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电泳吹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2774发布日期:2022-09-10 09:4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电泳吹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涂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电泳吹干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车辆在进行涂装工艺时,第一道工序是前处理电泳,其主要作用是除油防锈,第二道工序是烘干,但是由于发动机盖内板包边缝隙易残留电泳水洗后的残液,进入干燥炉后电泳残液经过高温烘烤会从包边缝隙部位往外溢出,低落到左右前翼子板上,形成电泳流挂、物料残渣等不良情况,影响车辆的美观度和防锈性能。
3.为了消除上述电泳流挂、物料残渣等情况,现有的处理方法是需要后工序打磨返修处理,增加了生产返修的成本和返修工时,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辆的电泳吹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现有车辆的涂装过程中会出现电泳流挂、物料残渣导致的需要返修处理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的电泳吹干装置,所述车辆的电泳吹干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两端分别为进车端和出车端;吹气结构,所述吹气结构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吹气结构的出气口朝向车辆;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吹气结构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进车端指向所述出车端的方向。
6.可选地,所述电泳吹干装置还包括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包括连接杆和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导杆,所述导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一致,所述导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出车端上,所述连接杆连接两个所述导杆背离所述出车端的一端;所述吹气结构包括安装架和吹气件,安装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杆滑动连接,所述吹气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吹气件的所述出气口朝向车辆,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7.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进车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杆与所述出车端可拆卸连接。
8.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进车端通过滑筒连接;和/或,所述导杆与所述出车端通过滑筒连接;和/或,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导杆通过滑筒连接。
9.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为气缸。
10.可选地,所述电泳吹干装置还包括气源、换气阀和第一感应开关,所述气缸包括第一气口、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口上的第一气管、第二气口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气口上的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进车端,所述气源和所述换气阀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换气阀一侧连接所述气源,所述换气阀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与所述换气阀电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开关用于调节所述换气阀,以使所述气源向所述第一气管输气,所述气缸的驱动杆推动所述吹气结构沿所述进车端指向所述出
车端的方向移动。
11.可选地,所述电泳吹干装置还包括第二感应开关,所述第二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出车端,所述第二感应开关和所述换气阀电连接,所述第二感应开关用于调节所述换气阀,以使所述气源向所述第二气管输气,所述气缸的驱动杆拉动所述吹气结构沿所述进车端指向所述出车端的方向移动。
12.可选地,所述机架为铝制件。
13.可选地,所述机架包括底框、两个第一安装梁和两个第二安装梁,所述底框的两端分别为所述进车端和所述出车端,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梁间隔设置于所述进车端,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梁间隔设置于所述出车端;所述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梁上,所述吹气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梁上。
14.可选地,所述底框的底部设置有摩擦层。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驱动结构可带动吹气结构对车辆电泳后的白车身来回吹气,增大了吹气区域,延长了吹气时间,可有效消除车辆发动机盖内板包边缝隙残液,防止白车身在烘干时残液涌出低落到左右翼子板上造成流挂、形成残渣等情况发生,避免了对车辆的返修打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车辆的电泳吹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号说明:
19.1机架3驱动结构11底框4导向架111进车端41连接杆112出车端42导杆12第一安装梁5滑筒13第二安装梁6气源2吹气结构7换气阀21安装架8第一感应开关22吹气件9第二感应开关
