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1481发布日期:2022-11-29 21:0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行车包。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自行车包大多使用拉链来控制包的开关和闭合,这样打开包的时候需要拉开拉链,这个过程花费时间较长,而且如果出现用力不当,或者拉链卡住,就会出现打不开,关不上的情况;
3.而且如安装在自行车坐垫下面的自行车尾包这种包类打开拉链以后需要蹲下来才能拿到里面的物品,这样整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和力气就比较大;
4.本设计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放弃了普遍使用的拉链设计,追求快速,便捷的开关方式;
5.为此,现需要一种自行车包。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行车包。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包,包括外壳部分和设置在外壳部分内的内包部分。
8.所述外壳部分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呈开口状;
9.所述内包部分包括内包体,所述内包体的顶部呈状;
10.所述内包体由外壳体的开口处插接安装于外壳体内,所述内包体能够相对于外壳体的开口处向外滑出或者向内滑入;
11.所述内包体的顶部开口处盖合安装有盖板部件;
12.所述盖板部件和内包体之间安装有弹性件,在所述内包体向外滑出时,所述盖板部件能够通过弹性件向上打开,在所述内包体向内滑入时,所述盖板部件能够通过外壳体向下闭合。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体上安装有弹性固定部件,所述弹性固定部件能够在外壳体滑入内包体内时,将内包体限位固定,所述弹性固定部件能够相对于内包体上下转动,向上或者向下转动时,能够使内包体向外滑出。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体和内包体之间安装有对接部件。
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部分还包括连接支架以及弹性连接绑带,所述连接支架固定安装于外壳体的外壁顶部,所述弹性连接绑带固定安装于外壳体的外壁在远离内包部分的一侧。
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包部分还包括弹性连接带,所述弹性连接带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弹性连接带对称的固定安装于内包体朝向外壳体一端的两侧侧壁上,两根所述弹性连接带远离内包体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外壳体朝向内包体的一端内壁的两侧。
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部件包括盖子,所述盖子的顶部与外壳体的开口
处的顶部下边缘滑动连接,所述盖子盖合安装于内包体的顶部开口处;
18.所述内包体的顶部边缘固定安装有防水橡胶垫。
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盖子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扣a;
20.所述弹性固定部件包括弹性固定带,所述弹性固定带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固定带旋钮,所述固定带旋钮转动安装于外壳体的一侧侧壁上,所述弹性固定带远离固定带旋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扣a;
21.所述内包部分还包括第二卡扣b,所述第二卡扣b固定安装于外壳体在远离固定带旋钮的一侧侧壁上,且所述第二卡扣a与固定带旋钮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二卡扣a能够插接安装于第二卡扣b内;
22.所述弹性固定带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带扣头,所述固定带扣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扣b;
23.所述第一卡扣a与第一卡扣b能够相互配合。
2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对接部件由磁铁片a和磁铁片b所构成,所述磁铁片a固定的贴合安装于外壳体朝向内包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磁铁片b固定的贴合安装于内包体朝向外壳体的外壁上;
25.所述磁铁片a和磁铁片b的磁极相反;
26.在所述内包体滑入外壳体内时,所述磁铁片a和磁铁片b能够相互配合。
2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扭簧分别固定安装于内包体朝向外壳体的顶部一侧的两端,两个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内包体的内壁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盖子的底部相抵接。
