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一种用于防止内管和外管相对滑动的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2.自行车座管结构,其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的连接具有外置连接件的方式连接,也有在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内置紧压件的方式连接,但现有的在外管和内管之间内设紧压件的连接方式中,外管和内管由于接触面小,导致外管和内管之间的摩擦小,导致外管和内管之间连接不紧密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防止内管和外管相对滑动的锁紧机构,增大内管与外管之间的摩擦。
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用于防止内管和外管相对滑动的锁紧机构,包括座管本体,所述座管本体包括外管、内管及压紧结构,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压紧结构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设置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所述压紧件用于将所述内管向所述外管内壁处压紧,所述压紧件朝向所述内管的一端形成第一施力面和第二施力面及第三施力面,所述第一施力面用于将所述内管向所述所述外管内壁的左侧壁和前壁方向压紧,所述第二施力面用于将所述内管向所述外管内壁的右侧壁和前壁方向压紧,所述第三施力面用于将所述内管向所述外管的前壁方向压紧,以将所述内管的左右侧壁平行压向所述外管侧壁。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结构还包括螺钉组件,在所述压紧件朝向所述外管的一端具有第四施力面,所述螺钉组件穿过所述外管向所述第四施力面方向延申,以通过所述第四施力面将所述压紧件压向所述内管。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内管上朝向所述压紧件的一端分别形成第一压面、第二压面和第三压面,所述第一施力面与所述第一压面相配合将所述内管向所述外管内壁的左侧壁和前壁方向压紧,所述第二施力面与所述第二压面相配合将所述内管向所述外管内壁的右侧壁与前壁方向压紧,所述第三施力面与所述第三压面相配合将所述内管向所述外管内壁的前壁方向压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在所述内管靠近所述第一压面处形成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在所述内管靠近所述第二压面处形成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强件上形成第一受力面、第一传力面及第二传力面,所述第一受力面朝向所述第一压面且与所述第一压面相配合,以通过第一
受力面将所述第一压面的力传到所述第一传力面和所述第二传力面上,所述第一传力面朝向所述外管的左侧壁,用于将所述内管向所述外管的左侧壁方向压紧,所述第二传力面朝向所述外管的前侧壁,用于将所述内管向所述外管的前侧壁方向压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强件上形成第二受力面、第三传力面及第四传力面,所述第二受力面朝向所述第二压面且与所述第二压面相配合,以通过第二受力面将所述第二压面的力传到所述第三传力面和所述第四传力面上,所述第三传力面朝向所述外管的右侧壁,用于将所述内管向所述外管的右侧壁方向压紧,所述其二前迫紧面朝向所述外管的前侧壁,用于将所述内管向所述外管的前侧壁方向压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施力面和所述第二施力面为倾斜斜面,所述所述第一施力面由靠近所述外管的一端至靠所述内管的一端向所述外管右侧壁方向倾斜设置,所第二施力面由靠近所述外管的一端至靠所述内管的一端向所述外管左侧壁方向倾斜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力面由靠近所述外管后壁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外管前壁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传力面由靠近所述外管后壁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外管前壁的一端向所述外管左侧壁方向倾斜设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传力面由靠近所述外管后壁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外管前壁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四传力面由靠近所述外管后壁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外管前壁的一端向所述外管右侧壁方向倾斜设置。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管前壁呈弧形,所述内管前壁也呈弧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防止内管和外管相对滑动的锁紧机构,内管的左侧壁紧压外管的左侧壁、内管的右侧壁紧压外管的右侧壁、内管的前侧壁紧压外管的前壁,增大了内管与外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内管与外管之间的摩擦力,以使得内管稳固的安装在所述外管内。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防止内管和外管相对滑动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防止内管和外管相对滑动的锁紧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防止内管和外管相对滑动的锁紧机构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实施例中外管和压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实施例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实施例中第一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实施例中第二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防止内管和外管相对滑动的锁紧机构的剖视图;
25.图9为实施例中压紧件的受力方向示意图;
26.图10为实施例中第一加强件和第五加强件的移动方向;
27.图11为实施例中现有的锁紧机构内管与外管锁紧后做竖直方向滑移测试图;
