的问题,该代步车折叠后依旧可以拉行作为独立购物车使用,实用性更高,更能满足代步需求。
38.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