2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部分还包括反光带,所述反光带套接安装于外壳体位于开口处的外壁上;
29.所述内包部分还包括尾灯支架,所述尾灯支架的设置于内包体远离外壳体的一侧,所述尾灯支架的内侧壁两端与内包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尾灯支架的内侧壁中部与内包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1.一、本实用新型中,该设计放弃了常规包类经常使用的拉链结构,改成了半自动的开关盖结构,省去了打开,关闭的时间,并且相比拉链结构更不容易出现故障,使用寿命长。
32.二、本实用新型中,该设计使用内外包的结构,使得内包部分上方开盖可以变为半自动弹开/关闭形式;
33.并且内包部分开盖在上方,更加方便了物品的拿放。
34.三、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保证内包部分不会被完全拉出来掉在地上,并且解决内包部分在拉出来以后,内包部分的前半截会变成悬空的状态导致内包外侧会向下歪斜的问题;
35.在内包体的后端两侧,分别加了两根弹性连接带,并和外壳体的内侧连在一起;
36.弹性连接带为尼龙织带,可以折叠并且结实,两条尼龙织带在左右两边竖着将内包体的里侧和外壳体的内侧缝合,这样就解决了内包部分在拉出来时,不会整个拉出来掉在地上,或者会因为重力前面悬空出现向下倾斜的问题。
37.四、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解决拉链使用复杂,出现用力不当,或者拉链本身卡主就
会导致包打不开,关不上的情况以及为了避免使用拉链结构,本技术舍弃了拉链的设计,改为翻盖设计,将开口设计在上方,产品分为外壳部分和内包部分,外壳部分固定在自行车上,内包部分则可以从外壳部分里面拉出来足够的长度,以方便产品的拿放方便物品的拿放。
38.五、本实用新型中,内包部分从外壳部分里面拉出来时,正上方的盖板部件会被弹性件直接弹开,这样的话只有一个步骤,就是拉出来内包部分,即可轻松打开包,从而省去了手动开盖的步骤;
39.反之,推进去内包部分时,由于外壳部分上沿的存在,推的同时盖板部件将会被压下来盖住;
40.内包体的开口在上端,即打开该自行车包以后,直接可以从上面取出或者放入物品,无需弯腰或者蹲下来,增加了便利性。
41.六、本实用新型中,防水橡胶垫能够增加盖子在盖合后的防水密封性。
42.七、本实用新型中,当内包部分完全收进外壳部分内以后,用弹性固定部件固定住内包部分,提高了外壳部分和内包部分的安全性,用弹性固定部件能够固定住内包部分,使内包部分不会自己滑出来,从而即可锁死内包部分,在内包部分底部和外壳部分内侧还安装了一个对接部件,当内包部分推到最内侧时对接部件能够发生吸合作用,增加一个使用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4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包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4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包视角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4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包仰视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4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包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47.图5为图4中的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48.图6为图5中的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49.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包的爆炸图;
50.图8为图7中的b部放大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51.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包中弹性固定部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52.图中:1、外壳部分;101、外壳体;102、连接支架;103、弹性连接绑带; 104、反光带;2、内包部分;201、内包体;202、尾灯支架;203、防水橡胶垫; 204、弹性连接带;3、盖板部件;301、盖子;302、第一卡扣a;4、弹性固定部件;401、弹性固定带;402、第二卡扣a;403、第二卡扣b;404、固定带旋钮;405、固定带扣头;406、第一卡扣b;5、对接部件;501、磁铁片a;502、磁铁片b;6、弹性件;601、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4.实施例一
55.请参阅图1-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56.如图1-图9所示,一种自行车包,包括外壳部分1和设置在外壳部分1内的内包部分2。
57.外壳部分1包括外壳体101,外壳体101的一侧呈开口状;
58.内包部分2包括内包体201,内包体201的顶部呈状;
59.内包体201由外壳体101的开口处插接安装于外壳体101内,内包体201 能够相对于外壳体101的开口处向外滑出或者向内滑入;