28.图12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内管与外管锁紧后做竖直方向滑移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30.如图1-12,一种用于防止内管和外管相对滑动的锁紧机构,包括座管本体100,所述座管本体100包括外管1、内管2及压紧结构3,所述内管2设置于所述外管1内,所述压紧结构3包括压紧件31,所述压紧件31设置于所述外管1和所述内管2之间,所述压紧件31用于将所述内管2向所述外管1内壁处压紧,所述压紧件31朝向所述内管2的一端形成第一施力面311、第二施力面312及第三施力面313,所述第一施力面311用于将所述内管2向所述所述外管1内壁的左侧壁和前壁方向压紧,所述第二施力面312用于将所述内管2向所述外管1内壁的右侧壁和前壁方向压紧,所述第三施力面313用于将所述内管2向所述外管1前壁方向压紧,以将所述内管的左右侧壁平行压向所述外管侧壁。
3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防止内管和外管相对滑动的锁紧机构,所述压紧件31设置在所述外管1与所述内管2之间,对所述压紧件31施加外力,使得压紧件受到挤压时,压紧件对内管产生如图9方向的外力,通过其上的第一施力面311对所述内管2进行紧压并驱动所述内管2向所述所述外管1内壁的左侧壁和前壁方向移动、压紧,通过其上的第二施力面312对所述内管2的第二压面22进行紧压,并驱动所述内管2向所述所述外管1内壁的右侧壁和前壁方向移动、压紧。以使得内管2的前侧壁与外管1的前壁紧压贴合、内管2的左侧壁与外管1的前壁紧压贴合及内管2的右侧壁与外管1的前壁紧压贴合,增大了内管2与外管1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内管2与外管之间的摩擦力,以使得内管2稳固的设置在所述外管1内。内管外表面与外管的内表面有效接触面大幅度增加,环向的有效接触面达90%以上。
32.且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内管与所述第三施力面处形成断开间隙,以使得当所述压紧件31的第三施力面作用于所述内管时,可有效避免内管的发生形变,使得内管的左侧壁平行的向所述外管的左侧壁方向平行移动,所述内管的右侧壁平行的向所述外管的右侧壁方向平行移动。以使得内管左侧壁与所述外管左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尽可能的大,使得内管右侧壁与所述外管右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尽可能的大。使得压紧件对所述内管施加较小的力,即可使内管压向所述外管,增大内管与外管之间的摩擦。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结构3还包括螺钉组件,所述螺钉组件包括螺钉32和牙套33,所述螺钉32安装在所述牙套33中,在所述外管1的后壁上设有螺钉孔,在所述压紧件31朝向所述外管1的一端形成第四施力面314,在所述第四施力面314上设有装配槽,锁紧时,所述螺钉32和所述牙套33穿过所述外管1的螺钉孔压向所述压紧件31装配槽连接,以使所述压紧件31向所述内管2方向紧压,进一步使得所述内管2向所述外管1前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方向移动以紧压。
34.还包括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在所述内管2靠近所述第一压面21处形成第一安装空间200,所述第一加强件4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200内;在所述内管2靠近所述第二压面22处形成第二安装空间201,所述第二加强件5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201内。
35.对所述压紧件31施加外力,使得压紧件受到挤压时,压紧件对内管产生如图9方向
的外力,驱动第一加强件4和第五加强件5分别向如图10方向移动,进一步驱动所述内管向所述外管方向压紧,使得内管外表面与外管的内表面有效接触面大幅度增加,环向的有效接触面达90%以上。
36.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内管上,且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200和所述第二安装空间201之间形成间隙。保证在压紧结构3对内管进行压紧时,内管是向左右方向及前侧方向移动。
37.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内管与外管锁紧后做竖直方向滑移测试,结果如下表及如图12:
[0038][0039]
表1
[0040]
且将现有的锁紧机构内管与外管锁紧后做竖直方向滑移测试,结果如下表及如图11:
[0041][0042]
表2
[0043][0044]
表3
[0045]
通过对比可看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管与外管的结构,在使用的扭力更小的情况下,其滑移前可承受更大载荷。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有效增大了内管和外管至之间的接触面积,内管和外观之间的摩擦力更大,可承受的载荷更大。
[004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施力面311和所述第二施力面312均为倾斜斜面,所述所述第一施力面311由靠近所述外管1的一端至靠所述内管2的一端向所述外管1右侧壁方向倾斜设置,所第二施力面312由靠近所述外管1的一端至靠所述内管2的一端向所述外管1左侧壁方向倾斜设置。
[0047]
所述第一施力面311倾斜设置,不仅可以将内管2向所述外管1的左侧壁方向移动压紧,还可以将内管2压向所述外管1的前侧壁方向移动压紧;所述第二施力面312倾斜设置,不仅可以将内管2向所述外管1的右侧壁方向移动压紧,还可以将内管2向所述外管1的前侧壁方向移动压紧。
[0048]
在所述压紧件31朝向所述内管2的一端还形成第三施力面313,所述第三施力面313用于将所述内管2向所述外管1前壁方向压紧。
[0049]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施力面313沿水平方向设置。
[0050]
所述压紧件31受到挤压力,通过其上的第三施力面313对所述内管2的第三压面23进行紧压,将内管2的前侧壁与外管1的前壁紧压贴合,增大内管2与外管1之间的接触面积,及增大内管2与外管1之间的接触摩擦,以将内管2安装在所述外管1内。
[0051]
在所述内管2上朝向所述压紧件31的一端分别形成第一压面21、第二压面22和第三压面23,所述第一施力面311与所述第一压面21相配合将所述内管2向所述外管1内壁的左侧壁和前壁方向压紧,所述第二施力面312与所述第二压面22相配合将所述内管2向所述外管1内壁的右侧壁与前壁方向压紧,所述第三施力面313与所述第三压面23相配合将所述内管2向所述外管1内壁的前壁方向压紧。
[0052]