2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3.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的电泳吹干装置,在以下描述中均简述为“电泳吹干装置”。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泳吹干装置包括机架1、吹气结构2和驱动结构3。其中,机架1的两端分别为进车端111和出车端112。吹气结构2安装于机架1的一侧,吹气结构2的出气口朝向车辆。驱动结构3安装于机架1上,驱动结构3用于驱动吹气结构2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第一方向为进车端111指向出车端112的方向。
26.在车辆的白车身进行涂装工艺时,需要经过两道工序,电泳与烘干,本实用新型的电泳吹干装置主要用于在白车身完成电泳之后,进行烘干工序之前,先对白车身进行吹干操作。
27.请结合参见图1,机架1的左端为进车端111,机架1的右端为出车端112,白车身经过电泳之后,车辆抱具夹紧白车身从机架1的一侧,即如图1所示的吹气结构2的出气口所朝向的一侧,白车身沿进车端111向出车端112的方向移动,移动到预设位置后,驱动结构3驱动吹气结构2对白车身进行吹气。由于驱动结构3可带动吹气结构2来回吹气,增大了吹气区域,延长了吹气时间,可有效消除车辆发动机盖内板包边缝隙残液,防止白车身在烘干时残液涌出低落到左右翼子板上造成流挂、形成残渣等情况发生,避免了对车辆的返修打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28.具体地,电泳吹干装置还包括导向架4,导向架4包括连接杆41和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导杆42,导杆4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一致,导杆42的一端设置于机架1的出车端112上,连接杆41连接两个导杆42背离出车端112的一端;吹气结构2包括安装架21和吹气件22,安装架21两端分别与两个导杆42滑动连接,吹气件22安装于安装架21上,吹气件22的出气口朝向车辆,驱动结构3用于驱动安装架21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29.请结合参见图1,导杆42的右端安装于出车端112上,连接杆41连接两个导杆42的左端。安装架21滑设于导杆42上,驱动结构3可驱动安装架21在导杆42上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安装架21移动带动吹气件22移动以对白车身的不同部位进行吹干,安装架21的设计可避免吹气件22结构与其余零部件发生碰撞,起到了保护吹气件22的作用,提高了本实施例对电泳吹干装置的重要零部件的保护性能。
30.进一步地,驱动结构3与进车端111可拆卸连接,导杆42与出车端112可拆卸连接。请结合参见图1,驱动结构3的左端与进车端111可拆卸连接,导杆42的右端与出车端112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地,驱动结构3和导杆42的安装位置均是可调节的,面对不同车型时可通过安装位置的调节以实现电泳吹干,提高了本实施例的电泳吹干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31.具体地,驱动结构3与进车端111通过滑筒5连接;和/或,导杆42与出车端112通过滑筒5连接;和/或,安装架21与导杆42通过滑筒5连接。驱动结构3通过滑筒5与进车端111的配合,可沿上下方向滑动。导杆42通过滑动与出车端112的配合,可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架21通过滑筒5与导杆42配合,可沿左右方向滑动。滑筒5的设计在实现了吹气件22位置调节功能的同时,还能减少了零部件受到的磨损,起到了保护零部件的作用。
32.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结构3为气缸。气缸的结构简单、轻便,安装维护都比较简单,此外,气缸使用的介质为空气,与电机、液压缸相比使用更加安全。
33.在一实施例中,电泳吹干装置还包括气源6、换气阀7和第一感应开关8,气缸包括第一气口、连接于第一气口上的第一气管、第二气口和连接于第二气口上的第二气管;第一感应开关8设置于机架1的进车端111,气源6和换气阀7均安装于机架1上,换气阀7一侧连接气源6,换气阀7另一侧连接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第一感应开关8与换气阀7电连接;第一感应开关8用于调节换气阀7,以使气源6向第一气管输气,气缸的驱动杆推动吹气结构2沿进车端111指向出车端112的方向移动。
34.请结合参见图1,抱具夹紧白车身从机架1一侧移动时,抱具杆与第一感应开关8接触,第一感应开关8调节换气阀7,使得气源6与第一气管接通,从而令气缸的输出轴从左往右移动,并推动吹气结构2从左往右移动,向白车身吹气。在上述过程中,吹气结构2的移动速度与白车身的移动速度一致。第一感应开关8、换气阀7的设置,无需人工操作就能启动气缸,简化了本实施例的电泳吹干装置的使用过程。
35.进一步地,电泳吹干装置还包括第二感应开关9,第二感应开关9设置于机架1的出车端112,第二感应开关9和换气阀7电连接,第二感应开关9用于调节换气阀7,以使气源6向第二气管输气,气缸的驱动杆拉动吹气结构2沿进车端111指向出车端112的方向移动。
36.请结合参见图1,抱具夹紧白车身移动至预设位置后,抱具杆与第二感应开关9接触,第二感应开关9调节换气阀7,使得气源6与第二气管接通,从而令气缸的输出轴从右往左移动,并拉动吹气结构2从右往左移动,向白车身吹气。通过第一感应开关8、第二感应开关9、换气阀7的配合,可增加10s吹气结构2对白车身的吹气时间,并且无需人工操作,使得本实施例的电泳吹干装置使用更加便捷。
37.在一实施例中,机架1为铝制件。由于铝材料的密度较小,可有效降低机架1的重量,使得本实施例的电泳吹干装置便于搬运。此外,铝制机架1具备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可有效延长机架1的使用寿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维护所需成本。
38.在一实施例中,机架1包括底框11、两个第一安装梁12和两个第二安装梁13,底框11的两端分别为进车端111和出车端112,两个第一安装梁12间隔设置于进车端111,两个第二安装梁13间隔设置于出车端112;驱动结构3安装于第一安装梁12上,吹气结构2安装于第二安装梁13上。请结合参见图1,机架1由底框11、第一安装梁12、第二安装梁13构成,第一感应开关8、气源6、换气阀7设置于第一安装梁12上,第二感应开关9设置于第二安装梁13上,结构布置合理,互不干涉,且机架1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
39.在一实施例中,底框11的底部设置有摩擦层,增大了底框1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底框11能够更加牢固地被放置于地面上,保证了本实施例的电泳吹干装置使用状态时的稳定性。
4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