60.内包体201的顶部开口处盖合安装有盖板部件3;
61.盖板部件3和内包体201之间安装有弹性件6,在内包体201向外滑出时,盖板部件3能够通过弹性件6向上打开,在内包体201向内滑入时,盖板部件3 能够通过外壳体101向下闭合。
6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目前市面上的自行车包大多使用拉链来控制包的开关和闭合;
63.这样打开包的时候需要拉开拉链,这个过程花费时间较长,而且如果出现用力不当,或者拉链卡主,就会出现打不开,关不上的情况;
64.而且如安装在自行车坐垫下面的自行车尾包这种包类打开拉链以后需要蹲下来才能拿到里面的物品,这样整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和力气就比较大;
65.本设计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放弃了普遍使用的拉链设计,追求快速,便捷的开关方式;
66.产品分为外壳部分1和内包部分2,外壳部分1固定在自行车上,内包部分 2则可以从外壳部分1里面拉出来足够的长度,以方便产品的拿放;
67.为了解决拉链使用复杂,出现用力不当,或者拉链本身卡主就会导致包打不开,关不上的情况;
68.为了避免使用拉链结构,本技术舍弃了拉链的设计,改为翻盖设计,将开口设计在上方,方便物品的拿放;
69.内包部分2从外壳部分1里面拉出来时,正上方的盖板部件3会被弹性件 6直接弹开,这样的话只有一个步骤,就是拉出来内包部分2,即可轻松打开包,从而省去了手动开盖的步骤;
70.反之,推进去内包部分2时,由于外壳部分1上沿的存在,推的同时盖板部件3将会被压下来盖住;
71.内包体201的开口在上端,即打开该自行车包以后,直接可以从上面取出或者放入物品,无需弯腰或者蹲下来,增加了便利性。
72.实施例二
73.如图1-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
74.进一步的,外壳部分1还包括连接支架102以及弹性连接绑带103,连接支架102固定安装于外壳体101的外壁顶部,弹性连接绑带103固定安装于外壳体101的外壁在远离内包部分2的一侧。
7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支架102用于绑在自行车柱上,弹性连接绑带103用
于通过螺栓安装于自行车架上。
76.进一步的,内包部分2还包括弹性连接带204,弹性连接带204设置有两根,两根弹性连接带204对称的固定安装于内包体201朝向外壳体101一端的两侧侧壁上,两根弹性连接带204远离内包体20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外壳体101朝向内包体201的一端内壁的两侧。
7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内包部分2不会被完全拉出来掉在地上,并且解决内包部分2在拉出来以后,内包部分2的前半截会变成悬空的状态导致内包外侧会向下歪斜的问题;
78.在内包体201的后端两侧,分别加了两根弹性连接带204,并和外壳体101 的内侧连在一起;
79.弹性连接带204为尼龙织带,可以折叠并且结实,两条尼龙织带在左右两边竖着将内包体201的里侧和外壳体101的内侧缝合,这样就解决了内包部分 2在拉出来时,不会整个拉出来掉在地上,或者会因为重力前面悬空出现向下倾斜的问题。
80.进一步的,盖板部件3包括盖子301,盖子301的顶部与外壳体101的开口处的顶部下边缘滑动连接,盖子301盖合安装于内包体201的顶部开口处;
81.内包体201的顶部边缘固定安装有防水橡胶垫203。
8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子301能够便于打开或者盖合内包体201;
83.防水橡胶垫203能够增加盖子301在盖合后的防水密封性。
84.进一步的,弹性件6为扭簧601,扭簧601设置有两个,两个扭簧601分别固定安装于内包体201朝向外壳体101的顶部一侧的两端,两个扭簧601的一端与内包体201的内壁相抵接,另一端与盖子301的底部相抵接。
8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扭簧601能够便于内包部分2在打开时,盖子301向上弹开。
86.进一步的,外壳部分1还包括反光带104,反光带104套接安装于外壳体 101位于开口处的外壁上;反光带104能够增强夜间的反光作用,增强骑行时的安全性。
87.内包部分2还包括尾灯支架202,尾灯支架202的设置于内包体201远离外壳体101的一侧,尾灯支架202的内侧壁两端与内包体201的侧壁固定连接,尾灯支架202的内侧壁中部与内包体201的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自行车尾灯可以通过尾灯支架202下表面的间隙穿过,固定安装在内包部分2上。
8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包部分2完全收进外壳部分1内以后,用弹性固定部件4固定住内包部分2,提高了外壳部分1和内包部分2的安全性。
89.实施例三
90.如图1-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
91.进一步的,外壳体101上安装有弹性固定部件4,弹性固定部件4能够在外壳体101滑入内包体201内时,将内包体201限位固定,弹性固定部件4能够相对于内包体201上下转动,向上或者向下转动时,能够使内包体201向外滑出。
9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弹性固定部件4能够固定住内包部分2,使内包部分2不会自己滑出来,从而即可锁死内包部分2。