通过所述第一压面21与第一施力面311相配合、第二压面22与第二施力面312相配合及第三压面23与第三施力面313相配合,以使得压紧件31受到的压力可以传输到内管2上。
[005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面21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压面21的倾斜角度及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施力面311相适应,以使得第一施力面上的力可传到第一压面21上,使内管2受到紧压力;所述第二压面22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压面22的倾斜角度及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施力面312相适应,以使得第二施力面上的力可传到第二压面22上,使内管受到紧压力。
[0054]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31呈梯形,且为等腰梯形。且所述等腰梯形的长底边为朝向所述外管一端的第四施力面314,所述等腰梯形的短底边为朝向所述内管2的第三施力面313,所述等腰梯形的两侧边形成所述第一施力面311和第二施力面312。
[005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空间200设置在靠近所述内管2左侧壁处,所述第二安装空间201形成在靠近所述内管2的右侧壁处。
[0056]
所述第一加强件4上形成第一受力面41、第一传力面42及第二传力面43,所述第一受力面41朝向所述第一压面21且与所述第一压面21相配合,以通过第一受力面41将所述第一压面21的力传到所述第一传力面42和所述第二传力面43上,所述第一传力面42朝向所述外管1的左侧壁,用于将所述内管2向所述外管1的左侧壁方向压紧,所述第二传力面43朝向所述外管1的前侧壁,用于将所述内管2向所述外管1的前侧壁方向压紧。
[0057]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件4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0058]
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200内壁处还形成第四压面24和第五压面25,且所述第四压面24与所述第二传力面43相配合设置,所述第五压面25与所述第一传力面42相配合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压面25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传力面42与所述第五压面25相配合,也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受力面41传输至所述第一加强件4上的力,由所述第一传力面42向内管2的第五压面25上施加压力,以将所述内管2向外管1的左侧壁处压紧。
[0059]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压面24倾斜设置,且所述第四压面24由靠近外管1后壁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外管1前壁的一端朝向所述外管1左侧壁方向倾斜延伸设置。所述第二传力面43与所述第四压面24相配合设置,即所述第二传力面43由靠近所述外管1后壁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外管1前壁的一端向所述外管1左侧壁的方向倾斜设置。
[0060]
所述第二加强件5上形成第二受力面51、第三传力面52及第四传力面53,所述第二受力面51朝向所述第二压面22且与所述第二压面22相配合,以通过第二受力面51将所述第二压面22的力传到所述第三传力面52和所述第四传力面53上,所述第三传力面52朝向所述外管1的右侧壁,用于将所述内管2向所述外管1的右侧壁方向压紧,所述第四传力面53朝向所述外管1的前侧壁,用于将所述内管2向所述外管1的前侧壁方向压紧。
[006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件5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0062]
所述第一传力面42由靠近所述外管1后壁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外管1前壁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传力面43由靠近所述外管1后壁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外管1前壁的一端向所述外管左侧壁方向倾斜设置。
[0063]
所述第三传力面52由靠近所述外管1后壁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外管1前壁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四传力面53由靠近所述外管1后壁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外管1前壁的一端向所述外管1右侧壁方向倾斜设置。
[0064]
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201内壁处还形成第六压面26和第七压面27,所述第六压面26与所述第四传力面53相配合设置,所述第七压面27与所述第三传力面52相配合设置。
[006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七压面27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传力面52与所述第七压面27相配合,也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受力面51传输至所述第二加强件5上的力,由所述第三传力面52向内管2的第七压面27上施加压力,以将所述内管2向外管1的左侧壁处压紧。
[006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压面26倾斜设置,且所述第六压面26由靠近外管1后壁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外管1前壁的一端朝向所述外管1右侧壁方向倾斜延伸设置。所述第二传力面43与所述第四压面24相配合设置,所述第四传力面53由靠近所述外管1后壁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外管1前壁的一端向所述外管1右侧壁的方向倾斜设置。
[0067]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技术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