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料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
背景技术:2.在建筑工程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运料车对原料进行输送,运料车运送的物品一般为泥、沙等,也可以用于运送板材。
3.现有的建筑工程用运料车,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辅助装置卸料,泥沙容易残留在运料车的前端,造成装置使用时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解决泥沙容易残留在运料车的前端,造成装置使用时的不便。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包括运料车本体与翻转轴,所述运料车本体的前端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外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运料车本体的后端安装有把手,所述运料车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滚轮,且运料车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铰链,所述铰链的右侧设置有置物板,且置物板远离铰链的一端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运料车本体的下方安装有电池箱,且电池箱的外侧设置有开关,所述翻转轴安装于运料车本体的下方,且翻转轴的下方设置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底部安装有底座。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拉动挡板解除对出料口的遮挡,运料车本体前端的泥沙经出料口排出装置,用户手持把手带动运料车本体沿滚轮翻转,此时伸缩电机通过翻转轴辅助运料车本体沿滚轮翻转,可以辅助装置卸料,也可以使装置的卸料更加全面,避免泥沙残留在运料车本体的前端。
7.为了方便对板材的运输: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且拉杆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片,所述弹簧与拉杆和置物板之间采用焊接一体化设置。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运料车本体运输板材时,常常需要另外准备绳结对板材进行固定,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效率,通过拉杆拉动固定板与橡胶垫片,即可将板材放置在置物板的上方,通过弹簧带动拉杆可以对板材进行固定,可以达到方便快速的对板材进行固定目的,弹簧与拉杆和置物板之间的连接固定可以方便弹簧通过拉杆带动固定板和橡胶垫片对板材进行固定,进而可以方便板材运输。
10.为了方便装置的卸料: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与安装板之间为滑动连接,且挡板与出料口之间采用相互平行设置。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拉动挡板可以解除对出料口的遮挡,方便运料车本体前端
的卸料,相互平行设置可以使挡板对出料口的遮挡更加全面。
13.为了方便运料车本体运输泥沙: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置物板与运料车本体之间通过铰链构成翻转安装结构,且铰链与运料车本体之间采用相互平行设置。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铰链带动置物板翻转可以在不运输板材时,避免置物板影响装置运输泥沙。
16.为了减少固定板对板材的挤压: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垫片与固定板之间为胶水粘接。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橡胶垫片可以减少固定板对板材的挤压。
19.为了方便底座对伸缩电机的支撑: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凸块。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底座底部设置的耐磨凸块,可以增加底座与地面的摩擦力,保证底座对伸缩电机的支撑。
附图说明
22.图1为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整体右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底座轴测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运料车本体;11、出料口;12、安装板;13、挡板;14、把手;2、滚轮;3、铰链;4、置物板;5、固定装置;51、拉杆;52、弹簧;53、固定板;54、橡胶垫片;6、电池箱;7、开关;8、翻转轴;9、伸缩电机;1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28.实施例1:
29.如图1-4所示,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包括运料车本体1与翻转轴8,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前端开设有出料口11,且出料口11外侧安装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内部设置有挡板13,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后端安装有把手14,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2,且运料车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铰链3,所述铰链3的右侧设置有置物板4,且置物板4远离铰链3的一端安装有固定装置5,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下方安装有电池箱6,且电池箱6的外侧设置有开关7,所述翻转轴8安装于运料车本体1的下方,且翻转轴8的下方设置有伸缩电机9,所述伸缩电机9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0。
30.实施例2:
31.如图1-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包括运料车本体1与翻转轴8,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前端开设有出料口11,且出料口11外侧安装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内部设置有挡板13,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后端安装有把手14,所述运
料车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2,且运料车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铰链3,所述铰链3的右侧设置有置物板4,且置物板4远离铰链3的一端安装有固定装置5,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下方安装有电池箱6,且电池箱6的外侧设置有开关7,所述翻转轴8安装于运料车本体1的下方,且翻转轴8的下方设置有伸缩电机9,所述伸缩电机9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0。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拉杆51,所述拉杆51的外侧设置有弹簧52,且拉杆51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53,并且固定板53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片54,所述弹簧52与拉杆51和置物板4之间采用焊接一体化设置。
32.实施例3:
33.如图1-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包括运料车本体1与翻转轴8,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前端开设有出料口11,且出料口11外侧安装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内部设置有挡板13,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后端安装有把手14,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2,且运料车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铰链3,所述铰链3的右侧设置有置物板4,且置物板4远离铰链3的一端安装有固定装置5,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下方安装有电池箱6,且电池箱6的外侧设置有开关7,所述翻转轴8安装于运料车本体1的下方,且翻转轴8的下方设置有伸缩电机9,所述伸缩电机9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0。所述挡板13与安装板12之间为滑动连接,且挡板13与出料口11之间采用相互平行设置。
34.实施例4:
35.如图1-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包括运料车本体1与翻转轴8,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前端开设有出料口11,且出料口11外侧安装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内部设置有挡板13,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后端安装有把手14,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2,且运料车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铰链3,所述铰链3的右侧设置有置物板4,且置物板4远离铰链3的一端安装有固定装置5,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下方安装有电池箱6,且电池箱6的外侧设置有开关7,所述翻转轴8安装于运料车本体1的下方,且翻转轴8的下方设置有伸缩电机9,所述伸缩电机9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0。所述置物板4与运料车本体1之间通过铰链3构成翻转安装结构,且铰链3与运料车本体1之间采用相互平行设置。
36.实施例5:
37.如图1-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拉杆51,所述拉杆51的外侧设置有弹簧52,且拉杆51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53,并且固定板53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片54,所述弹簧52与拉杆51和置物板4之间采用焊接一体化设置。所述橡胶垫片54与固定板53之间为胶水粘接。
38.实施例6:
3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包括运料车本体1与翻转轴8,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前端开设有出料口11,且出料口11外侧安装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内部设置有挡板13,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后端安装有把手14,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2,且运料车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铰链3,所述铰链3的右侧设置有置物板4,且置物板4远离铰链3的一端安装有固定装置5,所述运料车本体1的下方安装有电池箱6,且电池箱6的外侧设置有开关7,所述翻转轴8安装于运料车本体1的下方,且翻转轴8的下方设置有伸缩电机9,所述伸缩电机9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凸块。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运输泥沙等材料时,通过铰链3带动置物板4翻转可以将置物板4翻转至把手14的上方,避免置物板4影响运料车本体1运输泥沙,运输至指定位
置后,放平运料车本体1,打开开关7,可以对伸缩电机9进行供电,拉动挡板13解除对出料口11的遮挡,运料车本体1前端的泥沙经出料口11排出装置,用户手持把手14带动运料车本体1沿滚轮2翻转,此时伸缩电机9通过翻转轴8辅助运料车本体1沿滚轮2翻转,可以辅助装置卸料,也可以使装置的卸料更加全面,避免泥沙残留在运料车本体1的前端,通过铰链3带动置物板4翻转可以将置物板4翻转至运料车本体1的上方,通过拉杆51拉动固定板53与橡胶垫片54,即可将板材放置在置物板4的上方,通过弹簧52带动拉杆51可以对板材进行固定,可以达到方便快速的对板材进行固定目的,进而方便装置运输板材。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2.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