93.实施例四
94.如图1-图9所示,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改进:
95.进一步的,盖子30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扣a302;
96.弹性固定部件4包括弹性固定带401,弹性固定带401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固定带旋钮404,固定带旋钮404转动安装于外壳体101的一侧侧壁上,弹性固定带401远离固定带旋钮4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扣a402;
97.内包部分2还包括第二卡扣b403,第二卡扣b403固定安装于外壳体101在远离固定带旋钮404的一侧侧壁上,且第二卡扣a402与固定带旋钮404的位置相互对应,第二卡扣a402能够插接安装于第二卡扣b403内;
98.弹性固定带40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带扣头405,固定带扣头40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扣b406;
99.第一卡扣a302与第一卡扣b406能够相互配合。
10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便于弹性固定部件4将盖板部件3固定。
101.实施例五
102.如图1-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
103.进一步的,外壳体101和内包体201之间安装有对接部件5。
10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包部分2底部和外壳部分1内侧还安装了一个对接部件5,当内包部分2推到最内侧时对接部件5能够发生吸合作用,增加一个使用的体验感;
105.当内包部分2完全收进外壳部分1内以后,用弹性固定部件4固定住内包部分2,这样内包部分2和外壳部分1通过对接部件5相互配合,前方由弹性固定部件4绑住,使内包部分2不会滑出来,强化了安全性。
106.实施例六
107.如图1-图9所示,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改进:
108.进一步的,对接部件5由磁铁片a501和磁铁片b502所构成,磁铁片a501 固定的贴合安装于外壳体101朝向内包体201的一侧内壁上,磁铁片b502固定的贴合安装于内包体201朝向外壳体101的外壁上;
109.磁铁片a501和磁铁片b502的磁极相反,磁铁片a501的磁极为磁南极或者磁北极,磁铁片b502的磁极为磁北极或者磁南极;
110.在内包体201滑入外壳体101内时,磁铁片a501和磁铁片b502能够相互配合。
1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包体201滑入外壳体101内时,磁铁片a501 和磁铁片b502能够相互吸合。
112.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产品分为外壳部分1和内包部分2,外壳部分1固定在自行车上,内包部分2则可以从外壳部分1里面拉出来足够的长度,以方便产品的拿放;
113.为了解决拉链使用复杂,出现用力不当,或者拉链本身卡主就会导致包打不开,关不上的情况以及为了避免使用拉链结构,本技术舍弃了拉链的设计,改为翻盖设计,将开口设计在上方,方便物品的拿放;
114.内包部分2从外壳部分1里面拉出来时,正上方的盖板部件3会被弹性件 6直接弹开,这样的话只有一个步骤,就是拉出来内包部分2,即可轻松打开包,从而省去了手动开盖的步骤;
115.反之,推进去内包部分2时,由于外壳部分1上沿的存在,推的同时盖板部件3将会被压下来盖住;
116.内包体201的开口在上端,即打开该自行车包以后,直接可以从上面取出或者放入物品,无需弯腰或者蹲下来,增加了便利性;
117.为了保证内包部分2不会被完全拉出来掉在地上,并且解决内包部分2在拉出来以后,内包部分2的前半截会变成悬空的状态导致内包外侧会向下歪斜的问题;
118.在内包体201的后端两侧,分别加了两根弹性连接带204,并和外壳体101 的内侧连在一起;
119.弹性连接带204为尼龙织带,可以折叠并且结实,两条尼龙织带在左右两边竖着将内包体201的里侧和外壳体101的内侧缝合,这样就解决了内包部分 2在拉出来时,不会整个拉出来掉在地上,或者会因为重力前面悬空出现向下倾斜的问题;
120.盖子301能够便于打开或者盖合内包体201;
121.防水橡胶垫203能够增加盖子301在盖合后的防水密封性;
122.两根扭簧601能够便于内包部分2在打开时,盖子301向上弹开;
123.当内包部分2完全收进外壳部分1内以后,用弹性固定部件4固定住内包部分2,提高了外壳部分1和内包部分2的安全性,用弹性固定部件4能够固定住内包部分2,使内包部分2不会自己滑出来,从而即可锁死内包部分2,在内包部分2底部和外壳部分1内侧还安装了一个对接部件5,当内包部分2推到最内侧时对接部件5能够发生吸合作用,增加一个使用的体验感;
124.当内包部分2完全收进外壳部分1内以后,用弹性固定部件4固定住内包部分2,这样内包部分2和外壳部分1通过对接部件5相互配合,前方由弹性固定部件4绑住,使内包部分2不会滑出来,强化了安全性;
125.在内包体201滑入外壳体101内时,磁铁片a501和磁铁片b502能够相互吸合。
126.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不同的实施例之间均可以相互组合、搭配使用。
127.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